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親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宋國公馮勝以及鄭國公常茂得到了訊息,他們其實也很意外、震驚,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皇太孫殿下親自率軍來援。

好在有小船提前上岸傳遞訊息,要不然他們少不了要被一些人彈劾了。接駕這樣的事情,可不能有任何的馬虎,這樣的事情他們也必須要爭取做到最好。

藐視皇權之類的罪名可扛不住,哪怕馮勝是大明開國功勳居於第三,哪怕常茂是朱雄英的大舅,這都沒用。實際上也正是因為他們的身份特殊,所以也越發讓大家盯著他們,就是在等待著他們犯錯,然後一擁而上的開始彈劾。

朱雄英的座艦緩緩靠岸,已經收拾一番的朱雄英沒有第一時間下船。他的親衛自然需要立刻開始整隊,接手防務,確定這些流程後才是朱雄英在大家的望眼欲穿中緩步下船。

還是腳踏實地更加踏實,朱雄英也是努力的在保持著平衡。在大海上漂泊久了,腳下已經有些發軟了,朱雄英也感覺整個地面好像還在搖晃。

“末將拜見皇太孫殿下!”

“臣等拜見皇太孫殿下!”

來到碼頭迎接的文武們開始大禮參拜,這些人自然也不會有任何的疏忽,這樣的禮數他們也都十分的熟悉了,這些人一個個的也都不敢在這樣的一些小事上給人抓住把柄。

擺出皇家氣度的朱雄英抬起右手,朗聲說道,“平身!”

在文武們起身後,朱雄英繼續說道,“本宮為何來此,諸位也心裡明白。閒言少敘,即刻議事!”

朱雄英的態度無比堅決,他立刻開始擺開營帳,這也就明確了態度。他這是來打仗的,他不是來這裡遊山玩水的,他是要來解決那些膽大包天的高麗賊人。

心情不錯的朱雄英坐鎮在中軍大帳,傅讓與察罕的弟弟佛家奴一左一右手扶長刀站在兩側。

朱雄英也不客套,直接問道,“鄭國公,你是釜山衛指揮使,高麗賊人來犯,情況如何?衛所官兵備戰如何?”

常茂立刻彙報道,“回陛下,高麗逆臣李成桂遣其子李芳遠與大將吳蒙乙率軍三萬,賊軍不日就要到達。”

朱雄英笑了起來,輕蔑說道,“這一次,那王禑倒是要開心了,他的右軍都統使總算是帶著三萬人敢來犯我皇明天威!”

皇太孫小心眼啊,此前因為遼東衛的事情,王禑就派左右軍不足四萬人、加上五萬雜役,號稱十萬想來搶奪鐵嶺衛。為了表示決心,他還殺死明朝差官21人並扣押5人。

結果就是李成桂來了出威化島回軍,發動兵諫廢除王禑和處死主張親元朝的崔瑩。隨即就是廢立的事情,以及現在就要看到了權臣的謀朝篡位了。

這些事情非常的有意思,討伐李成桂還真的多了不少的理由。而這個李芳遠,雖然似乎是個讀書人,可是他在李成桂謀朝篡位的過程當中出力很大。

而吳蒙乙就是李成桂的心腹了,高麗宗室被全部誅滅,這就是吳蒙乙的手筆了。

朱雄英看向馮勝,表情嚴肅,“宋國公,你是朝廷柱石。此番逆賊興兵,宋國公可有什麼打算?”

這個因為私下裡與女婿周王一再來往而導致老朱忌諱的國公這一次聰明了,“全憑殿下調遣,末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宋國公,本宮此番來此,只是督戰。”朱雄英將話說的很明白,直白無比的說道,“高麗、東瀛如何重要,宋國公自然心裡有數。本宮來此,可不是統兵作戰。”

聽到朱雄英這麼說,其實馮成心裡稍微踏實了一些。雖然皇太孫是來督戰,這其實也就是一個級別無比高的監軍而已,算不得什麼。他最害怕的,其實就是皇太孫年輕氣盛、自命不凡,怕的就是皇太孫要親自領兵。

到那時,一場原本很有把握的仗,說不定就因為這樣那樣的一些因素而導致潰敗,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看著馮勝,朱雄英繼續說道,“本宮記得,這釜山衛原有一個衛所五千六百人。再有水師三衛駐紮,役夫兩萬,可都還在冊?”

常茂立刻上前,信心十足都說道,“回殿下,衛所在冊軍戶盡皆在位。除正軍外,看顧役夫、巡視邊界都三個千戶所,也都在冊。”

其實釜山衛絕對是‘加強衛所’,因為尋常衛所頂多就是五個千戶所。但是這裡都千戶所達到了八個,這還不算那些水師。更何況現在衛所都軍戶被稱為‘正軍’,正軍赴衛所,至少要有一名餘丁隨行,以助其生活。

在洪武初年都時候其實就有逃兵了,只不過現在都軍戶總體來說生活還過得去,逃兵的數量也不會特別多。現如今的大明軍戶都地位,可不像中後期衛所制度形同崩塌、腐朽無比。

朱雄英滿意的點了點頭,正兵的人數接近一萬人,算得上是兵強馬壯。再加上輔兵、輜重或者雜役等等,釜山衛的人馬可不少,還真的不害怕高麗的三萬人馬,完全可以一戰。

“我大明王師必然持續增援,此番討逆,不只是要擊退他們。”朱雄英狠狠的掃了一眼賬內文武,厲聲說道,“更要讓那些人知道,我皇明天威!”

不只是要打退敵人,更要打痛那些人,要讓那些傢伙痛入骨髓,這才是朱雄英對這一場大戰的期待。

其實朱雄英本來還想要說多抓俘虜,畢竟大明還缺苦力呢。可是想了想還是算了,他這要是一旦開口了,將士們就要束手束腳了,這可不是一個統帥應該做的事情,不能在戰爭開始前就讓手下將士放不開。

朱雄英看著馮勝,笑著說道,“此番過來,本宮帶來兩千只火銃,可以交給國公處置。這些火銃可達兩百五十步,較尋常火銃可多射一成。”

這一下馮勝表情一喜,主要就是因為這些看似小小的進步,足以在戰場上帶來巨大的幫助。這些火銃的到來,也確確實實給大家帶來了驚喜,絕對是一個及時雨。

朱雄英只是笑了笑不說話,本來這批火銃是有大用處的,是要分給九邊都邊軍。只是現在看起來,朱雄英覺得還是需要有著輕重緩急,這些火銃還是裝配給釜山衛來都更加合適一些。

當然這兩千只火銃可不是全部,朱雄英帶來都一千神機營也不少開玩笑都,都是人手一杆銃。更何況神機營都火銃,也分為輕銃和重銃,威力自然也是不一般的。

神機營現在還需要好好休整一番,雖然他們是禁衛軍,可以說是大明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只不過有些事情,不是說最強就可以克服的,在大海上漂泊了許久,這個時候自然也就存在吃不消的,還是需要調整一番的。

在其他人散去都時候,常森被朱雄英給留了下來,“三舅,你這一次隨船回北平,向外祖母報平安後,赴應天府面聖。”

常森表情一苦,吱吱嗚嗚說道,“殿下,賊軍來犯,當是男兒建功立業時。若是我這時離開了,怕是沒臉再見軍中袍澤了!”

這其實就是明顯的藉口了,常森平時不大願意動腦子,但是不代表他是傻子。看樣子,太孫可能是玩了一出先斬後奏,這個時候去面聖,少不了的要被皇帝陛下遷怒,那可是相當不划算的事情。

朱雄英笑了起來,也沒隱瞞,“若是其他人去見皇爺爺,我也怕是那人吃不消。還是三舅去更合適,三舅明日就出發,到時候在我這裡帶走家書,這些時日閒著無聊寫了不少家書,你一併帶走。”

有些鍋還真的不適合外人去背,朱雄英也不覺得他就是在坑舅舅,這些事情也算不得太大的事情,不需要擔心三舅回到了應天府無法交差。再者就是朱雄英也知道他的三個舅舅,都是滾刀肉,這麼一點小場面算不得什麼。

這就算是愉快的做出了決定了,朱雄英也覺得是比較滿意的,他知道保持這樣的節奏和步調就好了。最主要的就是他的身份特殊,有些時候也未必就需要考慮什麼禮賢下士,或者是過多的去在意別人的感受。

這大概就是至高無上的權利吧,誰讓在這樣的封建時代,皇權就是至高無上的。哪怕是朱雄英的親舅舅,常森在這個時候也不敢多說什麼,根本不能多說什麼。

朱雄英好好的休息了一番,他也覺得自己在這個時候總算是可以睡一個踏實、安穩的覺了。哪怕現在年輕體壯,可是朱雄英也感覺到這段時間的奔波,多少也是有著那麼一點吃不消的,他需要點時間來養精蓄銳。

其他的事情其實不需要朱雄英多操心,比如說隨船而來的物資的入庫、軍械的分配,或者是神機營將士們的安頓情況,朱雄英都不需要事必躬親,其他人都可以將這些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

平時可能有人要去喝點兵血什麼的,但是在這個時候,誰也不敢出什麼么蛾子,皇太孫在這裡呢,大家都渴望拼命表現呢。上陣殺敵是軍功,要是某些袍澤鬧的太過分,袍澤也可以成為進階之資!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