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 皇家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如今大名的皇陵其實有三座,老朱的陵墓不用多說。歷朝歷代的天子都是這樣,剛剛登基就開始修建陵墓。

而鳳陽老家的皇陵,是老朱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雖非帝王之陵,但是與老朱的孝陵是同樣的制度,規模達到了兩萬多畝。

老朱其實是孝順的,在他受封吳王時就曾派人修建父母陵墓。而在明皇陵營建過程中,老朱先後三次前往謁陵,並一再命太子及諸王前往鳳陽祀陵。

本來打算在鳳陽老家建都,後來作罷後,營建都城的材料也用來修繕皇陵。

在皇陵修建竣工後,老朱嫌原皇陵碑記皆儒臣粉飾之文,恐不足為後世子孫戒,乃親撰碑文,重立新碑,敘述他的家庭出身、本人經歷、元末農民起義和他參加起義軍的情況、以及東渡大江,統一全國的簡略過程。

字通俗易懂,感情豐富,膾炙人口。

朱標領著朱雄英祭祖,隨即自然是和老家的父老交談。

看到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朱標立刻拉起朱雄英的手,“英兒,與汪伯伯見禮!”

朱雄英立刻起身,快步走向這個年輕人,“侄兒見過汪伯伯!”

看到朱雄英要跪拜,年輕人嚇了一跳,連忙攔住不讓朱雄英跪拜。

“世兄,英兒乃晚輩。”朱標攔著年輕人,笑著說道,“世兄,安心受禮!”

年輕人記得要出汗了,慌忙說道,“殿下,臣豈敢攀附皇親!”

朱標這才對朱雄英說道,“英兒,你汪伯伯不願受你的禮,作揖吧。”

在朱雄英行李後,朱標才說道,“去年世伯過世,未能相送已是不孝。還望世兄領我與英兒去世伯墓前,晚輩們也該上柱香。”

老朱最感念的老鄉裡有兩個,一個是當初的地主劉繼祖,拿了一塊地給了老朱,讓老朱可以讓他的父母入土為安。所以老朱登基後,追封劉繼祖為義惠侯,蔭及子孫。

另一個則是汪大娘,眼前這個年輕人就是汪武,汪文的兒子。

而汪文本來是叫曹秀,是汪大娘的二兒子。汪大娘是一個寡婦,是老朱的鄰居,也收了老朱當乾兒子。當年老朱落難時,是汪大娘讓她兒子帶著禮物幫助老朱去了廟裡當和尚。

這個恩情可不小,相當和尚可不是說剃了頭就行,還要看寺廟收不收。當時要不是汪大娘準備了禮物,老朱想要當個在廟裡幹粗雜活的小和尚都沒戲。

而汪大娘已經亡故,老朱讓曹秀改名汪文,賞賜兩人大量田地、金銀布帛,還永久免除了兩家的賦稅徭役。汪文是皇陵祠祭署署令,這個職位不高,但是可以世襲罔替。

去年汪文病逝,傷心的老朱親自寫祭文、遣內侍及儀曹官弔祭。

感謝劉繼祖,這也是因為孝道。而汪大娘,老朱是真的尊重這個乾孃。

孝道,在這個時代是非常重要的,這不是說父母在不在世才能盡孝道。

在傳統道德規範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

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孝敬父母為核心的孝道文化,據說舜是中國古代守孝的第一君主。

西周王朝,主張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視尊老敬賢的教化。而周代不僅倡導尊老敬賢的道德風尚,還要定期舉行養老禮儀。

到了春秋戰國,《論語》、《孝經》已有大量關於孝道的規範記載。

而自秦代後,歷代朝廷也都注意從正面導向。在封建社會,孝道作為一個基本的社會問題,完全納入了社會道規範和法律規範的範疇。

這一次太子帶著皇太孫回老家祭祖,這也是向天下臣民做個表率。

朱標這一次攔住了汪武,說道,“世兄,若是沒有祖母垂憐,父皇安能有今日。朱標未能盡孝祖母,已是失禮。英兒尚小,該為祖母上香,也是替父皇盡孝。”

披麻戴孝肯定是不會的,但是朱雄英這個皇太孫跪拜亡故的汪大娘、上香,這也使得汪武感動不已,旁邊圍觀的鳳陽老家的老鄉們也交口稱讚。

朱標或許是真心實意的,因為他知道他的父皇是多麼感念汪大娘和劉繼祖。當然也不排除有著一些演戲的成分,仁孝、賢明、養望等等,有些時候就是需要一些表演,這也是一個政治家應該有的品質。

回到了鳳陽老家祭祖,朱標和朱雄英看起來沒有立刻回返應天府的意思,這一對父子似乎是要繼續在皇陵這邊,好像還有正祭之外,太子帶著皇太孫又遣散了眾人,再次去皇陵祭拜。

朱標遞給朱雄英一壺酒,說道,“你四嬸,到底還是沒有熬過去。”

沉默的朱雄英狠狠灌了口酒,隨即說道,“四叔若是有埋怨,就怪我好了。”

“在皇家,就是這樣。”朱標喝了口酒,似乎沒有什麼感情的說道,“既然享的起富貴,就要經得起這般事情。他要埋怨也輪不到你,有你皇爺爺,還有你父王,你四叔不敢埋怨,他也明事理。”

朱雄英點了點頭,朱標繼續說道,“若是你還惦記著這些事情,以後你四叔的子嗣,稍微看顧一點就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朱雄英隨即無語,有些擔心的問道,“以後四叔子嗣入宮覲見,見到了太孫妃該怎麼稱呼?按理來說,太孫妃該是他們的姨。”

“君臣有別。”朱標沒好氣的說道,“我和你皇爺爺商量過,以後你四叔那三個小子,就是他那側妃生的。”

朱雄英無語了,歷史果然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朱棣篡位成功後抹去全部建文帝的歷史,直接革除建文年號,沿用洪武年號。

現在好了,朱棣正妻的三個兒子,現在全都被庶出了。

沒辦法,雖然朝堂上肯定還是有人要說,尤其是一些酸儒要聒噪。但是老朱確定的事情,一般人是沒辦法讓老朱改主意。尤其是事關皇太孫的地位,皇太孫未來的班底,老朱可不在乎那麼多。

爹媽被餓死,當了個小和尚還曾是流民乞丐、造反起家,老朱可不是什麼貴族世家出身。只要不是特別刺眼的與禮制不合,老朱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影響他的計劃就行。

朱雄英繼續喝著酒,隨即說道,“回去後,就是要議我的親事了?”

朱標點頭,理所當然的說道,“是該操辦你的婚事了,你這些年房裡也沒收個丫鬟、侍女,你皇爺爺不知道說了多少次。英兒,你可告訴為父,可是身體......”

朱雄英啞口無言,一下子徹底的呆住了。

我潔身自好,結果被懷疑成‘朱不行’?

看到朱雄英尷尬的樣子,朱標繼續說道,“你皇爺爺也找人問過,說你身體沒有毛病。你若是擔心子嗣之事,也莫要擔心。太孫妃沒有子嗣前,其他人懷不上。”

朱雄英無比尷尬,趕緊說道,“父王,父皇!只是兒子覺得年幼,不想那些事情。你且放心,太孫妃......”

朱標在朝臣眼裡,是一個儒雅的太子,只是這一刻他咬牙切齒、一巴掌拍在朱雄英後腦勺,“又是你那歪理!傳宗接代乃大事,你身兼國運,子嗣豈能馬虎?”

朱標當然知道朱雄英的心思,老朱和朱標這兩年其實比較著急,他們家裡的小朱就是不拱白菜,哪怕他們特意找了很多水靈靈的白菜,但是小朱就是不拱。

眼看著就十五了,在這個年代已經有這個年齡的人當爹了。實在不行,那些家裡稍微好點的,通房丫頭不知道多熟練了。那些皇子皇孫,房裡人不知道多少了。

可是家裡的這小朱呢,天天說腎水不固。他自己不拱白菜,還不許早早的將兩個妹妹嫁出去,說是年紀小生孩子危險等等。

“徐家丫頭今年十三了,你也認識。”朱標沒好氣的說道,“開年就下聘,明年不成婚,後年成婚。”

朱雄英松了口氣,後年我就是虛歲十六。到時候我成了親就是‘不辦正事’,你奈我何!

不過要說徐家二丫頭徐妙清,算不上絕色。看起來清秀、溫婉,這也好。

娶妻娶賢,納妾納色。

拿下了高麗,後宮裡塞一個高麗女團。拿下了東瀛,看看東瀛的女子是不是真的那麼‘居家’。西域遲早也要考慮的,這又是熱巴又是娜扎的,怕吃不消啊......

我去,我這白菜還沒拱呢,盡想著後宮了!

不是我想的多啊,關鍵是按照老朱的規矩,選秀女這樣的事情,朝堂百官管不了。但是一些番邦,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給宗主國獻上美女。

得剋制,小朱不亂拱白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