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秘史(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此時,新聞發佈會的現場,一片寂靜......

臺上臺下的所有人此刻都在聚精會神的聆聽著寶物的主人(珮珮)講述著這段不為人知的秘史——

“......但是,伯顏再怎麼神機妙算,他也料不到自己的這一番深謀遠慮居然會一切落空!據史料記載——伯顏獨秉國柄,專權自恣,益無所忌!諸衛精兵收為己用,府庫鈔帛聽其出納!官銜更是多達46字!其勢焰薰灼、威權遠在元順帝之上,以致天下之人唯知有伯顏而已!因此,致使順帝元惠宗深深忌之。元六年(140)的二月,伯顏的侄子御史大夫脫脫早已看出元惠帝欲除伯顏,懼禍及己,便與元惠帝之心腹世傑班籌一同合謀,乘伯顏出獵柳林之機,將其黜為河南行省左丞相。同年的三月,又詔徙伯顏於南恩州陽春縣(今廣東陽春)安置。隨後,伯顏在途中病死於龍興路(治今江西南昌)的驛舍。”

珮珮說到這裡的時候,稍稍停頓了一下,舉起面前的水杯喝了一口水之後,才又繼續侃侃而談起來——

“......以上這一段史料文獻出自於《元史.脫脫傳》和《元史.伯顏傳》。從這些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伯顏在遭到‘罷黜’和‘病死途中’的這段過程中,他根本就沒有機會和自己的家人接觸!因此,他也根本就沒有機會把文稿所隱藏的秘密親口傳述給自己的家人!”

“而我為什麼要特別說明這一點呢?我只是想透過邏輯上的推斷,分析出伯顏親筆所抒寫的那一段用特殊文字而記錄‘傳國玉璽’迷蹤的文稿,為什麼會沒有受到其家人重視的種種原因!”

“根據我的分析——伯顏在藏匿了代表著天命象徵的‘傳國玉璽’之後,以伯顏之性格,他肯定會把知道這個秘密的一切知情人都全部除掉!因此,在伯顏生前,知道這個秘密的人除了伯顏本人之外,是不可能有第二個人的!而伯顏本人也根本沒有預料到自己會突然遭到罷黜!於是,在伯顏突遭罷黜、根本來不及跟家人進行接觸的情況下,導致了他原本打算留給幼子的那份秘密文稿、極為可能是因其諸子嫉妒的緣故,才沒能夠按他所願的傳到幼子的手裡!”

“而這份文稿之所以不被其他諸子重視的原因,應該是除了伯顏的幼子能夠讀懂那段文稿所記錄的內容之外,他的其他諸子根本就不知其文稿所隱含的意思!伯顏之死有沒有蹊蹺,我們作為後人先不去尋根探底,我想說的是——歷史上任何一位權臣落馬之後,其後人的日子肯定不會好過到哪裡去!據史料記載——伯顏病死途中後,其身上已無任何值錢物件,而其僕人也是身無分文!僕人苦求官兵幫其主人落葬,一連哭求了數日之後,才求得一口薄皮杉木棺材裝納伯顏之屍身!文獻有記載曰:‘屍水流出戶外,人皆掩鼻過之,待元廷官員查驗正身之後,才路邊隨便刨坑埋了’!”

珮珮一口氣說了這麼長的一段話之後,又端起水杯連喝了兩口水潤喉,才又繼續講述起了接下去的內容——

“......伯顏死後,元廷官兵查抄伯顏家財,其家財一連數月搬運不絕。因此,我又作出以下的推斷——伯顏所留下的這份特殊文字的文稿,最終的下落應該是在其幼子沒有接觸到的情況下,跟隨其他的財寶一起,遭到了抄家的命運!而又因為這份文稿所使用的文字極其特殊,負責查抄的官兵們無人可以看懂,所以,也根本比不得其他的財寶那樣,受到官兵們的重視!最終——伯顏留下的這份文稿所隱藏的驚天秘密,隨著其家族遭到抄家、財產散落、元廷傾覆、蒙人竄逃等一連串的變故,從此就一直掩埋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

“說了這麼多,大家現在肯定都在猜測——伯顏留下的那份文稿到底使用的是何種特殊文字?大家也肯定還在猜測——文稿既然無人看得懂,那又為什麼會一直流傳至今,最終卻到了我的手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珮珮邊說著,邊轉頭左右看了一眼身旁兩側的錢老爺子和王教授。隨後,她又開始故作玄虛了起來——

“話說——伯顏此人精通蒙、漢、藏、回鶻、梵、波斯等文字語言!因此,當伯顏得到了那枚代表著‘天命象徵’的‘傳國玉璽’之後,他第一步做的就是命人損毀各國歷代國璽,用以混淆視聽、掩飾和隱藏他私下藏匿了‘傳國璽’的這個秘密。那麼,為了保證秘密不被他人所破解,我們可以由此推斷出——伯顏用以記錄這份秘密所使用的文字,是絕對不會使用蒙、漢、藏、回鶻、梵、波斯等元朝疆域下的任何一種通用文字的!”

“同時,我還要特別說明一點,那就是——伯顏作為一個蒙古人,其權勢再如何滔天,他跟他所有的身為蠻夷部落出身的同族一樣,都有著一個通病,那就是——既自卑、又恐懼於漢人歷史的源遠流長和漢民族的頑強不息!《元史.伯顏傳》中,有這麼一段文字記載可以充分印證我的這個說法——伯顏此人‘博聞強記,熟讀漢史,極富文才,能詩能曲!’”

隨著珮珮甩出上述一段又一段的史料、用以從旁印證自己的分析和推斷的同時,她身旁兩側的眾位專家學者們,都不自覺的頷首表示認可。

而珮珮一直長篇大論到現在,這時候終於決定說到最為關鍵的正題上了——

“我一直引經據典到現在,在座的諸位肯定已經等我公佈答案等得不耐煩了吧!好吧,我就不再繼續給大家繞圈子了,在這裡,我首先公佈第一個謎題的答案——伯顏秘稿所使用的文字,其實就是如同花鳥魚蟲一般的李斯小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