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釋恩怨成敗一場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覃聲鸞心底一沉,急問道:“好端端的請什麼罪?莫非有事瞞著我?快說!”

向臘生答道:“事到今日,不敢再有所隱瞞了!當初官府早已將譚二哥監視,跟蹤派去聯絡的兄弟,才找到劉順藏身之所加以圍剿,公子激戰硝洞救回劉順後,官府立刻拘捕了譚二哥。據說譚二哥與知縣趙源生談好條件,不牽扯百草寨其他任何人,才認下了與我軍交結的罪名,一月後被殺在望舟坪下河灘上。”

“譚二哥……!”覃聲鸞一聲痛呼,轉身怒喝道:“如此大事,你竟敢瞞我,好大的膽子!”

向臘生跪在地上低著頭,急忙說道:“臘生不敢欺瞞,求公子恕罪!當初大元帥擔心,捉拿譚二哥乃是趙源生的毒計,那時候營盤嶺北側封鎖嚴密,大隊人馬根本無法透過,公子知道了定會不顧一切前去救援,只怕官軍早就佈下天羅地網等候多時了!因此,大元帥嚴令,軍中任何人不得向公子透露譚二哥被捕的訊息,違者定斬不饒!”

“譚二哥,兄弟對不起你啊!不僅未能施以援手,就連二哥老母都沒去慰問一下,實在有愧啊!”覃聲鸞悲切良久,對向臘生說道:“起來吧,一切都是命數使然!也不知現在譚二哥的母親生活可有著落,你且隨為師到百草寨一趟!”

“如今百草寨團練已經成為官府爪牙,據傳正月十五圍攻營盤嶺的,就有百草寨鄉勇,公子這一去危險萬分,即便能全身而退,但若被寨中的人認出,也會給譚家和昔日那些兄弟帶來禍患的,因此萬萬去不得!”向臘生急忙勸阻,想了想又說道:“狗娃子是譚二哥最貼心的兄弟,聽說譚家大嬸就是他在照顧,不如公子在寨外林中等候,臘生到寨中把狗娃子喊出來,與公子見上一面可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覃聲鸞沉思一陣,終於搖搖頭嘆息一聲:“唉!見上一面又如何?既是如此倒不如不見!這裡有些銀兩,你去百草寨交給狗娃子,囑託他善待譚二哥母親。為師先去渡口等你。”

夷水蕭蕭,天高雲淡,兩岸青山已被寒霜染成金黃,偶有一抹殷紅,似繁星,如絲帶,揮灑其間,與或青或白的絕壁,構成一副精美絕倫的圖畫。

景陽河谷渡口,覃聲鸞足登麻鞋,橫執拂塵,佇立在渡口岩石上一動不動,任憑秋風襲來,將道袍下襬掀起,唰唰作響,眼中瀏覽著兩岸山水,又凝視一陣對面景陽關口,口中緩緩吟道:“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向臘生肩上斜挎行禮包袱,從河崖上匆匆下來,口中叫道:“公子,臘生來了!”

“怎麼如此不長記性?”覃聲鸞眉頭一皺說道:“早就說過,昔日的覃公子早已在照京巖下死去,不要再叫我公子!”

“是,師父!”向臘生笑著立即改口,問道:“您一直站在這裡麼?夷水河中灘多浪急,平日就絕少有長途行船的,何況現在又是秋日枯水季節,您看,連個船影子都沒有!要不,我們還是去回水灣譚三叔那裡看看,能不能搭到木排?”

“不急不急!反正也不趕工,多盤桓幾日又何妨?千里夷水,百里畫廊,流連於此,什麼世間紛爭,恩怨情仇全

拋在腦後,頓覺心曠神怡,思想空明。往年也數次到過這景陽河邊,但從未似今日這般,有閒有心欣賞這好山好水。”覃聲鸞搖搖頭,說道:“再說,我等前去譚三叔那裡,一旦被官府察覺,也會給他帶去大麻煩的。”

向臘生正要再說什麼,突然發現上游數里外,正有一張木排順流而下,越來越近。

“放排師傅……”向臘生急忙揮手高喊。

只見那木排並不大,左右不過丈餘,前後約有五六丈,也在木排中間,圓木竹蓆搭就一個矮棚子,存放物品和排上人員休息。這段河面水流平緩,木排只有前頭一人操持,另有一名排工蹲在尾部歇著。撐排師傅見渡口有人呼喊,便慢慢將木排靠岸,排尾那人立即跳下來,將竹篾纜繩系在岸邊石頭上。

撐排師傅這才問道:“兩位道長,急忙急促呼喊,可有什麼事?”

向臘生上前揖首施禮:“師傅,您這木排可是放到宜都長江口去的?我師徒二人著急前往宜都,可否行個方便將我師徒捎上,船資一定照付。”

“哦!”撐排師傅答道:“這個恐怕不行,深秋以後這河裡少有木排,這木排是一位趙老爺定做的,路上搭乘他人,須得東家同意才行。”

“出門在外多有急難,這木排多坐兩人也不妨事,師傅就行個方便吧!”隨著聲音排上棚子竹簾一掀,鑽出一主二僕三個人來,說話的就是那趙老爺,站在木排邊向岸上望去。

這功夫覃聲鸞也來到水邊一揖首:“多謝幾位緣主,貧道有禮了!”說罷抬頭看去,正與那趙老爺四目相對,兩人彼此大吃一驚。

“白蓮教都督覃聲鸞?”排上趙老爺一聲低呼,身後兩人聞言,立即把手按在腰刀柄上。

“趙知縣?”覃聲鸞也脫口低呼,當初與趙源生數次交手,自然認得十分清楚。向臘生一抖肩膀,飛快卸下背上包袱,把宿鐵攝魂刀搶在手中,將刀柄遞到覃聲鸞胸前。

“哈哈哈……”覃聲鸞大笑幾聲,接過寶刀塞進包袱,重新捆紮端正,掛在向臘生背後,再說道:“往事已矣,白蓮軍都督覃聲鸞早已在營盤嶺歸西,現今只有貧道玉清,遊歷山水,廣結道緣。”

“哦……原來是趙某老眼昏花,認錯人了,慚愧!慚愧!”趙源生愣了一下,旋即大笑道:“趙某也早已不是建始知縣,前塵往事,隨他去吧!今日巧遇道長同行,正好一路討教闡理!”說完,對身後兩人喝道:“不得對道長無禮”,隨即請覃聲鸞二人上排。

木排上竹棚裡,趙源生命隨從備好酒菜,說道:“天地如此之大,你我二人居然能在此重逢,實為難得的緣分!只是木排上條件簡陋,還請道長不要嫌棄,今日你我不問過去,不論將來,只談當下,定要一醉方休!”

“難得緣主心胸如此豁達,貧道恭敬不如從命!”覃聲鸞哈哈一笑,安然就座,問道:“不知緣主此行是往何處?”

“趙某接到吏部公文,調任荊州府同知。先著人將家眷送回老家河南偃師,自己則到施南府辭行。當初建始那錢把總已升任千總,還算他念著昔日共過生死患難,命人為我定製了這個

木排,順水漂到宜都後再換乘木船去荊州府,不然這一路翻山越嶺的,真還麻煩!”趙源生與覃聲鸞幹過一杯酒,再幽幽說道:“當今世道,溜鬚拍馬使錢孝敬才能得勢,似趙某這般不懂經營之人,空有一身抱負,亦是枉然。實不相瞞,月前家父新喪,趙某去荊州府報到後便會告假回鄉,為家父守孝,從此遠離官場,終老桑梓。”

覃聲鸞一時不知說什麼好,只得勸道:“生老病死不可避免,緣主節哀順便!”

“今日巧遇道長,倒使我想起一樁奇異往事,令人唏噓!”趙源生突然想起一事,說道:“當日營盤嶺上錢把總得到一匹寶馬,趙某認得那正是道長的坐騎,可憐那馬除了偶爾喝幾口水外,始終不肯進食。後來大軍撤離時,錢把總亦將那馬帶上,準備回到縣城再慢慢將養,誰知在景陽河渡船上,它居然趁人不備,掙脫韁繩一頭躍進水中,隨波逐浪走了!犬馬忠義尚且如此,真正令人欽佩不已!”

覃聲鸞一直不知“銀狐”去向,此時無意中聽到它的下落,心中震撼不禁呆了。

“道長莫要傷感了,一切皆是緣分!”趙源生勸罷,突然起身解下腰間精鋼遊龍劍,雙手遞與覃聲鸞,笑道:“適才岸邊見道長仍帶著那柄攝魂刀,身上並無佩劍,需知那刀煞氣太重,與你道家身份不甚相符,寶劍乃兵中君子,當是有利修行的。趙某這柄劍,雖不是無價之寶,也算是劍中上品,就送與道長,尚望笑納!”

覃聲鸞趕緊起立,說道:“如此貴重之物,貧道怎敢接受!”兩人謙讓幾次,覃聲鸞突然哈哈笑道:“既然趙兄執意相贈,覃某再客套倒顯小氣了!”雙手接過寶劍,系在腰間,又伸手從向臘生肩上取下攝魂刀,朗聲說道:“寶刀啊寶刀,但願從今往後,世道清明,你永無用時!”說罷,用力一擲,那寶刀飛出竹棚,直落在夷水河中。

“說得好,但願世間殺人利器,再無用時!”趙源生與覃聲鸞撫掌大笑,再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河崖頂上,一老一少兩名道姑,凝視著河中漸漸遠去的木排。

“不要看了!當初佘老漢兒在照京巖前救下你,又將你交付給為師的時候,就曾勸你們見上一面做個了斷,你卻不肯。”年老道姑說道:“此番人家不遠千里而來,漆樹灣、照京巖、克螞洞往返奔走數日,你依然始終不肯現身,為師以為你早已心如止水波瀾不驚,可此時又何必跑來眼巴巴望著?”

年輕道姑紅潤著眼眶,幽幽說道:“師父,走吧,情深緣淺,今生情緣已了卻,從此蕭郎是路人!”說罷,慢慢轉身往上游方向行去,才走得十幾步,不覺又驀然回首,再看向身後河谷。

崖下夷水河中,木排漸行漸遠,再過一處河彎,便會不見蹤跡。撐排師傅高亢的號子隱隱傳來:

向王天子吹牛角,

吹出清亮夷水河,

聲音高,洪水漲,

聲音低,洪水落,

牛角彎,彎牛角,

萬古千秋夷水河……

(全書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