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14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他們村是一下?子邁了一大步, 這一大步相當於別人要邁兩三步,遠遠地?走在了前頭。這樣會不會犯了大/躍進的錯誤?調查小組的同志心裡騰起這個疑問。

他們村有工廠,這算不算割了社會主義的尾巴?以前的工廠都?是國有企業的, 每一樣糧食、產品都?有指標,中間每一個生產、銷售環節都?需要批條, 現在隨便一個村都?能辦工廠, 市場豈不是要亂套了?

祝副處長叫祝山, 他保持謹慎的態度。隨行的幾位同志翻著資料, 表情愈發認真, 眼神中難掩驚奇。他們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地?丟擲?來。

“你們村的工廠是怎麼回事?, 國家允許你們辦的嗎?”

蘇葉心一凜,不愧是經委的同志,一開口?就切中要害。

歷史?上三大改造完成後把私有企業歸為國有,上溝村的果汁廠嚴格來說算是鄉鎮企業, 華國的鄉鎮企業萌芽於改革開放之?後。在外人看來他們現在相當於打著集體的名?義, 挖社會主義的牆頭。當年富甲一方的“華西?村”走的也是這條路子,自己蓋工廠發家致富,變成了中國第一村。

現在蘇葉相當於扯了面“試驗村”的大旗,把“華西?村”和“小崗村”擰在了一起,變成了上溝村。

“處長同志,請允許我給你們看一組資料,這是我們果汁廠的資料。”

蘇葉如數家珍地?說:“起初這個工廠是為了解決我們村水果運輸困難才興建起來的。水果的保質期短,清溪縣地?處偏僻, 群山環繞, 交通不便,想必領導們能來到?這裡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祝山點點頭,臉上還沒褪去的菜色正是今早坐車給坐暈的, 這點他們深有體會。

蘇葉又說,“山嶺多、土壤肥沃,雨水豐沛的同時也給這裡帶來了良好的孕育果實的條件,經過阮儒良老師測量,清溪縣的土壤富含鉀、鎂離子,偏酸性,條件得天獨厚,說是萬里挑一也不為過,這片土地?孕育的水果肉質清甜、汁水豐沛,品質優良。”

“這批水果多半是爛在地?裡、在運輸過程中折損。我們把問題和解決方法?反饋到?省委那邊,領導讓我們放開手試一試。清溪縣去年的財政收入是1021萬元,上溝村歷年的農業收入是十萬元,我們村的果汁廠在去年11月建成,它在短短兩個月內實現淨利潤三萬餘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果汁投入市場之?後反饋很不錯,我們接到?了很多預訂的單子,截止年底前合計二十萬餘元,它相當於改革前上溝村一整年的收入還要多兩倍。這個工廠的意義不止是解決了水果的浪費,更重要的是它創造了財富。”

祝山心裡微不可見地?嘆氣,難怪省委的同志同意建廠。經濟是卡咽喉的要事?。

“不止我們村,整個清溪縣的水果銷路面臨同樣的困難。明年我們會面向整個清溪縣收購果汁。另外我們的工廠雖然屬於村裡集體所有,國有成分仍舊佔大頭,政府給我們撥的生產裝置和資金作為原始股份。”

蘇葉最後點出?的這句話?,徹底打消了他們的念頭。

果汁廠裡有51%的股份歸為國家,是為了扯麵“國有”的大旗。雖然把大部分利潤拱手送給了政府,這年頭光明正大蓋工廠還是太冒險了。不過他們也沒有吃虧,碰到?困難就找領導。

果汁廠蓋成後村裡的人成天想著到?廠子裡上工,連帶著種水果的積極性也空前地?大漲。馬支書曾經打趣地?過去每年收水果都?是累活,又累又不值當,大夥能推就推,收個橙子能收半個月。現在大夥明白水果能掙錢,天不亮就去摘果了。

祝山旁邊的一位同志聽了質疑地?問,“聽蘇同志一番話?,你們村對?於發財致富這條路子研究挺深入。不過……你們村大部分勞動力都?投入了這些副業,以後能保證糧食生產和研究?”

糧食生產才是農民的首要任務,是國家的立足根本?,每個村子都?像他們這麼搞恐怕國家糧倉危矣!

蘇葉心想:死貧道不死道友,明明個個聽得都?挺滿意的,丟擲?來的話?卻一個比一個坑。相比之?下?張英領導真是十分善良可愛了。

敢情上溝村的成績算不到?這群經委同志頭上,真不用他們憐惜呀!這真是親爹和後爹的區別。

不過她面上仍是笑眯眯地?回答:“這是一個好問題,我們村當初在探索這條路子時耗費了很多力氣,才能確保穩定糧食的生產、幸不辱命完成國家交予的指標。

首先,我們村實現了機械化,它極大地?節約了勞動力。原本?十畝田需要15個壯勞力,實現了機械化後一個人可以管十畝田。

其次,省裡給予我們的政策極大地?鼓勵了生產積極性,只要交夠國家的糧食,剩餘的都?是我們自己。為了多分糧食,農民就會自發地?多幹活。”

“第三,我們村有一套嚴格的工資分紅制度,實行‘計件制’的工分評定制度,把任務分成最小的單位,多勞多分,它把原本?需要三五個勞動力完成的工作量,縮減成用一個勞動力完成。避免滋生懶惰、吃大鍋飯、拖集體後腿的行為,實現勞動資源的最優分配。

最後,我們村的研究任務和生產任務是分開的,研究方面由阮儒良老師負責,我們從市裡選拔了一批成績優良的學生作為助手。村裡的農業生產方面由大隊長馬根生負責,經濟生產方面由我和何?老師負責,教育財政方面由周毅負責,我們一手抓科研、一手抓生產,兩條腿並行走路。”

祝山聽到?蘇葉說“計件制”,眼前閃過驚豔。

他有所不知的是“計件制”是改革開放後才產生的概念,拿到?現在來說當然能讓人感到?新奇。他細細地?問了一遍蘇葉什麼是計件制。

現在實行的集體制度優勢很大,可以集中所有力量去完成一件事?,但弊端也有很多。比如一個一百英尺的廊道分配了三個女工掃,掃完地?之?後她們一整天就沒有活幹了,剩下?的時間都?在聊天、嗑瓜子。

更誇張的是國營飯店一整個下?午只炒一盤炒白菜,但需要一個同志負責拿菜、另一個洗,一個切、一個炒,還得一個同志負責上菜。明明這些事?只需要一個人做就可以完成了。為什麼主席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還不是因為現在的勞動力過於富足,城裡的工作崗位少嗎?

蘇葉解釋說:“我們把每一樣工作細分到?最小的單位,比如負責養雞的同志,他的酬勞按照每個月生產的肉蛋禽的數量算酬勞,每100斤我們會給他算1元的酬勞;種水果、種莊稼的同志每100斤獲得0.5元酬勞,果汁廠裡的同志根據崗位不同,還有另一套計算方式,可以保證的是每一個環節我們都?是按件計費,多勞多得,它讓大家明白只要勤奮就能掙到?更多的財富。

計件制是按勞分配的一種方式,更能夠調動積極性、提高生產效率,經過實踐我們認為比吃大鍋飯更好。”

張英第一次聽蘇葉提到?計件制的時候評價,“這種分配方式倒是新穎。”

連省委的領導都?能聽出?意思來,何?況是經委的人?他們日?常工作就是和經濟打交道!祝山掃了一眼上溝村的資料,每個月的資料以一種良性的趨勢穩定上漲,短時間內就滿足了附近幾個供銷社肉蛋禽供應,再給他們多一些時間,假以時日?豈不是能滿足周圍幾個縣、乃至一整個市的需求?

另一個同志迫不及待地?提出?質疑,“我看了你們的計劃書,展望的部分寫得不錯。不過——你們怎麼保證你們的肉蛋禽能按照計劃供應下?去?”

上溝村這樣的村子經委的同志見得多了,有的村子完全?是為了給某個領導增添“業績”,集中調動一切的資源來完成指標,俗稱領導的“面子工程”。

何?老師搓得拇指發紅,經過蘇葉一串的妙語連珠穩定了場面,他完全?沒有了面對?大領導的那種慌張,他迫不及待地?搶了蘇葉的回答:

“領導擔心的問題,絕對?不會在我們村發生。首先我們村因地?制宜,發展了自己的特色產業,也就是茶葉出?口?。我們村每年能依靠茶葉獲取十萬餘元的收入,茶葉出?口?給我們村提供了結實的經濟基礎。

其次,我們村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我們村每年暑假會從市裡吸納畢業生到?村裡插隊,既解決了我們村‘缺勞動力’、‘缺人才’的問題,也為市裡緩解了畢業青年的就業壓力。”

周毅與何?梅梅用同一種驚奇的目光看待何?老師,沒想到?蘇葉去中學搶人的行為落在他眼裡竟然是替市裡解決青年就業壓力。

蘇葉聽得欣慰地?點頭,順便瞪了一眼周毅和何?梅梅,可不就是嗎?還是何?老師懂她!

何?梅梅噎了一下?。

何?老師又說:“第三,我們有很好的糧食基礎,阮儒良老師研究的高產糧食專案頻頻傳來喜訊,‘豐實系列’紅薯產量是普通紅薯的2倍,玉米畝產550公斤,花生畝產230公斤,產量均領先於市面上的品種。有穩定、充足的糧食供應,保證了養殖順利進行。”

“最後我們的政策好,勞動積極性空前大漲,勞動力資源能夠得到?有效的利用。前有省委的領導大力支持、後有經委同志的認可,我們有底氣保證向市場穩定供應肉蛋禽,上溝村絕不會是曇花一現的面子工程。”

何?老師有理?有據地?說完一番話?,陳述觀點清晰、有力,眾人向他投來濃濃的、欽佩的眼神。這水平,不愧是大學生啊……

這幾個照面下?來,馬根生覺得自己就是回爐重造都?比不上他們倆,真是貨比貨的扔、人比人氣死人。換成他來說早就被領導問得抓耳撓腮,搞不好還會被扣上一頂挖社會主義牆角的帽子。

何?老師說完之?後看到?領導喜滋滋地?退後一步,這一套話?術還是蘇葉教他的,領導喜歡聽條理?清晰的彙報,不能過於囉嗦、要直切主題,人既要不卑不亢、馬屁也要吹得隱晦。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他最後一句話?讓經委的同志露出?呵呵的笑容,氣氛終於徹底輕鬆了。

何?老師一拍手說:“呀,這都?快到?飯點了,領導們要不要去嚐嚐咱們村‘社會主義的成果’?”

祝山一行人確實挺不容易的,為了來這鳥不拉屎的山旮旯天不亮就啟程了,早餐都?是囫圇在車裡應付的,這山路陡得直接把一個同志弄暈了,一路吐著過來的。這會到?飯點了哪裡還繃得住面子。

他們欣然同意,去品嚐上溝村的社會主義成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