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白與《頭腦特工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機器人瓦力》出人意料的“偏門”營銷達成的效果不僅讓同行們有些目瞪口呆,哪怕有意識無意識的參與了這場網路狂歡的媒體和很多網民都為此感到了驚訝。

雖然此類的營銷手法過去也有,但絕對沒有這麼大的規模,和這樣好的效果。

幾大短影片平臺經過了這兩年的飛速擴張,短影片平臺的盛世才剛剛開始,《瓦力》的短片賣萌營銷正是依託短影片平臺才實現了病毒式營銷。

在此之間雖然也有電影開始利用短影片平臺進行宣傳,但效果遠遠比不上《瓦力》。

可以說這是全國人民第一次見證這樣的營銷爆款。

主要是《瓦力》這種兩分鍾的由兩三組小故事組成的賣萌短片和短視平平臺簡直天生貼合,而且短片質量也很高,把瓦力的可愛形象和肢體語言展示的淋漓盡致,再加上與環境和夢工廠其他影視動畫角色的有趣互動,讓人欲罷不能。

而夢工廠營銷部門看到了這樣好的反響後也迅速在國外網絡媒體和社交平臺全面鋪開了宣傳,尤其是在油管、推特以及方興未艾的tiktok上進行了投放。

瓦力這個沒有影視作品作為支撐的動畫形象就這樣詭異的開始在國內外走紅,伴隨的不僅是《瓦力》動畫電影關注度的飛速提升,還有周邊產品的熱賣。

夢工廠內部電腦動畫部門也對老闆的天才進行了一番吹捧。

“這下我知道老闆你為什麼非要設計出這麼一個奇怪的機器人了,確實有種胖都都的憨態可掬的氣質。”

動畫部總監項軒拿著平板電腦,看著螢幕上一個奇怪的機器人——不是小機器人瓦力。

而是一個胖墩墩的,通體雪白的,彷佛是那種最簡單的簡筆畫隨意畫出來的簡陋形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輪廓基本是由幾條曲線構成。

橢圓形的腦袋上只有兩個黑色的圓點,中間連著一條線,就構成了整個面部的五官。

比一般的漢字筆畫還顯得寒磣。

但奇怪的是,這個簡易線條勾勒出的圓圓胖胖的輪廓,加上橢圓腦袋上的兩點一線卻能給他一種憨態可掬的印象。

對於總監的評價,另一位專案負責人李淳當著陳景行的面開始拆自己頂頭上司的臺:“項哥你之前還吐槽說這個動畫形象太草率太簡陋,現在立刻又能感受到別樣的魅力了?”

項軒瞪了手下一眼:“我之前的第一印象確實有點草率,老闆設計的形象確實越看越有味道。”

動畫部副總監武寒也附和著:“這就叫大巧若拙,大繁至簡。”

其他人哈哈笑完後看著螢幕上的形象都陷入了沉思,確實是越看越有味道。

項軒說的話還真不是硬拍馬屁。

優秀的動畫師也未必什麼都精通,各方面都強。

尤其作為墨的創始人之一,本來項軒的主要工作是特效製作,他的天賦和優勢一直比較偏向於技術,在藝術設計上相比就沒那麼出眾了。

直到被夢工廠收購後他才開始專注動畫製作的。

像是《功夫熊貓》、《機器人瓦力》的角色形象很多都是陳景行直接設計的,對於《功夫熊貓》的角色形象項軒是比較喜愛的,相比之下瓦力的形象設計他其實是不太感冒的。

但等到開始進行動畫製作後,他就能越來越體會到這個角色形象的魅力。

或許是因為瓦力營銷出圈,成為了新一代萌物,所以內心深處已經認可了大老闆在動畫角色形象設計上具有非凡天賦這個事實的項軒再重新看這個簡陋的名叫大白的動畫角色的時候,突然就能體會到其身上的某種天生的萌態的魅力。

“老闆,你如果從事動畫行業也絕對會成為世界頂尖的動畫大師。”

這是項軒真情實感的讚美,陳景行的腦洞和講故事能力本身就在上乘,夢工廠的大部分動畫作品陳景行都深度參與了故事創作。

又有能敏銳把握到萌態,抓住觀眾心靈的形象設計能力,成為頂尖的動畫大師絕對是足夠的。

陳景行進入了正題:“行了,別拍馬屁了,大白這個動畫還不急,咱們也抽不出足夠的人力,《頭腦特工隊》的故事影帶已經完成了嗎?”

今天是公司搬遷到新總部後他與電腦動畫部的第一次會議,主要的議題就是一起觀看動畫電影《頭腦特工隊》的故事影帶。

故事影帶是用“前置編輯器”將故事板上的故事草圖,可以理解為有分鏡指令碼的連環畫,一張張掃進計算機中,配上對白、簡略的音效和配樂,以影片的時間時間敘事剪輯成故事影帶。

跟特效電影中的cg預演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家一起看故事影帶,看敘事夠不夠流暢,情緒起伏、敘事節奏有沒有瑕疵,角色形象需不需要改動,這是一部動畫電影的前置工作的最後一步。

從劇本到角色設計,再到故事板和故事影帶,這些前置工作才是最耗費時間的。

甚至往往需要一兩年才能確定下來。

等定稿之後的動畫製作反而是機械性的,堆積人力物力算力的工作。

只是因為有陳景行這個bug,以創作為主的前置工作會大大縮短,所以夢工廠的動畫電影才能製作這麼快。

《頭腦特工隊》是在《盜夢空間》殺青後,陳景行交待給動畫部門拍的下一部動畫電影,到現在不過四個多月前置工作就基本已經完成。

《頭腦特工隊》在陳景行看來是一部非常獨特的科幻動畫電影,第一次有以人類的五大主要情緒為主角的科幻動畫。

將快樂、悲傷、害怕、厭惡與憤怒五種基本情緒擬人化,展開的一個華麗而科學的腦洞。

或者說這部科幻動畫就是腦洞本身。

其中涉及到了一些大腦科學,比如長時記憶的儲存和消退,抽象思維和認知捷徑,關鍵事件與性格塑造,快速眼動睡眠和造夢,被關起來的潛意識等並不淺顯的知識。

而最重要的是,這些新奇的知識概念與劇情結合的非常完美,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寓教於樂的科普電影。

因此其也是陳景行個人認為在前世位面中皮克斯製作的最好的動畫電影之一,也幾乎是皮克斯全球票房最高的非續集動畫電影,在華國票房幾乎相當於沒有的情況下取得了8.6億美元的成績。

唯一的問題就是在國內上映取得的票房不夠好,甚至還不到1億。

當然首先國內市場對動畫電影這一題材接受度確實不太高,在前世位面在國內取得了不俗票房成績的大部分動畫電影基本都得跟大IP拉上關係。

常見的就是在傳統神話中尋找素材,要麼就是跟熊貓、功夫這類的扯上關係。

這就是陳景行為什麼決定先用《大聖歸來》和《功夫熊貓》來破冰,來培養觀影習慣。

其次則是《頭腦特工隊》給人的初始印象相對有些低幼,幾個色彩斑斕的小人站在海報裡,很難讓人聯想到除子供向動畫之外的可能,與《大聖》、《熊貓》這種動畫相比就處於絕對劣勢。

然後是最重要的原因,《頭腦特工隊》在低幼的表象下的故事和內涵是成人的,甚至是有點複雜的。

也就是真正的小孩子在電影院看《頭腦特工隊》的觀影體驗是比不過成人的,甚至都未必能看懂。

這是一部適合成年人觀看的動畫。

沒有太萌的經典角色形象,低幼的初始印象,跟愛情、神話無關,沒有IP的基礎,然後小孩子又看不太懂劇情,乃至被一些觀眾歸類為了“燒腦電影”,這一切結合起來真的完美符合票房毒藥的定義。

不過陳景行並不覺得這是什麼障礙,《第九區》說實話也不是票房炸彈,雖然實際的成績多少超出了他的預料,但他決定製作《第九區》也不是衝著票房來的。

夢工廠到如今又不缺錢,陳景行還是希望能儘可能留下更多的科幻佳作,哪怕票房前景可能不夠理想,但從長遠來看對夢工廠的品牌加持是不可估量的。

他如果特別在乎收益,也不會非要製作《天鷹戰士》和《特別機動隊》了。

除了《頭腦特工隊》之外,還有另一部《超能陸戰隊》,當然陳景行想直接取名叫《大白》,也排進了動畫部門的日程中。

這部動畫電影原型背景就有東瀛城市風格,主角團也基本是以日裔為主,換到華國背景並不難。

而且關鍵是大白這個角色也是動畫史中經典的萌物形象之一,動畫角色萌受人歡迎的一大利好就是周邊收益高。

《頭腦特工隊》“損失”的金錢就由大白來補吧。

當然以電腦動畫部目前進行中的專案和人力資源,《大白》兩年內恐怕是製作不完的。

“《功夫熊貓Ⅱ》的故事板也已經完成了,兩部同時製作的話恐怕都趕不上後年的春節檔。”

項軒有些苦惱的徵詢著老闆的意見,每年在春節檔給全國人民帶來一部優秀的動畫電影這是公司之前定下的規劃。

陳景行邊看著前方投影中《頭腦》的故事影帶,低聲說道:“把資源全集中到《頭腦特工隊》,《熊貓Ⅱ》可以慢慢製作。”

“那《熊貓Ⅱ》距離第一部怕是要隔三年?”

“三年有三年唄,好飯不怕晚,等的越久,果實就越香甜。”

項軒翻了個白眼,隨著夢工廠鋪的攤子,或者說挖的坑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多的引發了觀眾和影迷們的吐槽,光是動畫部門手頭堆積的要製作續集的動畫番劇或者電影就讓他頭皮發麻。

比如《超級戰艦》、《進去的四十六億重奏》距離現在已經過了三年了,還是抽不出空來製作。

《星神記》第三季是二維動畫倒是已經在製作中了,《戰艦》和《進化》都是三維動畫,但現在所有的三維動畫製作資源都被特效和動畫電影佔據,只能在動漫迷的罵聲中繼續鴿下去了。

不過既然老闆都不在乎,那他也沒必要急了。

觀眾本身就是習慣於等待的群體嘛。

陳景行滿不在乎的補充道:“放心,下個月會進行校園招聘,明年也會繼續,肯定給你補足勞動力,有你們大展拳腳的時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