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扶上馬送一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伺候著老朱洗漱,朱雄英給老朱蓋上氈子,隨即也躺下睡覺。

老朱眯著眼睛,對朱雄英說道,“英兒,咱年紀大了。咱想著咱的壽數也快到了,要不然咱們準備準備,你登基好了。咱退了位就在應天府留著,你去北平。”

朱雄英沉默片刻,也沒有推辭,“也成,那回頭我讓人籌備一下。”

老朱一下子睜開眼睛,側身的同時狠狠踹了朱雄英一腳,“別人禪位還是三辭三讓。你倒好,直接應了?!就這麼急了,想要登基了?”

朱雄英也樂了,沒有覺得心虛,“皇爺爺,這事我們早就心裡有數。若是在旁的地方,孫兒還要謙虛謙虛。就是這些事情,孫兒也不打算謙虛。登基就登基,這也是孫兒的責任。”

老朱倒也沒有反對,他知道他的孫兒有這個本事,“這倒也是,咱英兒有這個能耐。你打小就聰慧,雖然處理政務時間不長,只是年紀很小就在咱跟前,看到過很多奏摺。咱和你爹,也都沒避著你,你也知道這些事情。”

這就是朱雄英和其他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了,老朱和小朱確實一開始就將朱雄英當做接班人來培養。所以其他的皇家子弟在大本堂讀書的時候,朱雄英偶爾去讀書,但是更多的還是會看看奏摺,聽著老朱和大朱討論政務。

老朱繼續說道,“咱想著,既然是遷都,一兩年也做不好。咱在這裡撐著,你在北平也好安定下來。要是你爹在的話,就是咱爺孫兩個在這邊了。”

朱雄英沉默片刻,說道,“垠兒還小,這兩年先給他留在應天府,到時候皇爺爺帶著垠兒。”

對於這個安排,老朱是很滿意的,“那成!到那時咱手頭上也沒多少事,咱也好含飴弄孫、頤養天年。到那時,咱就不管政務了。”

當老朱說出這些的時候,朱雄英是根本不信的,因為那根本就不是老朱的性格。

朱雄英想了想,對老朱說道,“皇爺爺,以後改改祖訓。以後皇帝到了七十就禪位,扶上馬送一程,孫兒覺得這樣挺好。”

老朱一咕嚕坐了起來,對朱雄英說道,“英兒,你是看咱馬上七十了,還是真的這麼個心思?”

朱雄英正色起來,說著自己的想法,“皇爺爺,別的可以暫且不說。就是你這般的,到了如今這歲數,也有些吃力了。尋常人家到了這般歲數,更是垂垂老矣。孫兒也不怕了,孫兒覺得人的歲數大了,有時候腦子不夠活。”

老朱再次踹了朱雄英一腳,說道,“咱還沒有老糊塗!”

“但是孫兒怕以後的子孫老糊塗啊,孫兒想著的是到時候退位,也好在旁邊稍微盯著點。”朱雄英說著自己的心裡話,沒有什麼隱瞞,“到那時,皇位更替、傳承,也順手很多。”

老朱仔細想了想,隨即又說道,“這也是,先不說以後能不能活到七十。歲數大了,怕是確實容易犯糊塗。到那時要是再怕死,學那漢武、唐太宗,那就要出亂子。七十了,就安心去當太上皇,也是個路數。”

朱雄英笑著點頭,說道,“孫兒怕的就是這些,別到時候捨不得皇位,又犯糊塗,那就要出亂子了。咱們大明的傳承本來就規矩,立嫡長。咱們再規範一下,年紀大了就去當太上皇。”

老朱仔細想了想,隨即又說道,“英兒,咱心裡是覺得不算啥。你爹要是在,咱退位也就退了。皇位給你,咱也捨得。就是咱想著,咱的這些個子孫未必捨得。太上皇是好,哪裡有皇帝好啊!”

“兵權可以先拿著,只是給些政務。”朱雄英笑著開口,對老朱說道,“就像前些年,我爹在的時候,他做的那些事情可不就是皇帝該做的。孫兒也是這般,就差坐在龍椅上了。”

老朱又好氣又好笑,拍了一下朱雄英說道,“咱可沒扣你們兵權,你們做的那些事情,咱也看在眼裡。咱話說回來,這個太上皇還真能當著。不給兵權,退位也就退了,還有點權柄。”

朱雄英也沒隱瞞,繼續說道,“這要是一下子退個一乾二淨,怕是心裡也要嘀咕。兵權留著,也好看著一些。我們大明的儲君既然穩固,那就再乾脆一點,規矩在咱們這徹底立起來。”

老朱看著朱雄英,正色問道,“英兒,咱馬上七十了,退了也就退了,咱沒捨不得的。不管是你爹還是你,咱都是信得過。你們繼位,咱也安心。英兒,咱要是改了祖訓,以後你若是年紀大了,真捨得給垠兒皇位?”

“孫兒登基就冊立他為太子,咱們在開國之初立了規矩,子孫們以後也好照著學。”朱雄英開口,只是也隨即說道,“只是這兒孫自有兒孫福,說不準到時候來了個不講規矩的,這也是說不準的事情。咱們,只能先做著。”

老朱哈哈一笑,他那《皇明祖訓》真的改了太多,在朱雄英還沒出生之前就開始編纂。這些年來改了很多次,什麼不徵之國、親王待遇等等,改了一次又一次。

現在可倒好,這皇位的傳承也是需要再加一條了,說不定以後會有子孫要開始吐槽了。

老朱和小朱開始仔細討論一些事情了,自然是關於傳位這樣的一些事情。現在也不是爺孫兩個一合計就立刻確定了七十必須要禪位,這些事情得立好規矩、得有大義。

所以老朱和小朱又動了心思,手底下的文臣武勳們在這些事情要出出力。要是以後有子孫後代在埋怨祖宗,得連著那些勳貴、文臣一起捱罵,不能是這爺孫兩個被子孫後代埋怨。

不管是老朱還是小朱,他們要說權利欲很強,這一點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要說老朱是舐犢情深,這自然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皇位對於他來說自然重要。只是現階段對於老朱來說,也不見得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對於小朱來說,他只是希望少走一些彎路,希望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發展的更好。當然也是或許知道一些事情,他希望儘可能的避免。皇位什麼的,自然重要,只是在這個時候也只能忍痛放棄一些,給自己一些小小的枷鎖。

至於說能不能活到七十歲,這七十還很難說,能夠活到七十的皇帝可不算太多。

老朱其實還是很欣慰的,他不覺得他的孫兒就是逼著他退位。在老朱看來,他的孫兒很多的事情還都是向著他的,比如說這個七十再退位,老朱覺得這就是為他量身打造的。

遷都,接連的喪子之痛,這都讓老朱有些無力招架了。要不是這個貼心的孫兒在跟前,老朱也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撐得住。甚至老朱覺得若是有一天自己的這個寶貝孫兒要是也走了,那麼這個天地就再也沒有一個親人了。

爹孃沒了,兄弟姐妹也早早走了。相濡以沫的妻子沒了,最在意的長子也早逝。老朱現在唯一在意的,也就是眼前的這個寶貝孫兒了,這也算得上是他真正的‘血親’。

關於皇位的事情,現在大概算得上是達成了默契,以後大明的皇帝想要老死在皇位,那得是趕在七十歲之前駕崩了。要不然的話,可能就是沸反盈天了,會有一大批忠臣良將要喊著有違祖制之類的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然要是有頭鐵、手腕出色的皇帝,說不定也是可以打破祖制,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老朱有些小得意,幾乎沒有什麼睡意,“英兒,咱大明就是不一般!以後這大明的傳承定然穩妥,立儲之事穩妥。這要是有了老糊塗,也不需怕了。”

“也虧的是皇爺爺這般,若是其他人可沒辦法做到這些。”朱雄英實話實說,對老朱說道,“孫兒也知曉,皇爺爺到底是愛憐孫兒。這莫要說是皇家了,就是尋常人家,老頭子也捨不得將家業交出去。”

老朱樂呵呵的,也頗為得意,“咱退了位還是太上皇,咱還活著就不怕你奪了權,咱說話還是管用!”

這話朱雄英毫不懷疑,他的皇爺爺確實有這樣的能力。老朱就算是退位,也依然是大明最有話語權的那一個,這一點根本不需要有任何好質疑的。

爺孫兩個繼續在聊著,準備到時候找一兩個心腹之人出面,將這件事情擺在朝堂之上議論,到時候才好真正的確定,成為祖制。

頭緒和人選,自然也是不缺的。現在這爺孫兩個在朝堂上也都有著各自的心腹,掌控能力都是無比出色。

尤其是那些文武百官都知道‘變形’,他們可以是皇帝的班底,也可以是先天子的朝臣,隨時也可以變形為皇太孫的班底。這爺孫三個,基本上都是一條心、很多的時候也是不會對彼此有什麼防備。

雖然需要隨時變形,但是也不需要擔心站錯隊被清算。只需要安心辦好事,就沒什麼可擔心的。

而且不管是洪武皇帝還是懿文太子,都是有能力有手腕的,包括現如今的皇太孫,這也都是很有本事的。不管這祖孫三代是怎麼樣的品性,要說都是明君,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