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天啟的造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步安看看四周。

這個設計院的佔地面積還算寬廣。

估計繼續招募幾十個人都沒有問題。其實也不需要那麼多的人。

現成的圖紙。只是根據科技水平進行一些修改。

主要是王步安自己想偷懶。

如果是他喜歡單幹的話,完全可以用機器人精靈來搞定。

問題是,機器人精靈太先進了。

它的某些設計,一不小心,就會腦洞大開,飛躍跳脫。

天啟坦克是需要大規模量產的。

不可能全部都交給工業園自己來生產。那樣會累死。

工業園只是提供原材料。還有關鍵的零部件。比如說磐石150發動機等等。其他的零部件,需要其他工廠生產。

組裝也不可能在工業園裡面進行。肯定是需要另外尋覓工廠的。

要麼是已有的軍工企業。

要麼是新建的軍工企業。

王步安是傾向於後者的。畢竟,前者的話,各種機械設備都不合適。

只有新建的坦克製造廠,才能按需配置,滿足製造天啟坦克的需要。

需要特殊的五軸數控聯動機床。

需要50萬噸的液壓機。

需要機械手。

需要起重機。

甚至可能需要龍門吊。

尤其是需要光刻機來製造主控晶片。

就國內現有的晶片,沒有任何一款是可以移植到天啟坦克上面的。

須知道,天啟坦克可是有兩門口徑128毫米的坦克炮,還有12枚防空導彈。想要同時控制這些武器裝備,沒有一整套嚴密的電子控制系統是絕對不行的。而其他的火控系統,都不可能滿足這麼變態的需求。

在數據處理方面,天啟坦克需要的CPU晶片也要非常的強大。

它需要同時跟蹤至少12個以上的目標。

必要的時候,12枚防空導彈都是可以同時射擊的。

目前很多雷達車,都是可以跟蹤幾十個目標的。可是,那都是獨立成車的。需要數據傳輸。

天啟坦克自己能夠做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嗎?

當然可以。

龐大的身軀有足夠的空間。

它可以放置足夠強大的計算機,還有足夠強大的雷達搜尋系統。

沒有什麼不可能。

只要是你勇敢去想。去探索。

彭德銘的這個隱藏任務,其實非常的不簡單。

涉及到一系列的工業升級。

如果是能夠將天啟坦克生產出來。那其他的坦克就是小事一樁了。

還是讓鍾會他們做點功夫吧。

這也算是工業積累的一部分。

天啟坦克需要用到的鍛造系統、液壓系統、電子控制系統,都是工業的基礎。

將這個基礎搞好了,以後生產盾構機,問題也就不大了。

盾構機可是非常嚴肅的一件事。

他可是和別人約好了三年以後見分曉的。

別的事情都可以不管,這個三年之約,卻是必須全力以赴的。

“鍾會已經做了一些前期工作。”

“我看看。”

鍾會急忙將圖紙拿出來。

主要是根據現在的科技水平,更新了部分的細節。

比如說強化了防空雷達。

以前的雷達體積非常大。

現在的雷達則是非常的輕巧。

不過,從雷達的效能來看,探測距離還是不夠啊!

這麼小巧的雷達,只能偵測五公里範圍。

顯然,對於飛機來說,五公里是不夠的。至少需要五十公裡以上。

如果是能夠達到100公里就好了。

距離越遠,系統反應的時間就越是充裕。

上次,王步安被急急忙忙的叫到長安,給公羊愚山計算一些特殊的方程。

那一次的事情經過,王步安現在也是知道了。老毛子的防空導彈,居然完全沒有反應,就被某國的F-15戰鬥機摧毀了。

雖然老毛子的解釋是操作人員的疏忽。是人為的差錯。和防空導彈本身的效能無關。可是,國際上對這一套防空導彈的印象卻是大打折扣。非但是後來沒有了訂單。就算是以前賣出去的,現在也是被諸多挑剔。如果不是忌憚老毛子發飆,估計會退貨。

你不管嘴巴吹噓的多麼的厲害,實戰卻是沒有發揮作用,誰相信你啊?

昔日的米格-29也是如此。吹噓的非常厲害。

結果後來被F-15連續幹掉了幾架,馬上就原形畢露,無人問津了。

不過,話說回來,米格-29的確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戰鬥機。直到現在,它的效能都沒有過時。修修改改,縫縫補補,還是可以繼續發揮餘熱的。就是老毛子現在元氣大傷,暫時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升級換代了,實在是可惜。

誰能想象得到,昔日的紅色帝國,會一夜之間解體呢?

雷達的知識,王步安有嗎?

有。

非常多。

星際雷達的科技都有。只要1億信仰值。

天啟坦克當然用不上這麼先進的技術。只要是從手指縫裡面漏出來一點,探測500公里都不成問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又涉及到一個工業科技的一個分支:雷達。

雷達是非常精密的儀器。

它涉及到的各種元器件也是非常多。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電子元器件。於是,它又被無限制的延伸出去。

而電子元器件,最重要的就是處理晶片和線路板。

說到線路板,就不得不提到SMT……

說到處理晶片,就不得不提到光刻機……

工業生產,總是一環扣一環的。缺少其中的一環,就不是成品。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橡膠墊圈,都是不可或缺的。

昔日挑戰者太空梭的慘劇歷歷在目。

究其原因,就是一個小小的橡膠密封墊圈失效啊。

想要憑空生產出某種先進的武器裝備,是不可能的。必須是有相應的原材料。相應的製造工藝。

為什麼碳纖維1400的價格會那麼的昂貴?就是雷達需要啊!

為什麼聚碳酸酯那麼搶手?製造戰鬥機的座艙需要用到它啊。

至於鈦合金、氧化鋯陶瓷什麼的,也是如此。

它們都是有非常特殊的用途的。

如果是沒有這些原材料,很多武器裝備都要大打折扣。

就好像是抗戰時期的中正式步槍。技術是有的。製造工藝也是有的。就是原材料不過關。所以質量始終不如德國原裝。

還有那些仿製的捷克式輕機槍、駁殼槍,基本上就是在原材料上被拉開幾個檔次了。

甚至於用鐵軌來製造槍械。只能說是太令人心疼了。

一晃眼,三天的時間就過去了。

幾個人深入淺出的研究了天啟坦克的各個細節。

基本的技術參數確定下來了。

長度還是11米,寬度還是5米,重量還是110噸左右。

雙炮管。口徑120毫米。75倍口徑。

單炮最大射速每分鐘12發。

雙炮迴圈最大射速每分鐘18發。

炮彈平射最大射程25公里。仰射最大射程50公里。最遠落彈點大約80公里。

在2000米距離上,破甲厚度是1500毫米。

配備12枚防空導彈。

搭載磐石500發動機。一萬馬力。續航里程:無限。

搭配水分子合成器。

搭配空調。

確定了基本技術參數以後,就是討論製造工藝,討論如何壓縮成本了。

裝甲車輛最大的特點,就是以數量取勝。

也就是說,在保證一定質量的基礎上,要儘可能的擴大數量。以形成規模優勢。

如果是只有幾十輛,幾百輛,顯然是用處不大的。

二戰的時候,德國人的虎式坦克厲害吧。簡直是橫掃。可是,一旦是遭遇到大量的謝爾曼,又或者是大量的T34,馬上就會悲劇。

在某種意義上,數量也是質量的一個方面。

沒有足夠的數量,僅僅是依靠單打獨鬥,始終是雙拳難敵四手。

而數量,則是和建造成本有關。

成本越低越好。

工藝流程越簡單越好。

一輛99A的造價,才1600多萬人民幣。

可是,如果是裝備1000輛的話,就是160多億人民幣了。金額還是非常可觀的。

你一輛天啟的造價,最好不要超過3000萬人民幣。

否則,就沒有價效比了。

別人寧願要兩輛99A,也不要一輛天啟了。

畢竟,110噸的重量,除了黃河以北的遼闊平原,其他的地方完全用不了。使用範圍受到極大的限制。

在眾人討論天啟坦克的技術細節過程中,還有一個小小的插曲。

這個小小的插曲,就是改造96A坦克的柴油發動機。

不能裝備磐石150發動機,因為是要出國比賽。

萬一有點什麼意外,就等於是有樣品落入別人的手裡了。

要怎麼辦呢?

對現有的柴油機進行改造。

比如說,更換更優質的原材料,更新製造工藝。

彭德銘期待的看著王步安。

這種事情,他必須求助於王步安。

之前,他是準備帶著磐石150去參賽的。但是被領導否決。

磐石150暫時還屬於保密內容。不能帶出國。

他只好是請求王步安改造柴油機了。

王步安肯定不會拒絕啊!

這種可以為國爭光的事情,他肯定是舉起雙手雙腳贊成的。

他利用機器人精靈,對現有的柴油機進行了改造,升級,替換了部分的關鍵性的零部件。

總的來說,動力是提升了30%左右。耗油量則是下降了30%左右。

1200馬力增加30%,超過1500馬力了。極大利好。

耗油量下降30%,意味著儲備油料可以使用更長的時間。原來只能堅持三小時的,現在可以堅持四個小時。

“哎,真應該帶你出國參賽的。可惜領導肯定不會批准。”彭德銘感慨的說道。

“你不相信我的人品,也得相信我的產品。”王步安淡淡的回應。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