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樓疑案 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老門衛走了。

大家情緒激昂,有人建議立刻搜查張浩的家,找尋贓款。但其他人都沉默不語,他們是心裡矛盾:張浩屍骨未寒,家人正在悲痛之中……此時去不合時宜,至少等喪事辦完,事情平息再……王所長也遲遲不表態。

“王所長,他是畏罪自殺,不值得同情,不能因此就不搜贓款。”

“時間就是生命,防止贓款被轉移。”

幾個性急的夥子抬腿就往門外走。

“回來,”王所長喝住他們,“不可輕舉妄動,這關係到一個人和一家人的聲譽,哪怕是人已死去。”原來王所長不表態是另有不一樣的想法。

“那……”

“讓我再仔細想一想。”

王所長用筆在筆記本上劃拉著,陷入了苦思之中。他一旦進入苦思,那臉就像在受酷刑,讓別人看著都難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在心裡用所掌握的情況為原料,用邏輯推理為粘合劑,心翼翼地堆砌著一座假想宮殿,一磚一瓦、一梁一棟都慘淡經營。

一秒鐘,十秒鐘,一百秒鐘……

大家屏心靜氣,儘量不發出聲音干擾他。

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盯著王所長那光光的額頭,等待著那裡邊奇怪大腦的奇怪產物出世。那情形就像等待著老母雞下蛋。每個人的耳朵都豎得很高,準備捕捉王所長嘴裡即將發出的聲音。

終於,王所長開口了:“我試提幾質疑。”待大家注意力集中後,王所長下去:“按常理來講,張浩聽了李玉山的話後,應該反覆追問李玉山,趙興民揭發他的程度,以權衡自己被暴露的程度深淺,然後再決定自己的行動。何以他聽了兩句話以後馬上就去行兇報復和自殺?似乎過分莽撞……

“其二:即使張浩聽了李玉山的話,斷定自己暴露無遺,也應該是先作一番準備,瞅好機會,再行動。何以一聽到風聲,便馬上跑去行兇、自殺,顯出是臨時決定,毫無準備。這不合邏輯……”

“其三:張浩當時至少手裡還有一筆可觀的贓款,從他那個尚對人生充滿幻想的年齡進行‘性格行為推理’:他報復行兇後,不應該馬上自殺,而會是先攜款潛逃,到名山大川周遊一番,將贓款揮霍一光後才自殺……”

“其四:退一步,即使他馬上自殺,那麼根據他是因自尊心強,感到身敗名裂才自殺這一看,他應到一個無人處去自殺,怎肯暴屍校內,讓萬眾觀瞻?”

“其五:張浩是攜帶兩塊磚頭去行兇的,行兇辦法也僅是把對方砸傷,明他並沒打算把對方弄死。對方已‘置他於死地’,而他卻報復得如此輕微,亦不合常情。”

“其六:應有遺書,對父母有個交代,然而卻沒有……”

王所長停頓了一下,待大家對他的話做了消化以後,又:“既然張治軍自殺不能成立。那麼逆推過來,則必須是李玉山了謊。也就是:李玉山有可能是真正做案者。

“我對事情的真相試作推測,當然,這只是個虛構產物,還需用事實一步步證實它。那天,張浩和李玉山走出校門以後,李玉山給他的是別的什麼事,張浩即火冒三丈,轉身氣沖沖尋趙興民報復。張浩最初記得趙興民是在二樓上課,所以他最初的打算是:到二樓用磚砸完趙興民後,立刻從二樓跳下逃離現場,讓任何人也看不到他,來個神不知鬼不覺。據我剛才在學生中瞭解,張浩身體強壯靈活,過去曾經常從二樓跳下過,記得趙興民老師也講過這一。但他奔到二樓後卻出了意外,趙興民改在三樓的教室上課了。於是他氣沖沖的奔到三樓,實施了報復,報復完以後,他驚慌要逃,一時間竟忘了是在三樓,還以為是在二樓,一糊塗,便縱身越過欄杆,從他假想的二樓,實際上是三樓中跳下……鑄成大錯。”

“哄!”滿室譁然。

王所長繼續下去:“至於李玉山挑唆張浩的原因,可以這樣推理:是李玉山偷盜了財務室,他擔驚受怕,極希望學校裡再發生一別的什麼事來轉移一下大家的注意力,他就挑撥張浩去報復趙興民。而當時,他根本不知道趙興民‘揭發’過張浩有可能偷盜財務室的事。

“當張浩意外墜樓身亡後,李玉山又恰好從旁人那裡聽到了趙興民揭發張浩的事,也就是。”王所長強調,“李玉山是在跳樓事件發生以後,才聽趙興民曾經檢舉張浩的。於是他正好借題發揮,把偷盜財務室的事栽贓給張浩,編造出那一番似乎極合邏輯的謊言來。”

王所長講完,所有人都活躍起來:

“王所長,你真是個奇怪腦袋。”

“一般人是決想不出來的。”

“怎麼靈感之神光照顧你呢?”

王所長又:“如何證實以上推測成立呢?如果是真的,又如何對付李玉山的抵賴,如何用巧妙辦法讓他如實交代出來呢?我設想了如下一個辦法:就是設法透過什麼人向李玉山透露出一個假消息,張浩未死,已被人搶救過來了,看李玉山有何反應。如果李玉山驚慌並逃走,則證明推測成立,我們即一舉拿獲他,攻開堡壘。”

“嘿呀!”有人捅了王所長一拳,“你當初在醫院封鎖張浩死亡的訊息,是不是先想到了這一步棋?”

“不是。”王所長坦率地:“我不是未卜先知,不過是正好用上那步棋罷了。好在目前還沒過24時,連張浩家屬還不知道張浩死,這對我們很有利。”

作者題外話: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