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上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世凱雖然用一個精彩的開場應對了三方的刁難,但是此關,還必須拿出真學問!此刻李鴻章的話讓慈禧緩過神來:“恩,能讓左堂部點頭,你果然有些見識!不過你似乎還未言明該戰該和,以及這戰、和之策!”

袁世凱答道:“既然法國人目的是兵費,那麼臣認為,不管和也好,戰也罷,法國人都會撤走,而不會長期擾我邊塞,因此我們不必為邊亂不息而擔憂。”

袁世凱此言一出,左宗棠又不高興了,他立刻說道:“那依你之言,我等現在就可以回家睡覺,等著那法蘭西撤軍咯?”

袁世凱答道:“非也!雖然法蘭西擅開釁端只為兵費,但是他們卻太過貪心,橫索無度!一次次和談後再次出兵就可看出他們的野心!所以我們不得不採取行動,這個行動就是和戰之策!在選擇之前,我們必須解決兩個難題:其一,要法國人撤走,需要多少時間!其二,要法國人撤走,需要多少費用!”

左宗棠道:“怎麼?還要給他費用?難道你想出賣我大清財富去換來法國人的撤兵嗎?”

袁世凱道:“左堂部息怒,下官說的這個費用可能是議和時法國人開出的兵費,也可能是出兵帶來的用度。”

聽了這話,左宗棠心裡好受點,示意道:“你繼續!”

袁世凱道:“先,我大清上國天朝,若是容忍法蘭西這無信潑皮如此犯我天威而不顧,顏面何存?而且百姓們也會有所不滿,因此我們必須儘快解決這法蘭西爭端!其次,和要給法蘭西兵費,戰要動用國庫以資出兵用度,兩相比較,自然是選輕者為之!所以戰與和的選擇,也就是這比較的結果!”

袁世凱的新奇立論讓眾人一陣私語,慈禧沉默片刻道:“好,果然有一語中地的眼界!那你說說你比較之後,有何良策!”

袁世凱道:“臣有一個上策,兩個下策!”

慈禧突然樂了,格格一笑道:“你這人果然有點意思,人家都是上中下三策,你這人卻不是上策就是下策。不過起碼還有個上策,那就說來聽聽!”

袁世凱道:“是!微臣認為,如今不管是戰、是和都是下策!”

此時袁世凱的話再次引起一片譁然,他等於將朝中大臣,包括慈禧在內所有人堅持的觀點,都貶為了下策。在眾人紛紛投去或憤怒,或敵視的眼光時,袁世凱整理一下思路繼續說道:“先說和。法蘭西之無信,我想不用再去證明,此番已經是第三次撕毀協定,舉兵來犯!在這種無信的背後,是其貪婪的野心!我們單純求和,要多少兵費方能求得一時安定?即便我們單純求和能得一時安定,誰能保證其後法國人不會再次背信棄義?因此一味求和,定會讓法蘭西貪慾更盛,更會橫索無度!”

說到此處,袁世凱故意停頓一下。此時主戰派各位大臣一臉得意,左宗棠更是斜眼望向李鴻章。不過袁世凱沒有讓他們得意太久,他繼續說道:“再說戰!兵禦敵,無外乎兩種結果,勝或者敗!若我大清得勝,無疑是擊退法軍,讓其遁走越南,或者能全殲來犯之敵,讓一萬六千法軍葬身我大清邊塞。但是對於法蘭西而言,此舉無外乎是損兵折將罷了,根本無法動其筋骨。但是此後卻與法蘭西結下冤仇,將來肯定是兵禍連來!先不說能不能勝,即便勝了,需要動用大清多少兵丁?需要支用多少銀兩?這些銀兩會否多過議和之費用?而且這還是此次法軍來犯用度,將來要是法蘭西舉兵再來,我大清又要多少兵費?倘若不幸再次上演北寧兵敗,我們又當如何應付?所以微臣認為,戰、和兩途,均無法徹底解除此次邊亂!”

袁世凱話音剛落,李鴻章跳出來反駁:“自我大清與夷邦有所接觸以來,哪次爭端不是靠和談平息?而且照你這麼說和不能和,戰不能戰,那陛下還要我等臣子們何用?”

左宗棠也有些失望的說道:“我大清泱泱大國,難道還怕區區一個邊遠夷藩?他來一次,我們打一次,他來十次,我們打十次,打的他不敢來便是!”

在眾人的紛紛指責中,慈禧問道:“既然不能和,也不能戰,那就你說說該如何行事?”

袁世凱不再猶豫,直接答道:“以彼之道,

身!”

慈禧問道:“此話怎解?”

袁世凱一臉淡定:“法蘭西打打停停,其目的不過是以打試探,以和部署。打的時候,先試探我大清的態度與邊塞駐軍實力,每每等到他們軍事上取得進展,就會挾勝利之威與我大清派去的特使談判,而談判的同時又部署兵力,意圖再戰。等談得差不多了,他們也部署完了,於是戰事又起,再次逼得我們與之談判!他們就是想利用這種反覆索要更多利益。我大清如今和、戰難決,讓其有機可乘;而且廣西駐軍之無用,又助長其囂張氣焰!所以我們不妨也效仿他們之法:邊談邊打,既談又打。一面派精兵與之決戰,一面派出特使與之談判。若是我們戰場得勝,法國人就會乖乖停戰,此時我們再與之籤訂協議,必然可以讓他們今後不敢輕易來犯;即便戰事不利,也可以表示出我大清強硬之態度,讓其不敢漫天要價,否則激怒了我大清數兆子民,那可不是鬧著玩的!這樣邊戰邊談中,定會找到以最小代價解決邊亂的時機。而且這樣還有個好處:可平民間非議!”

其實在慈禧心中早就有這麼個和戰雙途的計劃,只是她的計劃中,和談才是正途,與法國人開戰不過是平息大臣和民間憤怒的一種掩飾之策罷了!此時袁世凱不僅將她的想法說了出來,而且為她這個計劃進行了升級!看袁世凱對上自己的心思,慈禧道:“很好,果然是個上策!”

“謝太後誇獎……”

李鴻章其實不是不懂袁世凱話中的道理,不過此時太后心裡主和,那麼他肯定要迎合。而且正因為太后主和,才對李鴻章委以重任,才能使得他將主戰派的勢力,壓制在毫無地方實權的各個部門裡。若是按照袁世凱的方法行事,必定會提拔重用一幫子主戰派的官員,那麼各地方的實權必定旁落不少!所以袁世凱還未謝完恩,李鴻章就站了出來:“啟稟太后,如今各省兵單餉匱,恐難與法蘭西爭鋒。若是派兵出戰定會激怒法國人,倘若他們再次增兵,只怕我大清無法應付。而且我大清也如夷藩一般行事,那豈不自降我上國天朝之身份?因此如今不能以戰逼和,只能以和避戰!請准許微臣再請第三方前來調停,定能儘快議和,止息邊亂!”

左宗棠混跡官場幾十年,他早就習慣了慈禧一有戰事就馬上求和的做法。這次中法開戰也是這個情況,法國人一打,慈禧就連連派人求和,左宗棠這強硬派早就忍不住了。如今好不容易袁世凱“說服”了太后派兵,即便不是他想象的一樣舉全國之兵出戰,但是好歹比之以前卑躬屈膝的求和好了很多。見李鴻章又來這一套,左宗棠立刻說道:“太后,袁尉亭言之有理!如今法蘭西乃貪心不足蛇吞象,想憑藉區區萬餘人來討些好處。要是一味乞憐求和,那才是丟我大清顏面。什麼第三方調停?若事事都求著洋人辦,那還養這些兵勇何用?老臣力主一戰,即便是要和,也要用槍把他們逼到談判桌上!”

袁世凱看著兩人爭端又起,淡淡一笑道:“我覺得左堂部與李中堂兩位大人所言都有理,而且並不衝突!”

袁世凱的話讓李、左二人都停止了爭吵,眾人定定的看著袁世凱:這小子不是傻了吧?兩人為了這是戰是和已經爭論了不知道多久了,他竟然說並不矛盾?看眾人的表情袁世凱道:“其實如今和是為戰、戰也是為和,關鍵是如何戰,又如何去和!臣有一策,不僅加快平息此次邊亂,而且能讓我大清邊疆更為安寧!”

袁世凱原來的言論就夠讓人吃驚的,此時上奏還有一策,這讓眾臣和太后都立刻來了興趣:“有什麼良策不妨獻上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袁世凱道:“是!不過在微臣獻策之前,請太后准許微臣呈上一物,意輔獻策!”

沒想到袁世凱還帶著道具來的,慈禧當即恩准:“準了!”

袁世凱帶來的道具是一個長長的卷軸,當他慢慢將卷軸展開的時候,一幅世界地圖與一幅越南地圖展現在眾位大人面前。袁世凱得意的一笑道:“破敵之策,以及議和之途都在這兩幅地圖之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