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 去坑人吧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春闈案在朝著一個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很多人在這個時候瞠目結舌。

朝廷組織的調查小組沒有在這一次的會試當中發現貪贓枉法等行為,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麼否定這一次的會試成績的說法。金榜題名的這些人可以安心了,只需要等著殿試就好。

而這個時候還在試圖叫冤的落第舉子們,他們忽然被錦衣衛抓捕。這也使得那些鬧事的舉子在陣腳大亂的時候大呼冤枉,覺得自己必須要有使命感,朝廷這是鎮壓讀書人的良心了。

雖然這些讀書人是想要去抱怨,想要去發洩,只是他們這個時候或許也需要考慮能不能全身而退了。當初在應天府鬧的多聲勢浩大,現在的下場就多麼的悽慘。

不敢說現在的詔獄人滿為患,但是昔日那些高高在上的舉人老爺們已經淪為階下囚了。

回到東宮的朱允煐心情不錯,看到小小朱抱著朱如意,朱允煐也忍不住樂了起來。

“讓妹妹自己玩,你非要抱她幹甚?”朱允煐覺得好笑,調侃著小小朱,“妹妹現在太胖了,你都抱不動她。”

小小朱立刻委屈起來,撲到朱允煐跟前抱大腿,“父皇,我瘦了,不好玩了。”

朱允煐覺得這是童言無忌,蹲下來捏著小小朱的臉,“還有這麼多肉,怎麼瘦了?”

“高祖父說的!”小小朱振振有詞,是真的傷心了,“我都不理高祖父了,我不去找他玩。”

嬰兒肥,小小朱現在還是有點的。這也算是小孩子常見的,很多的小孩都是有些‘奶肥’。只是慢慢的也會稍微瘦下來一些,而小小朱現在就算這樣的一個情況了。

徐妙清也無奈,說道,“讓他多吃飯不好好吃,瘦了又要和我們鬧。”

瘦一點其實挺好的,朱允煐本來還說擔心他的兒子一直胖嘟嘟的。主要還是老朱,他喜歡看到小小朱肥嘟嘟的樣子,覺得那才是真的可愛。

朱允煐就覺得小時候胖一點是可愛,但是要一直都是小胖墩,那就不可愛了,而且對健康也不好。只是老朱慣著小小朱,所以有些時候朱允煐也是實在沒有什麼辦法。

抱起來朱如意,小丫頭還是比較貼心的,起碼現在知道看著她的父皇露出純淨的笑容。這也讓朱允煐十分的開心,兒子雖然調皮搗蛋了一些,但是女兒現在看起來有貼心的趨勢了。

就在朱允煐和妻女在聊天的時候,雙全小心翼翼的過來,“陛下,太上皇會來用膳。”

朱允煐立刻得意起來了,驕傲的說道,“說到底還是要到這邊來,我贏了!”

雙全不敢接話,徐妙清也不敢接話。主要是朱允煐在調侃老朱,也就是朱允煐有這樣的待遇。其他人要是這麼做,基本上一個‘大不敬’是沒跑了。

老朱晃晃悠悠的來了,先前還在說和高祖父鬧矛盾的小小朱立刻興高采烈的去找他的高祖父。炫耀自己的木馬、炫耀自己的撥浪鼓,還有一根用繩子拽著的小馬車......

老朱也只是稍微看了一下朱如意,純粹就是給朱允煐和小小朱面子。老朱自己的女兒都看不過來,孫女也是一大堆,更何況這就是個重孫女呢。就算是愛屋及烏,在老朱這樣的老封建心裡,也是需要有些分寸的,兒子和女兒的區別很大。

開開心心的用完晚膳,徐妙清很有眼力價,帶著練瓊瓊等人先離開了。至於春和殿這邊,還是留給太上皇、皇帝以及皇太子吧,這是大明權力最巔峰的三個男人,哪怕有一個還是小屁孩。

小小朱自然是聽不懂一些話題的,但是也不需要在意他聽得懂還是聽不懂。有些事情不需要瞞著他,雖然這樣可能是對小家夥的天真有些不好的影響,但是誰讓他是大明的皇太子呢,誰讓他是這個帝國的儲君呢,有些事情也該接觸。

老朱有些得意,也是語重心長,“英兒,咱是想著讓你處置這些事情。只是咱仔細想想,若是你來廢掉衍聖公,阻力必然很大。”

朱允煐笑了起來,真心實意的說道,“孫兒自然明白這個道理,只是孫兒也沒有想著要廢掉衍聖公。只是想著按照規制,不能讓他們成為文官之首,拆掉他們的王府。”

老朱自然也明白朱允煐的意思,現在的衍聖公地位實在是太高了一些。

大明的文官之首、正一品,而在兩宋時期,衍聖公官職品級雖不高,但文化含金量甚足。金、蒙時期,元代提升為三品,而到了大明給提成了正一品。

而且除了封爵以外,歷朝歷代都會給衍聖公撥田地,收來的田租,不用上交朝廷,直接用來祭祀孔子的開銷,經過兩千多年的變遷,衍聖公擁有的祭田還有私田。

再者就是孔廟,自西漢以來歷代帝王不斷給孔子加封諡號,孔廟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在金兵南下後,孔廟其實一度是被焚燬的,但是很快金人大修孔廟,因孔子被追諡為“王”,故將孔廟修建與王宮之制相同。

老朱點了點頭,說道,“是咱給衍聖公提的太高了,是有點不大妥。”

“不只是衍聖公的位置太高了,讀書人的地位也太高了。”朱允煐笑了起來,隨即說道,“在蒙元的時候,那些讀書人是什麼地位,皇爺爺自然是再清楚不過了。咱們厚待讀書人,真的不遜色兩宋,甚至比他們更好。”

都說兩宋時期是文人的天堂,但是明朝可不差。

老朱對此也是深有感觸的,他對自己的能力、際遇毫不懷疑,老家的那些淮西勳貴也是有能耐的。但是在奪天下的過程中,老朱也確實得到了不少讀書人的幫助。老朱深感讀書人的厲害之處,所以奪取天下之後就想著如何控制讀書人。

讀書人之所以願意追隨自己,一方面是因為民族觀念,但是更多的卻是因為在元朝的統治下,基本沒有上升通道。而要想穩住讀書人,就必須優待他們,給他們一定的上升通道,讓這幫人削尖了腦袋往裡面擠。

同時老朱還規定了考試的科目,規定了教材的範圍。提高讀書人的社會地位,將全天下的知識分子都困在八股文的牢籠裡面,隨口吟誦的都是經史子集,耳濡目染的都是仁義孝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成為秀才後,基本上就是特權階級了,見到官員只需要行禮,而不需要下跪。而且按照老朱一開始定的規矩,秀才穿盤領長衫,頭戴方巾。

除此之外,免除徭役賦稅、可以使用奴婢等等。犯罪後是不能用刑,即使是罪名很重,也只能取消功名之後,才能用刑。

這還只是秀才,舉人基本上是可以開始做官了,而且享有四百畝的免稅賦。這也就使得一些農民或者地主都想要巴結舉人了,這個免稅的名額實在太誘人了。

朱允煐自然知道這些,土地兼併可不知是官僚或者宗室,大明的士紳集團實際上兼併的土地更多。但是一個個的也掌握著筆桿子,或者是在改朝換代後維護自己所在的利益集團。

鍋肯定是朱家人背,是朱家宗室吃垮了明朝,是朱家不肖子孫昏庸無道等等。反正水太涼之類的,肯定是高風亮節的,高談闊論的東林黨是國之棟樑,只可惜朝廷沒有重用他們等等......

朱允煐確實打算稍微降低一下讀書人的待遇,說到底就是現在的這些讀書人得到的太多了。

說實話,多一些讀書人沒有壞處。可是朱允煐需要的是實幹家,而不是那麼一些個清談誤國的讀書人。尤其是那麼一些流連勾欄、高談闊論的,一個個以為自己是風流才子或者是棟樑之材,時不時的來個詩會或者抨擊時政。

對於這樣的風氣,朱允煐肯定是會打壓的,他不想在一開始就給後世子孫留下一些難解的難題。一開始就加大一些難度,那些讀書人想要熬出頭就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

畢竟讀書人總體來說是越來越多的,這也就意味著需要對這些群體加以限制了。

老朱笑眯眯的聽著,這麼些年下來,他也發現自己的一些政策不是特別合適。現在看起來還不錯,但是經過他這個孫兒的分析,老朱也是悚然一驚。

比如說宗室子弟封底太多、待遇太厚,比如說土地兼併等等,老朱還是覺得他這孫兒是有遠見的。所以哪怕他的孫兒有些時候有些天方夜譚的行為,有些看似花冤枉錢的地方,老朱也忍了。

這絕對會是一個好皇帝,這絕對是一個可以治理好天下的英明皇帝,是老朱放心的接班人。

至於一些短板或者不足也沒太大的關係,老朱知道人是不可能完美的。更何況他的孫兒,在大事上不糊塗也就足夠了,這才是最重要的。

和老朱仔細的在聊著,基本上也是確定了接下來的一系列計劃,估計也就是圍繞著去坑衍聖公、去坑讀書人了。

兩個人也都覺得這沒什麼不好,這些事情就該這麼辦,因為對大明好,這就是他們會執行的動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