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當槍使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洪武二十六年,朝廷制定學官考課法,這也算得上是對‘公立學校’、對‘教委’的成績考核。在此之前,朝廷也頒佈了《諸司職掌》,諸司職有崇卑,政有大小。

下朝後的老朱和大朱表情都不高興,父子兩個腳步匆匆走向乾清宮。

老朱冷哼一聲,說道,“那些讀書人就是沒有和咱一條心!”

“這也正常,這些讀書人多半還是想著世家大族可以掌控入仕渠道。”大朱也跟著開口說道,“現如今定下學官考課法,以以科舉生員多寡為準。這尋常百姓家多了些出頭的機會,但是那些大族怕是有些怨懟。那些清貴教諭、教授,也多有壓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老朱就沒好氣的說道,“既然拿了咱的俸祿就該辦事,總不能拿了咱的俸祿,整日想著的就是逛青樓、狎妓。好好教書育人,給咱培養些可用之才才好。”

讀書人的風雅和體面,在洪武朝怕是難了,這學官考課法一旦落實,那些人的壓力會更大。

大朱想了想,沒覺得不好意思,“這兩日再吵以吵,明日拖著英兒去朝堂。以他那脾氣,說不得要和那些讀書人吵起來。讀書人的體面,怕是要丟盡了。”

聽到兒子這麼說,老朱也笑了起來,“咱怕不只是讀書人的體面沒了,是讀書人祖宗的體面都要給英兒拆下來。那成吧,就讓他去朝堂鬧一鬧也好,讀書人的心思多了。”

不只是老朱有這樣的想法,大朱其實也是有著這樣的一些想法。

其實歷朝歷代都是這樣,一般正常來說,開國之初的時候肯定是武將、勳貴的地位更高一些。但是一個王朝穩定發展,讀書人很快就要出頭,他們就算是內鬥,不過在更多的時候也是抱團的厲害,想要打壓其他的集團。

現在的大明已經有這樣的勢頭了,這自然也就引起了老朱和大朱的警覺。

哪怕他們這些年也比較壓制讀書人,可是有些事情也沒辦法,哪怕強勢如老朱,他也沒辦法完全不在意讀書人的感受,他現在也需要治理天下,不能只靠手底下的武將們去治理天下。

朱雄英可不知道這些事情,他只是在乾清宮安心的批閱著奏章,這是他的工作。

回到乾清宮的老朱和大朱對視一眼,這父子兩個心照不宣。接下來的事情,自然就是讓某個還不知道情況的小子入彀,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他們非常有信心。

老朱和大朱也如同往常一般,自然的坐在自己的位置,開始批閱奏摺。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老朱開口,“英兒,看看這個奏章,好好的學學、看看,咱要考校。”

朱雄英結果奏章,認真的看了起來。這個奏章說的就是年初頒發的《稽制錄》,這也是事關功臣的事情。老朱親自作序,頒示功臣,這也是因為諸功臣多武人不知書,往往恃功驕恣,逾越禮分,甚至肆情廢法,奢侈無度。

效果這還是有的,比如說徐允恭按照規定,將多出的家人、儀從戶交付有司。老朱命將多餘人等發鳳陽隸籍為民,老朱又命禮部申嚴公侯制度奢侈之禁。

朱雄英覺得這件事情沒錯,勳貴腐化的速度讓人驚歎、觸目驚心,這要是不加以制止,這些勳貴們也不需要等著被文官集團打斷脊樑了,他們自己就要成為扶不起來的爛泥了。

這可不符合統治者的心思,勳貴集團坐大不好,文臣集團太強勢也不行。尤其是一些文臣動不動想著‘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就是皇權的逆鱗了。

朱雄英仔細看著,大朱忽然說道,“英兒,勳貴的《稽制錄》一出來,文臣開心、勳貴為難。這如今制定了學官考課法,那些清貴的讀書人也鬧了起來。”

朱雄英小聲嘀咕,“七十六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

老朱抬頭,問道,“說些什麼呢?”

朱雄英立刻說道,“我說孔聖人家的事情,今天是朱皇帝家的文臣第一,明日說不得就是牛皇帝家的衍聖公。要是苟皇帝打來了,衍聖公說不得馬上就要勸進了。”

老朱和大朱其實都知道朱雄英對於衍聖公一系不滿,只是他們也沒辦法。

誰讓孔聖人的地位特殊呢,而且歷朝歷代的讀書人都是以孔聖人的門生自居。強勢如老朱也不得不承認儒家的地位,有些事情也確實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韙。

其實朱雄英也曾經給衍聖公一系難堪,就是衍聖公一系曾經出過南北兩宗。

朱雄英這個時候也開口說道,“皇爺爺,孫兒改日尋個由頭,這衍聖公的地位太過尊崇。孔聖人也就算了,他的那些不肖子孫可當不起我大明一品、班列文官之首。”

其實在宋朝時,衍聖公也就是相當於八品官,元代提升為三品。但是前些年,老朱將衍聖公提為一品,衍聖公因得益於先祖孔子榮耀,成為中國歷史上經久不衰、世代騰黃、地位顯赫的特殊公爵,與朝廷互相依偎,故而經久不衰。

其實女真人、蒙古人藉以籠絡人心,所以對於衍聖公多有優容。但是大明,未必需要如此。

尤其是洪武十年,老朱可是詔令衍聖公設定官司署,特命在闕裡故宅以東重建府第。也就是說大名鼎鼎的衍聖公府,就是從老朱手上開始壯大起來的。

大朱這個時候則直接問道,“英兒,你是什麼心思?”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朱雄英平靜說道,“說的便是顏回,這也是孔聖人最愛的弟子。對弟子如此,對待子孫也該如此。兒臣聽聞朝廷賞賜本身就不少,再加上孔家千年家底,足夠豐厚了。”

朱雄英繼續說道,“孫兒也知道孔聖人不少子孫多有不孝,曲阜之地多有田地淪為孔府土地。兒臣準備讓人查查,看看他們佃戶幾何。有才無德、無才無德,也不配佔居高位。”

老朱表情有些尷尬,元朝時期的讀書人地位低,老朱本來是有機會一口氣繼續壓制的。可是前些年拔高了讀書人的地位,讓這些讀書人又有了不該有的心思了。

現在朱雄英就算是想要打壓讀書人,也要費力不少了。

大朱笑了起來,說道,“那也好,這兩天你準備準備,先隨我上朝。”

朱雄英立刻點頭,他覺得自己要被當做槍來使了。但是這件事情沒什麼問題,朱雄英覺得就算是被當槍使也沒問題。這可是不折不扣的大事,朱雄英也有這樣的覺悟。

只是忽然間朱雄英覺得有些不對勁,他好像主動跳進了一個大坑裡了。

老朱和大朱對視一眼,覺得小朱還是太嫩了。根本藏不住什麼心思,就算是對孔聖人的一些子孫看不上,也不用這麼急著表現。現在可倒好,這麼輕鬆的就入彀了。

朱雄英可沒有想到自己主動接了很有難度的工作,這還要被笑話太嫩。不過就算朱雄英知道了這樣的評價也會相當的無奈,主要是他對面的那兩個人實在是太厲害了。

修行看起來還是不夠,朱雄英還需要繼續學習和成長,說不定會有點進步,說不定在以後才可以和這兩個當世人傑稍微的扳一扳手腕。

現在的話就不要有那麼多的心思和想法了,主要是相當的不現實,朱雄英也知道自己做不好這些事情。還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去朝堂和一些人打擂臺吧。

這其實也不只是打擂臺而已,朱雄英這個皇太孫都要親自出馬了。老朱和大朱現在要的可不是將水攪渾了,他們現在要看看的是到底哪個和皇帝不是一條心。

這才是值得關注的焦點,這才是老朱和大朱的真實想法和心思。連皇太孫都捨得推上前臺了,這要是看不出來一些成效,那才是糟心的事情。

繼續批閱著奏摺,這就是朱雄英的工作,這就是他現在最主要的事情。

在處理完這些的時候,朱雄英回到了東宮。他可不是純粹的渣男,自然也知道這個時候是需要陪伴一下自己懷孕的妻子,這可不是小事,這是不折不扣的大事,事關大明的傳承呢。

朱雄英看到徐妙清吃的不多便問道,“是不是吃的太少了一些?”

徐妙清笑著回答道,“臣妾現在少吃多餐,倒也不礙事。”

這麼說起來自然也沒有問題,可沒有人敢剋扣徐妙清的膳食,她現在自然也是重點保護物件。作為太孫妃,徐妙清自然也有資格在這個時候不用在意‘正常的餐飲時間’,沒有人會不開竅的多說什麼。

看著朱雄英準備休息,徐妙清說道,“殿下,也該去瓊瓊那邊了。”

看看,這是多麼具備大婦風範的表現。在懷孕的時候,讓丈夫去側妃那邊安寢,而不是想著獨佔夫君。

朱雄英懶洋洋的躺在榻上,說道,“沒事,那邊我也沒少去。現在還是陪你說說話,過來,讓我聽聽孩兒有沒有玩鬧。”

徐妙清心裡說不出的甜蜜、開心,太孫是一個非常體貼的人。那些說太孫頑劣、好武,或者說太孫刻薄寡恩的,哪個是真的瞭解太孫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