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平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看起來這將是相對來說比較平穩、順利的一年,朱雄英也感覺到比較開心和滿意。

尤其是在九月初的時候,東宮燈火通明,早就嚴陣以待的嬤嬤、接生婆都在等待著,她們有了用武之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徐妙清的慘叫讓朱雄英心驚肉跳、讓他坐立不安,就算是現在的天家,女子生小孩也是非常有難度的。不過好在徐妙清胎位正、也有鍛鍊,順利為朱雄英誕下一子。

老朱可沒有端著架子,他只是沒有守在東宮而已。在知道太子妃誕下一子後,老朱欣喜萬分,立刻召來大朱和小朱。

爺孫三個都是一身朝服,這樣的大喜事必須要向老祖宗們彙報。朱允炆這個便宜二叔也有了任務,在朱允熥這個親叔叔沒有回到應天府的時候,自然是朱允炆這個便宜叔叔會鳳陽老家向列祖列宗報喜。

居嫡長者必正儲位,雖然現在朱文垠才剛剛出生,但是很多人都猜得到。只要他順利長大,那個位置基本上就是他的。

看看現在的皇太子的位置就知道了,看看現在皇太孫的地位就知道了。大明的皇位傳承必須是嫡長,甚至是親王、郡王的傳承,也都是以嫡長繼承。

其實朱文垠才剛剛出生,現在自然也不好冊立。但是老朱就是開心,在馬皇後的牌位前絮絮叨叨說了很多。少不了的,也要向爹孃彙報著大喜之事。

“我的位置好像更加穩固了。”朱雄英看著襁褓裡的小家夥,笑著說道,“兒子喲,你可算是給爹立了大功,現在誰也不敢有其他的心思了。”

朱文垠很不給面子,開始哇哇大哭起來,這也讓朱雄英無奈了。這兒子不聰明,沒有咱小時候那麼靈醒、討人喜歡。

這可是未來的皇位啊,為了皇位也需要乖巧一些、為了皇位也需要有事沒事的賣個萌!

算了,要是自家兒子也是個穿越的,朱雄英就要心塞了。有我這一個妖孽就足夠了,大明不需要那麼多妖孽,起碼不需要咱的兒子也是一個妖孽,要不然感覺怪怪的。

看到朱雄英樂呵呵的過來,老朱問道,“垠兒可還好?”

“吃得好、睡得好,就是愛哭。”朱雄英頗為炫耀、且吐槽的說道,“皇爺爺,孫兒小時候可不像垠兒那般愛哭鬧。以前大家都說我是最好帶的小孩,也最是聰慧討喜。”

老朱愛憐的看著朱雄英,說道,“咱英兒幼時確實早慧,咱和你皇祖母也曾說過很多。不過咱垠兒也好,他這般才好,不像你心思深。”

批閱奏摺的大朱咳嗽一聲,隨即說道,“垠兒滿月了,到時候抱出來給你皇爺爺看看。他整日裡盼著,也不好去寢宮。”

老朱本來是想要開口反駁的,只是忽然間預設了。他確實不好去太孫妃寢宮,可是皇太子也不好去啊。也就是意味著老朱這個高祖父想要抱重孫很難,大朱這個爺爺也沒看到過兩回寶貝孫兒。

朱雄英自然也明白了過來,忙不迭的答應,這些事情也確實是他應該考慮的事情,老朱還是很想要看看重孫子的。四世同堂啊,這絕對是老朱的終極夢想之一。

朱文垠的出生,確實給了很多人驚喜,這個小家夥的出生也讓很多人心裡安穩了很多。

朱雄英自然不用說,他的子嗣問題不需要擔心了,文臣武將們的心思自然也更加明確。現在看起來不管怎麼樣,皇太孫的地位是穩如泰山了,方方面面的因素都沒辦法干擾了。

徐妙清自然不用說了,本身就是太孫妃,這是朱雄英的正妻。現在又為朱雄英誕下了嫡長子,她的地位可以說更加明確了。按照現在大明的規矩來,她的兒子只要順利長大、沒有造反之類的,皇位肯定沒問題。

至於說練瓊瓊的心思就簡單了,在太孫妃沒有誕下嫡長子之前,她其實都‘不敢’懷孕。而現在太孫有了嫡子,自然也就可以考慮庶子的問題了。

朱雄英有了子嗣,這確實算不上是小事情,因為他的身份足夠特殊,自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一些考慮。

但是對於現在的朱雄英來說也不需要考慮那麼多的事情了,他現在只需要抱著胖兒子,以及安心的將小妹妹給嫁出去。順便想到了家裡那個不成器的弟弟,只是有些事情輪不到他來做主。

老朱給朱允熥選了一門妻子,徽先伯桑敬之女,只是朱雄英不是特別看好這門親事。沒別的原因,自家的允熥現在心思野了,這孩子不可能為了一棵樹放棄一整片森林。

至於朱允炆也有親事,光祿少卿馬全之女。

這裡面也可以看出來一些門道,其實老朱的兒子輩,正妻基本上都是勳貴家族出身。到了孫輩,有些都是文臣家庭出身了。

朱允炆和朱允熥都是老朱的孫子,只不過這裡面的區別也是很大的。到底是嫡孫、庶孫,還是有一些區別的。更何況朱雄英的因素也需要考慮,朱允炆自然也不敢和朱允熥去比較,親疏有別的。

自家那傻小子是什麼德行,朱雄英再清楚不過了。是真的躺平了,只想著吃喝玩樂了,也別指望他多辦事,只要不壞事就好,是一個完全的、標準的紈絝子弟的模板。

以後得讓文垠離他二叔遠一點,免得被教壞了!

當然這也就是稍微開開玩笑話而已,允熥確實是躺平了,但是這孩子也就是吃喝玩樂的紈絝子弟而已,沒什麼壞心思,這還是一個比較省心的好孩子。

十九歲當爹,朱雄英也沒有覺得早,在這個年代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都算得上是比較晚的了。更何況朱雄英的心理年齡,顯然不只是十九歲。

對於這即將過去的一年,朱雄英覺得基本上是比較順利的,他也覺得比較滿意和開心。

因為不管怎麼看,這都是方方面面都比較順利的一年。國內幾乎沒有戰事,東瀛那邊的戰事總體來說是比較平穩、暫時不需要多操心。

國內的情況來看,吏治的整頓是比較好的,百姓總體來說也是安居樂業,大明的國勢是在日益變強的。而且除了吏治、民生方面,其他方面的一些進步雖然不算特別明顯,但是好歹也是在不斷的進步。

這一切自然也就讓朱雄英比較滿意了,老朱和大朱也都覺得比較開心。在他們看來,不說一個盛世已經到來,但是已經看到了一個治世即將到來了。

大朱咳嗽兩聲,有些著涼了,“父皇,百官的俸祿也該提一些了。”

對於這個話題,老朱是不喜歡的。在他看來文武百官的俸祿已經不低了,他也覺得真的沒有必要再漲下去了,真的不划算。

大朱覺得好笑,繼續說道,“每年從南洋可以收回兩百餘萬兩白銀,皇商變賣的珠寶、珊瑚也可得百萬兩。東瀛現今的產銀也越發多了,每年可得三百餘萬兩。”

老朱不高興了,說道,“咱的將士還要兵餉,沒有餉銀誰給你打仗!英兒又是修橋又是鋪路,那些勞改倒還好說,也該有點糧食果腹。北平還在修皇城,咱沒銀子。”

再多的錢也不經花啊,老朱沒有因為看起來每年多了五百萬兩白銀就闊綽起來,依然還是摳摳搜搜的不捨得多花銀子。尤其是如果這些銀子是給文武百官增加俸祿,老朱自然是更加捨不得的。

想起來了什麼,老朱說道,“標兒,你可得記住了。銀子再好,那也就是銀子。災荒年景這銀子可不能吃,糧食、布匹,這才是百姓家的根本!”

說老朱小農意識也好,說老朱目光有局限性也罷。

但是可以肯定,朱雄英也覺得銀子也好、金子也罷,有些時候真的也就是貨幣而已。說到底這些東西的價值,很多的時候也就是看社會生產力,銀子再多有些時候也是沒有什麼用處的。

朱雄英還在盤算著搗鼓出來銀行的事情呢,畢竟現在大明的銀子看起來稍微的富裕了一點,只是這個事情的推進也沒有那麼容易。

除了老朱和大朱對於這些事情不熱衷之外,主要還是大明現在的財賦之類的,多了五百萬兩白銀也算不上太多。不說杯水車薪吧,現在也確確實實沒辦法讓朱雄英立刻搗鼓起來一個銀行的體系。

倒是寶鈔稍微的放鬆了一些,以前只是‘紙幣’,而且還是官方不予兌換的。現在倒是稍微的好了一點,在一些情況下,寶鈔也是可以在官府進行一定量的兌換。

這也算是朱雄英推進的一些好事吧,畢竟按照老朱的想法,寶鈔只管印就好,還真的沒有想過回收、報廢之類的,沒有考慮過折損等等事情。

朱雄英還是繼續在批閱著奏摺,時不時的請教一下他的皇爺爺和父王。

只是朱雄英也有些擔心,大朱這咳嗽有段時間了。其實從前年大病一場後,大朱的身體就不太好,每年春秋時更是容易發燒感冒。

消炎藥什麼的,朱雄英現在是真的沒辦法,他現在也是真的造不出來這些好東西。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