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 利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嗯?

不能苛待大民子民,要不然就要被法辦?

但是其他地方的子民要是被苛待了,那就沒什麼關係了?

到底是常十萬的嫡長子,常遇春這個殺神的兒子也是有樣學樣了。大明的子民不去遼東,我就從海外弄人過去開田,這就不會有悖太上皇的旨意了!

咱家的船不只是要帶著香料回大明,還要將南洋的青壯帶回來。管他們是不是願意,帶回來去開田了再說!

有些話就不用說明了,一旦說的太清楚了未必是什麼好事情。大家在這個時候揣著明白裝糊塗就好,大家在這個時候就當做沒有聽懂太上皇的旨意就行。

有些事情先做了再說,既然太上皇是默許的,皇帝也是裝聾作啞的,那就可以先做了。至於說到時候惹起文臣的彈劾之類的,這其實也沒有太大的關係,根本不需要在意。

先不說這是有著太上皇和皇帝這兩位人間至尊的默許,再者就是這麼些年下來,武勳做的一些事情,不知道被文臣彈劾了多少次,也不在乎一次。

說到底就是不會苛待大民子民,那些化外之民被苛待什麼的,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

朱允煐自然是覺得有些好氣又好笑的,他編好的劇本,準備是按照劇本繼續演下去的。

可是他的爺爺先跳出來了,他的舅舅在這個時候也不按照劇本來演戲,這些喜歡改劇本的長輩讓朱允煐這個導演看起來被置身事外了。

不過也沒什麼不能接受的,雖然劇本可能是有著那麼一些變動,不過結局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改變。這對於朱允煐來說也就足夠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可以講完對他來說就行了。

朱允煐不是不知好歹的人,他知道這是大家對他的保護,是將那些罵名給承擔了。哪怕這些主意是朱允煐出的,可是一旦惹起不少的非議,朱允煐就是要被置身事外的。

所以也沒什麼好說的了,朱允煐覺得這樣也沒什麼不好,他不在乎虛名是真的,可是如果名聲好一點,也沒什麼壞處。

有些事情大家心裡有數就好,對於朱允煐來說,他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提前告訴一些親近、可靠的人,也好在接下來執行的時候更加的順利。

真正要說起來,朱允煐這個皇帝不只是有著一系列的野心,也是比較‘虛偽’的。如果能夠裡子和面子都有,他肯定不會有半點反對的意思,這就是朱允煐、這就是英示皇帝。

徐輝祖等人對於太上皇和皇帝的態度,自然是做到了心裡有數。作為外戚,作為皇家最信任的人,他們自然也知道這個時候應該站在什麼樣的一個立場。對於這些人來說,一旦失去了皇家的信任,整個家族的榮光或許就不復存在。

再者就是對於他們來說,這樣的一些事情也是可以得到好處的。看看常茂,就可以知道了。

都是武勳出身,他們的父輩都是沙場宿將,這些人多少也都是在戰場廝殺過的。慈不掌兵的道理他們都明白,他們一個個的也可以說是鐵石心腸、冷血殘酷的。

更何況這樣的一些個殘酷是對待異族,當然也就更加沒有什麼心理負擔了。

心狠手辣對於這些人來說才是理所應當的,如果指望這些人有著不必要的仁慈,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些人,也是朱允煐可以執行一些計劃的最忠實的執行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簡單的討論了一些事情,實際上也就是朱允煐提前透露了口風,這也就足夠了。

朱允熥還是很開心的,因為這一次來到吳王府的都是他的一些親戚,自然也不需要那麼見外。

老朱的心情不錯,主要是重孫、重外孫在他跟前鬧。如果是平常,老朱可能嫌煩。但是在他退位後,在他的年齡不斷增長的時候,老朱在這些晚輩面前多了很多的耐心。尤其是面對小小朱的時候,老朱是說不出的慈愛。

小小朱舉著一個李子塞到了老朱的嘴裡,老朱可不在乎這是小小朱咬了一口的李子,有滋有味的吃著。抱著小小朱,老朱也很欣慰的看著長子的四個子嗣都成家立業了。

朱允煐的心情不錯,小小的飲了一些酒,稍微的參觀了一下吳王府,和弟弟妹妹聊了聊天。

對於朱允煐來說,這樣的放鬆自然是無比重要的事情,朱允煐也是很享受這樣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勞逸結合,讓他可以在緊張忙碌的生活當中可以小小的放鬆一下。

雖然朱允煐很享受這樣的放鬆生活,也比較喜歡這樣的走走親戚、串串門。

但是對於一個皇帝來說,不可能是一直都不在皇宮當中。更何況這一次太上皇和皇太子也跟著出來了,要不是老朱和小朱的威望足夠大,說不定早就有文武百官來勸諫了。

這三位絕對不能一起離開皇宮,最少也需要留一個在皇宮當中,這樣才不會江山動盪。

回皇城的御攆上,朱允煐抱著熟睡的小小朱,摸了摸小小朱的小臉。

“小時候挺胖的,現在瘦了不少。”朱允煐樂了起來,也有些得意,“還是咱說得好,咱垠兒現在身子骨很結實,比起尋常孩子可是要強一些。”

老朱則笑著說道,“這倒也是,咱垠兒吃得好喝得好,又騎馬射箭,尋常武將家的孩子都不如他。”

看著老朱,朱允煐也開始正經起來了,“皇爺爺,你也知道皇帝每天有看不完的奏章。你前些年雖是揍了茹太素,只是那些個文武百官也沒少溜鬚拍馬,一些奏章看著也無甚大用。”

如果是其他人敢說這樣的話,老朱肯定是要生氣的,因為老朱是勤政的皇帝,事必躬親。

但是老朱也知道朱允煐說的是事實,當初他暴揍茹太素,就是因為茹太素寫了一份奏章,讀到一萬六千五百字,還沒聽出個所以然來。這一位每次上奏章動則七八千字,且語意艱澀。

雖然在茹太素之後,不少文武百官收斂了一些,不敢再來‘萬言書’,但是還是有不少人會這樣。

比如說茹太素,這傢伙現在還是都察院右都御史,偶爾上個摺子也是數千字起步。朱允煐也就是看茹太素年紀大,且還算是有責任心、原則性、抗直不屈,這才沒有再將他暴打一頓。

朱允煐說道,“咱想著要讓那些大學士參預機務,皇爺爺以為如何?”

老朱仔細想了想,說道,“這怕是有些不妥,你這意思是讓他們看奏章,現如今是你還好。但是以後,怕是少不了有些人就起了心思,這些人自己就做了主。”

朱允煐說道,“咱也是擔心這些,只是咱想著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百姓提出的建議,都由通政使司彙總,司禮監呈報,再交到內閣。內閣負責草擬處理意見,再由司禮監把意見呈報皇上批准,最後由六科校對下發。”

老朱指出其中的一系列隱患,“這般一來,若是碰到了懶政的皇帝,或是一些個權宦,少不了要欺瞞皇帝。再者就是內閣可以處理奏摺,以後六部、文官,乃至武勳,都要給壓著。”

雖然看似是有著一些權力,但是內閣如果處理意見,還是要和司禮監鬥爭。這樣會使得太監的權力增加,或者是內閣強勢的時候甚至可以壓制司禮監。

這就是老朱,他出身微末,但是能夠創造大明基業,自然是目光長遠的。

看起來想要說服老朱並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或者說內閣這個制度也需要進一步的完善。要對司禮監有所限制,也要對內閣有所限制。

畢竟內閣制度看起來可以讓皇帝輕鬆一些,可是這一項制度也可能有著不少的隱患。

老朱或者小朱,可能是有能力將這些隱患給徹徹底底的壓制。但是換成其他的皇帝,就未必能夠憑藉著自己的能力解決這些隱患了,這都是需要注意的事情。

朱允煐很清楚,他必須要將這些事情完善,他必須要將這些事情處理的更好一些。畢竟歷史上的內閣,確確實實有著不少的隱患,朱允煐可不想‘重蹈覆轍’,不想有著一些內訌、黨爭。

回到了皇城的朱允煐也沒有閒下來,雖然是休沐,但是該處理的事情還是要處理,尤其是一些比較重要或者緊急的事情,自然是能不耽擱就不耽擱。

老朱也沒有立刻回乾清宮,他本來就是閒不住的性子。就算是現在退位了,也是時不時的批閱大量的奏章,或者是像以前一樣將朱允煐批閱的奏章拿過去過目,然後給出意見。

“英兒,接下來幾年你要注意些。”老朱有些擔心,對朱允煐說道,“咱知道你要辦不少事情,只是那些個事情,每一個是容易辦成的。”

朱允煐點了點頭,他很清楚一些事情,“咱知道,只是咱也不怕。只要能治理好天下就好,咱大明的江山必然是日月永在!”

有困難、有阻力,這根本算不上什麼,因為朱允煐也是一個‘好鬥’的人。只要他能夠將江山治理好,這也就足夠了,這就是他的追求和理想。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