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戰爭、戰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仗著年輕,朱雄英覺得自己現在的狀態還不錯,很是活力滿滿的,一點壓力都沒有。他也去神機營看了看,將士們的恢復情況還算不錯,沒有達到最佳狀態,但是也差不到哪去。

這就是一個不錯的好事情了,只不過大家也都明白,這些遠道而來的神機營將士們還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這裡的環境,將身體機能調整到最佳的狀態。

朱雄英雖然知道需要點時間,但是有些事情自然是閒不得的,是根本等不起的。

他的大纛這個時候已經豎起來了,這可不只是軍隊或儀仗的大旗。因為朱雄英的大纛是龍纛,更是有著引人側目的龍旗,這才是讓很多人都感覺到意想不到的。

這甚至不是普通的皇族了,那些親王們現在都不夠資格使用這樣的龍纛。這樣的龍纛,除了天子之外,也就是太子和皇太孫可以使用。而現在,很明顯就是皇太孫親征了。

這大概極大的激勵了釜山衛將士們的軍心,他們肯定沒有想到朱雄英居然會來到這裡,沒有想到在高麗逆賊來犯的時候,皇太孫會親自率領大軍來到了這裡!

釜山衛的動靜,自然也引起了高麗將士的注意,前哨的探子也第一時間傳遞回訊息。

在這個年代,在高麗這些地方可沒有他們自己的文字。他們習慣了使用漢字,當然此前為了討好元朝,他們對於蒙元的文字、習俗也無比接納,努力的想要融合。所謂的韓文,這些人現在根本沒有創造出來。

李芳遠此刻就有些震驚,因為他的父親已經篡位成功,成為了朝鮮國王。而李芳遠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是出力頗大,比如說刺殺了高麗大賢鄭夢周,李成桂篡國的最後一道障礙被剷除。

“大將軍,探馬回報,明朝皇太孫就在釜山。”李芳遠看著走入大帳的吳蒙乙,頗為擔憂的說到,“這樣一來,釜山地區的明軍士氣必然暴增,他們也勢必有著更多的增援。”

吳蒙乙也忍不住擔心起來,說道,“釜山必須要收回來,要不然對大王的威望有極大打擊。只是大明皇孫來此,也說明了大明對於釜山之地的重視。此戰,怕是一場苦戰。”

吳蒙乙的擔心不是沒道理的,當初的蒙元在高麗君臣看來就是不可戰勝的,但是他們被明朝軍隊打的抱頭鼠竄。要是有信心的話,李成桂也不會來了一出威化島回軍。他可不只是為了謀朝篡位,也是因為擔心和大明直接開戰。

李芳遠起身,不安的走來走去,“此番還是要打的,大明是強敵不加,只是我朝鮮也不弱!若是那些人在釜山站穩腳跟,說不定要徐徐圖之,必然會對我朝鮮其他地方造成威脅。”

沒有說的話,自然就是他的父親剛剛篡位成功,現在國內的一些矛盾還是比較大的。這個時候若是擊敗了大明的軍隊,這必然是極其提振士氣的,這也是讓李成桂的篡位看起來名正言順,可以極大的提升李成桂的威望。

打仗有些時候真的不是全部,打仗有些時候也是為了一些政治,也是有策略的。

在李芳遠他們苦惱的時候,馮勝等人來到了中軍大帳,要開始接下來的策略佈置了。

聽到遼東之地此時可能也已經發兵,馮勝顯得非常開心。遼東之地出兵施壓,這肯定會讓高麗的臣民壓力劇增,那些人肯定會擔心腹背受敵。

不一定是要遼東那邊大勝,不一定就是要勢如破竹,大明的軍隊只需要持續不斷的施壓就好。

這些事情還是朱雄英比較期待的,也覺得這些事情是比較有意思的。說到底就是他很清楚,這樣的仗肯定是要打的,他也很清楚這樣的仗必須要打。

哪怕大明是龐然大物,但是獅子搏兔也需出全力。更何況現在的大明是佔據著釜山,高麗的君民們肯定會十分的不安,他們也會為了自己的土地而全力反擊。

這根本不是國力強弱的事情,有些時候不打一仗,很多的事情在這個時候也就說不明白。

朱雄英知道這些事情,其他人在這個時候也明白這樣的一個道理。大家都很清楚,現在的大明需要去好好地看一看,用一場硬碰硬的戰鬥來說話,拳頭大才是真正的道理。

釜山衛這邊在不斷的備戰,在整理一下軍械、在研究著人員配置,在提高警惕的同時,徐允恭也率領著一千先鋒主動出擊了。

就在這個時候,朱雄英哭笑不得的一件事情發生了,果然是收到了來信。

李成桂的兒子李芳遠送來奏章,或者說是以李成桂的名義送來的書信。以‘權知高麗國事’,稱高麗王昏聵,李成桂是受推戴不得不即位。

這看起來是為了李成桂的篡位找到了一些介面,似乎李成桂自立為王好像還是迫不得已一般。

只是在這個時候少不了的事情就是要聲討大明,說朝鮮上下對大明百般恭敬,也一直是想要稱臣納貢。但是大明興不義之師奪高麗土地,這讓他們感覺到了羞辱、憤怒,不得不興兵進行反擊。

李芳遠送來的上表讓朱雄英忍不住笑了起來,他覺得李芳遠這麼說沒有問題。因為道理看起來,好像也確確實實就是這麼一個道理,釜山這邊也確確實實的就是被大明給佔了。

但是誰也不要笑話誰,李成桂既然可以篡位,大明自然也就可以來討伐。李成桂想著要收復釜山壯大聲勢,朱雄英當然也就可以考慮給李成桂一些打擊,讓高麗的這些人老老實實起來。

朱雄英自然是立刻開始挑刺,這個‘權知國事’就不好,因為大明還沒有允許呢。這說明什麼啊,這說明李成桂這是明擺著的有著足夠的野心!

再者就是朱雄英也是嚴厲呵斥,這些年高麗臣民放任倭寇在此盤踞、侵擾大明邊境,既然高麗臣民不做正事,大明自然要興兵討伐。

大道理之類的事情,誰也不算差,不只是李芳遠會說,朱雄英對於這些也是比較拿手的,大家誰也不怕誰,一個個的也都不要有什麼好驕傲的,一個個的都是厚臉皮的,只想著對自己一些有利的論調。

‘國書’談不上,因為不管是朱雄英還是李芳遠,都沒有資格在這個時候說是國書的。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的對話,算得上是半官方了。

這其實也足夠了,大家心裡一個個的也都清楚,現在是先禮後兵而已。既然現在道理是說不通了,少不了的就是在接下來的戰場上說話了,到那個時候或許才會打出來一個說話的機會。

不過在那個時候,大家或許也就可以看出來了,可以看出來到底是誰更強勢。到那個時候的對話,基本上就是勝利者可以居高臨下的表明態度了,那就不是這般‘彬彬有禮’,或者是話裡帶刺而已。

朱雄英的感覺還算不錯,他的大明王師現在也全力備戰,大家已經做好了準備,要給這小小的番邦蠻夷一些狠狠的教訓。

馮勝一身甲冑,再次來到中軍大帳,“殿下,末將有必勝之心。若我大明王師全力一擊,定能一舉定乾坤。”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若是全力殺敵,我大明將士可能折損幾何?”朱雄英認真起來,開門見山的問道。

馮勝沉默片刻,抱拳說道,“殿下,沙場瞬息萬變,末將也不敢保證。這高麗人倒也性情兇野,若是想要全殲賊寇,我王師傷亡只怕也不會小。”

朱雄英點了點頭,又問道,“若是如此,打痛他們就好。東瀛那邊也是性情兇野之人,兩邊幕府才剛剛統一。這些事情可不是本宮希望看到的,那些大名、武士,越亂越好。”

馮勝皺眉,對朱雄英說道,“可是殿下,若是不能拿下高麗,我大明王師難以排程。”

“假途滅虢之策,這也可以考慮。”朱雄英仔細想了想,說道,“這高麗和東瀛,倒是不同的兩個性子。東瀛人骨子裡陰狠、賭性大,那是一群養不熟的狼崽子。高麗雖也不好,只是這些人現如今看來,知道事大。”

所謂的‘事大’,這其實也是一種儒家的外交理念,是基於強弱力量對比情況之下小國侍奉大國以儲存自身的策略。

馮勝好像明白了,說道,“殿下的意思是打痛了高麗,以高麗為前驅,攻滅東瀛?”

如果是這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朱雄英也是比較期待著這樣的事情。現在的東瀛處在一個虛弱的階段,如果能夠在這個時候趁機攻滅東瀛,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朱雄英對於東瀛那裡,可不只是看中了銀礦而已。

其實歷史上的朝鮮王朝還是比較厲害的,尤其是建國初期,李成桂還透過招撫、武力征服朝鮮半島東北的女真部落,進一步加強了對該地區的管轄,使其疆域達到圖們江。倭寇在李成桂當政期間基本不敢再騷擾朝鮮。

歷史上的朝鮮王朝,其實也算得上是和大明一開始關系緊張。這也是有著歷史原因,因為這兩個國家也算得上是同一時期開國的。在之前的高麗時期,明朝與高麗關系緊張。

哪怕高麗被滅了,但是現在在朝鮮還是有著不少親近元朝的餘孽。而且因為鐵嶺衛等問題,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後,兩國關係仍沒有得到根本改善

雖然歷史上的大明和朝鮮關係比較好,這也是因為有著朱允炆那倒黴孩子對朝鮮的優撫。包括朱棣足夠的大方,將一些女真人生活的地區劃給了朝鮮王朝。

這些事情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但是朱雄英覺得自己肯定是需要努努力才行。要不然的話,很多的好地方就這麼給送出去了,給了一些人生存、發展壯大的資本。更何況有些事情,真的是不能大方的。

這就算得上是朱雄英的態度吧,他需要現在的朝鮮王朝成為他的狗。他需要這只惡狗去撕咬東瀛,朱雄英也知道朝鮮這個民族極度的自尊,自尊到自卑、自大的程度。這些二鬼子,也十足的兇殘。

去打東瀛的話,這條惡狗還是很有作用的,起碼大明的軍民可以少些損傷。

朱雄英和馮勝仔細的討論著一些事情,以戰促和是很有必要的事情,這仗該打到什麼程度,這仗該打成什麼樣子,朱雄英現在不算是完全心裡有數。

還是需要看看時機,還是需要看看這一次的大明在這一次的戰鬥當中可以如何大的主動權。只要主動權在手,那麼一切就是好說的。

馮勝意氣風發的回去了,而朱雄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海外分封,四叔、五叔,你們肯定要感激我。不過話說回來,東瀛這邊肯定不能是兩個藩王啊,得四個才行。”

不對,那就不是藩王了,那是可以向大明朝貢的國王,那和親王是不一樣的級別!

這事得回去的時候再商量商量,這可不是發配皇叔來到這蠻荒之地。而是打下來了化外之地,讓皇叔們可以開國稱王,是一個響噹噹的諸侯王!

也就是朱雄英這樣大度的大侄子,才捨得給皇叔們這般待遇!

還是不要自戀了,朱雄英覺得這樣的事情確實得回去再考慮考慮,這些事情也是需要好好的商量一番。畢竟一些皇叔們,肯定不願意來到東瀛這樣的蠻荒之地。

在東瀛當國王,真的不如在大明當親王。去東瀛當國王,在一些人看來甚至就是一種發配呢,那簡直是生不如死的。

大明王師開始了最後的備戰,錦旗招展、兵強馬壯,朱雄英一身金甲,跨坐馬背上表情肅穆。

“殿下,此番賊軍大軍來襲,此座小山易守難攻!”馮勝看著朱雄英,說道,“此戰關鍵,就在殿下......”

朱雄英哈哈大笑,對馮勝說道,“大將軍也莫要多說,賊軍殺不到這裡來,我在此也就是壯壯聲勢!不過若是賊軍拼盡全力想要斬殺我,大將軍莫要錯失良機!”

馮勝心中一凜,他可不敢害皇太孫,但是馮勝也沒有想到皇太孫的殺氣這麼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