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龍生九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雖然是熬了一個夜,不過該上朝的時候肯定還是需要上朝的,這一些覺悟朱雄英可不缺。

小朱這邊不缺覺悟,但是老朱覺得他又生病了。這幾天還是讓他的孫兒去主持朝政吧,老朱是比較放心的。也因為現在水如果不夠渾,他也就不好看清楚一些跡象。

對於這樣的套路,很多人在這個時候也都是比較熟悉的。比如說文武百官們進入奉天殿後,他們的皇帝陛下遲遲沒有露面。而這個時候的皇太孫殿下站出來了,再次臨朝主政。

文武百官都習慣了這些,也都不覺得有什麼好意外的。先不說這麼些年來一直都是這樣的套路,以至於很多人都搞不清皇帝到底是真的生病了還是假生病了。先太子在的時候是這樣,皇太孫現在也是這般,朱家的事情很難說。

駕輕就熟的朱雄英也是在繼續主持朝政,很多的事情也快速的決斷了。

而在這個時候也有官員站出來了,秦愍王被毒死了,但是秦王一系的傳承還是要繼續的。考慮到秦愍烈王妃無子,以及她到底是蒙古出身,秦王的位置應該傳給秦王庶長子朱尚炳。

既然提到了這裡,又有官員提出了二十三皇子已經就要十歲了,該封親王了。

朱雄英覺得這件事情是大事,禮部和宗人府需要確定這件事情,需要他們拿出章程來。襲秦王爵可不是小事,這可是不折不扣的親王爵,必須要重視。

朱雄英這般操作也沒什麼問題,主要就是大明此前還沒有承襲親王爵的先例。所以這一次秦王王爵的傳承,大家都覺得很正常,不需要擔心親王世子被削爵。

處理好朝政的朱雄英下朝了,他準備回東宮打了盹,確實有點累了。

但是想要回去可不容易,雖然很多人在懷疑皇帝陛下到底是不是真的病了,但是不管是於情於理也不能當做不知道。該問的肯定是要問,該上摺子的還是要上摺子。甚至有些人覺得,如果真的病了要祈福等等。

朱雄英還是很有耐心的,稍微的安撫了一下重臣們,然後不緊不慢朝著東宮走去。

至於在後宮,那些皇妃們此刻都得到了訊息,包括一些還沒有開府建牙的皇子們,他們現在一個個的也都是十分擔心的樣子,聚在乾清宮外。尤其是考慮到皇帝陛下的年齡,他們是真擔心皇帝陛下生病了。

估計很快那些還沒有就藩,如今還在應天府的皇子們也該上摺子、求見了。他們畢竟是人子,這個時候肯定是要問安的。不管是真的擔心,或者還是懷疑,要是不問安的話肯定要被抓住把柄,孝道這樣的大義他們可不敢違。

只是乾清宮很難進,雙全苦口婆心、百般為難,只能勸著那些皇子、皇妃,一個個的都得罪不起。但是皇帝陛下有旨,說了不見就是不見,上摺子問安就好。

心裡酸溜溜的也沒辦法,誰讓他們的出身就是這般呢,不受皇帝的重視。

徐妙清有些擔心,看到朱雄英後立刻問道,“夫君,皇爺爺身體抱恙,臣妾是不是要讓宮人食素、祈福?”

表面文章還是要做的,朱雄英點頭說道,“成,東宮這邊食素。等下你下到旨意,應天府各郡王府,一概食素。親王那邊,五歲以下的可免,孫輩一概食素,女子祈福。”

聽到朱雄英這麼說,徐妙清更加擔心了。孫兒輩的男子一概食素,孫女們去祈福,難道是皇爺爺的身體真的有什麼狀況不成?

這道旨意要是傳下去了,估計立刻回引起軒然大波。到時候不要說是宗室們了,就算是文武們一個個也坐不住,會想著法的去打探皇帝陛下的身體狀況。

“你到時候領著垠兒去奉先殿,給皇爺爺祈福。”拍了拍徐妙清的手,朱雄英稍微的握緊徐妙清的手,“這些時日要勞累點了,莫要讓人挑理。”

徐妙清立刻明白了,皇爺爺的身體沒問題。現在搞出來這些事情,說不定就是皇爺爺在謀劃著什麼。很明顯這一出大戲的真正意思,也就是皇帝和皇太孫知道。

但是徐妙清也不打算多問什麼,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這也是在幫助她的夫君。

想起來了什麼,朱雄英問道,“允熥那邊是不需要擔心,讓呂氏帶著允熞去祈福。說起來允熞也該封王了,待會兒你讓人去知會一聲。”

朱雄英自然是可以直接去叫朱允熞這個小朱老四,只不過朱雄英也覺得沒必要。讓徐妙清去賣個人情,這也是有必要的事情,朱雄英沒打算所有的好人好事都是由他來做,真的沒有這樣的必要。

在朱雄英呼呼大睡的時候,官道上一隊人馬在飛奔。這是朱允熥帶著一隊人馬去弔喪,雖然秦王是無語的被老婦人毒死,但是這好歹也是朱雄英他們的二叔,該有的禮節還是要有的,這是給老朱面子,也是給大朱面子。

朱雄英的身份過去不合適,所以這個任務自然也就是落在了朱允熥的身上。別看朱允熥吃喝玩樂無一不擅長、十足的紈絝子弟,但是他的身份特殊,很多場合也需要他出面。

過城不入是沒道理的,朱允熥也吃不了那個苦,先去周王府轉一圈、休息一番,去和五叔打個招呼。

“五叔。”朱允熥大大咧咧的,對周王朱橚說道,“侄兒過境,還望王叔收留。”

對於這個怠惰的侄子,朱橚也是有所耳聞的,“你王弟去西安了,估摸著也到了。你二叔,咱也不好說些什麼。”

“五叔,侄兒可沒有帶著什麼旨意,侄兒就是去拜祭二叔。”朱允熥可不上當,說道,“來的時候皇兄和我說了,就是去拜祭二叔。再者就是讓世子安心,秦王一系不需擔心。”

朱橚也松了口氣,他那二哥死的讓人無語,再加上他那個二哥近些年的所作所為確實很難讓人評價。說實話,如果秦王一系被削了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朱允熥接過侍女端來的茶,說道,“皇爺爺確實惱火,給二叔的諡號也不大好。來的時候皇兄也說了,沒甚大事。”

沒什麼大事就好,雖然一個‘愍’’也算是對秦王朱樉蓋棺定論了,不過只要秦王一系的傳承不出問題就好。這不只是秦王朱樉的事情,這也是周王朱橚的事情。

閒聊著,朱允熥問道,“五叔,這些時日在忙些什麼?”

朱橚笑著說道,“看看一些書,你也知道前幾年我被流放雲南,更是知道民間疾苦。”

主要就是朱橚前幾年無故擅離封地,老朱一氣之下險些削了朱橚的王爵。不過就算是給朱橚流放了一段時間,到底還是讓朱橚回到封地繼續去當周王。

對於這些事情,朱允熥也有耳聞,“五叔,聽聞你前些年就編著方書和救荒著作,可有成效?”

這一下算是撓到了朱橚的癢處了,他青年時期就對醫藥感興趣。被流放一番知道民間疾苦後,更是知道醫學對於民眾的重要意義和迫切性。

所以他組織了一批醫生、學者、畫工等等,開始編撰醫術。還設立了專門的植物園,種植從民間調查得知的各種野生可食植物,進行觀察實驗。

在朱橚滔滔不絕說著的時候,朱允熥眼珠子一轉,“五叔,皇兄在北平府有一個工部學院,裡面都是一些厲害的工匠。要不然,侄兒去給你弄些厲害的人過來。你方才也說了,很多藥材還沒看到,咱們去找找?”

朱橚心動了,只是也心有餘悸,“莫要瞎說,還想你五叔給禁足,上次險些給咱削了王爵!”

“五叔,有事我擔著!”朱允熥大大咧咧,無比自信,“皇爺爺本來就不管我,皇兄又護著我。咱們去雲南、去遼東,咱們想去哪去哪,肯定能弄出最好的醫書!皇兄有大志,醫書何等重要他自然知曉,必然不會為難!”

朱橚心動了,只是還有點擔心,“若真的被責問,你擔著?”

“侄兒擔著,只要五叔帶著我去遊山玩水!”朱允熥悄悄的摸出令牌,“五叔,先去西安祭拜二叔,說來五叔也好久沒有見到二叔了。然後咱們去北平,五叔去看看工部學院可有趁手的人,咱們順路去遼東,正好天也熱了。”

要說大明現如今最有恃無恐的兩個‘王爺’,可能就是現在這兩個在攛掇著出門溜腿的兩個了。一個是想要弄出來最好的醫書,一個是想著可有趁機遊山玩水。

至於被責罰什麼的,責罰也就責罰,想來也沒有太大的事情。大不了被罵一頓,研究了植物、草藥,出去遊山玩水一番,這可比什麼都重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周王世子朱有燉要哭了,他的父王又一次翹家出門了。朱有燉不擔心理藩事,這幾年他的父親一門心思在研究醫書。只是這一次他的父王又是沒有旨意就出門,說不定真的要被皇帝陛下重罰了。

還是趕緊上摺子,希望這件事情不要那麼嚴重,希望還有挽回的餘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