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留意自己的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榮格語錄:

夢無所遮蔽,我們只是不理解它的語言罷了。夢給我們展示的是未加修飾的自然的真理。夢是無意識心靈自發的和沒有扭曲的產物。夢是啟迪,是人的潛意識在努力使整個心靈更趨於和諧、合理。大多數危機都有一個很長的潛伏期,只是意識覺察不到而已。夢能夠洩露這一秘密。

人們會彼此祝願“美夢成真”。有的讀者問我,如果“吸引力法則”證明了你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你吸引來的,那麼夢是否反映了你所期望吸引來的事物?還是反映了你即將吸引來的事物?或者還是完全相反的?夢是否就是將未來所要吸引的事物的視覺化?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這裡我想先談談我對夢的理解。

每個人都做夢,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研究夢。喜歡研究夢的人,一是要看《周公解夢》,二是要看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但是根據人的根器不同,有的人更相信前者,有的人則更容易被後者折服。

我對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和本我、自我、超我的學說很贊同,但是他對夢的剖析,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準,因為有的夢是有意義的,它從近乎怪誕的反邏輯的表象中能夠折射出人的一種狀態、處境和未來的走勢;而多數夢是沒有意義的。個人經驗中,夢無非有以下五種型別:

第一種夢是最簡單的型別,即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是因為在清醒狀態下發生的事情所引起的興奮尚殘留在大腦皮層,導致夢中還會以一種扭曲的形式重現。比如,白天一位姓郭的朋友來電話跟我說起一個荒謬的提議,而晚上我就夢見了她。這種夢是無意義的,是沒有分析價值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第二種夢是入睡狀態下的生理反應。比如血液循環通暢,則會夢見游泳;身體高度放鬆,可能會夢見飛翔;如果你蓋的被子很暖和,房間裡暖氣很足,於是即便是在冬天也會做夏天的夢;比如說你的枕頭邊放著一瓶香水,那麼晚上很可能會夢見進入一個花園。還比如,有一年我和兩個朋友因為有事,臨時住在某學生宿舍,他二人在隔壁房間的上下鋪,我一人一間。由於他二人均鼾聲如雷,於是我晚上就夢見自己來到北京動物園的獅虎山。後來想,為什麼會夢見北京動物園而不是某個屠宰場或豬圈呢?原因是我們當時就在北京教育學院內,恰巧離北京動物園很近,自然夢到了北京動物園。其實這種生理反應的夢也是沒有分析價值的。

第三種夢,如弗洛伊德所說,反映的是人不能滿足的欲求。比如你喜歡某個人,但得不到他,你在夢中可能會夢見和他在一起,親密無間。比如你夢想成為明星,卻沒有這個運氣和天資,於是夢中會讓你走一下紅地毯過把癮。這種夢也可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那種型別,但也可以不是,因為有時候你在潛意識中具有某種難以實現的慾望,但被偽裝了,而在夢中顯現出來。

第四種夢,是最離奇古怪的,最具分析價值的,它展現的是潛意識中的那些資訊,是顯意識中無法感受到的。它可能有預見性,能預示未來,也可能帶有一種心靈感應色彩,可以間接反映出很多顯意識所無法感知的狀況。只有這種夢才是最重要的。比如005年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被告知到某考場參加高考,我進了考場,卻空空如也,到處找桌子上貼的考號,卻死活找不到自己的考號。這個夢說明個人專業發展方向仍然沒有著落,還在尋覓斟酌之中。還有一個預言夢,00年非典之際,有一晚夢見了久別的大學同學,結果第二天在過街天橋上與該同學巧逢。當時他戴著口罩,但是仍然一眼被我認出。

第五種夢,其實是神識離體、靈魂出竅,比如根據國外的臨床研究報道,很多人在催眠狀態下能穿過時空隧道,回到自己的前世或未來,還有的人會夢見自己到異國他鄉周遊一圈,所見事物和人物,後來考證,果然存在。我雖然沒有看見真實的憑據,但是我認為這是可能的。催眠術不是偽科學,而是國內外國為流行的心理理療手段,同時能大大開發人的潛意識。

上述五種型別的夢中,只有第四種和第五種具有研究、分析的價值。第四種夢表明你的潛意識在夢中以扭曲的形式向你展示你目前的狀態或即將發生的事件。如果你開始實施“吸引力法則”,這種型別的夢則會暗示著你實施的程序。

我曾經做過好幾個具有預言性質的夢,夢中反映的是一種志在必得的心理狀態,是蓋棺定論的“視覺化”,告訴我我在努力吸引來的事物正在向我走來。我夢見自己搬到了一個複式公寓中,後來果然如此;我夢見自己得到美國洛杉磯的一份工作,沒幾天就完全應驗。

就在不久前我做了一個具有預言性質的夢,夢中的內容就在隨後的一個月發生。現在想起來,十分詭異。

事情是這樣的,我的北京的親戚向我引薦了某高校的一個系主任徐老師,請她介紹我認識同一所學校的英語學院院長並應聘英文教師職位。儘管我當時尚未見到這個徐老師,我夢見一個較胖的女老師,帶著我去見一個男老師,此人即該校英語學院院長。在夢中他告訴我,我的各方面條件都不錯,但是只有碩士學位,而學校給他們英語學院定的門檻頗高,非博士不要,只有遺憾了。在這之後,我見到了徐老師,果然是一位胖胖的中年女老師,她帶著我去見別的老師,雖然沒有見到那個英語學院院長,但是見到了副院長,而且還和院長通了話,他告訴我的話完全就是我做夢夢到的那些話。

這件事如果和“吸引力法則”來相提並論,是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首先,我既然有興趣去申請到大學任教,當然非常想“吸引”來這個職位,那麼我為什麼沒有“吸引”來?難道是“吸引力法則”失效?事實是,夢中潛意識告訴我,我心裡並沒有把握,因為我也知道這個一刀切的規矩:應聘大學教師,非博士不要。隱隱中我關注的環節,竟然在夢中表現出來。從理性角度說,僅僅有碩士學位去申請大學教師,難度很大,但也不是沒有可能;從非理性角度說,去之前本身自己就給可能性打了問號,吸引力不夠強,宇宙就不會給你調動所有能促成此事的能量,所以你心想事不成。

古印度人有句話讓我不寒而慄:夢和現實世界沒有本質區別。(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