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江寧府的春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唉!又一次跳票了,十七無言以對。

找到了黃金,大大增加了這支以財富為目的探險隊的信心。在修整完畢留下一個修建據點的隊伍後,張過艦隊揚帆起航,駛向了未知的大洋。

張過等人在大洋上的財富之旅不斷向前延伸時,三月初大宋帝國江寧府各地農田裡,官府派下了大批新式農具和稻種。

江寧府官老爺們的心血來潮讓百姓們很有些不滿,雖然各級官員把心事農具和種子吹噓的天花亂墜,但江寧府的百姓對這樣的好事還是將信將疑,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們大多數人家要為此付出一大筆開支。

城邊上的一方稻田裡,梅雨時節裡難得的一個晴天,一群身著官服的人簇擁著一個中年漢子對著新種下的水稻指點著。

被眾人簇擁著的中年漢子一身流求短裝,雖然神態憨厚,膚色黝黑,但看著稻田的眼神裡卻滿是自信。

“王大人,您就放心好了,江南的氣候和流求差不多,佔城稻兩季中插上一季大豆沒問題。”

中年漢子自信的聲音和眼神讓一旁的王安石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

“杜侯這樣說,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早聽說杜侯精於農事的大名,要不是請到您來,我可不敢讓江寧府全部都種上新作物。”

“王大人說的不錯,只要杜侯您出馬,再多的錢,我們錢莊也敢貸出去。”

介面這句話的是一個身著流求短裝,一付胡人面容的漢子,他看著農田裡的稻苗時,眼神裡滿是貪婪,似乎在看著一堆堆金幣。

“咳咳!這個杜某可不敢當,四海錢莊的大東家塞相精明幹練,看到王大人如此決心,自然知道這筆生意穩賺不賠。是不是我來,沒什麼關係。”

流求書院農學院的學者,冊封侯爵,杜秉農轉頭給這個一臉市儈的傢伙使了個眼色,心中暗罵他不通中華禮儀,簡單打了個哈哈。他對這個唯利是圖的傢伙印象並不好,不過這次能在流求以外的地方展示自己農桑的專長,沒有這個傢伙的協助可不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阿米兒看到杜秉農嗔怪的眼神後,知道自己又說錯話了,雖然對王安石這個大宋官員,他並不在乎,可對於杜秉農這個侯爵,以他四通錢莊一個中級執事的身份,實在差的太遠。

周圍的大宋官員看到阿米兒聽到杜秉農的話後一臉侷促的模樣心中都暗自稱快,他們這些日子對這個鑽到錢眼中的傢伙很厭惡,但又無法躲避,這次江寧府農田裡的新種,農戶手中的新式農具,可都是靠四海錢莊的貸款從流求買來的。

“呵呵!今日聽了杜侯的一番高論,我是放心了。杜侯和阿先生遠道而來,晚上本官在醉星樓略備薄酒,替江寧百姓謝謝兩位。”

王安石的這句話,讓今天的農田現場考察告一段落。

阿米兒這個晚上體會了一把大宋官場風格的敬酒,每個人口中的敬酒詞都讓他感到自己不喝不但對不起自己的職責,而且和人品道義等等都有莫大的關係。最後的結果自然是他以一攤肉泥的形態結束了和大宋士大夫的第一次酒場交鋒。

作為請客的主人和江寧府地面上的老大,憑藉多年官場上的經驗,王安石自然以清醒的神智送走了流求貴賓。在回府的路上,馬車中的他換下了酒桌上親切豪爽的面具,一絲熱切在他的眼中升起。

夜色籠罩下,大宋帝國工部郎中、知制誥,知江寧府王大人府邸中的書房裡,忽明忽暗的燭光讓屋裡極具士大夫清雅文氣的擺設平添了一絲陰氣。

“旁兒,今上聽從了韓絳,張方平的勸諫,消減了建造先帝陵寢的費用。你和陛下在流求見過,對於此事有什麼看法?”

“呵呵!此事無非是陛下手中沒錢,另外嘛,以我對陛下行至的揣測…陛下心中對朝中大佬們只怕已經失望了。”

王旁輕輕笑了下,他兩個月前得到了父親知江寧府的訊息後,在父親的要求下,和蔡氏兄弟一起結束了在流求書院的短期學習。

雖然在流求他也只是待了短短半年時間,不過在流求書院裡,戶外活動的增加還是在臉上添了一絲健康的紅潤。而體質上的變化讓王旁的性格也微微有了改變,原先那個恃才傲物,性情有些陰沉的少年在和同齡人接觸多了後,居然變的開朗了許多。

“哦!為什麼你會有此判斷?陛下登基以來,對先帝老臣從邸報上看還是很尊敬的嘛!”王安石對著兒子問到,他的眼神裡微微流露出一絲讚賞。

“陛下在流求聽說是被張氏狠狠羞辱了一番,以我對陛下性情的瞭解,陛下定不會就此罷休。嘿嘿!這次韓絳,張方平二人的勸諫,陛下的意思…估計是看看朝中大佬們對他更改祖制的態度。”

“嗯,你說的不錯,陛下此舉應該確有這樣的想法,不過我看韓張二人只怕原本就是陛下行事的託。用來試探朝臣應對的,哈哈!朝中大佬們因為實在沒錢,居然就同意了。”

王旁聽到這裡,知道父親對自己朝局的分析能力還算滿意,他接著低頭想了想,看著父親,一臉熱切的說道:“那對於父親大人可是個好機會,陛下有中興大宋之志,您身負士林大名三十年,如此一來,父親變法強國的願望就真可以實現了。”

“沒那麼容易的,汴京城裡風雲變幻,士林大名!…嘿嘿!那是讀書人相互吹捧的結果。至於陛下…我還要再看看。唉!要不是張氏虎視眈眈於外,我去年還是不會出仕。”

“父親,現在這風雲際會的時候,可正是您一展才學的時機啊!陛下要只是少年人三兩天熱情到罷了,如果當真是一代雄主,您這樣…只怕會錯過…。”

王安石看到兒子急切的模樣,心裡暗笑兒子雖然聰慧,但官場經驗還是少了。

“哈哈!不會的,旁兒,難道你看我一定要全江寧府的農田都改種占城兩季稻穀,還不明白嘛!今秋豐收之時,便該咱們進京了。”

王安石的解釋,讓王旁恍然大悟,他現在知道為什麼父親一上任就極力促成了這次江寧府春播改種之事。之前這個計劃在王旁這樣激進的年青人看來都過於異想天開了,但在父親多年的人脈下,從流求書院請來了冊封侯爵杜秉農,而師兄張子齋則介紹了四海錢莊這個資本大鱷。

王旁不知道,這次江寧府的春播最用心的並不是他父親,而是大宋帝國目前的頭號敵人——燕王張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