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一如從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老朱抱著重孫子,算是有著一些小小的心理安慰,他似乎是稍微走出了喪子的悲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垠兒,喊咱。”老朱抱著小小朱,眉開眼笑,“你喊咱,咱就給你糖吃。”

在批閱著奏摺的朱雄英樂了,“皇爺爺,垠兒可沒有我早慧。”

老朱抬頭看了一眼朱雄英,眼裡多少是有些嫌棄的。所以說愛有些時候真的會轉移,朱雄英以前覺得在老朱的心裡,大朱是第一位,朱雄英一點都不自戀,他就是第二位。

可是現在呢,朱雄英覺得自己很有可能還是第二位,因為某個奶胖的小家夥更受歡迎。

朱雄英一邊批閱著奏摺,一邊說道,“皇爺爺,上次我們說的那事,我覺得可行。文官就不用說了,這些讀書人一茬接一茬的,天生的也是要抱團。勳貴要是不扶持一下,說不定過了幾十年,文官就坐大了。”

老朱點頭,說道,“武官子弟也該練騎射,看看這天下才承平多少年?現在應天府的紈絝子弟、膏粱子弟,都是勳貴人家的。咱想著,要不皇家子弟也要練習四書五經,要不就騎射。”

朱雄英立刻乾笑起來,隨即掙扎一下,“那我許多皇叔怕是沒辦法封王了。”

老朱冷哼一聲,他說的就是朱允熥,文不通武不就的。要說現如今應天府最大的紈絝,顯然就是朱允熥了。不過還算好,在守孝期間沒有鬧出多大的事情。

朱雄英繼續說道,“武官子弟若是不能騎馬、開弓,也莫要襲職了,揚州衛的那個,笑話!”

催化劑就是揚州衛指揮單壽襲其父職,率兵往泰州捕寇。結果這倒好,當和賊寇遭遇的時候,他膽怯逃跑不說,而且是率眾奪路而逃,這就是戰敗了,悽慘的厲害。

這可是正三品的官職,是衛所的最高軍事長官,算得上是大明軍方的骨幹了。結果倒好,這也一個可以統領近六千人的大將在遇到賊寇的時候望風而逃,完全就是虎父犬子。

朱雄英繼續說道,“我會讓五軍都督府讓武將子弟練習武藝、學習兵法。既然是想要襲職,還是要有點本事。若是承襲的時候,不能騎射就罰俸。若是複試還不行,貶謫為軍,免得讓那些人害了我的軍戶。”

老朱則開口說道,“年歲以二十位界,若是太小或是長輩戰死,國家也該養著。若是到了二十還沒法,咱就當做個好事。紈絝子弟上了沙場,也就是送命。”

就在兩個人一邊逗著娃一邊聊著的時候,徐妙清進入乾清宮,“皇爺爺、殿下,該用膳了。”

老朱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清兒,咱看你好像也沒戴過珠寶首飾。咱讓人給你打些頭面,若是不喜歡自己去庫裡選些,前些時日剛從南洋送回來了些珠寶。”

徐妙清立刻說道,“皇爺爺,孫臣用不上那些,再說殿下也不喜那些。”

“那孩子比咱還古板,是咱賞你的,他不敢說。”老朱一言而決,說道,“你為咱天家開枝散葉,也是該得些體面。”

徐妙清連忙跪下,說道,“孫臣是天價婦,為天家開枝散葉也是理所應當。”

對於徐妙清的態度,老朱是非常滿意的。賞賜,對於自家人老朱是很大方的。可是這樣的大方,也是需要看到徐妙清的態度,這更加重要。

朱文垠一點都不給面子,看到了他的母親就要抱抱。在一直沒有得到回應的時候,就開始哭鬧。這小子一點都不給老朱面子,為了皇位也該討好啊......

沒辦法,誰讓自家兒子不是穿越呢,沒那麼多的心思,小家夥單純著、本能著。

老朱也沒為難徐妙清,笑著將朱文垠交給朱雄英。而朱雄英,笑著將胖兒子遞給徐妙清。

“你先去偏殿吧,待會兒過來用膳。”拍了拍朱文垠的小屁股,朱雄英說道,“這小東西,也該睡了。”

看到徐妙清走開,老朱才問道,“一直都是清兒在餵養?”

“有兩個奶媽跟著,只是我和清兒覺得自家孩兒自個兒餵養。”朱雄英笑著開口,說道,“現在倒好,垠兒那孩子就是黏著我和他娘。多抱抱,孩子就黏著。”

老朱動了心思,半真半假說道,“英兒,咱記得你說過,你有了子嗣,是讓咱教養。”

朱雄英立刻開始裝傻,還是年少不懂事,這就滿嘴跑火車了,現在兜不回來了。

看到朱雄英在裝傻,老朱敲了敲桌子,“英兒,咱想著咱歲數倒也大了,這兩年還能......”

“皇爺爺,你得先教我啊!”敢打斷老朱的話,現在估計也就是朱雄英了,“若是把孫兒教出來了,皇爺爺到時候再去教垠兒。他現在還沒斷奶呢,皇爺爺說的他也不懂。”

老朱又好氣又好笑,不過也覺得這個說法是正確的,他現在確實不適合去教小小朱。

只是想起來了什麼,老朱沉默片刻,“咱怕是等不到垠兒學習朝政了,等咱蹬了腿,你得給咱埋去孝陵。你爹孃都在那邊,你皇祖母也在那邊,咱以後也要去那邊。”

朱雄英很肯定的點頭,這一點很明確,“皇爺爺,孫兒以前就說過,到時候我也去那邊。到時候咱們就一家在一起了,等我登基了就立刻開始修陵。要不皇爺爺的陵先別修了,也修了二十多年了,先給孫兒修。”

修陵,這不算是多麼忌諱的話題,因為正常情況下皇帝都是剛剛登基就開始修陵。

老朱立刻露出笑容,隨即說道,“咱的陵是差不多了,這兩年慢一點。你的陵先別修,不吉利。真的要是想在咱跟前,咱讓人幫你選選位置。”

朱雄英點頭,立刻說道,“到時候皇爺爺和皇祖母的陵高一點,要能看到孫兒。不過說好了,到時候也別太近了,孫兒長大了,也都娶媳婦了。”

老朱故作不開心,說道,“先前可不是這般說的,先前恨不得就是在咱跟前。現在有了媳婦,就想著離咱遠些了?!也成,咱讓人去看看,咱能看到你和標兒就成。”

這話就有些心酸了,其實老朱是一個非常重視親情的人。可是在他人生中,排名前兩位的都先後去了。或許現在在人世間,老朱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眼前的小朱,以及他打下來的江山了。

兩個人喝著小酒、吃著菜,也是在閒聊著,等到徐妙清哄完朱文垠入睡,也過來了。只不過在老朱這個封建老古板面前,徐妙清可不敢馬虎大意。

在皇宮當中確實沒有人敢給徐妙清立規矩,可是現如今在老朱面前,徐妙清自覺的做好本分。比如說這膳食的安排,肯定是她親自安排。現在收拾這些碗筷,也都是她來做。

“皇爺爺,孫兒準備過段時間禁了銅錢。”朱雄英開口,笑著說道,“銀子比較多,寶鈔也能用。銅錢就算了,鑄銅錢本身就耗時費力,再者就是大明也需要火器,得用銅。”

老朱仔細想了想,也開口說道,“成,這個事情成。國家造鈔,令與銅錢相兼行使,本以便民。咱下聖旨,這事得罪人。有金子、銀子、寶鈔就行了,銅錢就不用了。”

老朱這個時候也繼續說道,“你前兩年在北邊種棉花是好事,咱也準備勸民利用隙地種桑棗木棉。咱的糧食夠了,種些棉花也好過冬、做身衣裳。現如今海內太平,咱也打算建些個酒樓,以接四方賓旅。”

這些酒樓的性質就不一樣了,顯然也就是帶著一些外交屬性的,朱雄英覺得沒問題。

朱雄英繼續在和老朱聊著一些事情,現在的大明國力還算強盛,糧食的儲備也比較足。但是這不代表就可以高枕無憂,有些事情也需要未雨綢繆。

所以老朱和朱雄英很快達成共識,興修水利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現在是風調雨順不假,可是誰也不敢保證什麼時候遭遇一些自然災害。興修水利是很有必要的事情,不說旱澇保收吧,起碼會讓百姓有些資本抵禦自然災害。

苦力本來就有一些,勞改犯也需要派上用場,這樣的一些廉價人力成本,朱雄英用起來一直都是比較順手的。

現在的海內太平、國富民強,但是這樣的事情哪有什麼可以知足的。大明現在很強了,不過大明也可以更強一些,大明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這個國家可以更加的壯大。

既然有著這樣的一些理想,自然也就意味著大家不能裹足不前,大家還需要繼續進步。作為皇帝的老朱,作為皇太孫的朱雄英,他們就需要帶好頭,可不能在這個時候安於享樂。

似乎沒有太大的變化,還是老朱帶著小朱在批閱奏摺等等,在學習著國政等等,看起來似乎沒有太大的變化。

可是很多人也都知道,這個時候不可能是真的一點變化都沒有,有著那麼一些暗流湧動,這也是非常正常的一個事情。

其實這些事情,還是因為大朱的早逝,以及老朱需要為小朱搭橋鋪路,這麼一些準備的工作自然也是需要處理好,可不能馬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