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雙生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黎黛黛去世不久,被立為皇儲,時年十五歲的七皇子,在一次狩獵中不慎落馬,被馬蹄踏得肋骨斷裂,口吐鮮血,當場身亡。

這對已然痛失愛妃的宣宇帝來講又是會心一擊。

然而從這段時間到皇帝去世,他不知是傷心過度無暇顧及此事,還是為著別的原因,一直不曾再明白地確立皇儲。

因而,在七皇子一命嗚呼和宣宇帝去世前後,各方勢力蠢蠢欲動。

宣宇帝共生有十九個孩子,其中九個皇子,十個公主,早夭以及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去世者有六,還存活於世的有三、四、七、九、十三皇子以及其他八位公主,待七皇子去世後,還剩下三、四、九、十三這四位皇子。

郝承恩是最小的十三皇子。

從他經年來呆笨的表現與已然衰敗的母族來看,奪取皇位的勝算著實不大,因而根本沒有多少人關注到他。

爭奪得最為激烈的,便是三、四、九這三位皇子,他們明面上進行招攬賢士、廣施善財、救濟災民等活動,實際上卻是藉此等名義結黨營私,暗中拉攏打點各方勢力,同時樹立好名聲,意圖奪取皇位,為此不惜僱傭江湖殺手,實行暗殺之計。

不少朝廷大臣就此殞命,朝野上下,風雲湧動,人心惶惶。

最後出來平定這場動盪的,是安平王樓舒雋與長帝姬郝尚燕。

樓舒雋何許人也?

無人知曉他的身世來歷,只知其出現之時,便是孑然一人,在軍隊中大放光彩,扶搖直上,成為蕪夢國開國以來最為年輕的將軍。

在他領兵打仗期間,蕪夢國的國土擴張了近原有國土的十分之一,而在歷年百姓經受災害苦痛之時,更是平安將賑災物資送往各地,有力地維護了國內外的和平。

在宣宇帝晚年病弱之時,聖旨一下,將他封為安平王。自此,樓舒雋成為蕪夢國史上年紀最輕的異姓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樓舒雋成為安平王后,同時保有兵權,這賦予他極大的權力與地位。

幾個皇子都想將他這一支力量拉攏到自己派系來。

待到眾幕僚甚至是皇子親自登門拜訪之時,樓舒雋卻稱病謝客,一律閉門不見,很是冷淡。

為著這份冰冷的態度,眾人都以為樓舒雋不願捲進爭奪皇位之事,只做壁上觀。

然而等到宣宇帝駕鶴西去不久後,樓舒雋卻突然亮明立場,揚明支援十三皇子繼承皇位。

滿朝譁然。

他口口聲聲自己所言為宣宇帝臨終囑託,並且拿出了一道聖旨。

這道聖旨,據樓舒雋所說,乃宣宇帝彌留之際親筆題寫,且印有傳國玉璽的印子。

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立十三太子郝承恩為皇儲。

這讓幾個皇子一時如何能信?

可滿朝大臣卻皆是口風一致,立場倒向十三皇子。

與其說是倒向十三皇子,不如說是倒向樓舒雋。

為何如此,卻又與長帝姬郝尚燕相關了。

郝尚燕,宣宇帝最小且嫡親的妹妹也,與宣宇帝同為先帝皇后所出,與自己的皇兄感情甚篤。

身為先帝最疼愛的掌上明珠,郝尚燕從小不喜脂粉釵環,卻偏愛舞刀弄槍,在眾公主甚至蕪夢國眾女子中別出一格。

在先帝魂歸西天後,宣宇帝與郝尚燕的感情愈發深厚,並且在她及笄之後,容許她參與政事。

在其他公主紛紛和親或嫁做人婦時,郝尚燕仍孤身一人。

宣宇帝替她擋下了一切催婚卸權的壓力。

她與樓舒雋一樣威名遠揚,與黎黛黛一樣為民間百姓津津樂道,卻並不被百姓們認可。

只因,她是女子,而她所行之事與尋常女子無半點相像之處。

但朝野與民間有所不同,朝野只管言政,而郝尚燕參與一朝政事,又有兩任皇帝的喜愛與支援,積威甚重。

反而是黎黛黛,被朝廷大臣們稱為“紅顏禍水”,眾人提起,多是鄙夷之情。

同為傳奇女子,郝尚燕與黎黛黛從來井水不犯河水,並無相爭之事發生。

大臣們之所以倒向樓舒雋,是因為郝尚燕同樣拿出了一道聖旨。

她親口證實樓舒雋之聖旨確為皇兄親筆,而自己手中聖旨的內容,則是委託樓舒雋在十三皇子能夠真正獨立處理朝廷大小事務之前,代為管理朝政。

簡而言之,就是讓樓舒雋做攝政王。

先不論聖旨真假,樓舒雋得到了宣宇帝最為親近的皇室中人的支援卻是實打實的。

大臣們的心思瞬時活絡起來。

在朝野浸淫多年,他們深諳權術平衡之道,也明白如何讓自己在政權交接之時平安度過,免受遭殃,甚至從中獲利。

樓舒雋手握兵權,身兼安平王之封職,甚至還有攝政王之職責,加之長帝姬郝尚燕的鼎力相助,足以與另一支力量相抗衡,若是選了別個皇子,卻不一定能形成兩相犄角或是三足鼎立之勢了。

這另一支力量是什麼,又是說來話長。

朝廷之中,後宮之內,大臣之間,百姓街道巷口裡,無論何時何地都有可能隱藏著他們的人。

那便是中監府,中監府裡的人,全為宦官。

蕪夢國開國皇帝立有“宦官不得干政”之規定,奈何在幾代皇帝之後,這一規定漸漸鬆動。

原因無他,宦官之細心與偵察手段,實非它種組織可相比擬,且相比於前朝各方勢力互相牽制,宦官的力量全為皇帝所用,教人怎能不心動?

宣宇帝之前,規定早已被打破,中監府形成龐大規模。而在宣宇帝之時,新一任的中監府主人蘇閻更是將它進一步發展,使其成為遊離於朝政傳統勢力之外的另一股強大力量。

中監府肩負起暗訪、監察、拷問等職責,以前多為私底下進行。而到蘇閻這一代,漸漸轉變為光明正大毫無預兆地抓人,被抓者,往往有去無回。

在中監府勢力無孔不入的滲透之下,人人自危。

不過,無論中監府的人如何猖狂,畢竟屬於皇帝手下,皇帝倚重的人卻是暫時不會動的。

樓舒雋、郝尚燕等手握實權的人,更是中監府不欲起衝突的物件。

中監府這一支力量,雖是有力,但無人敢去招惹,眾皇子也避之唯恐不及。

而蘇閻,也按兵不動,似乎是真的只等著王權交接後聽新帝的指令。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