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司馬尚之死(二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這一刻,司馬尚腦子中想的並不是如何解決眼前的辦法,事實上他是絲毫辦法也沒有,東陽城中許多士兵已經不顧軍令,湧上城頭來,隨著秦軍齊聲大念,趙兵們眼睛中頓時湧出陣陣怒火來,司馬尚縱然沒有見過受刑而死前的廉頗,但他此時卻莫名的理解了廉頗臨死前的感覺,明明一心為趙,可惜最後事事不能如意兩全,只是不知當時的廉頗將軍,在面對自己一心效忠的趙王最後卻又親自取了自己性命,該是做何感想?自己與他不同的,便是他死於奸王之手,往後名垂千古,而自己為趙之心可昭日月,可於天地印證,但若今日被憤怒異常的士兵們殺滅,恐怕百年之後只會傳自己愚忠趙王,視千百萬將士性命於不顧,乃是大大的奸險黑心之將了吧?

司馬尚表情茫然,看到許多趙兵眼含熱淚,狠狠的朝自己盯了過來,他頓時苦笑了兩聲,事到臨頭,他反倒是冷靜了下來,對面秦兵似潮水般的聲音一波波朝這邊襲了過來,司馬尚面若死灰,他將手中才要到的弓箭狠狠一下擲於地上,轉頭看了樂間一眼,見他也神情憔悴,不由心中更是大感沉重,若是東陽一破,能以他一死換眾人活便也罷了,可惜這點要求要是因東陽一破怕是都不得保全,司馬尚心頭滿是失落,轉身朝樂間擺了擺手,平靜之極的道:“罷了,罷了。此事原也是尚矇騙爾等,樂將軍,還望你不要怪罪於尚,尚行此下乘之舉,亦是逼於無奈!”

他這樣一開口,樂間頓時大駭,知道他是存了想將事情扛於他身上而保全自己性命的意思。如今眼見趙兵情緒浮動極大,兵變的危機已迫在眉睫,只差最後一根稻草,便似要將這股訝異之極的氣氛逼破,若是他明知情而不報,以一已之私瞞騙大家為趙王效命,趙兵憤怒之下,恐怕不會留他活口,但他若以受害者身份與士兵們戰同一陣營,大家只會與他同仇敵慨,並不會傷他性命,司馬尚存了這樣的心,竟是要以自己的死來救他性命,樂間心中頓時既是感動又是難受,搖了搖頭,果斷道:“此事……”非將軍一人之過,某原也知情的。只是最後的話音一出口,竟然淹沒在秦兵氣勢洶洶的喝聲之下。

“逆王無德,邯鄲城瘟疫一起,便棄城而逃,視子民於不顧,為防趙人忠心追上,即令人緊鎖城門,以防庶民出城,城中瘟疫遍佈,昔日逆賊嫪毐又以火攻之,數十萬民眾在大火之中付之一炬,縱然有僥倖火燒而不死者,最後卻死於無藥可衣,無飯可食。武安君李牧知悉內情,一怒之下反趙而降秦,大王仁義,知李君候思念舊地,便賜邯鄲為其封地,君候再回邯鄲,屍骨遍地,白骨猙猙,完整骨架不足萬數……”隨著這陣響在廣闊天地間的嘹亮念讀聲響起,許多趙人忍不住悲痛而哭。

當日邯鄲城中百數數十萬之眾,但最後完整骨架卻不足萬數,其餘的,不是被大火燒之一空,化為灰燼,剩餘的,恐怕便是被飢餓的人吞進了肚腹中。那邯鄲城中,幾乎有將士們的父母親人,這些情況他們當日並不知曉,此時通訊不發達,又在掌權者有意隱瞞的情況下,若是今日沒有秦軍念出此段,恐怕終其一生,便是死了,這些內情他們也不得而知!士兵們仰天大哭,聲如杜鵑啼血,許多人傷心難受得不能自已,他們一直當邯鄲城乃是秦國所滅,如今聽來,卻不由對先趙王昔日行徑而心寒,李牧原對趙國忠心耿耿,在趙人士兵之中威望甚高,之前許多人都不肯信他竟然叛出趙國而降秦,此時得知內情,才終於明白過來。

這場哭聲響徹天地之間,似是為天空都蒙上了一層陰影,除了城樓之下士兵們洪亮而似無孔不入的念唱之聲外,便只剩下高臺之上撕心裂肺的痛哭,司馬尚表情複雜,這些內情他原也早知,但知道得並不詳盡,此時聽說,他心中也不由陰影重重,直覺自己這樣忠於趙國,而趙王昏庸是不是做錯了,他開始質疑自己之前的打算與做法,此時他與後來歷史上被四面楚歌影響的西楚霸王項羽差不多,心已經開始亂了起來,事實上到現在為止,司馬尚一旦意志力不堅定,他便已經是輸了。可他明明知道這一點,但聽到這陣陣洪亮的聲音,他卻無法不陷入這種內疚與自責之中,尤其是城樓之下死了還未人收斂的趙人屍體,鮮血匯聚成溪流,殷紅得刺目。

“……廉頗為逆王效命,君候不忍其落得悲慘下場,冒險前往勸說,廉頗卻仿道善始者不必善終,他深知逆王性情,昏庸無能而任用奸賢,早料到自己結局,但因對趙國忠心,仍是願為趙國效力,最後逆王趙偃恨其提邯鄲之事,意欲矇蔽悠悠世人,最後將廉頗誅殺,死後刺其面,辱其名,汙名加身……”城樓之下秦兵還在念著,城樓之上司馬尚已經面若死灰,他心中已經知道此時趙國大勢已去,恐怕趙兵們得知內情之後,恨趙入骨,如今若是趙偃還在世,恐怕若有人將內情告知而使他們入秦攻趙,恐怕士兵們也會當即答應!

城樓之上許多人沉默得可怕,目光通紅盯著司馬尚,而樂間則是為那句自廉頗口中所出當年其先父所說過的話,不由勾起了心中的憂思。樂毅雖然棄趙投燕,但心中還是鬱鬱寡歡,對當年燕王對其不信任之事耿耿於懷,如今聽得這話,再想到當年情景,樂間不由也受觸動。

“末將等人想問將軍,城牆之下秦軍所說,可是當真?”趙兵密密麻麻擠上了城樓,司馬尚從上至下遠遠望去見一個個仰頭看著自己的士兵們,一眼望不到盡頭,他們眼中都閃爍著怒火,知道自己心中猜的結果恐怕已經來了,到了這一刻,他反倒是冷靜了下來,瞞是瞞不過去,趙兵們有權利知道真相,更何況縱然他欲瞞著,可李牧仍在,秦王既然敢做這樣的事情,使秦兵念趙偃往事,恐怕也不懼使李牧出面作證,到時事情公佈天下,自己就算硬咬著不鬆口又如何?

事到如今,不若以一已性命祭奠那些城樓之下早已英魂逝去的趙兵們,他們至死也不知真相,這一切全是源自於自己心中想要忠君報國的私心。司馬尚自詡大丈夫,可是到如今才發現他不過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小人而已,利用士兵們的死來守護趙國,完成自己心中心願,若是他們心甘情願便也罷,可明知真相而不告知,這等行徑與小人又有何兩樣?可笑他竟還想與廉頗相較,廉頗雖死,但堂堂正正,他落到如今局面,尷尬無比,卻是他自已尋來。司馬尚並非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他心中還有忠義分明,一旦想通這些,他便已經打了以死報國的主意,聽到士兵們問話,他狠狠閉了下眼睛,深呼了一口氣,手掌緊握,掌間傷口一陣陣刺痛傳來,他卻是強忍住了,半晌之後再度睜開眼睛時,眼中已經是一片清明:

“不錯!秦軍所言,事事屬實。”他聲音並不大,但不知為何,在這片洪亮而聲勢威猛的呼喝聲中,趙兵卻將司馬尚的話聽得清清楚楚!許多人登時紅了眼睛,不由自主的抽出腰劍刀劍,對準了司馬尚,殺氣騰騰逼了過來。家破人亡之仇,與父母親人身死之恨,外加被隱瞞與矇蔽之後的憤怒,以及這些上位者將自己等人視若螻蟻,恣意戲耍利用,頓時令士兵們心中隱忍多時的情緒一下子暴發了開來,他們手中的刀劍不再是對準前來進犯的敵人,而是對準了表情平靜的司馬尚,一步步朝他逼了過去。

司馬尚面對眾人的怒罵與逼問有些不敢直視這樣一雙雙含滿了仇恨的眼睛,在片刻之前,他們心中還願為趙國而死,看他的眼神還帶著崇拜與真切的敬畏,可是這一刻卻全轉為了厭惡與憤怒,還有陣陣殺意,他到底是受了嬴政攻心之計的影響,這一刻竟然對秦兵也恨不起來,只覺得有些遺憾趙惠文王之後再趙國卻再無英主,今日東陽之禍亦是當日趙偃先行種下惡果,直到如今這惡果才破土而出,給東陽帶來致命危機。司馬尚並非墨家之人,亦是不信鬼神與天道一說,可是在這一刻,好像他心中除了趙國氣數已盡這個念頭之外,再無其他想法,戰士們的刀劍已經逼了過來,已經可以看到許多臨近自己的青銅長劍斑駁的缺口,這些缺口乃是昔日為了趙國拼死而戰的結果,可惜趙王卻辜負了他們這樣一片忠誠之心。

樂間眼中不由自主的蒙上一層熱淚,心中悲痛已極,司馬尚身上已被憤怒的士兵們砍了百十刀,他身上血流匯成小溪,處處都是刀劍的創傷,他卻戰著並未倒下去,目光雖然黯淡,但看他的神情卻是帶著遺憾與笑意,樂間想要張嘴說自己也是知情人,可是在司馬尚的眼神之下,在他臨死時亦想保住自己的眼神之下,到嘴邊的話卻是吞了回去,他不能辜負了司馬尚一片苦心,否則他縱然是死了,恐怕也會留下遺憾。(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