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只是喜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於東廠的事情,朱允煐會盯著,但是不代表他現在就一門心思盯著。

讓手底下的廠衛去做一些事情,這也就是一種手段而已,只是朱允煐整頓吏治的一個手段。手裡的籌碼越來越多,自然也就意味著他可以在朝堂上將文武百官壓制的喘不過來氣。

心情不錯的朱允煐在忙碌一天後也開始休息,只是忽然間聽到了王承恩的小聲呼喚。

朱允煐睜開眼睛,王承恩立刻說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皇后殿下為陛下誕下皇子。”

朱允煐一下子也就不困了,笑著起身,“皇后那邊安好?”

王承恩自然不敢隱瞞,連忙說道,“女官說了,一切安好,皇三子殿下哭啼嘹亮。許是皇后殿下此前誕下太子,此番也是順遂。”

朱允煐笑了起來,說道,“那就準備準備,去研磨吧。讓奉先殿那邊準備一下,咱要過去。”

王承恩自然也是趕緊去交代一番,很多的時候他其實也不需要親自操辦。但是這樣的一些事情,肯定也都是王承恩需要幫著傳達旨意,皇帝的時間寶貴,可不能在那等著。

洗漱後,朱允煐寫了封信,自然是向老朱報喜。

隨即朱允煐也換上了朝服,一群太監、侍女提著燈籠跟在朱允煐身邊。

相比起小小朱出生的時候,現在的動靜談不上大。小小朱出生的時候,那可以說是朝堂上下都盯著的大事,因為那是皇后所出,按照大明朝的規矩就是嫡子、是未來的九五之尊。

再簡單的來說,也證明了朱允煐的生育能力沒有問題,不需要擔心後繼無人。這也使得不少人心裡踏實起來了,大明朝是真正的後繼有人了。

相比起小小朱,朱文埂出生的時候就沒什麼動靜了,只是普通妃嬪為皇帝誕下子嗣,無關社稷。甚至現在皇后再次誕下龍子,也沒有那麼大的動靜,畢竟小小朱這個太子地位太穩固了。

當初小小朱出生的時候,老朱那是大喜過望,剛剛病好一些的大朱也是喜笑顏開,忙不迭的帶著朱允煐去祭祖。不要說奉先殿了,就是太廟、大祀壇也大開,這是真正的祭祀天地。

這麼規格,和當初朱允煐出生的時候一個樣。滿朝文武立刻入宮,因為大家都知道皇后所出的嫡長子就是大明朝的接班人,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天之驕子。

朱允煐到了奉先殿,規規矩矩跪下,“祖宗在上,臣朱允炆敬告。英示三年五月二十日,幸賴祖宗保佑,臣妻妙清誕下次子。”

朱允煐的稱呼沒有任何問題,就算是老朱在這裡,也只是自稱為‘臣’。在自家祖宗面前,當然要擺正位置。

給曾祖、高祖等祖宗祭告完畢,朱允煐起身朝著馬皇後的牌位走去,“祖母,孫兒又當父親了。咱現在三子一女,都很出息。孫兒,這是真的長大了。”

絮絮叨叨的和馬皇後說了很久,朱允煐在大朱的牌位前上香,“父皇,兒子現在也兩個嫡子了。咱現如今還是一個比較好的皇帝,咱祖母、咱娘,你得照顧好了。等到咱過去了,再盡孝。”

和大朱聊家常很少,還是需要多聊一些朝堂的事情,這也是大朱喜歡的事情。

說完這些,朱允煐看著常氏的牌位,“娘,咱又添了一個兒子。昨日允熥那小混賬還在咱這,和小時沒什麼差別,還是那般混賬、不成器,就是還算貼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咱祖母在那頭,咱爹現在也過去了,你也不孤單了。”朱允煐坐在蒲團上,笑著說道,“就是咱皇爺爺,咱偷偷的說啊。咱覺得要不是現在咱和垠兒在,他肯定也過去了,哪像現在帶著垠兒跑出去都不想回來。”

絮絮叨叨的朱允煐心情很好,一直在不斷的嘮叨著。王承恩也不著急,只是在奉先殿殿門外候著,他可沒有資格進來,其他人也沒資格進來。

至於說現在眼看著就是要到了早朝的時候了,讓文武百官在那頭候著,這也沒什麼不好的,王承恩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實際上不少文武百官也不知道這些事情,只是像以往那般排班、入殿。只是在三呼萬歲後,原本應該姍姍來遲的皇帝依然沒有出現,這也使得很多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常茂心裡一激靈,因為不只是皇帝沒有出現,皇帝的貼身太監王承恩也沒有出現。

茹瑺忽然出班,嚴肅呵斥,“肅靜!朝堂重地,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常茂也站了出來,衝著武勳呵斥,“汝等皆為國之重臣,這般大驚小怪為何?監察御史,莫要忘了汝等職責。”

監察御史就不舒服了,都察院的事情什麼時候輪到你開國公來安排。哪怕你是開平王之後、陛下親舅,也不該這個時候如此跋扈,這難道是想要當個權傾朝野的外戚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中年太監面無表情的走到御階前,面向文武百官說道,“陛下現在奉先殿,諸位大人候著吧。”

這一下文武百官好像是心裡有底了,主要還是因為先前發生的事情,可以說是大明朝開國三十餘年來的首次,所以不少人有些慌了手腳、摸不著頭腦。

別看洪武朝的時候,動不動就是太子或者太孫臨朝,皇帝時不時的也不會出現在朝堂上。但是就算皇帝不來,理政的太子或者太孫勢必有一個在,自然也就有著主心骨了,大明朝剛剛還是第一次沒有人來主持朝政。

既然知道皇帝現在在奉先殿,自然也就不需要擔心了。看起來沒有什麼動盪,不是什麼不可言的事情發生了,大家自然也心裡安穩了不少。

只是很多的人也忍不住好奇起來了,英示皇帝也是勤政的性子,此前可沒有因為什麼事情將早朝給耽擱啊,沒有發生讓文武百官在奉天殿候著的例子。

哪怕好奇,現在也只能候著了,因為這些文武百官也都知道,這個時候再失儀,那就是要被罰了,這些事情可大可小就看皇帝是如何想了。

甚至這也可以成為黑歷史,皇帝以後就算是要翻舊賬的話,這都可以派上用場。

朱允煐終於姍姍來遲了,一身朝服的朱允煐也讓不少人意外。這只是常朝,平時皇帝都是常服的,不會是朝服這般隆重,這顯然是有什麼大事發生了。

心情大好的朱允煐也沒有讓文武百官繼續猜測,笑著說道,“皇后為朕誕下皇三子,諸位愛卿恭賀皇后吧。”

徐增壽愣了一下,隨即表情大喜。這一下徐家的地位,無疑是更加穩固了。

這一下文武百官也不再好奇,齊刷刷的跪下,“臣等恭賀陛下......”

其實皇三子也好、嫡次子也罷,這就看皇后的地位,這就看皇帝的心情了。對於不少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來說,他們也都能明白大明朝的皇子,真正有影響力的也就是皇嫡長子而已。

但是現在皇帝心情很好,所以這些文武百官自然也就連忙跟著一起恭賀了,他們可不想在這個時候不解風情,那只是給自己添麻煩而已。

朱允煐笑了笑,對王承恩說道,“令吳王返鳳陽祭皇陵,令徐王反盱眙祭祖陵墓。”

鳳陽的皇陵,那是葬著老朱的父母。而盱眙的皇祖陵,則是葬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實際葬地。

其實現在的皇祖陵也沒有完全建好,老朱也就是在洪武十九年才開始修建祖陵墓,並且重葬其祖父。雖然早就建好了享殿,但是圍牆等等,還是沒有完全的建好,畢竟這也是皇陵,可不是那麼短期就能完善的。

朱允熥和朱允炆都有任務了,皇三子的親叔叔就要回皇陵。至於朱允炆這個叔叔,回祖陵。

多少還是有些區別的,畢竟大家也都知道洪武皇帝是孝順父母的。所以鳳陽皇陵的地位,自然也是非同尋常的,這個任務一般宗室想要有都不成。

朱允煐隨即看向常茂,說道,“朕無暇脫身,開平公代祭孝陵。禮部,協理。”

孝陵的意義大家自然也明白,那裡葬著馬皇後,葬著朱允煐的父母。常茂過去也正常,誰讓他是皇帝的舅舅呢。更何況常遇春的墓,也是孝陵陪葬墓的一座。

隨即朱允煐也不想偏袒,說道,“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陪祭。”

徐增壽大喜過望,他知道自己肯定是沒辦法和常茂比,除非是他的大哥班師回朝。現在只是陪祭,這也是一種榮光。

皇帝的安排大家也都沒有什麼異議,因為這些安排沒有什麼出格的,這都是大家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皇帝不這麼做,不少文武百官肯定是要立刻提醒皇帝去祭告先祖。

只是很多人在這個時候也忍不住在想,看起來皇后的地位真的太穩固了,皇帝這是明顯的愛屋及烏。

雖然滿臉喜色,只是朱允煐也沒有因此多麼的出格。說到底,他剛剛出生的第三個兒子,只是第三個兒子,朱允煐不會因此欣喜若狂,免得讓人有著一些誤解。

喜悅是真的,或許也少不了恩寵。但是太過,那對於皇帝來說,就是沒必要的事情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