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喜事、大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朱允煐現在確實高興,怎麼說現在也是多了一個兒子,這自然是好消息了。

只是朱允煐也心裡有數,這到底是他第三個兒子,也一定就是代表著這個孩子的身份多麼特殊。這個時候的朱允煐,好像能夠理解老朱的一些感受了。

別看老朱特別寵大朱,或者說前五個兒子老朱都很喜歡。也一直都說老朱重視子嗣、對子嗣極好,只是在朱允煐記事以來,時不時就聽說多了個皇叔或者皇姑。

那時候的老朱,好像也只是高興而已,沒有多麼欣喜若狂。

現在想想看也能理解了,除了前幾個孩子之外,慢慢的就有了免疫力。畢竟老朱可是有著二十六個兒子、十六個女兒,所以後面的那些孩子出生的時候,也就是出生了,老朱只是開心而已,還真的不一定多麼的欣喜若狂。

現在想想看,朱允煐雖然還不至於和老朱相提並論,但是道理其實也差不多。

去看看徐妙清是不可能的,去看看新出生的皇三子也是不必要的。主要是剛剛分娩,徐妙清現在是在坐月子呢,朱允煐也就是稍微問一問,這也就足夠了。

不是朱允煐薄情寡義,主要是這麼一個年代就是這個樣子,這是常態。

心情不錯的朱允煐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他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說到底,哪怕現在多了一個兒子,也不能讓朱允煐暫時的放下朝政,還有不少的事情要做好呢。

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這就是朱允煐的分寸,他現在也確實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皇帝嘛,愛惜子嗣是很正常的事情,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說到底他是皇帝,要將江山放在第一位。

愛江山不愛美人,這才是朱允煐的特點。重視血脈傳承,但是不能耽誤治理朝政。

文武百官自然也都明白這個道理,當然也就是因為他們知道皇三子也就是皇三子而已。哪怕這是皇后所出,哪怕這是太子胞弟,但是那又如何呢,對於朝堂上的影響非常有限。

更重要的事情恭賀皇帝後,就要再次開始朝政了,這才是大事。

鴻臚寺有報,東瀛遣來使者。

朱允煐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可不是什麼小事情,這是大事情。

說起來這也是自己的小老弟們了,一個是胖墩墩的朱高熾,一個是朱孟烷。這兩位現在也算得上是來朝貢的,也算得上是討論一下正式的藩屬等等問題。

朱高熾就不用說了,這是朱棣的長子。朱孟烷是楚王朱楨的三子,但是他的母妃是定遠侯王弼之女,哪怕有兩個哥哥,但是朱孟烷嫡子的身份還是不容置疑的。

朱允煐自然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也是令禮部、鴻臚寺做好接待和安排的工作。也不能只是單純的當做藩屬國的使者,所以宗人府這邊也是需要出出力的,這到底也是朱允煐的小老弟,這到底也是宗室子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很多人自然也都明白,這兩位‘王世子’來朝,有著極其不一樣的意義。

早年間在東瀛發現巨型銀礦,朝野上下那叫一個激動,曾經看不上的蠻荒之地也成為了大家眼裡的香饃饃,所謂的‘仁善’是不存在的,為了那些銀礦就值得興天兵。

更何況現在皇帝陸陸續續的派出一些大軍前往東瀛,將兩位宗室親王也派了過去。所有人也都知道那就是英示皇帝的分封策略,大明朝的宗室想要得到封地,現在只能是在大明朝周邊建立真正的藩國,成為一國之主。

朝野上下,自然很多人覺得這是一個非常英明的政策,也有不少人覺得英示皇帝苛待宗室。也不排除一些人覺得大明君臣殘暴,總是興不義之兵,這是不興仁政啊。

愛說就說去,只要不是明擺著給朱允煐添亂子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朱允煐做的一些事情,確實是不符合一些儒生的一些觀點。這些儒生,可不是漢代時的公羊派,這些人也早就失去了早年間儒生的那種血性,一個個都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朱橚再次被召入皇宮,朱允煐開門見山說道,“四叔和六叔派來王世子,這一趟咱也是該給他們正式開國了。這個事情,五叔得盯著點,咱大明的宗室現在是以五叔為尊。”

朱橚自然領命,連忙說道,“臣遵旨。“

朱允煐笑了笑,繼續對朱橚說道,“咱的意思,是讓馮誠去天津衛迎接。說到底這不是普通藩王使者,咱要是真的按那般禮數,皇爺爺回來了肯定是要罵咱。”

“那就有勞駙馬了。”朱橚也笑著開口,說道,“他過去也應該,到底是咱大明駙馬。”

道理大家也都明白,先別管那兩位的身份比較特殊,就算是一些個普通的藩王使者入朝,天朝上國的大明也要有著巍巍華夏的氣度,這一點大家也都是心裡有數的。

雖然也有不少人想要吐槽,其實這麼些年下來,也確實有不少周邊藩國入朝上貢等等。只是大明朝很明顯,沒有以前的一些朝代的所作所為,沒有一些藩國上貢一些東西,為了彰顯天朝上國的氣度瘋狂的回賜很多禮物。

大明朝的賞賜,甚至在很多人看來是非常小氣的,讓一些文武百官覺得丟臉。這也導致了周邊的一些藩國對於上貢的事情不太熱情了,大概也是覺得無利可圖的。

畢竟按照他們的理解,隨便上貢一些東西,要得到百倍、千倍的回賜。只要乖乖的派出使者過去就好,只要認了一個藩屬國的名分,就可以得到實實在在的諸多好處。

以前這一招還是非常有作用的,但是在大明朝,尤其是英示皇帝臨朝。甚至是英示皇帝理政的那些年,對於周邊藩國的回賜就越來越少,要求也越來越多。

沒辦法,大明朝現在國勢越來越強,兵強馬壯的自然也就越來越有底氣和自信。更何況這又是遇到了一個相當務實的皇帝,甚至對於周邊的一些藩國虎視眈眈,總是想要找理由出兵呢。

遠交近攻,這也算得上是朱允煐對於周邊藩國的一些態度吧。接壤的一些藩國,也確實是被朱允煐看在眼裡,也確實是有著那麼一些個心思。

朱橚又想起來了什麼,對朱允煐說道,“陛下,按照腳程算,他們入朝的時候怕是有一個月。以臣看來,太上皇和太子殿下,也該回朝了。”

朱允煐笑著點頭,也不無吐槽的說道,“五叔說的有理,只是咱現在也是沒辦法。皇爺爺不願回來,咱真沒辦法。本身咱是打算讓五叔親自去請的,但是皇爺爺給咱堵了回來。這一趟,皇爺爺肯定是要回來的,看看高熾和孟烷。”

朱橚也笑著說道,“太上皇還是比較喜歡高熾,咱記得他早年在應天府的時候,生性端重沉靜、喜好讀書。真要說起來,四哥在東瀛做的不錯,要不是高熾用人行政善不勝書,若不是他涵濡休養,四哥怕是也不好過。”

對於在東瀛的一些事情,其實很多人也都是心裡有數的。

雖說有著大明朝廷的一些幫助,但是朱棣這些年在東瀛南征北戰、攻城略地的,還真的就是朱棣父子的合作非常默契。

朱棣確實有能力、有才華,帶兵打仗的本事更是一等一。他帶著次子朱高煦、朱高燧衝鋒在前,朱高熾坐鎮後方梳理排程,配合真的非常默契。

“咱也說過,高熾雖然也會箭術,但是他太喜靜,有些痴肥了。”朱允煐嘆了口氣,說道,“皇爺爺早年間還罵過咱,說咱自己喜歡折騰,就想著折騰著這些弟弟。”

朱高熾雖然是在鳳陽老家出生,但是小時候在應天府長大。對於這個胖弟弟,朱允煐還是比較熟悉的,也沒少勸過,不過好像也確實沒有太大的作用。

實際上不要說老朱不理解了,就算是朱橚其實也不是很理解。畢竟在這個年代的人看來,胖墩墩的實際上也是一種福氣。實際上就算是幾百年後,小孩子奶胖奶胖的,大家也都覺得非常可愛。

這小時候給養肥了、胃口養大了,長大了再想讓他們去減肥,這難度無疑增加了太多,甚至有那麼一些不現實。

朱允煐嘆了口氣,也很鬱悶,“垠兒若不是好動,說不得也胖的不成像。皇爺爺啊,那是什麼都給垠兒喂,生怕垠兒吃不飽。”

一想到小小朱肉都都的小臉,朱允煐就有點小鬱悶。不過還好,可能有點超重,但是要說小小朱現在是肥胖,朱允煐也覺得有那麼點不摸著良心說話了。

朱橚也笑了起來,說道,“咱記得上一次入宮,太上皇還是在埋怨陛下剋扣太子膳食。偷偷在宮裡藏了好些個吃食,陛下在這頭精簡太子殿下膳食,回頭太上皇就在乾清宮設宴。”

“咱知道,雙全總是在乾清宮外頭盯著,皇爺爺和垠兒在宮裡吃著喝著。”朱允煐沒好氣說道,“這一個個的,弄得咱成了壞人。”

沒辦法,實在是沒辦法,老朱的偏心和溺愛,有些時候讓朱允煐很擔心要壞事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