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家人、天下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皇城真的沒辦法有什麼秘密,尤其是建立在朱雄英身份無比特殊的前提下,更難有秘密。

這邊徐妙清才羞答答的,那邊皇帝和太子就差人送來了很多的好東西。基本上都是滋補的,基本上也都是要讓徐妙清‘養胎’呢。

看著羞臊的徐妙清,朱雄英調侃說道,“外面那些人,也不知道到底是誰的眼線。且受著吧,皇爺爺想要抱重孫,估摸著肯定是盯著我們呢。”

“皇爺爺想要抱重孫,也是應當的。”徐妙清收起羞澀,理所當然的說道,“臣妾既然嫁入天家,自然就要為天家傳宗接代。”

朱雄英點了點頭,隨即對徐妙清說道,“過兩日,你且去貴妃那裡。現如今後宮當中沒有主事之人,你也該管管事。”

徐妙清心裡一喜,隨即遲疑,“這不好吧?”

皇帝的妃子當中,有貴妃。皇太子這邊,也有側妃。雖然都不是‘明媒正娶’,但是好歹也是長輩,徐妙清也不覺得她有資格掌管後宮之事,雖然她多少也是期待這些事情。

朱雄英大咧咧的,他沒有太多的顧忌,“你是入了我老朱家宗廟的,是列祖列宗都知道的。皇祖母和母妃不在了,你也該管管我老朱家的家事。對了,曦兒和玥兒那邊你要管著。尤其是老二,那小子越來越不靠譜。”

徐妙清楞了一下,本來第一反應是朱允炆,但是很快明白朱雄英說的老二是朱允熥。

對於這個小叔子,徐妙清自然也是很清楚的。首先來說就是以前也帶著朱允熥逛過街,算得上是看著朱允熥長大的。再者呢,就是確定了和朱雄英的婚事後,徐妙清自然也更加關心朱雄英的一些事情。

皇太孫極重視弟弟妹妹,徐妙清自然也知道自己作為嫂子,也該關心小姑子、小叔子。

兩個小姑子算得上是她以前的閨蜜,雖然這兩個閨蜜現在的立場變了。

至於那個小叔子,則是‘聲名狼藉’。以前只是聽說不受皇太子喜愛,後來是聽說朱允熥不學無術,後來就是在應天府行跡浪蕩,只知道風花雪月,頗為不成器。

朱曦和朱玥來了,立刻笑嘻嘻說道,“皇兄、皇嫂。”

朱雄英懶洋洋的,對朱曦說道,“你馬上也要出嫁了,我與你的一些人,也該給你嫂子說說。還有玥兒,你到底是想要嫁給勳貴,還是看中了書生,都和皇兄說說。”

朱曦不滿的白了一眼朱雄英,不是因為被奪權了。主要是覺得太早了,皇兄應該再考察皇嫂一段時間,要是可以的話再將一些人交給皇嫂。

朱玥則想了想,說道,“皇兄,我可不想像皇姐一般遠嫁。還是與我尋一門親事吧,勳貴最好。若是可以的話,就留在應天府吧,你以後肯定不會帶我和老二去北平。”

“你和老二都要去北平,我在那邊給你們修了公主府。”朱雄英笑了起來,說道,“倒是老二這小子,我現在越發覺得得帶在身邊。本來想著應天府繁華,讓他留在這邊也挺好。可是現在要是留在這裡,怕是不行了。”

朱曦也頗為恨鐵不成鋼的說道,“應天府不能留,蘇州和揚州更不許他去!這小子得帶在皇兄身邊,要不然我怕是他的身體肯定要吃不消。小小年紀的,也不知道跟誰學的!”

朱雄英也無奈了,朱允熥這混小子算得上是無師自通了,是真的在放浪形骸。那小子可不是在避嫌之類的,那小子真的是有恃無恐,以及是真的躺平了只想著吃喝玩樂。

藩王不藩王的,朱允熥根本不在意。騎馬打仗不感興趣,讀經修史深惡痛絕,只想著風花雪月,只想著瀟灑一生,追求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

朱雄英和徐妙清在陪著妹妹們聊天,王承恩來了,“爺,陛下有旨意,晚膳在乾清宮。”

“知道了,曦兒和玥兒先去那邊盯著,注意好膳食。”朱雄英開口,笑著說道,“到時候你們兩個直接送過去,你們婚嫁的時候能不能有些行頭,就看這一次了。”

朱曦才不信,說道,“皇爺爺向來就是這般,我和玥兒的嫁妝肯定不算差。”

其實老朱的女兒多了,基本上也不是特別重視。到了孫女這一輩,哪怕朱曦和朱玥是嫡孫女,可是他也不是很在意的。本身重男輕女不說,更何況老朱也看顧不過來。但是看在大朱和小朱的面子上,朱曦和朱玥的嫁妝肯定不差。

說到底,他們只是老朱的孫女,現在也只是郡主而已,而不是老朱的閨女、不是公主。

朱雄英領著徐妙清朝著乾清宮走去,徐妙清其實心裡有些懷疑。現在應該還沒有到下朝的時間,徐妙清也聽說過老朱是一個勤政的皇帝,現在去乾清宮不合適吧?

但是讓徐妙清感覺到錯愕、驚詫的,自然就是沿途的護衛等等,基本上都是不會阻攔。尤其是朱雄英大咧咧的進入乾清宮,看守的護衛根本不阻攔不說,甚至是主動讓道。

朱雄英看了一眼王承恩,說道,“讓人去取些奏摺過來,讓雙全注意點,皇爺爺今個回來,不許帶奏摺,就說是我說的。”

徐妙清有些局促不安,因為他看到了朱雄英自然的坐在一張小書案後,拿著毛筆在批閱奏摺。這些事情,確實是超出了她的預料,覺得皇太孫這樣真的逾禮了。更何況徐妙清從小接觸的教育,那就是謹小慎微以及需要守本分。

朱雄英有些無所謂,抬頭對徐妙清說道,“也不用拘著,皇爺爺大度不說,這些事情也是我分內之事。皇爺爺隔代親,你就當是尋常祖父就好,沒有那麼大的規矩。”

徐妙清露出些許笑容,對於這樣的話她顯然是不認可的。因為在她的認知當中,現在的大明天子對於兒孫很好。但是對於其他勳貴人家的子女,那是非常嚴厲的。

或許大明的天子不會對自家兒孫發飆,不過其他人家的子女就難說了。

局促不安的徐妙清只是站著,而朱雄英也開始認真的在研究著一些奏摺。這些事情需要處理好才行,必須要考慮的周全一點才好。

老朱大步來到乾清宮,立刻開始埋怨,“英兒,你不許咱帶回來奏摺,你這是在幹什麼?太孫妃在這裡幹看著,你也好意思?”

“孫兒說了,她非不信。”朱雄英開口,對老朱說道,“皇爺爺,這邊孫兒看了一下,十三叔、十四叔的封地,咱們是不是要考慮一下往西南之地?”

老朱點了點頭,說道,“咱知道,咱和你爹聊過這事,咱給他們改封地。你要是不放心,九邊之地肯定不能再封王了,咱此前弄的塞王也都要改一改了。”

如果說老朱當年想著的是自家兒子拱衛邊塞之地,成為朝廷屏障。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既然大明要去北平定都,九邊之地自然也就沒辦法讓塞王鞏固了,絕對不能允許邊軍在藩王的干涉下行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到那個時候朝廷的邊軍,自然是朝廷控制了,而不是讓藩王們可以伸手。

朱雄英和老朱也就是簡單的商量了一番,隨即這個時候也就可以開始考慮家宴的事情了。就算是身體不大好的大朱,這個時候也樂呵呵的過來了。

徐妙清有那麼點緊張,主要是兩個長輩的氣場實在是太強了。就算是朱曦和朱玥在這裡,徐妙清這個時候也不敢放鬆,還是相當的緊張、擔心。

大朱心情不錯,放下筷子後說道,“過兩日,你和妙清去祭拜一下你們的皇祖母、母妃,然後就去北平吧,那邊還是離不開英兒。”

看著削瘦的大朱,朱雄英點了點頭,“知道了,兒子去北平之前,肯定會過去看看。”

老朱沉默不語,其實他也很清楚。這麼些年來,他的寶貝孫兒總是會去孝陵那邊。皇后、太子妃的生辰、忌日,或者是要出遠門之前,他的寶貝孫兒經常在那邊一呆就是一天,老朱也知道他的孫兒肯定會在那邊不斷聊家常。

心疼是肯定的,因為他的寶貝孫兒太懂事了,從小就懂事不說,也一直將一些事情藏在心裡,一副不讓長輩們擔心的樣子。

還是要去北平的,雖然朱雄英確實擔心大朱的身體。可是有些事情就是這樣,尤其是作為皇太孫,在如今的‘多事之秋’,朱雄英自然也就需要承擔起來更加重要的任務。

而且在北平、在北邊,朱雄英還要做很多的事情,遙控指揮這樣的事情不是很靠譜的。說到底就是隔得太遠了,這個時候也就沒辦法立刻傳達訊息,有些重要的事情自然也就需要一些重要的人能夠在那裡坐鎮。

沒什麼捨得捨不得的,畢竟現在是幹事業的階段,自然也就沒辦法閒著。這也是朱雄英的責任和義務,他必須要將這些事情處理好才行。

朱雄英本人也是有些期待的,期待著在他的手底下,大明可以更好一些,他期待著自己制定的一些政策,可以讓大明更加富強,讓這個民族有著更美好的未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