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城外趙歌(一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禹繚心中雖然轉了個彎,但臉上卻依舊帶著微笑淡然的表情,並未多話,想來魏轍也明白嬴政打的主意,可偏偏他心中就算明白嬴政打算,也止不住衝嬴政長揖了一禮,真心道:“大王真乃寬宏仁義之賢明君王,此天下大王取之,乃應上天之勢,正該如此,老臣先替趙兵謝過大王活命之恩!”

嬴政點了點頭,他並未隱瞞自己的意思,但魏轍也知道就算他有算計,可他確實是做了對趙兵有利的事,這聲謝恩他也當得。更何況在魏轍看來,嬴政能坦蕩蕩將心中打算毫不隱瞞與他說,不止是一個信任而已,還有他坦然的作風,更是令人敬佩。嬴政看這老頭子眼中閃起星光點點,目光晶亮,微微笑了笑,這才吩咐蒙恬:“暫且將不再攻城,士兵們先退回盾兵之後,稍後魏公手書一封先趙王行事,與殺廉頗內情,再有邯鄲城之事,一應寫出來,恐怕此間事情趙兵不得而知,如此才對趙王室忠心耿耿。政倒想知道,若是趙兵得知父老親人盡皆死於趙王之手,廉頗也是被滅口,不知東陽城中情景會如何!”

他說完,臉上露出一絲冷戾的笑容出來,雖然是笑著,但那笑容卻讓人一望即從腳底寒涼到心裡。嬴政因姚賈收買郭開,對於趙王欲顧名聲而平君心殺廉頗之事知道得清清楚楚,恐怕趙兵此時還被瞞在鼓中,否則就算他們之中有人乃是愚忠之人,若是大部份人表面得知趙王乃是當初造成邯鄲城慘況的兇手,恐怕就算是對秦國仍有牴觸,此時也不可能對趙國如此盡忠,完全是一副拼命守城的形勢,就算是死也要拉墊背的意思,若是得知這些事情,不知趙兵士氣會低落到何等地步!

嬴政肆意的笑了起來,頭頂之上君王禮冠隨著他的笑意珠串不住晃動,打出片片陰影在他臉上,越發顯得他表情陰冷。

魏轍拿筆取了一聲布帛想了想,便一揮而就,寫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檄文,擱了筆,將布帛交到了蒙恬手上。蒙恬在聽到嬴政說廉頗之死時,便是愣了一下,如今攤開布帛一看,頓時臉色黑了大半。他與廉頗交過一次手,雖從他手下狼狽逃出安邑,可心中卻對這老將極為佩服,秦國對廉頗用計也就罷了,畢竟兩國乃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嬴政想剷除廉頗而輕鬆獲勝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悼襄王趙偃乃是趙王,廉頗對其忠心耿耿,沒料到最後竟然因為這樣一個荒謬之極的結論便將其殺害!

蒙恬此時深覺廉頗當真是明珠暗投,可惜當初武安君李牧前去說服之時他不肯歸降,否則如何會落到這樣身首異處的下場,被趙偃懷疑與猜忌也就罷了,死了還被潑了個通敵造反的汙名,若他地下有知,恐怕這會兒就算是死也該不瞑目了。蒙恬嘆息了一聲,想到當時遠遠看到的身影,心下也不由替他可惜,但此時他捏著這塊布帛卻知道今日一個時辰之內攻下東陽再不是夢想,情感終究有限,理智很快便令他行了一禮,大踏步便出了營帳之中。

不多時,秦國之中收兵的鳴金聲便響了起來。打得正是如火如荼的時候,司馬尚剛勒令眾人給自己重新取了弓箭,不死心還要再往嬴政車駕放箭時,卻聽到對面傳來收兵的鳴金聲!他不由愣了一下,此時秦國雖未佔領東陽,但絕對是佔據了有利位置,只要不出一兩日,黃於淳等人還未到的話,東陽恐怕就會易了主,甚至見識過秦軍之中投矛兵與那威力巨大無比的弓弩威力之後,司馬尚心中更是有種若是攻打下去,說不定東陽今日便沒法守住的最壞預感出來。

此時隨著鳴金聲,秦兵如來時一般,跟退潮似的向遠處跑了回去,司馬尚不自覺的松了一口氣,這會兒見秦兵退走了,他這才覺得自己渾身無力,緊繃之後一旦放鬆,竟然覺得身上無一處不難受,簡直是比自己親自上陣殺敵之後的感覺還要不妙。

“終於退了。”司馬尚與趙兵之中許多人心裡的想法一樣,不自覺的便將這樣一句話逸出嘴邊,那頭大將樂間卻是眉頭緊鎖,目光凝重,聽到他這一句話,便是搖了搖頭:“此事恐怕並非如此簡單。”

一句話,將司馬尚剛剛才褪下去的心又緊緊提了起來,樂間眺望遠處,眯著眼睛仔細看了一陣:“如今只是攻城的秦兵暫退,但秦王所乘的車駕並未後退半步,反倒是上前一段,若是某沒料錯,恐怕秦軍另有動作!”司馬尚心中的驚喜與放鬆還未來得及完全褪去,一聽這話頓時心臟如同被人狠狠捶了一下,伸手按在城牆之上,身子往前俯便往遠處看,事實上他站在城邊的距離與俯身去看的也是差不多的清楚,但司馬尚就是心中下意識的覺得自己有些不敢相信樂間的話,深恐他此話成真,可誰料他就算看得清楚了,卻是不得不承認樂間此話有理。

秦軍裝備精良,士兵悍勇,無緣無故,明顯勝券在握的情況下還鳴金收兵,肯定另有詭計。司馬尚手心滑膩的厲害,不止是有汗跡,還有斑斑血跡。冰冷堅硬的城牆染上了厚厚一層血垢,變得潮溼而又粘膩,濃郁到令人窒息的血腥味兒散在空中,那牆也像是染上了士兵們的熱血,變得溫熱,也可能是趙兵用血澆灌城牆,便得血一層層凝固,而最後完全將那些冰冷的牆磚泥土裹在了血塊之中,司馬尚心頭陰雲籠罩,還未開口,對面秦兵卻是已經齊聲開始唱起了昔日邯鄲城中趙國舊歌來。

司馬尚滿心疑問,還不明白這歌聲是何意,可城牆之上許多趙兵卻是面色黯然,許多人手中原本緊握住的刀箭力道登時松了不少,原本一心赴死的表情漸漸有了鬆動與變化,許多人甚至不由自主的跟著歌聲哼了起來,接著,便是死一般的沉寂,許多人潸然淚下。

自邯鄲城破,趙兵們便失了父母與妻兒親人與好友等,孤伶伶跟著趙王逃亡魏國,受人臉色,趙王昏庸無能,連王都邯鄲都已失去,許多士兵家破人亡,亦是無家可歸,這些年來無一日過得安穩,哪裡還有閒情逸致聽到歌舞聲樂?如今聽到這昔日熟悉的詩歌,許多人不由自主的或跟著哼唱,或跟著哭泣,鬥志全無!

此時若是還不知對方打著什麼主意,司馬尚便枉稱將軍。他臉色鐵青,但此時反應過來亦是晚了。趙兵們心情已受歌聲影響,竟然不能自已,若是自己此時強行打斷他們心中的思家思國之憂,恐怕最後會導致士兵們心中生出牴觸之心來。領軍多年,從未遇過這樣的事情,司馬尚頓時便慌了,一旁的樂間也是滿臉惶惶不安之色,他們原以為唱了趙歌此事便已告一段落,可是陡然之間,那歌聲竟然頓了下來,一眨眼間,對面士兵竟然齊聲高喝了起來:

“昔日逆王偃,寵幸奸臣郭開,貶殺賢能忠臣,親小人而遠賢臣,不分是非黑白,只知貪圖享樂,不思劫力救國,卻只圖一已安危而至將士庶民性命視如無物。”這話是由近二十萬士兵齊聲開口大喝,那聲音頓時震入雲霄,像是炸雷一般響在眾人耳邊,挾著一股不可抵擋的悍然之勢,撲進每一個人的心裡頭,司馬尚頓時臉色更是難看得好似能滴出墨汁來,卻是對這樣的情況悲哀的束手無策。

而剛剛被一曲趙地歌謠引得君心浮動的趙兵們聽到這話,許多人哭聲一頓,想起這些年來的遭遇,頓時心有戚戚焉,早忘了對面喝罵指責之人乃是趙國世仇的秦人,一心沉醉在自己的心緒之中,鬥志更是散了大半。司馬尚焦急無比,雖明知自己趙國此時危險之極,但聽到此話,他仍忍不住大聲喝道:“胡說八道,此乃一派胡言!”他雖然吼得聲廝力竭,但這聲音與二十萬秦軍聲勢相較,頓時如同一滴水珠湧進了河涇海流之中,再無聲息,連半絲波瀾也未掀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司馬尚心頭髮寒,而更令他頭皮發麻的,則是許多趙人士兵看他的眼神,帶著懷疑與不信任,還有一絲隱藏在心底的憤怒,司馬尚心下頓時慌了,他知道若是廉頗之死真正因緣一旦傳散開來,引起兵變恐怕都是最輕的結局,更有甚者,可能自己的性命不會死在秦人手中,而喪於趙兵之手!不過憑他瞞著趙王等人行為,又驅使士兵為如今的趙嘉賣力的行為,若是實情一旦公諸於眾,恐怕趙兵心中會恨他入骨!司馬尚一想到這兒,腦子一片空白,他知道事情可能會有的結果,但此時事情卻已不受他控制,當初明知趙王如爛泥扶不上牆,卻偏偏看在先代惠文王份兒上而不願見趙國消亡於此,他一片忠心,卻不能與仁義兩全,是他做錯了麼?(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