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福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宗室裡有些人不太成器,朱允煐可以說毫不意外,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不能因為這是皇家,就要求一個個的都是賢良的。文臣武將家,也都是有著一些紈絝子弟。就算是尋常百姓家,說不定也有一兩個不成器的孩子,這很正常。

更何況宗室裡頭, 絕大多數一出生就是所謂的含著金鑰匙,一個個的地位超然。所以有著一些紈絝或者跋扈,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尋常的律法對於這個群體來說,約束真心算不上大。不要說朱允煐了,就算是老朱那般愛民如子,教育也算得上是比較嚴厲, 可是他的兒子當中,為非作歹的不在少數。

朱允煐顯得就很坦然,晉王府那邊如何鬧騰, 朱允煐也不是很在意,只要不是特別過分就好。

更何況這些也算得上是朱允煐有意為之,朱濟熺這個晉王,也是時候稍微的整治一下晉王一脈了。他那個同父異母的弟弟朱濟熿,這就是個十足的小人、惡人,頑劣不說,這是一個勁的在告刁狀,這是想要掀翻他的大哥啊。

這顯然不是什麼好事情,如果朱允煐認可了朱濟熿的一些所作所為。他到時候廢了朱濟熺,那自然也就意味著晉王的王爵要落在‘首告有功’的朱濟熿身上。

這麼一來顯然就是‘宗室不寧’,說不定其他的宗室子弟就要動一些歪心思了。

要是能夠將大哥乃至父親給弄倒,他們就可以取而代之了。這樣的事情對於不少人來說是一個優惠,憑什麼只能當個郡王乃至鎮國將軍、輔國將軍的,完全可以有更多的期待啊。

至於朱濟熿, 先不說朱允煐對於這個平行不端的堂弟本身來說就不喜歡。更何況作為皇帝,有些時候也需要拿出一些揮淚斬馬謖的魄力來,他需要的是整個宗室的平穩,而不是整天都應付著宗室內部的互相鬥爭。

他要辦的事情可不少,可沒有什麼心思在這些事情上耗費更多的精力。

寫完信,朱允煐說道,“將這個摺子快馬送去鳳陽。”

王承恩雙手接過迷信,高舉過頭頂慢慢倒退幾步,然後才轉身。這一套動作行雲流水,哪怕朱允煐遞過信之後就在批閱奏摺,但是王承恩也不敢有任何的大意。

剛剛交代完小太監去傳信,王承恩就看到了嚴震直,“嚴尚書,陛下今個心情可不好。尚書這時候覲見,怕是要挨數落。”

“多謝王大伴提點。”嚴震直雖然是尚書,不過表面還是尊重王承恩的,“今個咱可是有著一些個好事情,陛下聽了想來是會高興的。”

王承恩立刻笑了起來,是由衷的開心,“那可是好事!陛下這幾日不太高興,奴婢看著就揪心。滿朝上下這幾日,就沒一個能讓陛下順心的。到底是潛邸老臣, 最能為陛下分憂。”

聽到王承恩的話,嚴震直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他和王承恩關係還算融洽, 除了王承恩是皇帝的貼身大太監之外,多少也是因為這都是當初的潛邸老臣,早早的就認識了,那也是‘相識於微末’。

雖然這麼一個‘微末’,也是比較讓人感覺到高不可攀的地步。但是不管怎麼說,這些人都是潛邸老臣,當年也都是陪著朱允煐去北平府修建皇城的。

兩個人也沒有多說什麼了,說到底還有正事,這些正事可不能耽擱了。

更何況兩個人其實也很清楚,雖然都是潛邸老臣。只不過王承恩到底是內宦,嚴震直是外臣,這兩個人要是私下裡關係太好了,皇帝肯定不樂意。

所以還是保持一定的距離更好一些,王承恩明白這樣的一個道理,嚴震直等人自然也就更加的明白這裡頭的一些門道了。

有著一個強勢的皇帝,不要說內宦和外臣了,就算是臣子們之間,走的太近都不一定是什麼好事情。比如說茹瑺和嚴震直,他們都是潛邸老臣,也都是皇帝信任、重用的心腹。

但是這兩位都是官至尚書,他們比誰都清楚不能走得太近。要不然的話,那就是結黨了。真到了那一步,現在的風光說不定就要變成催命符了。當今天子是什麼樣的性格,這些老臣們其實也都是心裡有數的。

王承恩還是回到了武英殿,自然也是幫著嚴震直通報。朱允煐頭也沒抬,直接接見就好。

“不用多禮了。”朱允煐直接開口,“震直,今日求見,可是有要事?”

嚴震直的字就是‘震直’,這也是老朱給改的名。這樣的以字為名,可不是什麼羞辱,對於嚴震直來說也是一種恩典,這是一種榮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嚴震直立刻說道,“陛下,龍江船廠那邊說了,新的海船可以建造了。泉州船廠那邊的福船有黃氏一族參與,高大如樓、底平深大,勢力雄大便於衝犁。船上俱配火器,大發貢、碗口銃、鳥嘴銃、噴筒等大小火器。”

這還真的是好消息了,雖說這麼些年來,朱允煐一直都是重視遠洋,大明朝這麼些年來也確實沒有停止持續不斷的建造一些可以遠洋的大船,將兩宋時期就存在的福船進一步的完善、改進。

也引入一些諸如泉州黃家一族這樣的造船世家,自然也就是為了更好的建造遠洋船隊。

現在的福船,就是首部尖、尾部寬,兩頭上翹的帆船,福船也可以說是統稱。宋元時期就有這樣的單龍骨的尖底船,只不過名稱可能稍微有點區別。

嚴震直立刻拿著奏摺,開始向朱允煐介紹著情況。

一號二號俱名福船,可以說是主力戰艦了。三號哨船,四號冬船;哨船與冬船比福船小,便於攻戰追擊。五號鳥船,六號快船,鳥船與快船又稱開浪船,開浪船又更小,便於哨探。

只是就算五號、六號,看似是吃水只有三四尺,但是也可以容納三十到五十人,這可不算小了。

更何況現在的船上,也開始裝備一些火器了。哪怕像一些碗口銃這些,這種小型火炮,沒有瞄準具,且身管短、射速慢、射程近。

看似是沒有太大的用處,只不過真的要是在發生海戰,還是有很大作用的。更何況這也是一種科學技術上的進步,這是在不斷完善的過程。

其實碗口銃這些早就有了,在元末就有了,現在的碗口銃也是在改進。相比起元末時期的碗口銃,現在的碗口銃耐久更高、威力更強,射程也更遠。

這不只是說火藥顆粒化帶來的一些好處,也是因為現在大量的裝備一些小型火炮,乃至大型火炮,也是解決了一些後坐力的問題,這可不是單純的將大炮搬到船上就行,尤其是在同時開炮的情況下。

雖然現在也只是一些不算特別大的炮,也只是安裝了幾個輪子降低後坐力,但是朱允煐也很滿意了,他的持續不斷的投入是有價值的。

看到朱允煐開心的樣子,嚴震直就知道自己再次很好的完成了陛下交代的任務。別看工部尚書似乎是六部尚書當中地位最低的,其他的朝代可以暫且不提,哪怕是洪武時期工部尚書面對其他尚書也要低一頭。

可是在英示朝,他這個工部尚書可以說是比較風光的,也一直都是皇帝的心腹、肱股之臣,他的地位是一般尚書無法比擬的。

奏摺可以過一會兒再批,朱允煐現在關注的還是他的那些海船,這才是他的心頭好。

嚴震直無比重視這件事情,自然也是因為他知道英示皇帝對於遠洋的重視。先不說南洋的一些香料、寶石之類的,東瀛那邊的銀礦可是大明白銀的重要來源,這可不能忽視了。

朝廷這些年一直在南洋不斷佈局,派出去的暗探或者使者等等一大堆,對於南洋諸國摸底也是非常透徹的。很多人也猜得出來,只要一切順利,在南洋動兵是遲早的事情。

沒有一些龐大的船隊,顯然是沒辦法完成這樣的一些任務,大明朝的船隊看似強大,只是想要從海上發起一些滅國之戰,可能也有點吃力。

朱允煐興致勃勃,這大概就是做皇帝的樂趣之一吧。不是什麼三宮六院,單純的就是自己的意志可以得到很好的貫徹。

在聽完關於海船船隊建造的進度後,朱允煐也確實比較滿意。這件事情也不是現在才開始執行,在朱允煐登基前後,這件事情就已經開始了,現在只是說階段性的成果已經出現了。

要說更早一點也沒問題,十多年前的朱允煐就統領大明水師,可不就是為了現在這樣的時刻到來麼!

自己的努力有了效果,朱允煐更是感覺到開心。或許他也再次改變了一些事情,數千年來,華夏文明習慣了土地文明,或者現在也開始進一步的要開始海洋文明了。

不能說現在就是大航海時代的完全到來,但是朱允煐有一些自信。只要他定好了調子,讓大明的子民看到了更多海洋文明帶來的好處,大明的子民會對大海有更多的熱情。

這麼一想,朱允煐更加的開心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