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紐薩爾躍遷伏擊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假期永遠是短暫且令人充滿遺憾的。遺憾的來源主要是假期過於短暫,以及假期結束之後繁忙的工作。

總之,假期讓人遺憾。

杜桑德非常遺憾的從床上爬了起來,非常遺憾的用熱水洗了臉,然後又非常遺憾的喝下滿滿一杯代母茶。

在代母茶的提神作用下,杜桑德精神飽滿的走入餐廳,和母親一起共進早餐。

“今天您需要出席四個委員會的會議,主持一次定期討論,並且還要審議下議院已經透過了的《促進教育法案》和《提高勞工基礎待遇》法案。”杜桑德在吃飯前,先翻開自己的工作筆記本,向安德羅妮報告了今天的行程計劃,“中午您需要和少數黨領袖法爾科先生一起共進午餐,下午茶時間沒有安排,晚餐時林業部的督察員會前來拜訪,預計會在甜點時間和您會面。”

“知道了。”安德羅妮點了點頭,然後問道,“那我的小秘書先生今天有什麼工作呢?”

杜桑德翻開了筆記本的下一頁,然後臉色頓時苦了起來。

“要去拜訪……十二個部門,見七個地區代表,參加四個會議。”杜桑德哭喪著臉說道,“今天中午我有兩場工作午餐,下午還得去和上阿爾賓大主教見面。”

安德羅妮挑了挑眉毛,有些擔心的說道,“你有工作熱情這是很好的,但這樣的工作安排是不是太繁忙了一點?”

杜桑德哭喪著臉,用最快的速度吃完了自己面前的早餐,“您的工作安排是我調整過的,可是我又沒有自己的首席私人秘書管這些事兒……只能見縫插針了。”

純爺們,雖然抱怨自己一天到晚忙的要死,但仍然會忠實的執行所有的日程表。杜桑德現在感覺自己爺們的純度簡直高達六個9,七位地區代表一口氣全見完,並且順便定下了其中三個地區的教育改革計劃。

不光純爺們,而且特能幹。

·

·

·

杜桑德化身工作狂的同時,位於紐薩爾衛戍海軍司令部的杜尚上校也在努力工作著。

最近兩個月,同盟加大了向紐薩爾星系滲透的頻率和強度,這讓杜尚有些擔心。

紐薩爾衛戍海軍目前擁有兩艘二十年前生產的主力艦,四艘戰列巡洋艦,六艘大型巡洋艦和二十七艘護衛艦。作為衛戍海軍,這個艦隊的組成和強度完全是帝國的平均水平,但和擁有至少二十條主力艦,八十條戰列巡洋艦的帝國皇家近衛海軍艦隊那是確實沒得比。

衛戍海軍的主要職責是保證殖民地周圍兩個行星軌道之間的空間安全。而他們保證這一大片空間安全的手段,則是透過大量佈置在軌道上的“觀察哨”來實現的。

觀察哨是帝國海軍用於早期預警的主要手段,這些觀察哨都裝有巨大的壓縮空氣儲存罐,每一次躍遷進入固定高度後,透過排放蒸汽以及利用火藥發射巨大“反作用物”實現入軌。

入軌後,觀察哨憑藉自己的壓縮空氣儲備和食品、水的儲備,一共能在軌道上執行至少二十天。而在這二十天中,觀察哨裡的二十一名士兵將不間斷的透過光學望遠鏡瞭望軌道內的一切動靜。

同盟人使用的伊普西龍礦似乎混雜有奇怪的雜質,他們的艦船在完成遠距離跳躍時會發出一道耀眼但短暫的藍光。

最近兩個月裡,同盟的滲透船隻開始頻繁的進入紐薩爾附近的軌道空間,甚至有進一步向紐薩爾靠近的趨勢。

這樣的舉動很不尋常,尤其是在考慮到帝國在博米爾的防線壓力逐漸增大,博米爾衛戍艦隊幾乎全軍覆沒、當地防務由帝國近衛海軍艦隊全面接管的情況後,杜尚開始感受到了巨大壓力。

頻繁的抵近偵察,往往是大規模攻擊的前兆。

向奧林請求更多援助的信件已經送出去了一週時間,海軍部的官老爺們很可能還在想辦法推脫——博米爾遭到攻擊後,四十一個殖民星的衛戍艦隊司令員恐怕都已經向奧林遞交了增強裝備的請求。

人人都喊著“狼來了”,真正遇到狼的求救聲就難以避免的會被遮蓋掉。

杜尚派自己的副官和參謀長直接帶著報告去了奧林海軍部。他讓自己的副官在參謀長閣下向奧林海軍部報告的同時,帶著一封私人信件去找了已經被提拔為少將的霍恩將軍。

信件中,杜尚詳細說明了目前紐薩爾面臨的挑戰和危險,並且請求少將先生給與援助。

“紐薩爾是帝國目前唯一的機動車輛生產廠商,據我所知,杜桑德和他的合夥人還在繼續改進煤氣機。”為了讓海軍突擊隊的少將先生發揮出更多“主觀能動性”,杜尚還在信件裡直接透露了杜桑德和波琳娜的“研究進展”,“全新的煤氣機功率和運轉穩定性取得了巨大進步,但距離投入量產還需要一定時間。”

這個話裡的意思就很明顯了,“將軍閣下,您的大玩具有了全新DLC,但是開發組已經快被人給揚了!要是你還想要這個DLC的話,趕緊過來救人吶!”

求援是肯定要求的,作為帝國海軍的衛戍艦隊指揮官,杜尚需要做的事情卻不止求援這一項而已。

在他的命令下,衛戍艦隊展開了一次大膽的主動伏擊任務。

根據瞭望哨的觀察,同盟人的抵近偵察是很有章法和規律可循的。雖然他們完成跳躍的時間不好估計,但偵察艦隊正在以紐薩爾黃道切面的角度進行躍遷偵察。

根據參謀部的研判,對方應該是在試圖偵察紐薩爾的軌道防禦水平。他們似乎對星港和環繞在紐薩爾同步軌道上的觀察哨格外感興趣。

其他地區的觀察哨一般就只是個單純的觀察裝置。但紐薩爾風格不一樣。

主力艦的主炮炮管在射擊二十發炮彈之後就需要進行更換,更換下來的炮管一般就會直接作為廢品被處理給殖民星或者其他地方的廢舊金屬商回收掉。

但杜尚不是這麼個性格。他將這些炮管全都收集了起來,然後讓人直接焊在了觀察哨外。

觀察哨的體積不小,再加上密密麻麻的光學觀測裝置和稜角分明的外觀……至少遠遠一看,焊接了炮管的觀察哨看起來就像是環繞在軌道上的軌道炮臺。

雖然炮管只是單純的焊接在了觀察哨上,這壓根就是個沒有用處的廢物。但架不住它的外觀確實唬人,似乎就連同盟的偵察艦隊都被嚇著了。

而杜尚準備藉著這個機會,給同盟人送一份“大禮”。

兩條主力艦不能動,她們的目標太大,一旦出動就很容易被潛伏的同盟人發現。戰列巡洋艦也是同理——她們的裝甲比主力艦更薄弱,但火炮和主力艦是同一級別。雖然流線型的線條讓她們在正確的角度下投影面積和大型巡洋艦差不多大,理論上生存能力更強一些。但杜尚還是不打算冒這個險。

他出動了四條大型巡洋艦,以及八艘驅逐艦。這十二條艦船組成的艦隊將會潛伏到參謀部推算的同盟人偵察地區,然後嘗試捕獲一條同盟偵察船。

這是一項成功率很低且執行難度極高的作戰計劃。在風帆艦時代,俘獲敵對方艦船就是危險性極高的任務。跳幫作戰意味著擁有艦船優勢的海軍們需要離開自己的艦艇,進入敵方艦艇狹窄且陌生的環境中,與對方近距離作戰。

在槍支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跳幫作戰等於脫離了艦船裝甲的保護,放棄使用大口徑主炮進攻。這會極大削弱海軍士兵們的作戰能力,甚至有可能在攻擊敵艦的過程中出現重大傷亡。

但杜尚仍然決定策劃並且執行了一場在星際穿越背景下的風帆時代跳幫作戰。

他需要獲得足夠多的情報,來判斷同盟是否已經將紐薩爾視為接下來可選的作戰目標。

今天,是執行作戰的日子。

“司令閣下,發現閃光!”因為需要用繩帶捆住以避免因為失重而漂浮在半空中,坐在座位上的杜尚難以迅速掌握所有“情報”。因此,指揮室內聚集了一大群低階和中級軍官們。

不同的軍官負責不同的專業細節。衛戍艦隊的作戰指揮室位於星港內部,由六層整整一約爾厚的裝甲進行保護。作戰指揮室對外的情報收集主要透過接受燈光訊號完成,而訊號在經過轉譯之後,再由傳令兵透過一層又一層厚重且狹窄的通行氣密門傳遞進作戰指揮部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樣的傳令效率低下,但至少安全。

參謀和秘書們負責根據傳令兵收穫到的訊息,在半空中進行沙盤推演和佈置。這項工作經常會要求參謀們漂浮在半空中對模型進行調整,因此也經常會出現參謀們完成了佈置之後漂浮在半空中無處借力,最後只能由其他參謀們推一把才能重新接觸到地面的事情發生。

而在作戰室內,為了保證不因為這樣愚蠢的失誤耽誤大家的時間,這些參謀們各個身上都會拖著一條長長的帶子。

其他的作戰參謀則會根據情報,不斷的對戰場局勢進行研判分析,並且還會在研判過程中加入對自然天體的考慮。

比如這一次的伏擊跳幫戰,衛戍艦隊所派出的伏擊艦隊就需要提前一天進入小行星帶,人工捕獲一批小行星,然後利用鋼索栓在一起,從而形成隱蔽物。

這是一項非常艱鉅的工程,好在海軍的工程兵們穿著厚重的採礦氣密衣,及時完成了這項工作。

現在,一張大網已經鋪好,就等同盟人自己送貨上門。

“閃光位置已經鎖定,距離預定伏擊地點還有1.4光秒。”

然而對方出現的位置不是很理想。

1.4光秒,意味著大約18萬哩的距離。這個距離嚴重超過了帝國海軍的火力投射能力。

艦隊中火力最強大的大型巡洋艦裝備有19寸火炮,炮彈在標準裝藥下出膛速度為1070約爾每秒。從這個距離上射擊,炮彈飛行到同盟偵察船的位置上需要耗時二十八萬秒。

也就是說,至少77小時後,炮彈才能擊中目標。

“繼續等待。”杜尚發出了指令,同盟人現在的位置太遠。現在哪怕讓艦隊實施躍遷,也完全不可能實現預定的作戰目標。他必須繼續等待下去。

半小時後,同盟人實施了第二次躍遷。

“距離預定伏擊地點還有1.1光秒。”

第三次躍遷發生在一小時後,“距離伏擊地點還有0.4光秒。”

杜尚對一旁的副參謀長問道,“他們的活動軌跡和你們預估的區別有多大?”

“目前來看,都還在預計範圍內。”副參謀長夾住了自己的單片眼鏡,然後開始翻看手裡的推算報告,“在未來的三次躍遷中,同盟人距離伏擊位置最近。目前計算的最近距離大約是四百二十哩。”

在這個距離上,19寸火炮能在出膛後十分鐘左右命中敵艦。

“但願你們的計算是準確的。”杜尚重新把目光投向了正在進行調整的沙盤,在參謀們推演的沙盤中,有一個紅色的圓球格外醒目。而這個圓球周圍,十二條艦船虎視眈眈的圍成了一個半球體。

“第四次躍遷,推算距離伏擊點還有一千七百哩!”

推算一艘具有星際躍遷能力的艦船接下來會處於什麼位置,這是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伊普西龍礦的使用方法出乎意料的簡單——對它進行加熱即可。

所有的伊普西龍礦石都需要被加工為直圓錐的形狀。將加工成了直圓錐形狀的伊普西龍礦加熱到一千七百八十五克氏度(與攝氏度定義相同)後,這種神奇的礦物會將自己體積1000倍且形狀相同的“躍遷空間”中的一切物質連同它自己,一起“躍遷”到其他地方。

躍遷的方向為直角圓錐底圓圓心向高點做射線的延伸方向。

如果沒有進行人為加工,伊普西龍礦的躍遷方向將根本無法估計。而圓形的伊普西龍礦則完全是隨機進行躍遷,似乎只有加工成直角圓錐的形狀之後,這種礦石的躍遷方向才能完全被人為控制。

而躍遷的距離則和這種礦物維持1785度高溫的時長有關。

維持1785度加熱1秒,躍遷距離大約為一千哩。

停止加熱後,伊普西龍礦石的溫度會自然下降五度。在降溫到1780克氏度之後,躍遷會瞬間開始——同時礦石的溫度也會在一瞬間回落到20度。

無論是在水中,在真空環境下,還是在其他燃料作用下。伊普西龍礦石的溫度永遠不會超過1785克氏度,也不會低於20克氏度。它的升溫速度與燃料有關,但降溫速度則為恆定的“瞬間消失”。

帝國已經發現並且使用伊普西龍礦石四百多年了,但仍然沒有人能搞清楚為什麼這種礦石會具有這種莫名其妙的特質和作用。

在沒有被加熱到1785度時,伊普西龍礦的外觀就和一塊普通的石英石差不多。在加熱過程中,它本身的綠色將會逐漸褪去並且轉變為紫色。

由於加工精度和礦石純淨度影響,進行長距離躍遷時,艦船經常需要中間停下躍遷,然後對自己的位置進行矯正,隨後再進行短距離躍遷從而抵達目標。

預測到對方的行動模式,等於參謀部已經推算出了對方使用的伊普西龍礦石加工精度和形狀,並且以此作為依據,推算對方在抵達最佳觀察位置時需要進行多少次躍遷調整。

參謀部對同盟艦船行動軌跡的估算是九次躍遷,而他們安排的伏擊地點就在同盟偵察船完成了第六次躍遷之後。

第五章 紐薩爾躍遷伏擊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