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 我全都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到底是開國沒多久,現如今的武勳還是非常強盛、有戰鬥力的,但凡有著一些戰事,一個個的都是主動請纓,不存在朝中無大將的尷尬,這也是朱允煐比較安心的。

藍玉這些人一個個的都很主動請戰,自然是想著要建功立業。

徐家、常家的榮耀是他們眼熱的,或許努努力也可以學習一下沐英。看似是去了荒蠻的雲南鎮守,但是那可是真正的大權在握了,黔國公在雲南的地位比起一些土司還要高,這是不折不扣的土皇帝了。

李景隆覺得他有機會,比起沐家,他實際上和皇家的關係更近。藍玉覺得他也有機會,當今天子可是常系一脈最大的靠山,而他藍玉現在就是常系的帶頭人。

就算是看起來有點‘底蘊不足’的傅友德,他的大兒子可是駙馬,雖然只是老朱一個不受寵的公主。但是傅友德,這好歹也算得上是皇親國戚了,而且現在也是大明的大將......

看著紛紛請戰的大將們,朱允煐笑著說道,“中山公不可輕動,還是留在應天府的好。”

徐輝祖有些失望,但是也可以理解。先不說他是中山王徐達的嫡長子,名義上也是現在的武勳帶頭人,自然是不可能輕易讓他出去的。留在朝裡更重要,隨時都可以碾壓想要反抗的文官集團,這也是他的一個作用所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更何況徐輝祖可是太子的親舅舅,他也算得上是太子的一個依靠,自然不能讓他出去。

看向藍玉,朱允煐笑著說道,“梁國公還是去北邊,雖然北邊的韃子被驅逐,只是要防止死灰復燃。北邊是梁國公熟悉的地方,梁國公在那邊更好。九邊的防衛要建好,再者就是不斷向前,壓縮韃子們的活動空間。”

藍玉在朱允煐面前也不敢扎刺,他在大朱面前實際上也是比較聽話的,在小朱面前也是這樣的感受。這傢伙平時總算犯渾不假,不過在老朱家這爺孫三代人面前,一直都是被拿捏的。更何況藍玉也知道朱允煐的出身,自然不敢馬虎對待。

知恩圖報也是一回事,畢竟此前沒有兒子的藍玉,要不是當時的皇太孫一力主導,可沒辦法將他的外孫變成孫子。這可是從蜀王那邊抱回來的嫡次子,皇家可是讓出來了一個宗室,這可是大明朝目前為止獨一份的榮寵。

不信的話問一問湯和,信國公的爵位現在一直都沒有承襲。不只是因為湯和才去世沒多久,主要是老朱的這個老弟兄子嗣本來就不昌盛,再者就是世子剛剛長大一點就過世,信國公這爵位朝廷是沒打算收回來的,可是一直也是在等著信國公爵位繼承人長大。

看向李景隆,朱允煐說道,“表兄留在朝中有大用,想來表兄也知道武苑籌建之事。皇爺爺親為山長,只是皇爺爺到底諸事繁多。武苑那邊,還是需要表兄主持大局。”

李景隆愣了一下,隨即是滿心歡喜。

武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武勳這邊多少也是聽說過,一些老將將入武院任教習。以後大明的一些中高層將領基本上都是要入武苑的。能夠主理武苑之事,這不只是要能力、才華,也是需要皇家足夠的信任。

李景隆就比較合適,他是皇親國戚,再者他的父親李文忠曾經主管過國子監。現在虎父無犬子,李景隆開始去主事武苑,這大概也算得上是一段佳話吧。

傅友德激動起來了,現在有資格鎮守、開拓西域的大將,接不上是沒得選了。其他人各自有各自的使命和安排,也應該是他傅友德去西域打前哨了。

朱允煐看向傅友德,說道,“西域之事事關重大,穎國公該慎重。近些時日穎國公還是要多多思考,拿出條陳交與咱,咱會和太上皇商討。”

雖然看似沒有立刻答應下來,但是傅友德還是滿心歡喜。只要他的經略西域的方案得到了皇帝和太上皇的首肯,他就可以披掛上陣了,就可以去西域施展自己的才華了。

這對猛將傅友德來說是一個激動無比的事情,畢竟他掛帥的場次雖然有,但是也不算特別多。最主要的是接下來的幾年朝廷可能要開始休兵,戰事不會太多。這對於武將來說也是一個折磨,他們習慣了沙場的鐵血、金戈鐵馬,閒下來會讓他們不適應。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怕朱允煐打算調整一下衛所,也不代表他就可以踏踏實實的大裁軍,不代表他以為可以高枕無憂的安享太平。

大明國勢強盛是真的,周圍現在看起來也沒有特別強大的敵人。但是朱允煐明白,一旦他有些馬虎,那些看似弱小的敵人就會發展起來,說不定就要在大明身上狠狠的咬一口。

這樣的事情朱允煐自然是不會允許的,大明朝就應該始終強盛。大明朝的軍事實力強大,才可以威懾周圍的不臣。只要大明朝兵強馬壯,朱允煐的一些計劃才好順利的展開。

畢竟在朱允煐的計劃當中,軍事手段也是少不了的,自廢武功的事情可不能有。

鬱新等人現在是愁眉不展的,別看皇帝似乎是要暫時的停止四處征伐。可是在皇帝的旨意當中,這些年還是需要繼續練兵,甚至朝廷還要開始不斷的增兵。

這自然也就意味著龐大的支出了,這對於不少人來說未必就是什麼好消息。

朱允煐可不管這些,繼續說道,“屯田軍戶之事,諸位愛卿早些拿出條陳來。遷民之事也是要調整,江南富庶、帝鄉繁華,現如今無需再遷民入內。遷民方向,安置去荊湘。”

遷民,這也是大明現在一直在做的事情。

一開始是因為此前天下大亂很多的地方荒弊不堪,人口不足的情況下自然也就只能是簡單粗暴的遷民填補了。畢竟就算現在看似天下太平,朝廷也是在鼓勵生育,但是這也都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人口不足也只能從一些地方遷民了。

以前的主要方向是江南,因為這裡是朝廷的富庶重點,連年戰亂也導致這裡的人口不足。再者就是鳳陽帝鄉,朱皇帝的老家可不能馬虎。以前那裡也沒有太多的人口,現如今自然也就只能是從外地遷過去一些世家大族和尋常百姓了。

而朱允煐現在改變了遷民安置的方向,有些讓人意外,但是也不算特別讓人意外。

荊湘有一定的基礎,將這裡開發出來也是朝廷接下來很長時間的重要政策。這也不是什麼秘密了,很多人都知道接下來會有足夠多的資源朝著荊湘傾斜了。

朱允煐嘆了口氣,說道,“秦漢之時,關中是天下根基,得關中自然可得天下。關中為兵家必爭之地,也不只是位置關鍵,也是因為那些地方錢糧多。咱令人翻閱古籍、細心核算,關中產糧不如以往,荊湘開發是必然。”

對於朱允煐的歌功頌德也自然是再次響起,就好像朱允煐立主開發荊湘是多麼英明睿智一般。實際上,這是稍微有些誇張的,好在大家也都覺得這是理所應當。

當初陳友諒佔據著荊湘之地,實力一度是超過老朱的。除了陳友諒的地盤面積大之外,也是因為荊湘看似不如江南繁華、富庶,但是底子也不錯了。只要經營得當,荊湘是一個不遜色於江南的富庶地區。

更何況這裡經營好一些也是必須要做好的時間,以便可以轄制蜀地、雲貴,也是可以保護一下應天府。這樣的地方,必然是需要發展起來的,這也是很多人的共識。

不只是朱允煐多麼有遠見、獨斷乾行,這些年也沒少有人提議重視開發荊湘。

湖廣熟、天下足,這也是很多人的遠見。只不過,或許大家沒有想到湖廣的潛力那麼大,不會想到湖廣以後甚至會超越江南成為朝廷的糧食基地。

和這些重臣們聊完這些事情,朱允煐也就踏實了不少。這些重臣們自然是要回到各自的衙門辦公,而朱允煐也沒辦法閒下來,他的案几上還有很多的奏章是需要批閱的。雖然不認為自己就是堪比老朱的工作狂,但是小朱也絕對是一個勤政的皇帝。

有些事情就應該辦好一些,有些事情就是皇帝的職責,偷懶是不可能的事情。

“內閣,頂多是秘書。”朱允煐揉著太陽穴,也有點頭疼,“內閣肯定是要建起來的,只是怎麼更好的限制就是一個問題。我還是太貪心了,一方面想著內閣幫我分擔政事,另一方面又怕出現一個張居正,這還是夠貪心的。”

裡子和面子全都要,不得不說小朱實際上是一個很貪心的人,要求可不低。

大概也正是因為他的要求高,也是因為小朱喜歡將一些事情考慮的更加齊全。所以有些事情的進度看起來就比較一般了,起碼內閣現在還沒有完全出現。

這些事情也由不得朱允煐不慎重,一旦內閣掌權,文官集團的實力很快就會膨脹。再者就是一旦不小心,內閣就有可能架空皇權。

這些隱患,也是需要考慮到,也是需要考慮解決掉!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