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13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初一晚上, 村裡的小?孩嘰嘰喳喳地貼著呼喚蘇葉去看電影,那?個熱乎的勁頭連蘇葉都嫌黏糊。顧向前找不到下?腳的位置,只能遠遠地看著她、含蓄地笑笑。

“蘇老師, 放映員又來啦!支書爺爺喊你去看電影。”

“蘇老師,隊長說這些瓜子奶糖都留給你!”

“你聞聞奶糖是不是很香, 馬叔叔用橘子水換來的。”

牛蛋給了蘇葉一小?袋滬市大白兔, 撕掉雪白的糖紙能輕易看到它細膩光滑的糖身。蘇葉定?睛一看, 居然給馬根生找到這玩意兒!顧向前以前不是沒有給她買過奶糖, 正因?為買過蘇葉才知道這年頭要搞點奶糖不容易, 憑票都不一定?能買得上。

蘇葉吃了一顆, 唇齒被一股熟悉的滋味包圍。她把剩下?的糖分給了身邊的小?孩,他們分到奶糖高興得臉蛋都紅了。

這是他們這輩子第一次吃到奶糖這種精貴的東西?。奶糖又香又甜,甜絲絲的甜進了人的心窩。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它更好吃的東西?了!

老支書嫌棄地趕著這群貪嘴的奶娃娃,心裡直呼大意。馬根生找了牛蛋給蘇葉送糖, 讓賊守著寶貝, 這不是監守自?盜是什麼?

“牛叔不是分過你們一人一顆了嗎?就剩這幾顆糖你們也好意思?問蘇老師要!”

蘇葉擺擺手說沒事,大白兔奶糖她吃過好多?次,村裡的孩子卻是第一次吃上奶糖。自?從上溝村弄了果汁廠,他們換取的物資更多?了。上到糧食、布、水泥磚頭,下?到小?小?的煙、酒、票券。沒想到現在?連出口的大白兔也能換到了。

馬支書衝顧向前笑,他從兜裡取出熊貓牌香菸遞給他,“蘇老師出手大方?,人又隨和, 村裡的娃娃淨往她這跑。我也不怕你笑話, 前年你來過咱們村,村裡以前是什麼樣子你是知道的。現在?咱們村蓋了廠房、種了高產紅薯、花生、玉米,能吃飽肚子、還能吃上肉, 可以說這些好日子是她帶來的,唉……只是這兩?年挺耽誤她的。”

馬支書知道蘇葉是名牌大學生,前年還考了個狀元,一直呆在?上溝村是耽誤了她。

顧向前不抽菸,只接過了香菸卻沒有點著。他聽了馬支書的話,不假思?索地說:“她辦的是休學,不是退學,學校那?邊也同意了。以後有時間了,她可以重新回去學習。你們村建設得很不錯,省委的領導對?你們村的建設很重視。”

在?這種環境下?能搞成這樣,少了上頭領導開的綠燈是不可能的。上溝村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農村,但是它卻代表著一種模式,對?於整個省、甚至全國來說都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

大年初二,張英打電話通知蘇葉好好準備,省經委的領導有意向到上溝村探查。

上溝村之?前做改革的時候,是偷偷摸摸進行的。除了扯張“高產糧食試驗田”的大旗之?外,別的地方?不敢高調聲張。別的村子來問他們搞了什麼動作,問就是“保密需要”。

省委的領導們在?前幾年x躍進中吃過虧,不敢隨便放“衛星”,省裡自?己先把紅薯試種一年,親自?驗證成功後才敢把資料往□□遞。

去年年底,張英在?省委工作總結會議中正式提出向中央彙報上溝村模式的材料,大年初一省報社的記者採訪完,經委的同志不知道從哪裡聽說了上溝村正在?進行改革的事情,嗅覺敏感?的他們發現了新一年的工作。去年春天中央連發幾個紅頭文件,“力抓農業生產、穩定?糧食大局,保證群眾的菜籃子”,經委把上溝村這件事做好了,今年的業績就能更漂亮,這可不是錦上添花,這是雪中送炭!

這不是瞌睡趕上遞枕頭是什麼?

張英連夜打電話叮囑蘇葉好好準備,最好沉穩一些、不要給省裡丟了臉。李秘書戲稱,“領導放心吧!蘇葉同志最大的優點就是鎮得住場子。”

她那?張嘴沒有影的事都能說出花來,李秘書聽說她當初就是空口白牙地忽悠了一群學生下?鄉給她當免費勞動力,中途還順便把人家學校的老師拐走了;她去了港城一趟,一群港商跑來清溪縣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指名要採購上溝村的茶葉。那?些港商聽說不少是身價數億的人,她在?這些老闆面前都撐得住場子,月薪百來塊的領導面前還會怵?

當然這也是她自?己有本事,教的學生個個都考上了大學,給那?個縣貢獻了一筆漂亮的業績。至今他們提起蘇葉都是無?限的感?激。

張英笑了笑,不放心地在?電話裡叮囑,“他們經委和我們不是一個系統,如果能得到經委的支援對?上溝村大有好處。”

大年初六,國家經委的領導來到上溝村。經委全稱國家經濟委員會,負責國家宏觀調控經濟運行、組織年度計劃和協調。

何老師和周毅等人熬了一宿,整理了一份上溝村模式的材料,詳細彙報了它這兩?年來的經濟變化。好在?何老師年初要去開會,年前就把材料整理得七七八八了,否則心裡還真沒有底去面對?這些領導。

蘇葉臨時和他們商討著做一份“五年計劃”,挖掘上溝村的優勢、大力發展經濟。何老師恨不得肝腦塗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只恨肚子裡墨水不夠多?,臨時抓來的壯丁肚子裡沒有多?少墨水,好在?周毅這段時間負責對?接港商的事宜,去年去了幾次港城,狠狠地補過經濟方?面的知識,多?少算得上見過世面。

幾個人絞盡腦汁寫了幾套計劃,蘇葉戲稱這是“摸著石頭過河”。這回可算是體會到一點當初改革開放的滋味了。

雖然何老師認為村子取得的進步已經很多?,但仔細一寫,發現他們還差得很遠很遠,放在?省裡還能看一看,但放到全國就不算什麼了。整個村子的可支配收入還不如市裡的一個工廠,憑什麼得到領導的青眼?

然而?五年之?間他們可以做的事實在?太多?太,五年後他們人均年收入達到五百元,家家戶戶能蓋上新房子,全村的gdp能達到百萬元。(蘇老師說這是凱恩斯提出的概念,美國人用它衡量發展水平和經濟狀況)

初二中午,經委一個姓祝的副處長來到了上溝村,隨行的調查小?組一共五人。

上溝村沒有什麼新鮮的,蘇葉帶他們依次參觀了茶葉園、養豬場、養雞場、養鴨場,參觀了果園,村裡新蓋的果汁工廠。

雖然這些在?村裡人眼裡沒什麼稀罕的,可是擱在?經委的同志眼裡卻無?異於一場劇烈的海嘯。

他們村怎麼能養超出規格的養殖場?

出口外貿的茶葉他們同政府四?六分,他們能分到四?成,通常情況下?農副產品的外貿出口政府和集體是三七分,上溝村這還是佔了便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最匪夷所思?的是省委竟然預設他們村“交夠國家的糧食、剩餘的都是自?己”的決定?。這一個個的舉措砸的國家經委的同志心頭巨響。

蘇葉臉上含著淡淡的笑容,徐徐地解釋道:“因?為我們村是省裡的高產糧食試驗地,只要是試驗就會有成功失敗。實驗失敗了,這一年的糧食指標完成不了。”

“試驗成功了,省裡農業部的同志也會考慮留種問題、以方?便下?個季度擴大生產,該交多?少糧食我們沒辦法做主,一切看省裡的計劃。省委決定?讓我們交夠國家指標,剩下?的都交給我們用於研究。”

幾個經委的同志聽了點點頭,試驗村情況確實特?殊一些,別的村上繳的糧食只是糧食,他們村的糧食是種子。

“領導的這個舉措,極大地刺激了集體的生產積極性。”何老師補充道,“別的研究專案每年需要省裡撥很大一筆經費開支,我們村基本是靠自?給自?足。利用生態迴圈,養家禽家畜製作綠色肥料培育試驗田,成熟的肉蛋禽供給供銷社、單位,賺取的經費用於新品種培育。”

經委的同志去參觀了村裡的果汁工廠,一排青磚瓦房,乾淨整齊,周毅吐字清晰有力地給他們彙報著村裡的“經濟賬”。

“上個季度我們收穫了約30噸水果,用它製成果汁,投入本地市場共40824瓶,盈利38210元;村裡的幹部帶頭弄漁業養殖,去年漁獲2萬噸,盈利5801元……不過村裡主要的收入來源仍舊是茶葉的出口,去年我們村港商簽訂了合同,指定?給港城出口約2噸茶葉,去年我們給政府創造了將近301234港元的外匯、30235元人民幣的稅收。”

“這僅僅是經濟方?面的賬,除此之?外我們村每個月產出每月600斤蛋、每月出欄900斤豬肉,600斤家禽……我們村的高產紅薯使得清溪縣去年紅薯產量翻了三倍,從清溪縣人民公社今年底彙報的資料來看,今年的紅薯產量比去年多?了13109噸,直接或者間接地緩解了市場的糧食、肉蛋壓力。”

原本還頗不以為意的經委同志,聽了周毅彙報的數字,輕輕地倒吸一口氣。

同時何梅梅給每個領導分發了一份“五年計劃”,雪白嶄新的紙印著工工整整的字型,顯然是剛印好沒多?久的,湊近了還能聞到墨香味。祝副處長迫不及待地翻開這份長達五十頁的計劃書,越看越吃驚。

難怪能讓省委為其大開綠燈,這個不起眼的農村竟然能起到如此關鍵的作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