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王權行天下,天地須俯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四大護法金剛嚴陣以待。

可實話說,如果李不言要以功力壓人的話,四大護法金剛聯手也只是送菜。

自星圖大典有成,李不言的修為愈發脫離常理上的武功,雖然本質依舊未變,但與形式上,卻有了不小的變化。

說穿了便是華山的劍,氣之爭。

劍宗所持以劍法為主的觀念,亦可引申為以技巧為主。

氣宗主張的觀念,則是以功力為主,走以力壓人路子。

從初期來看,自然是劍宗更有優勢,但進入後期,便是氣宗的主場。

可那僅僅是如笑傲江湖這般的武俠世界而言。

除非對抗雙方的功力差距過大,最終還是要考技巧來決定勝負的。

這一點,便是進入仙俠世界也是如此。

道行愈深,功力自然愈發渾厚,但於鬥法而言,掌握的技巧高超與否,才是勝負的關鍵所在。

李不言亦是在習成星圖大典之後,才於此節又有了新的領悟。

眼下的勝負已不再重要,李不言想做的,僅僅是以四大護法金剛,來試自己新的太虛劍意。

李不言將微曲在胸前的右臂伸直,劍指指向四大護法金剛。

眼前這個神秘的年輕人終於要出手了!

四大護法金剛如臨大敵,紛紛展現出了自己最強的姿態。

什麼都沒有發生!

一陣微風吹過,場中五人就好像變成了定格照片一樣,一動不動。

四大護法金剛不知李不言是在故弄玄虛,還是存心戲弄。

礙於之前所言,一時進也不對,退也不對。

就是那隱在暗處,跟蹤李不言,且驚動淨念禪寺四大護法金剛的黃衣女子,也想不明白李不言到底要做什麼。

黃衣女子忽然抬頭看了看天,旋即啞然失笑。

哪有人能夠揮手招落劍雨,殺敵數丈之外的啊。

那只怕是宇文化及為了掩飾失敗,故意給自己臉上貼金的說法吧。

真要有那種能人,以宇文化及的水平,現在屍骨都寒了吧。

有道高僧,大多定力深厚,等閒不會心浮氣躁。

可不痴被李不言三番四次譏諷,出手又徒勞而返,定力便沒有那麼好了。

不痴扯著雄厚的嗓音喝問道:“戰又不戰,退又不退,你待如何?”

話音未落,李不言嘴角上揚,輕吟道:“劍神,王權!”

霎時間,四大護法金剛臉色變得慘白。

他們清晰的感知到小銅殿內那股奇異的輻射能量劇烈的波動起來。

“你做……”

不嗔氣急的質問,可話未說完,便已經被李不言的攻勢所影響,根本無法分心說話了。

以四大護法金剛為中心,一個半徑丈餘的圓形區域中,龐大的壓力讓四大護法金剛不得不全力抵抗。

那是遠至千年前,以一國之力,橫掃六國,氣吞山河的帝國之威。

是赳赳老秦,血不流幹,死不休戰的修羅兵鋒。

是祖龍泰山封禪,一統六合的無上王權。

置身王權領域之中,不但要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劍氣襲擊,還要抵禦千年王朝精神威懾。

而比起綿綿不絕的劍氣襲擊,精神威懾的威脅反而更大。

大唐雙龍傳中的武林,高手過招從來不乏心境上的交鋒。

如慈航靜齋的【劍心通明】之境,寇仲,徐子陵的【井中月】,不同的高手自有一套獨屬於自己的心境之法。

心境圓滿不漏,則精氣神合一,能夠發揮出十成,甚至十二成的功力。

若是心境出現破綻,便如【邪王】石之軒一般,功力倒退不說,本該圓滿無暇的招式中也全是破綻。

可從來沒有人,能夠把精神攻擊這種玄之又玄的東西,化為實質的傷害。

但在今日,靜念禪寺的四大護法金剛體驗到了。

當第一波攻勢襲來之時,四大護法金剛就知道自己絕不容有失。

精神層次的交鋒最為致命,而李不言的這一招【劍神·王權】,更是直取心志。

王權所到之地,天下臣服。

這一劍的目的不在傷人,而在威服。

若是敗在這一劍下,四大護法金剛即便不臣服於李不言腳下,也絕難再起反抗的心思。

正是明白此節,四大護法金剛才死守心神,絕不允許自己敗在這一招之下。

但李不言的以劍神為名的劍招,又豈是如此簡單。

若是防守便能化解這一招,那也就不配稱之為【劍神·王權】了。

既是王權,自然要集攻伐,權謀,帝王心術於一體。

體現在招式表現上,便是劍氣虛實之轉換,便是劍意威懾的舒緩迅烈。

箇中滋味,只有身處王權劍域中的四大護法金剛最為明了。

那劍氣虛實變化無常,若實,則斬肉身,若虛,則斬靈魂。

那劍意威懾更如水之無定,如風之無相,如雲之無常。

即使知道對方要攻擊何處,卻也完全無法在殺機爆發之前察覺到徵兆。

如此,方為太虛劍意。

自李不言說出【劍神·王權】四字過去了大約有三息時間,遠處觀戰的黃衣女子依然沒有看出雙方有什麼交鋒。

但四大護法金剛卻突然開始了無實物表演,同時在顏藝上也展露出了驚人的天賦。

黃衣女子距離戰場過於遙遠,無法看清其中細節,更發現不了無色無相的太虛劍氣。

四大護法金剛身上同時飆血,雖只是皮外上,但四人的表情卻顯得格外猙獰,那顯然是常人無法忍受的傷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四人雙手合十,齊頌佛號,欲以佛門無上真經來抵抗李不言的【劍神·王權】。

佛門真經在四大護法金剛精神世界中如一襲鋪天蓋地的袈裟展開,形成一道隔絕天地的圍牆。

而圍牆之外,則是如潮水般的鐵血大軍。

王權意志的前方,不允許有任何阻礙。

潮水般的大軍在一名黑甲將領的指揮下,同一時間張弓搭箭,密集如麻的箭雨拋射而出。

箭雨打在袈裟形成的城牆上,濺起一片片波紋,整座城牆都在箭雨的襲擊下劇烈晃動著。

四大護法金剛在城牆的保護下,高唱佛經,佛性凝聚,竟要形成一具真佛金身。

此時,天穹之上一塊四邊方正,一角鑲金,上盤八龍的玉璽直砸下來,越到近處,那玉璽便就越大,等到了距離袈裟城牆只有十丈時,已然比整座佛城還要巨大的多。

玉璽底部,“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閃爍著耀眼的金光,將剛剛凝聚的真佛金身徹底轟碎。

便如此,玉璽去勢依舊不減,先碎真佛金身,又碎袈裟城牆,四大護法金剛齊齊一震,嘴巴一張,猛的吐出一口血來。

與此同時,精神世界之外,以護身真氣硬抗王權劍氣的四大護法金剛做出了與精神世界幾乎相同的動作。

四僧同時張口噴血,身上袈裟更是直接炸開,化作漫天碎布。

冥冥中,四大護法金剛似乎看到李不言身後一個巨大的帝王身影若隱若現。

那帝王一身黑色龍袍,頭戴冕旒,腰懸一柄長近一米的赤色佩劍,一手按劍柄,一手持聖旨。

雖未言語,目亦不及四大護法金剛,但四大護法金剛皆心生感應,只要那帝王的目光朝著自己掃上一眼,管那諸天神佛,都阻止不了四僧跪服,山呼“吾皇萬歲”!

絕望的情緒在四大護法金剛的心頭蔓延,但就在此時,四大護法金剛又一次察覺到了李不言身後那第一無二的帝王情緒。

那是不屑一顧的情緒。

而不屑一顧的物件,是小銅殿內的和氏璧!

“吾登太極,執掌天下,何須受命於天?”

“皇帝者,人皇天帝,上至九霄下碧落,天地見我皆俯首!”

他不稀罕!

他對和氏璧上刻著的,代表皇權天授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不滿!

他為王權,卻非天子!

王權所至,不管黎民百姓,諸天神佛,皆須低下頭顱!

四大護法金剛心神徹底失守,這份認知,那是連出家人都深感震驚的。

千年以降,世人皆認可天子之說,信神佛之言,而李不言的這一劍王權,卻包涵了顛覆千年以來世人認知的信念。

這是一股何等強大的偉力?

若是出手之初,李不言便用上這份力量,四大護法金剛怕是連三息都堅持不到。

這樣的人,這樣的才情,讓四大護法金剛感到由衷的驚懼。

肆虐的王權劍氣消失了。

一直壓迫著四大護法金剛精神的太虛劍意,也如春風化雨一般消散。

那只有四大護法金剛看到的帝王虛影,王權象徵,也不知何時已經消失在李不言的背後。

局面好似又回到了最初,回到了李不言舉著手臂,還未說出那一句“劍神·王權”之前。

“姑且算爾等表現不錯,本座今日便放爾等一馬。”

李不言收回了手,解開腰間青色的乾坤葫蘆,小抿了一口,又道:“還不給本座把路讓開?”

四大護法金剛與身後幾十個武僧背景牆這才反應過來,為李不言讓開一條道路。

“你們這些和尚,當真無趣的緊,本座走也。”

乾坤葫蘆在李不言手中滴溜溜的一轉,四大護法金剛眼睜睜看著李不言在自己面前失去蹤影,卻連怎麼消失的都看不真切。

不嗔皺眉道:“我們中計了!”

“借刀殺人,是誰?”不貪問道。

“莫非是調虎離山之計?快看看和氏璧在不在!”

四大護法金剛一陣雞飛狗跳,身後的武僧卻完全不明所以。

他們甚至沒有感覺到裡李不言與四大護法金剛的交鋒。

只知道不痴一降魔杵A了上去,又退了回來。

至於後來硬接李不言一式毫無煙火氣的劍神,他們完全沒有察覺到。

就好像是四大護法金剛像收了錢的拙劣演員一樣,虛空表演了一波力戰不敵的戲碼。

四大護法金剛,眾多背景牆武僧,以及偷窺的黃衣女子,三方如何疑神疑鬼暫且不提,離開了淨念禪寺的李不言心情還不錯。

這次接觸和氏璧,給李不言帶來了新的靈感,自創出了【劍神·王權】這樣針對精神的攻擊招式,未來如何暫且不提,在武俠世界,這一招幾乎就是無敵的。

在武俠世界中,大多是手段還是直接攻擊對方身體,便是如幻術之類,也只具備迷惑,誘導之能,鮮有可以直接傷害精神的方式。

而李不言這一手【劍神·王權】,便是利用太虛劍意,將真元化實為虛,變成獨特的形態,對目標的精神意念,乃至靈魂造成直接傷害。

哪怕攻擊被破,因為不需要搭上自己的精神力,也不用擔心受到反噬。

自然,如果是必要的情況,【劍神·王權】同樣可以承載李不言的意志,便如四大護法金剛最後看到的王權體現,帝王虛影。

那便是李不言賦予這一式劍神的劍意,也是灌注了李不言武道意志,是完全體的【劍神·王權】,而非四大護法金剛面對的空殼劍招。

並且,經過淨念禪院這一行,李不言也想到了完整的倚天屠龍操作方案。

這會兒,李不言又不急著把屠龍刀送出去了。

李不言要先把倚天劍做出來。

星圖大典的存在,讓李不言的風后奇書有了根腳,以星圖大典為基,李不言已經想到如何設計風后奇書了。

等倚天劍功成,李不言就要開始物色被選中的孩子了。

最合適的人選某過於寇仲與李世民。

兩人皆是人傑,前者是大唐雙龍傳的主角,後者既是後世名列前茅的帝君,也是被慈航靜齋師妃暄選中之人,得到了僧佛兩道的助力。

若以這兩人為棋子,來顛覆這一成不變的世界,似乎也很有趣,不是麼?

李不言一邊在心中完善著計劃,一邊朝著洛陽城走去。

在身後吊了一整天的人已經不見了,李不言猜測那女人大概是被唬住了。

雖然事實可能比那女子想的更加驚人,但並不妨礙她此時疑神疑鬼,不敢再跟過來。

就是不知道那女人是誰,讓李不言有點在意。

畢竟李不言也不是神,能夠察覺到有人跟蹤,但隔著數百丈的距離,能夠分出男女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最大的可能自然是獨孤閥,畢竟獨孤閥就在洛陽,又和宮裡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難免能夠從某為冰玄勁使用者口中,打聽出一些別人不知道訊息。

可獨孤閥中,有輕功這麼高的女人麼?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