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 生前身後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真的要說朱允煐不在乎名聲,那顯然也是假的。

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

這是無數士大夫,乃至普通人的夢想。朱允煐其實也不例外,只是他現在是皇帝,他更希望的是大明江山的長治久安,是大明王朝的強盛。所以有些事情, 他也就不在意了。

要說是功利主義者,朱允煐現在也不反對,實際上現在的他也確確實實就是這個樣子。

“一個永不加賦,再者就是藍玉案沒有爆發,看起來還行。”朱允煐喃喃自語,也有點得意的樣子, “史書, 尤其是清朝修的明史,沒少對老朱抹黑。殺功臣, 雖然也有,只是現在再看看,也沒有那麼誇張。”

這麼一想的話,老朱的名聲可能要好一些。雖然老朱的豐功偉績無需贅言,不過老朱殺功臣的名聲,也是讓無數人津津樂道,這也算得上是老朱最大的一個黑點了。

那些人未必在乎老朱為什麼要去剷除一部分功臣,他們只是覺得老朱喜歡殺功臣。

回到了春和殿,朱允煐心情不錯,“來,讓咱聽聽咱閨女今個乖不乖。”

“陛下,臣妾倒是想要再為陛下添個皇子。”徐妙清笑著走過來, 她也不需要特別‘怕’朱允煐,“若是再有一個閨女,臣妾倒是怕如意兒吃味,咱垠兒怕是也不太樂意。”

朱允煐忍不住樂了起來, 沒好氣說道,“那混小子才不在意咱呢!整日在皇爺爺那邊為非作歹, 咱現在是管不住他了。長大了會淘氣不說,還知道拆老子的臺了。”

徐妙清倒是沒有跟著批判小小朱,主要就是她也知道小小朱的一些表現。

其實小小朱現在跟在老朱身邊,徐妙清要說沒有不捨得那肯定是假的。但是有些事情,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起碼前兩年小小朱在她的身邊時間不少,再者就是小小朱現在也幾乎每天都要在東宮來請安,所以也沒問題。

就像朱允煐說的,他小時候也是這樣的一個待遇。甚至比起小小朱還要誇張,基本上是剛剛滿月就給老朱和馬皇後抱去養著了。那時候大朱想兒子了每天還能去看看,而朱允煐的生母常氏想要過去看看,還要專門的去請旨。

真的沒太大的問題,畢竟小小朱和小朱、徐妙清的感情也是很親厚的。

倒是兩面三刀的小小朱,在老朱跟前說跟老朱最親。在小朱面前,當然是最喜歡小朱了。要說徐妙清問了的話,小小朱毫不猶豫的會回答他最喜歡的就是他的母親。

這混小子自作聰明的那一套,大人們其實也是心裡有數。也就是朱允煐不是特別在意,而老朱和徐妙清,早就被小小朱哄的五迷三道,心甘情願的被自作聰明的小家夥哄的團團轉。

輕輕的貼在徐妙清的小腹聽了一下,其實徐妙清現在小腹也就是微微有點隆起。這個時候想要聽到胎動,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但是朱允煐和徐妙清樂此不疲,這也算是這一對小夫妻的生活情趣,畢竟又有了孩子。

徐妙清輕聲說道,“陛下,臣妾聽聞今日朝堂上多有大事,可是要讓老二、妹子他們幾個知道一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老二他們沒必要知道這些個事情,他在朝堂上又沒個聲音。”朱允煐沒好氣說道,“那混小子,咱想要讓他去宗人府任個職,他就推三阻四。咱可是聽說了,他攛掇著五叔幾個要出去遊山玩水。”

徐妙清有些好笑,只是也不算意外,“老二本身就是純仁的性子,若是陛下真的下了旨意,臣妾覺得老二肯定是能夠辦好的。”

這也算是給朱允熥面子,誰不知道朱允熥就是這麼一個紈絝的性子。交代他辦事,朱允熥大概是會認真去辦,只是也不能指望著小子能夠踏踏實實的辦事,而且那些任務不能有太大難度。

雖然不打算提前讓朱允熥幾個知道一些事情,但是朱允煐還是交代說道,“回頭你記得將家裡的親戚叫過來,咱已經要下旨永不加賦了。以後咱家的這些個親戚們,他們也該稍微注意點。”、

徐妙清一愣,也有些猝不及防以及難以理解,“陛下,永不加賦?”

徐妙清有著這樣的態度,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不要說徐妙清了,估計大多數人也都覺得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如果只是普通的勳貴命婦,永不加賦肯定是要讓徐妙清開心的,那基本上是意味著自家的財產肯定是可以增加一些的。

但是作為大明朝的皇后,再加上從小也不是完全不讀書、不知理。徐妙清自認為不敢和馬皇後比肩,只是她也算得上是有些見識的,她知道這個永不加賦可能對朝廷造成的巨大負擔。

看著徐妙清擔心的樣子,朱允煐笑著說道,“莫要多想,咱準備攤丁入畝了。以後地多的富戶要納的稅多了,以後想要逃稅、轉嫁稅收,也難了。”

其實朱允煐也很清楚,不要說現在了,就算是幾百年後,也有人會想著去逃稅,有些人也可以成為漏網之魚。

只是朱允煐更加清楚的一件事情,自然就是他不能只是盯著一些旁枝末節。一個政策對大部分人好,那就算得上是好政策了,不可能有著讓所有人都覺得滿意的完美政策。

徐妙清愣了一下,有些不解的問道,“陛下,何為攤丁入畝?臣妾記得,咱大明是兩稅啊。”

徐妙清這麼說,自然也就算得上是傳統的認知了。畢竟徐妙清從小學的持家,也基本上也涉及到一些賦稅等等問題,不一定完全懂,但是大概的情況也是知道一些。

不要說徐妙清了,就算是徐妙清的父親徐達,對於稅收本能的也是覺得就是兩稅法,以前的人是那麼繳稅,現在的人自然也是應該這麼繳稅的。

朱允煐還是很耐心的,雖然他也是堅持後宮不得干政,所以現在的徐妙清也就是後知後覺。只是現在有些事情都要放在朝堂上討論了,也就沒必要瞞著徐妙清了。

更何況哪怕是老夫老妻了,可是朱允煐和徐妙清的感情還是很不錯的。不只是戀人,更是親人、家人,在徐妙清面前朱允煐也不一定就是單純的皇帝,也是一個丈夫。

朱允煐還是比較享受徐妙清崇拜的目光,滿滿的都是一些成就感。

如果只是自己琢磨,徐妙清肯定很難理解攤丁入畝的含義,甚至覺得那是自毀長城。

而在朱允煐不斷的解釋下,徐妙清慢慢的好像也理解了。這個攤丁入畝,對於朝廷的賦稅不會有什麼不利的影響,甚至可以極大的去掉一些弊端和不足,讓一些人想要逃稅更難了。

也包括這樣的政策一旦執行,對於很多地少或者是那些佃戶等等,也是極好的政策。他們的負擔將會大大的降低,甚至這樣的政策會讓一些人根本就不需要再繳稅了。

原因嘛,自然就是繳稅也需要一定的起徵點,沒有土地的話就不需要繳稅。這攤丁入畝,和以前的人頭稅,這是有著本質的區別,這對於很多人來說當然不亞於天恩。

只是徐妙清也很快反應過來,對於很多田少、無田的百姓來說,這一道旨意自然是天恩。

而對於那些個大地主、豪紳來說,一旦攤丁入畝的話,那些人的利益自然是要受到極大的影響。

真的要是到了那個時候,估計最反對的肯定就是這些人。事關自身的利益,甚至是一個家族的利益,哪怕會畏懼皇權,可是也是需要去努力的爭取一下。

畢竟這樣的政策可不只是影響一代人了,對於那些個世家大族來說,一旦攤丁入畝的話,他們家族積累的財富,或者是他們想要持續不斷的提升家族的實力,勢必受到極大的影響。

反對什麼的,朱允煐知道肯定是會有的,要說沒有半點反對的聲音,那才是不折不扣的怪事情。

看著徐妙清擔心的樣子,朱允煐笑著說道,“聽到蝲蝲蛄叫,難道咱還不種田了?”

徐妙清也笑了起來,立刻信心十足,“臣妾見識短淺,讓陛下見笑了。”

“這一次咱攤丁入畝,一些底下的富家大戶倒是好辦,主要就是一些勳貴。”朱允煐笑了起來,說道,“所以咱此前才讓大舅他們去遼東開地,咱也不會一刀切,給他們些時間。”

看著徐妙清,朱允煐笑著說道,“咱現在做的這些個事情,不說讓大明長治久安,不過想來是可以讓不少人日子好過一些,顧念咱大明的恩情。咱這麼做下來,以後垠兒繼承皇位,也好辦事。”

得罪人的事情,咱來做!

一些可能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咱也沒有什麼好害怕的,還是咱來做好了!

哪怕看起來是一個實用主義者,可是朱允煐也是有著自己的一個理想和抱負。他肯定是不會讓大明朝朝著‘歷史進程’去發展,他要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創造一段不一樣的歷史。

這些也是朱允煐的信心,他都已經是皇帝了,他自然有這樣的底氣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