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浩劫已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轟隆隆隆——

恐怖的力量朝著四面八方擴散,一道道裂痕如蛛網般蔓延開來。

整座靈霄寶殿劇烈搖晃,無數細碎的磚石瓦礫簌簌落下,塵埃沖天。

整個天庭,不,應該說是整個三界,凡是關注著天庭動靜的大能道場都是一片死寂。

鎮元子、太上老君、無當聖母……

所有人都不由得坐直了身子,或是眉頭緊鎖,或是神情凝重,或是若有所思。

天庭建立萬萬年之久,不是沒有妖魔反天,但從沒有哪個妖怪能夠打到靈霄寶殿的,更不要說將靈霄寶殿的匾額踩碎。

雖然靈霄寶殿的主體並沒有受到多少破壞,但籠罩在其上那層神聖耀眼令人敬畏不敢直視的光輝卻是再不復存在。

猴子這一腳踏碎了的不僅靈霄寶殿的匾額,更是天庭萬萬年來建立的威嚴和玉帝身為三界至尊的顏面以及它們背後道祖聖人留下的餘威!

這萬萬年來,一眾大能,無論是如來、太上老君、太乙救苦天尊亦或是地仙之祖鎮元子、血海冥河老祖,都承認玉帝統御三界的權利,三界至尊的地位。

並非是因為玉帝有多麼重的威望或是多麼強的能力,而是因為玉帝乃是道祖和一眾聖人承認的天帝。

他們得罪不起。

但此時,先是闡截二教相繼棄天庭而去,後有猴子踏破靈霄,這是不是意味著道祖和諸聖已經放棄了天庭,天庭氣數已盡?

這天真的要變了?

眾大能腦袋裡面閃過猴子先前那句“天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又想到曾經覆滅了的妖族天庭,神色變幻不定。

“玉帝老兒,你是自己出來,退位讓賢?還是要讓俺老孫打進去?”猴子擎著金箍棒,朝著靈霄寶殿一指。

一縷縷說不清道不明的大道氣息在他身上交織,瀰漫出萬千金紋,不斷流轉凝聚。

轟!

滔天氣焰從猴子身上洶湧而出,無盡金光環繞,漫天熾霞璀璨,好似火焰燃燒,又像星河倒灌,令人膽顫心機,不敢直視。

整片天地都好似要被他焚燒打碎。

“這、這怎麼可能?!”一眾大能神色驟變。

哪怕是養氣功夫最深的太上老君,此時也是騰的一下子站了起來,滿臉難以置信之色,口中喃喃自語:“這孫悟空怎麼又突破了?這才過了多久?”

太乙真人、南極仙翁、黃龍真人他們也不例外,一個個呆呆地望著天庭方向,眼珠子都快要掉出來,渾然沒有了往日仙風道骨從容淡然的姿態。

“這孫悟空百年前去蓬萊仙島尋釁鬧事的時候,才不過是一小小玄仙,沒想到如今竟是突破到了準聖巔峰。”

南極仙翁神情複雜,神色中有震驚有難以置信,還有一抹掩飾不住的嫉妒。

他們自天地初開之際便誕生了靈智,後被聖人收為弟子,歷經數次浩劫,萬億年苦修,修為最高的南極仙翁也不過才將將步入了準聖巔峰境界。

修為最差的黃龍真人,更是才剛剛斬掉一屍,勉強步入準聖境界。

可孫悟空呢?

從出生至今也不過才幾百年時間。

對他們來說,也就是打了個盹的功夫,孫悟空的修為就已經突飛猛進,超過了他們,實在是讓他們難以接受。

南極仙翁都如此了,黃龍真人和清虛道德真君心中更是意難平。

憑什麼?

憑什麼吾等歷經浩劫苦修億載,不如這區區一隻猢猻?

不公平!

這不公平!

黃龍真人和清虛道德真君面沉如水,心中嫉恨如同雜草般瘋狂生長,眉間額頭隱隱有幾縷黑氣升騰。

“福生無量天尊!”

這時,一聲唱誦如洪鐘大呂在兩人耳邊炸響。

黃龍真人和清虛道德真君渾身一顫,只覺得整個人好似被醍醐灌頂,高亢狂躁的情緒瞬間冷靜下來。

“多謝道兄。”兩人回過神來,驚覺自己渾身都已經溼透,忙朝著太乙真人一躬身,道謝。

“兩位師弟言重了。”

太乙真人回了一禮,說道:“天生萬物,各有緣法。浩劫之中,必有妖孽。孫悟空身為應劫之人,方才能在短時間內突破到如今修為,兩位師弟不必糾結,多想無益。”

“道兄所言極是。我等著相了。”黃龍真人和清虛道德真君連連點頭告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南極仙翁卻是搖了搖頭,沉聲說道:“太乙師弟,我倒是覺得此事並非全是兩位師弟的責任。”

黃龍真人和清虛道德真君一怔。

太乙真人猛地反應過來,失聲叫道:“難道浩劫已至?!”

他手指連連掐算,眉頭越皺越緊,果然發現天機已經徹底混沌,術數全不可用。

“這次浩劫怎會來得如此之快?”太乙真人喃喃自語。

在歷經過數次浩劫之後,天地間的大能,尤其是玄門和釋門對浩劫也有了很深的瞭解。

天地浩劫從來都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需要很長時間醞釀,直到天地間戾氣怨氣濃郁到一定的程度,量變產生質變,從普通的怨氣戾氣轉化成劫氣,才會最終爆發。

這所謂的劫氣,也可以叫做魔氣,與走火入魔時產生的魔氣一樣。

只不過走火入魔產生的魔氣數量極少且只會影響少數人,而浩劫產生的劫氣則是近乎無窮,足以影響到三界眾生,乃至是攪亂天道天機。

通俗點講,天地浩劫就是世間生靈在劫氣的影響之下,一同走火入魔,變得暴戾易怒,逐漸喪失理智,進行互相殘殺。

等到這些入魔之人死的足夠多了,將天地間的魔氣消耗一空,浩劫也就會隨之結束。

按照他們的推算,這次浩劫至少還要千年時間醞釀,才會真正形成開始。

但此時,無論是從天機天道的混沌程度,還是黃龍真人和清虛道德真君剛剛的表現,這浩劫都已經開始。

黃龍真人和清虛道德真君也是因為這一點,心中沒有防備,才會不知不覺之中受了劫氣影響,被嗔念擾亂了心智。

直到此時,聽了太乙真人和南極仙翁的話,兩人才猛然驚覺,心頭一陣後怕。

浩劫可不管他們是不是準聖,是不是聖人門徒三清嫡傳,天地之間,唯有聖人可以不受劫氣的影響,唯有功德能夠削弱劫氣的影響。

除此之外,無論是準聖還是普通凡人,無論是野心勃勃紙人還是清心寡慾之人,稍不注意,就會被劫氣侵蝕,身陷浩劫而不自知。

南極仙翁和太乙真人,一個是南極長生大帝執掌人間壽夭禍福,一個是東極青華大帝玄門掌教,都是有大功德大氣運在身,受劫氣影響極小。

黃龍真人和清虛道德真君就不行了,剛剛只是一時動了嗔念,就被劫氣趁虛而入,差點要去找猴子麻煩,去與猴子結因果。

這正是身陷殺劫而不自知的表現。

黃龍真人和清虛道德真君忙收斂心神,運轉度厄祛劫的功法,以頂上三花胸中五氣,清淨心神,以免有劫氣殘存,再受到影響。

“難道是因為這些年血海冥河發生的變故所致?”太乙真人若有所思。

血海冥河作為三界怨氣戾氣的最終歸屬地,可以將天地間的怨氣戾氣轉化成地煞之氣。

大部分最後凝聚成陰土,構成了幽冥地府存在的根基。

少部分則滲入地脈當中,作為凡間陰氣的補充,與九霄天外的陽氣一同,讓世間生靈可以生生不息。

玄門釋門甚至是聖人都不敢殺死冥河老祖,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只不過,血海能夠容納轉化的戾氣怨氣並非是無窮無盡的,總會有一部分怨氣戾氣留在了天地之間。

隨著這些留在天地間的戾氣怨氣越積越多,最後就會化作劫氣,形成天地浩劫。

“應當與此有關。”南極仙翁點頭表示贊成,但又說道:“不過,恐怕並不全是因為此。孫悟空縱然是應劫之人,能在千年之內突破到準聖巔峰,也實屬異數。此次浩劫恐怕要遠勝往昔。”

“太乙師弟,我們最好還是將眾師兄弟召集起來,仔細商量一下應對之策。當初孫悟空緊閉山門不理塵世,卻被玉帝如來硬生生逼出山門,我擔心此次浩劫不是閉關苦修就能躲過去的。”

太乙真人微微頷首,正待開口,忽然注意到天庭方向又有一道恐怖的氣息傳來,竟是不比猴子弱上分毫。

“怎麼回事?!”眾人一驚,忙朝著天庭望去。

只見一道青光沖天而起,將周天星斗都給遮掩,浩瀚濃郁的生機猶如實質,鋪天蓋地好似一條星海,浩浩蕩蕩,無窮無盡。

黃龍真人和清虛道德真君本來受劫氣影響,道基受損,但在這一刻,卻是瞬間恢復了過來。

“是李安然!他竟然也突破準聖巔峰了!”

南極仙翁等人瞪大了眼睛,表情好似凡人見了鬼一樣,驚恐不安。

浩劫當中孕育機緣。

浩劫越大,機緣也就越大。

但,這得是多大的浩劫,才能讓兩個修煉不到千年的後起之秀,接連突破到準聖巔峰的?

其餘關注著天庭動靜的大能也想到了這一點,一個個都變了臉色,坐立不安。

“清風明月,你二人守好山門,我出去一趟。記住,無論何人來訪,只說我外出不在,不可讓其進入。”

“青兒,你且去一趟胎藏界曼荼羅的蘇悉地院,告訴孔雀,說我們母子許久未見,請他來不死火山一趟。”

“牛魔王,你與那孫悟空交情如何?不若將紅孩兒送到花果山處,與他做個徒兒。”

……

一時之間,整個三界都是風起雲湧。

許多原本不準備參與進這次浩劫的大能也紛紛開始行動起來,生恐大劫臨頭,自己還是沒有絲毫準備。

「孫悟空修為由準聖高階突破至準聖巔峰……」

「宿主將100%共享孫悟空修煉成果……」

「恭喜宿主修為提升至準聖巔峰……」

久違的系統提示音突然在耳邊響起,李安然一時沒有注意,將氣息洩露了出來。

等回過神來之後,他沒有再刻意掩藏自己的實力,直接運轉法力,將自己的氣勢提升到了極致,配合著猴子,朝著靈霄寶殿壓了過去。

一金一青兩道氣息沖天而起,交相輝映,將虛空一分為二,把整個天庭都籠罩在了下面。

以他和猴子如今的實力,卻是不用再擔心兩人的秘密會暴露。

正是展示獠牙的時候。

楊戩目瞪口呆地看著李安然,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邊猴子才剛剛突破,那邊李安然緊跟著就突破到了準聖巔峰。

楊戩心情複雜。

兄弟修為提升,他很開心,但被兄弟甩下這麼遠,他似乎又沒有那麼開心。

凌霄寶殿內,一眾天神也察覺到了外面的動靜。

王母娘娘臉色難看,鳳眉豎起,取出一個巴掌大小的金缽,正要祭出去,卻被玉帝搖頭攔下。

“陛下,微臣請旨去降服妖魔。”

幾個天將走上前來,目光堅決,卻是做好了為天庭赴死的準備。

“諸位愛卿稍安勿躁。”

玉帝臉色凝重,但卻並不見多少慌亂,安撫了下天將,朝著守門的天將說道:“去開啟靈霄寶殿大門!讓他們進來!”

------題外話------

會儘快把後面沒寫的交代清楚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