570 忙裡偷閒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外頭秋風蕭瑟,或者說現在已經是入冬了,朱允煐倒是沒有覺得太冷。主要是穿著比較厚的皮裘,棉衣什麼的自然也不缺的,朱允煐自然就不會冷了。

他這個皇帝要是都凍著了,那簡直就是沒天理了,那簡直就是一個王朝末年的景象。

看著穿著像個小皮球的朱文坤,朱允煐笑了起來,“還是這般好,穿的胖乎乎的就好。”

徐妙清也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道,“坤兒比起垠兒,是要胖一些。真要說起來,坤兒比起垠兒要鬧騰。臣妾現在就想著,以後得管著些坤兒,可莫要想讓學允熥。”

朱允煐忍不住皺眉,正色說道,“咱好不容易才歇著,莫要再說煩心的人、煩心得事。”

徐妙清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朱允熥這個小叔子確實不省心。哪怕朱允煐這個當大哥的總是在護著朱允熥,可是朱允熥那小子到底是什麼樣子,大家也都是心裡有數。

外頭的腳步聲傳來,練瓊瓊帶著朱如意來了。王氏帶著朱文墐也過來了,朱允煐的子嗣都要過來。畢竟朱允煐的生辰大宴,這是朝堂大事不假,只是也不能忽略了家庭啊。

朱如意很開心,不過練瓊瓊的教育還不錯,“臣女拜見父皇陛下,拜見母後殿下。”

朱文墐也是有樣學樣,乖乖行禮,“兒臣拜見父皇陛下,拜見母後殿下。”

朱允煐笑著抬了抬手,說道,“都不要客套了,今個就是家宴。如意、文墐,也都過來看看你們弟弟。”

至於練瓊瓊和王氏,她們自然也不敢馬虎。而她們的子女稱呼徐妙清為‘母後’,這也是她們覺得理所應當的事情,徐妙清這個皇后就是朱允煐所有子女名義上的真正母親。

朱如意和朱文墐自然是立刻過來,要說嫉妒什麼的顯然是不存在的。他們可不是什麼獨生子、獨生女,早就習慣了他們的父皇郵政其他的子嗣。

“爸爸,咱看文坤又長胖了。”朱如意仔細看著,做出了自己的判斷,“咱前個還看到了文坤,他就不理我了,只知道打盹。”

朱文墐這個時候則嘀咕著說道,“父皇,皇弟怎麼就不理咱?咱說了好些次了,他每次都不理咱。”

“文坤才多大點?哪能聽得懂你說些什麼?”朱如意立刻開口,也是教育著朱文墐,“等到弟弟再長大一些,那就會走路、會說話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陣跑步聲傳來。在大明朝有這般待遇的,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太上皇和皇帝不會在皇宮不顧儀態的奔跑,但是皇太子可不在乎這些。不要說在校場廝殺之類的,皇宮裡的其他地方也是說跑就跑。

“爹,曾祖一會兒就來!”小小朱跑到了殿裡,開心說道,“曾祖本是不來的,咱就纏著他!爹,咱厲害吧,咱就知道爹肯定是想要讓曾祖也一塊過來,看看咱的弟弟妹妹。”

朱如意和朱文墐這個時候自然也是乖乖的去向他們的皇兄行禮,天家的這些個禮儀自然也是不能缺的,這裡頭的身份差別還是需要區分比較清楚比較好。

朱允煐還是挺開心的,將朱文坤遞給小小朱,“咱垠兒到底是厲害,現在準你抱抱你弟弟。你這個做大哥的,得管好弟弟妹妹。”

“我就不喜歡這般小的小孩,拉屎撒尿都不會。”小小朱雙手一背,嫌棄說道,“還就喜歡哭,咱才不要。等弟弟長大些,咱再帶他去騎馬、打仗。”

這就沒什麼好說的了,甚至一開始就不應該那麼樂觀。小小朱這孩子,還真的是又那麼點缺少耐心,不需要大驚小怪。讓他去逗襁褓中的小嬰兒,這好像也確實有那麼點強人所難了。

一大家人,實際上也就是朱允煐有了子女的妃子們才可以過來,這一方面不得不說朱允煐也是受到了老朱不小的影響。

他可不覺得自己渣,很多人也都是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甚至沒有得到朱允煐寵幸的妃子,也只是覺得自己魅力不夠,以及感慨著皇帝的勤政,皇帝顯然是不會錯的。

老朱晃晃悠悠的來了,雖然他最喜歡的向來都是嫡長,但是看到朱允煐的子女好幾個,也是覺得比較開心的。至於這些孩子們有些緊張,老朱也都是習以為常了。

練瓊瓊和王氏,老朱是連眼皮子都懶得抬一下,她們的身份在老朱看來也是可有可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意倒是乖巧,前幾日你皇兄還誇了你。”看著朱如意,老朱難得的給了些誇獎,“有你父皇寵愛,沒有驕縱,咱開心。咱賜你一支如意,十顆東珠吧。”

朱允煐笑著開口,對老朱說道,“那可是好事,就是如意現在太小了一些。皇爺爺,還是孫兒先替如意拿著,等她長大些再給她?”

老朱一瞪眼,罵道,“到底是咱的重孫女,咱賞給她了,她還唸叨著咱這個曾祖的好。等到她長大了你再給她,就成了你商她的,咱能落得個什麼好?”

“就是!”小小朱跟著幫腔,說道,“曾祖,爹最是會哄人。咱好些個東西都給爹哄走了,咱要他都不給咱。”

老朱這一趟可不慣著小小朱,說道,“那不成,你和如意又不一樣。你爹什麼捨不得給你?這江山社稷都是要給你,黃白之物就不說了。你啊,得體諒你爹,治理江山不容易。你好些東西用不上,他拿去能有大用。”

老朱雖然賞賜朱如意,也就是隨口說說,不會多放在心上。看在朱允煐的面子上,也簡單的考校一下朱文墐。至於朱文墐學到了多少,老朱也懶得管。

很明顯老朱一門心思的就是在小小朱身上,至於其他的重孫到底是什麼樣,老朱也可以說是真心懶得去管那些事情。

就在這看起來還算溫馨的環境中,一些侍女、太監開始傳膳。

小小朱忽然得意起來,比朱允煐還要驕傲,“曾祖,咱看宮裡人都有冬衣。雖說有些臃腫,只是這棉布就是好。要不是咱爹,底下人拿下這麼容易過冬!”

老朱一聽,也笑了起來驕傲的說道,“這話在理,你爹一直都是有雄心,和你曾祖母一般心繫黎民。你爹在你這般大的時候就想著百姓冬日難熬,又是搗鼓煤球煤爐,又是在北地種棉花、造織機。”

“所以咱爹才是好皇帝!”小小朱更加驕傲,得意洋洋的說道,“咱出去的時候也問過好些老人,暴元的時候百姓可沒有這般多的棉布。”

老朱呵呵一笑,說道,“早些年也有人不理解你爹苦心,糧食不夠吃,哪有心思種棉花?現在好了,家家戶戶都有棉布、棉被,冬日是好過了不少。尋常的柴炭本就貴,煤球倒是也能幫著好些人。”

朱允煐自得的笑了笑,說道,“垠兒,過幾日領你弟弟妹妹出宮去轉轉,他們一直在深宮大內,也沒多少見識。你領他們出去轉轉,讓他們知道咱大明富貴繁華如何而來。”

小小朱眼前一亮,他的弟弟妹妹出宮的機會確實不多,偶爾也就是去個象房就了不起了,哪像他對應天府的大街小巷幾乎都熟悉了。

至於各處衙門什麼的,小小朱也沒少各種參觀。好些人都知道有一個朱老太爺和小朱公子身份無比貴重,最喜歡在應天府遊歷。

大明朝的這些皇子皇女,還是需要一些見識的。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朱允煐還是希望宗室子弟能夠走出皇城出去看看,這不只是為了避免一些宗室子弟過於‘沒有見識’,困守皇城對於這些宗室子弟的成長顯然沒有好處。

何不食肉糜這樣的事情,朱允煐顯然也是需要避免的,這樣的一些問題也是有著足夠的前車之鑑。很多成長在皇城的皇子皇女,也確實容易被一些人糊弄。

該注意的,自然也就是需要注意,朱允煐顯然對此也是有所準備。只是目前來看,顯然也就是小小朱的待遇更好一些,其他的皇子皇女顯然也就只能羨慕了。

老朱的心情不錯,對朱允煐說道,“太子是該領著他的弟弟妹妹出去轉轉,咱心裡也踏實。標兒以前在的時候,沒少帶著你那些皇叔們出去轉轉。就是你,也沒少出去長長見識。深入市井,方好知曉民間百態啊。”

朱允煐笑著點頭,基本上也都是認可老朱這樣的說法,他不是籠中的金絲雀。

小小朱的年齡,現在自然不算大,自然也不能指望他去觀政。說到底小小朱還只是一個孩子,哪怕兩代帝王言傳身教,小小朱比起同齡人要成熟不少,但是這顯然也不代表他就有著成年人的心智、手腕。

朱允煐明白這個道理,老朱自然更加明白這樣的一個道理。但是這不代表小小朱就是尋常兒童,小小朱現在也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管教好弟弟妹妹,這顯然是一個優秀的皇儲應該學會的技能。再延伸一點的話,宗室子弟也是需要小小朱去稍微關心一下的。

大家都需要一些長進,大家也需要一起成長,朱允煐覺得自己的做法沒有任何問題。至於說這樣可能增加一些風險,實際上這樣的風險也可以說是相對有限的。

皇太子出宮,或者那些個皇子皇女出宮,或明或暗的各種護衛肯定是少不了的。更何況這些龍子龍孫也就是在應天府轉轉,天子腳下的治安問題顯然也不會太惡劣。

該擔心的事情,朱允煐自然需要擔心。可是不該擔心的事情,朱允煐也不會杞人憂天。

心情不錯的朱允煐這也是一家團聚,好好的吃了頓飯,這也讓朽沐的朱允煐也是好好的放鬆了一下,可以好好的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這也是勞逸結合了。

休息之後,自然也就是意味著朱允煐需要繼續工作了,哪怕到了冬天也沒辦法閒著。

糧食入庫了不假,高麗那邊的戰事也是暫時停歇了下來,好些個事情都不需要太操心了。

只是這到底也就是一個假象而已,朱允煐的事情依然很多、依然很忙。比如說他現在要準備著的事情,就是吏部的官員考評等等。這看似是吏部的事情,但是這哪裡那麼容易啊。

如果沒有皇帝點頭,一些重要的官員升遷或者貶黜,顯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吏部對於官員的考評,這自然也就需要重視了。對於吏治的清明,這也是朱允煐一直都不敢掉以輕心的事情。

皇帝需要做的事情可不少,文武百官們在這樣的時刻也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做好了自己的本分才是最重要的。大家都明白這個理,也都明白一年到頭實際上也就真的沒什麼清閒的時刻。

這顯然不是什麼開玩笑的,朱家的皇帝就是這麼勤政,文武百官在這個時候自然也就需要跟著忙碌起來。大家都別要偷奸耍滑吧,還是更多的努力了。

年底的這些考評是需要注意的事情,當然現實一點的情況也就是‘天寒地凍’了,這也就意味著關於百姓取暖過冬的事情了。

雖然現在大明種了不少棉花,最近這些年也是稍微的富足了一些。只是作為皇帝的小朱也明白,大明朝實際上也不是真正的所有人都吃飽穿暖,這就是現實。

所以在這些時候也就需要考慮賑災之類的事情了,誰讓大明朝的皇帝們也確確實實就是關心黎民百姓呢,這些事情都需要做好了。皇帝需要做好皇帝的本分,而文武百官們自然也是需要做好他們應該做的本分。

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算得上國泰民安,哪怕不能讓所有人都富貴安康,可是好歹也是要儘可能的減少一些悲慘的事情發生吧。

小朱皇帝還是需要考慮繼續努力吧,要做好一個年尾的工作總結。實際上也需要展望一下新的開始,新的一年自然也是大家需要做的事情。

英示三年很忙,可是不代表只是這一年很忙。而英示四年,顯然同樣會無比忙碌,還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需要做好。一些是計劃好的事情,一些可能也就是突發的情況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