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仙收徒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揚州。

揚州的都城名叫洛川,據說在很久以前這裡名叫落川,因為有條大川被仙人丟在了這裡,故而得名落川。

後來這名字傳著傳著就變成了洛川。

不過洛川這座城還真的是建立在一條河流之上的,這條河名叫洛河。

洛河直直地穿過洛川這座巨城中央,河流兩岸,無數樓閣林立,人群如潮水般在樓閣之間流淌。

青磚黛瓦都點綴著斑斑雪跡,青色的油紙傘下,佳人駐足石橋,莞爾一笑,傾國傾城,行人也只是多看了她一眼,便自顧自地離去了,皆因洛川城中佳人實在太多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柔美如水的江南之城,塑造出楚楚動人的洛川女子聞名天下,也塑造出無數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文人墨客。

李耳老先生更是稱洛川城下藏有文氣,並在這裡建了天下書院。

河流之上,一艘艘或大或小的船隻來來往往,當真是千帆過盡,萬影將來。

曾有人開玩笑說,單單是洛川一座城貿易額便抵得上整個揚州一半的稅收。

不過,洛川城的繁華的確是一眼便能看到的。

這座城市依靠著這條洛河溝通著四通八達的水系,做著五湖四海的生意。

不過洛川城的熱鬧,可以說一半是源於洛河之上的生意,還有一半則是源於這座天下書院。

如果說整個洛川城如同一張落在在洛河之上的巨網的話,那麼天下書院便是落在巨網之上的一隻大蜘蛛。

這只蜘蛛穩穩當當地趴在巨網的正中央,任憑風吹浪打,亦是巋然不動。

以洛川城的正中央的一座最高的樓閣為中心,方圓百里盡屬天下書院的範圍。

書院之中,每日書聲琅琅,鐘鳴鼎食,外界的喧鬧彷彿都被那一層紅色的高牆給隔在了外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牆之隔,便是兩個天地。

就在天下書院之中,有一處小小的碧綠竹林。

此時雖說雪已經停了,可外面還是冰天雪地,寒風凜冽如刀。

就在這一片竹林之中,一位身著薄裙,美若天仙的女子正坐在其間彈著古琴。

不過她身上所散發的美,並不同於洛川女子的那種柔美,她擁有筆挺的鼻樑,尖尖的下巴,如若不是閉上了眼睛,可以想象她的目光是怎樣的咄咄逼人。

她並不是洛川城的女子,她來自長安。

她此時彈奏著的曲子,也是一首戰曲,名叫《秦王破陣曲》。

急促琴聲正如此時的凜冽陣陣寒風,冰涼刺骨卻又充滿絕望的氣息。

據說當時作曲的秦王正深陷絕境,無處可逃,萬分絕望中,他親自上陣擂鼓為將士們助威,指揮著早已經潰不成軍的將士們發起最後的無畏的衝鋒。

當這一曲的最後一個音節落下時,一陣掌聲響起,有人撫掌大笑著說道,“好啊!彈得好!這才過了多久,姜知鳶姑娘便將琴道修煉到了這般境地,果然是天縱之資啊!”

不過聽到這話,姜知鳶卻皺起了眉頭,臉上露出厭

惡之色。

兩個男子出現在竹林外,奇特的是,兩人的面容都十分相似,只不過一人稍顯高傲,一人稍顯冷酷。

而剛才撫掌大笑的正是高傲男子。

“徐文,你來這裡做什麼?”姜知鳶不耐煩地喝問道。

原來這兩人乃是徐州州牧的一對雙胞胎兒子,自小天賦異稟,早早就被天下書院收下,精心栽培,而姜知鳶則是前面拜入天下書院,想要在此靜修,以期獲得更強大的實力。

不過,徐文卻在見到姜知鳶後,便主動表明心跡,想要與她成為道侶。

一心向道的姜知鳶果斷拒絕了徐文的邀請,結果徐文不死心,便一直死纏爛打,每每得知了她在何處之後,都要過來打擾,弄得姜知鳶是不勝其煩,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躲著他。

這不,她才剛來這裡沒多久,便又被徐文給找到了。

“姜姑娘,怎麼這麼大的火氣啊?這樣子不僅對修煉進度很有影響,還極其容易走火入魔的啊!你可千萬要小心,多保重自己的身體呢!”徐文一臉嚴肅地說道。

姜知鳶冷冷道,“我如何用不著你操心,你自己有時間說我,還不如用來管好你自己這一雙腿!”

徐文哈哈一笑,卻是說道,“姜姑娘這麼關心我的身體,我真是受寵若驚啊!正好我這兩天清閒的很,不如移步到我洞府之中,與我品一品前兩天我剛買下的一罐長白山的靜心茶,想來這對你的修為大有助益呢!”

姜知鳶冷哼一聲,“大可不必,只要你少來糾纏我幾天,我的修為同樣能突飛猛漲!”

“那怎麼行呢!我與姜姑娘一刻不見便想念得緊,渾身難受啊!我對姜姑娘一片痴心,你怎麼忍心看著我難受呢!”

“呵呵,別自多情了,你好歹也是有名有份的人,沒必要做這種低三下四的勾當,我與你是不可能的!”姜知鳶決然轉身,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徐文卻是在後面大喊道,“你既然是我徐文看中的女人,那我不管用什麼辦法,都要把你追到手,娶回家的!”

然而姜知鳶一言不發,身影很快消失不見。

天下書院的樓閣之中。

“唉,要不是礙於那位的情面,這混小子天天在書院清修之地這般吵鬧,我早就把他拿下了!”有長老皺著眉頭說道,話語間透露著他對徐文強烈的不滿。

“吵鬧,吵鬧又如何?你還能把這對兄弟給砍了不成?你要是敢這麼做,你信不信明天徐州州牧就得把我們這群老家夥的腦袋全部給砍了,哪怕是趙靳文也不敢攔! ”有長老嘆道。

“鬧就鬧吧,我們就當都沒看見。反正都一把年紀了,不差戴這一頂又聾又瞎的帽子。”

“不過這對這女娃是不是有點不公平了,好歹她也是劉景行的外孫女,而且她也來找我們說了這麼多回了!”

“唉,你還沒有看明白嗎?既然劉景行和徐晗煜都裝聾作啞,那我們又何必非要趟進這淌渾水中去呢? ”

“是啊,要我說這樁子事,也早就得到了兩家的默許。

兗州,青州,徐州本就是綁在一條船上的人了,如今親上加親也是情理之中。只不過也不知道這女娃是看不清局勢,還是不想認命啊!”

“命運如此,人又能如何抗爭呢?唉,我們也沒啥可做的,這是他們州牧之間的事。”

“以後多給這女娃送些丹藥,功法吧。對了,後天的書院大比準備的如何了?”李耳嘆了口氣,問道。

“回院長,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 ”李耳身旁的一位妙齡女子輕聲說道,聲音如同百靈鳥一般悅耳動聽,有著滌盡人心中所有負面情緒的功效,彷彿再怒火中燒的人聽到她的聲音後都會變得心平氣和。

“對了,你們座下也都一直沒有收弟子,這回乾脆你們每人也收個弟子吧!免得被天下武者議論說,我們天下書院一向以師者身份自居,可是三仙卻從不收弟子,敝帚自珍。”李耳緩緩說道。

三仙乃是指天下書院中三位強大的七品武者,他們走的都是心修道路,每人都是在一條武道上走到了九州武者當中的最高境界。

他們分別是詩仙李白,畫仙莊周,琴仙蔡文姬。

詩仙李白,據說天生早慧,一歲能言,三歲便能背誦千首古詩,七歲已經能自創詩歌,等到十八歲之時,便已經成為一代大儒,從此便開始遊山玩水。

他雖然不收弟子,也不修武道,可是他一路雲遊,卻引得無數人跟隨,其中不乏有平民高官,富商乞丐,甚至還有低中品的武者。

這些人皆是慕名而來,都對他的詩歌讚不絕口。

他隨口吟誦的詩歌,都被人一一記錄下來,傳頌九州。

他從十八歲一直走到了七十多歲,足跡遍佈九州大地。

一路不管是窮山惡水,還是戰火連天,他都毫不畏懼。

他身後跟隨並保護他的人,最多的時候達到了上千人,最少的時候僅有四五人。

等到他走到走不動的時候,他停了下來,身後的人捧著厚厚的,足有上萬頁的詩集走過來。

他創下了他的最後一首詩,那一日,一旦金光璀璨,照亮了還是午夜的九州。

一詩震九州,一步登七品!

至於這位琴仙蔡文姬則是三仙當中唯一的女性。

據說她是憑藉演奏了一曲絕世之音,驚動了天上仙人,從而被賜下福佑,登上了七品境界。

而畫仙莊周則是三仙當中最為神秘的一人,關於他的突破經歷也是更加奇特。

有人說他是一覺睡成七品的。

也有人說他是在夢中窺到了仙人之姿,畫下了一副仙人圖,醒後觀摩,悟到了大道,立地成了七品。

不過這些都是關於三仙的風言風語,真正瞭解真相的,恐怕也只有他們自己了。

…………

隨著李耳的一番話,三仙都是短暫沉默,隨即紛紛應了下來。

而周圍的其他老者皆是沉默不語。

三仙要在這次書院大比中收徒,這可是個了不得的訊息,恐怕這次會在書院中引發很大的風暴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