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詭計(二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項燕父子聽到這兒,頓時忍不住額頭便也跟著沁出一層冷汗來,為昌平君謀劃之遠,以及計謀之妙而佩服,亦連帶著替他心中捏了一把冷汗。秦王政雖然年幼,但其這幾年名聲卻是極為響亮,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不知何時昌平君竟然能做到了這樣的地步,他對於楚國的心思自然再無懷疑。而若是此事將成,與楚國之間結了深仇的秦國最後王位易於野種之手,而秦王政則死於非命,當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可惜這樣久以來,從未曾聽說秦王如今有子嗣在,反倒是昌平君被人追殺,如此看來,此計雖妙,可是怕也是被人識破,而導致昌平君如今狼狽逃竄,奔回楚國了!

一想到此處,項燕父子忍不住便都齊齊搖頭嘆息了一聲。果不其然,昌平君又接著道:“可惜趙政兇狠似虎狼,心性冷戾,便是得知婦人懷孕之時,竟是當場將其誅殺,如此一來,啟之計謀便已不堪大用,啟無能,不能替先祖報秦辱之大仇,如今反倒要投楚國求君候庇護與援助,還望君候不要笑話啟無用,助啟一臂之力才好!”熊啟說完,起身便衝項燕深深拜了下去,他剛剛所說之事實在是曲折離奇,其中兇險,實在不足道出萬分之一而已,項燕也知道他這一路逃來定是吃了不少的苦頭,再加上感動於熊啟對於楚國的一片忠心,熊啟此人有勇有謀,並且性格果斷,還一心為楚大業奔波,遠比李園等只知爭權奪利的小人不知勝出了多少倍!

項燕如今心中放不下的,就是楚國之事而已,若有昌平君做領頭,往後能使楚國不被秦併吞,扶助昌平君而強行合攏楚國如今三分之態,便是勢在必行了!事實上這個爛攤子,除了以楚王室名義而挑起之外,再無他法,就算囂張膽大如李園,亦不敢自立為王,也只敢用李姝之子熊猶作伐,才敢稱清君側。春申君一派一向打的是維護先王正統,而公子負芻則更不用說,若非他乃是楚王之子,恐怕此時他早已經被人吞併。只是這些人個個勢力相當,誰也奈何不了誰,如此便形成三分之勢,僵在了原地,若此時有昌平君出現,而以此作為突破僵局之因,說不定在他輔助之下,楚國還真能恢復當日強盛,而不是被裂成三份,個人都稱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此一來,項燕心中幾乎是毫不猶豫便已經打定了主意,當下便半跪了下去,一邊高舉雙手抱拳,一邊懇切道:“臣早已期待今日多時,若楚國能再得明主,楚國興旺不遠矣!公子智謀雙全,正該是王位之不二人選,若您有令,項氏一門不敢不從!”項燕一旦跪了下去,項榮自然也不敢站著,便也跟著半跪了下去。

對於好不容易才得到的結果,昌平君頓時不動聲色的長舒了一口氣,親自起身將項燕父子扶了起來,情深義切道:“啟何德何能,使君候如此看重。君候今日相助情誼,啟不敢相忘,他日若有相報之時,便不敢有負項氏一門!”

雙方向各自指天發誓,立下對此事保密約定之後,才又重新落座。此時既然已經分了主次,項燕自然坐的便不再是主位,而是將位置讓給了昌平君熊啟,自個兒則是坐到了他之前的位置之上,熊啟當仁不讓,跪坐於榻幾之上,一邊笑道:“這一路行來,還多虧歧山門人相護,否則啟便是有命活著出咸陽,便也早被王翦那廝拿下,如何又有今日?”

“若他日楚國興盛之時,您便再厚謝過劉老先生便是,而您如今危難之時有賢能相助,便可證明您乃是上天認定之人,如有神助,楚國興盛,不過彈指間矣!”項燕眼中充滿神采,像是已經看到楚國強盛與合一一般,整個人氣勢與之前的內斂完全不同。昌平君眼中也露出滿意之色,唯有那劍客,依舊是笑咪咪的坐在原地,既不因之前自己身份未被揭穿時被人小瞧而生氣,亦不為如今自己身份被知曉之後項燕的尊敬而得意,如此一來他的氣度反倒更是讓項燕心折,真心實意與他賠了個禮道:

“適才小兒有所得罪,還望俠士瞧在他年幼無知,不要與他一般計較!”昌平君如何與歧山的人搭上關係的,項燕不得而知,他要的只是結果,如今昌平君帶來的結果證明他是有能力為楚王並且還拉到助力的,再加上他一片忠心,身份又是熊元之子,項燕自然毫不猶豫便效忠於他,該是自己過問的,他一句話不少,可如今他既稱臣,不該他問的,他自然也不能再多問,以免惹人嫌疑。

“只是此許小事而已!”這中年劍客搖了搖頭,見項榮身上氣勢已消,不由笑了笑,便跪坐於一旁不發一言了。昌平君見此,心中原本以為自己抬他地位此人必該對自己感恩戴德才是,而這會兒見他如此冷靜,卻是絲毫不為自己之前的話感動一般,登時便如同一拳打在了棉花之上,沒有反應,心下鬱悶。但他也知道此時是與歧山人計較這些之時,他之前費盡心力網羅了這樣一個人,原本以為他是受自己給的榮華與富貴權利吸引,只是到後來時昌平君才隱隱有些感覺不對勁兒。

此人約是在近五年前來到他府中,自此之前從不顯眼,直到自已算計嬴政一事暴發出來,此人能力才體現出來,又自表明身份救了自己一回,開始時昌平君心下感激,但如今事隔多年,他心中多少還是忍不住生出懷疑來,昌平君心中總覺得此人出現得太過巧合,認真推敲之下,似是在當年嬴政回雍城行冠禮之後不久,他便已經出現,只是不知此事究竟是巧合,乃是他多疑想岔了,還是此人當真如自己所料一般,果真懷有其它目的而來!只是如今事隔多年,不知他究竟隱在自己身邊有何目的,但因他一路以來對自己並無惡意,反倒多加保護,更何況他救自己出了咸陽卻是不爭的事實,不論他有何因緣,總歸是與嬴政做對便是了,也因著這樣的想法,昌平君並未細加計較,反倒是對中年劍客的行為抱持了不管不問的態度,二人之間名為主客,實則更像是相互利用幫助一般。

不過此時這劍客歧山身份有利於自己掌權,昌平君自然不會對項燕說得如此詳細,只含糊介紹了他身份,便又將話題轉到了楚國之事上來:“如今之計,不知君候心中可有何良策?自先王父薨逝以來,楚國之中便逆賊頻出,使楚國陷入如此危難關頭,啟雖無德無能,不敢妄自稱王,只是祖宗基業,卻不能讓於李氏等人手上,若是往後楚國興盛,只待功成身退之時,便擇一王室血脈,繼承王位便是!”

昌平君熊啟這樣一表態,更是讓項燕心裡生出敬佩來,連忙便搖了搖頭,感嘆道:“大王胸懷仁德,亦有如此風範,竟視名利如無物,如此胸懷,實在令臣敬佩,王位自然也該當之無愧該大王如此才能有資格坐得,臣在此只認大王一人,項氏一族亦對大王唯命是從,大王若有令,項燕不敢不從!”二人自然又是各一番表白與忠心,熊啟這一趟過來沒料到輕易便將項燕心收服了,頓時也大喜,項氏族人在楚國之中亦算是根基深厚,祖上亦是數得出名號來的,在楚國之中勢力雖不如李園等人龐大,但威望卻是遠超過李園這樣的新晉貴族不知多少倍了。

如今有他相助,昌平君自然心下松了一口氣,又聽他口稱自己為大王,頓時臉上便露出一分喜不自禁之色來,背脊挺得更直了些,開口道:“只是如今啟暫不方便露面,誅李園等逆賊之事,還全須要靠君候相助了!”昌平君身邊這個劍客看似他的隨從,實則平日並不一定聽指揮,手下來頭大了有時候是好事,可來頭大到連主子都能壓著了,便並非剩下的全是痛快了。熊啟一般事情不願意指使這劍客前去,更何況楚國勢力也並非全靠一個歧山派便可行的,若此事委託給項燕,說不定拿下李園整合勢力效果還要好得多。

項燕自然是義不容辭,連忙起身道:“臣亦以為。李園此賊借妹而盜國,害楚國至斯,實在可惡,臣欲以公子負芻之名,先誅李園,再收黃歇舊部,最後再使公子負芻將王禪讓於大王,不知大王對此,意下如何?”若是這事兒當真這樣容易便解決了,熊啟自然是歡喜,哪裡又可能去拒絕,因此連忙便點了點頭。二人商議了一陣細節,項燕想到熊啟如今還隱藏於暗處之中,不敢正大光明露出頭面來,若是回楚國,恐怕打草驚蛇不說,還容易使李園等人生出歹心來,因此笑著建議道:

“臣自攻下韓王宮以來,便一直歇息於此處,大王乃一國之君,身份貴不可言,自然不可隨意歇息,此時臣還未替大王誅逆賊拿叛臣,大王不若先行在此地暫且住下,待來日臣替大王掃除平回楚之路後,再迎大王回宮,不知大王意下如何?”項燕這個提議,正好便中了熊啟下懷,他原本也是錦衣玉食出生的公子,自小在秦國之中也從未受過什麼苦楚,雖說後來因野心之故使得嬴政心中對他生出殺意,但一般日常生活用度等從未虧待過了他,誰料逃亡之後便接連吃盡了苦頭,這會兒項燕如此一說,他當即便面上露出喜色,答應了下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