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大開發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親耕這樣的事情是朱允煐應該做的,因為他是皇帝,他需要勸課農桑。對於農耕文明來說,春耕秋收是無比重要的事情,這是事關國朝穩定的一件事情。

雖然才剛剛二月,但是很多的事情就要開始提前準備了。

對於朱允煐來說,需要做的事情也不只是做做表面文章,他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

“前兩日朕親耕,勸課農桑也是朕之本分。”高坐龍椅的朱允煐開口,對著臣子們說道,“大明開國以來,雖有一些州府遇到些災害。總的來說,咱大明還是風調雨順。”

這也是事實,黃河改道、奪淮入海的影響確實有,只不過這些事情對於朱允煐來說,他也是有著那麼一點愛莫能助的,是真的有心無力。

確實朱允煐也是安排人興修水利,也會疏浚運河等等。但是不要說現階段的生產力水平了,就是幾百年後遇到了一些自然災害,人類也只能望洋興嘆了。

從兩宋開始,黃河就已經展現出來了不小的破壞力,水害也是比較嚴重的。而到了大明,朱允煐覺得朱允炆要哭。朱允炆好歹也是徐王,哪怕只是遙領、沒有時封,但是徐州那些地方,就是黃河改道影響最大的區域之一。

滿朝文武開始歌功頌德,好像風調雨順就是老朱和小朱帶來的一般。

對於這些拍馬屁,朱允煐早就麻木了,“只是如今,咱大明也不能懈怠。州府自當恪盡職守,各地衛所屯田也不得馬虎。”

對於朱允煐這麼說,大家也沒有任何的意見。居廟堂之高,自然也是需要更多的關注著全國政令。而那些地方的親民官們,自然也就需要鎮守一方、造福一方,要做到政令通達。

早朝結束,朱允煐將五軍都督府、兵部以及戶部的主事叫去武英殿。

坐在龍椅的朱允煐看著重臣們,緩緩開口,“如今咱大明也算是有些家底,雖不至於是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但是想來也不差了。”

當然這也就是朱允煐說的某一方面,比如說杜甫所說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少不了的又是歌功頌德,不過朱允煐也算得上是坦然。

老朱勵精圖治,大明朝現在在迅速的富強起來,暫時也稱得上百姓安居樂業,大明朝的休養生息還是很有效果的。而朱允煐繼位後也沒有瞎折騰,大明朝還是在穩步發展的。

朱允煐露出一些笑容,說道,“大明國勢日隆,這自然是好事。只是汝等想來也知道,前朝暴亂,又是連年征戰,百姓民不聊生。如今天下承平不假,不過咱大明的底子薄,切不可沾沾自喜,現如今還不是盛世。”

對於朱允煐的提醒,這些重臣們自然是表示虛心聽取聖諭。不過絕大多數人還是比較認可朱允煐的說法,現在的大明朝確實富強了不少,只不過也沒有到盛世的水平。

稍微提幾句就好,朱允煐現在也是需要考慮一些不折不扣的大事。

看向徐輝祖、傅友德、藍玉等人,朱允煐說道,“國朝近年想來並無太多戰事,只是汝等為國朝柱石,切不可懈怠。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之事,切不可有!”

徐輝祖等人自然是聽令,其實作為武將來說,他們還是希望能夠有些戰事。這樣才可以讓他們封侯拜將,這樣才可以體現出來他們的價值。如果一直都沒有什麼戰事,他們的重要性就會下降,他們在朝中的地位多少也會受到影響。

至於說一直都不打仗,軍備廢弛也是遲早的事情,歷朝歷代差不多也都是有這個路數。

朱允煐看著藍玉,說道,“也莫要擔心沒仗打,咱現在是收回拳頭,方好下一次能夠重拳出擊。西北邊的那些韃子,咱還沒有收拾。咱估計著西南的那些個土司,多少也是一些不安分的。現如今咱不能大動刀兵,只是汝等還是有仗要打。”

現在大明的境內確實是比較安寧,頂多也就是佔山為王、落草為寇,基本上成不了什麼氣候。有人腦門子一熱造反,或者是一些宗教裹挾著信民鬧事,大明朝也可以輕易鎮壓。

境內是不需要擔心,但是絕對不代表周邊就沒有太多的事情了。

東瀛那邊暫且不說,有兩個衛所駐留,包括銀礦的護衛等等。最主要的是朱棣在那邊開國,就算他再眼饞銀礦,也不敢和老朱、小朱鬧,只是想著要趕緊治理他的藩國、收攏民心。

但是在高麗那邊,朱允煐可沒有只是滿足於在釜山佔據一個港口、留下一個衛所就足夠。李成桂是已經篡位了,現在當個高麗的國君美滋滋呢。

而那一塊地方,在朱允煐眼裡是必須要收回來的。以前的漢四郡,包括不是漢四郡的地方也都要收回來。除了以後可能會冊封親王之外,主要也是連成一片加強對東瀛的控制。

至於說西南,從唐朝開始就有一些土司,尤其是在元朝開始正式起來,那些人名義上是臣子。但是聽調不聽宣的事情很常見,那些土司也是不折不扣的土皇帝。歷史上也就是有著土司造反的事情,這些土皇帝和中央朝廷離心離德很常見。

至於西北邊,西域還沒有完全收回來,蒙古分裂後還有韃子盤踞在西北地區。那些也都是大明朝的心腹之患,哪怕他們現在看起來沒有太多的實力和大明朝開打。只是這些事情不去解決,也始終是一個隱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更何況安南那些地方,朱允煐也是有想法的,南洋那邊也是朱允煐想要拿下的。

根本不需要擔心沒仗打,對於藍玉這些人來說,以後能不能獲得足夠久、全部經歷這些戰事,這都很難說。畢竟這些戰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更不可能是一下子全都解決的。

聽到朱允煐這麼說,藍玉這些人自然是喜笑顏開。只有不斷的積累軍功,他們這些武勳的地位才可以長盛不衰,這樣才可以體現出他們的重要性。

至於文臣們可能就有些擔心了,開疆拓土自然是好事,能夠為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效力,也確確實實是值得他們驕傲的。可是他們也擔心窮兵黷武,戰事一旦開啟,人力物力可都是要投進去的,而且打下來的地方開始開發、治理,也需要大明朝不斷投入資源。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文臣覺得打仗不是好事,這和聖人的教誨相悖,不義的戰事是他們牴觸的。在一些文臣看來,就應該教化、感化那些人,更何況番邦蠻夷的,那些文臣可看不上一些荒僻的地方。

這些文臣在想些什麼,朱允煐大概也知道,不過也懶得多理會。只要不拖他後腿就行,更何況對於朝臣的掌控,朱允煐自然也是比較有自信的。

不聽話的臣子,自然也就可以遠離朝堂了。比如說卓敬,這個昔日的心腹現在就是‘封疆大吏’。單純的因為不聽話、單純的因為卓敬的一些想法和朱允煐的藍圖相悖。

作為皇帝,朱允煐鐵血起來也是很冷酷的,自家的班底、心腹什麼的,和他的治國之策相悖的時候,也不會太多的去股念舊情。頂多就是留點情面不至於太慘烈,或者說找到一些可以‘發揮餘熱’的地方,繼續為大明朝的建設添磚加瓦。

這些事情,朱允煐做起來也是得心應手的,他對於這些事情也算得上是比較擅長了。

簡單的安撫了一下武勳,主要是接下來的一些事情勢必是要損害一些武勳的利益。所以這個時候給顆甜棗,或者是畫下一個大餅,也是朱允煐應該做的事情。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還好,武勳集團基本上是被朱允煐牢牢的掌控著,不需要擔心他們鬧出來什麼么蛾子。更何況此前也是提前提醒了一些事情,雖然會有一些變動和改革,只是也不至於讓武勳傷筋動骨。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也就不需要擔心這些人鬧的太激烈,還算是可以接受的小小改變而已。

看著武勳,朱允煐繼續說道,“此前讓你們重新勘測、規劃衛所,讓你們和兵部核校兵冊,這些事情可辦妥了?”

徐輝祖站了出來,表情嚴肅說道,“啟奏陛下,臣等業已加緊辦理此事。只是軍戶太多,現在還未能全部理順。”

朱允煐也沒有苛責,這本來就不是簡單的事情,“繼續加緊辦理此事、不得有馬虎懈怠,此前朕也提過,屯田軍戶、包括一些老卒,也是時候該考慮一些安置之事了。”

還是繼續發揮餘熱吧,畢竟朱允煐的大藍圖當中,現在看起來比較近可以實現的就是湖廣的大開發計劃。將‘半熟’的湖廣徹底的開發起來,大明朝就要多一個糧食基地。

手裡有糧心中不慌,更何況湖廣熟天下足,這樣的美好景象出現,大明朝就可以距離盛世更進一步,這就是朱允煐的目標。

所以現在也是時候開始啟動一些計劃了,大開發的計劃刻不容緩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