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if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唉, 作者好窮,作者現在好慘,在天橋要飯給電腦充電  李煦現在才十七, 不及以後的運籌帷幄殺伐果決, 但帝王之氣已經開始嶄露, 早早就通曉賞罰分明,恩威並施。

鍾華甄求個安穩,血腥動|亂非她所喜, 但應付李煦也確實讓人費精力。託他的福,她好幾年沒怎麼和世家子弟來往, 落了個清冷孤高的名聲。

九月重陽, 如期而至。前兩天的雨沒斷過,天氣也開始轉涼。

鍾華甄穿身厚錦緞霽色袍,披青灰的薄大氅, 綰帶束髮, 在南夫人略帶憂慮的目光下, 上了進宮的馬車。

她出門前提前喝過碗生薑汁,用來止嘔, 袖袋中也放有蜜餞。這孩子暫時動不了,她身子差, 貿然流掉孩子容易傷身, 長公主若派大夫前來,遲早會發現。

長公主和兩任皇後的關係都不太好,但同皇帝卻如親生兄妹,鍾華甄得了父母的庇廕,頗受皇帝寵愛。

宮人手裡提紫檀四角宮燈,輕步而行, 鍾華甄輕扶長公主手臂,同她一起進殿,高大立柱漆成紅色,飛簷碧瓦,殿名書雲陽二字,紅木罩紗燈整齊排列。

京城秋日偏冷,落雨時尤甚,今年中秋連續幾天下了大雨,宮中沒大興賀慶,重陽宴也有兩者合一之意,來的大臣不少。

鍾華甄看見太子的位置不見人影,問了一聲才知道李煦沒來,他手頭臨時有事。

李肇和其他別的皇子都在,他面色淡淡,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馮侍郎。鄭將軍重傷未愈,至今沒睜過眼,有人說他凶多吉少,現在只能用靈藥吊命。

皇帝膝下子嗣不多,除了早夭的大皇子外,宮中|共有六位皇子,兩位公主,繼皇后膝下的九公主年紀最小,才滿五歲。

殿內還是往常歌舞琴樂,一派平和,舞姬身上有香粉,暗香隨風輕揚。

鍾華甄這段時間喝了不少藥,但氣味稍重就覺不舒服,她抬起手來,把升起的嘔意輕壓了下去。

最近的事很多,長公主也才剛回京,她抽不出時間來做別的,李煦手上有宋之康貪汙作假的人證,馮侍郎一案也在他手上,兩件事都與鄭家有牽扯,大司馬一定會有異動,拖到現在還沒大風聲,絕不簡單。

鍾華甄不動聲色掃了一眼四周,又收回視線。雲陽殿輝煌寬敞,紫檀木案桌牙條浮雕福壽雙全,桌面擺金樽清醑。長公主輩分高,又是戰神將軍髮妻,連宮內寵妃都得敬重三分。

她坐在長公主後邊,案桌前的膳食比旁人清淡,青玉箸碧透奢貴。

鍾華甄慢慢抿口湯,一個內侍手端托盤走過來,放下碗例外的蜂蜜糕,她抬起頭,這太監恭敬行禮,退了下去。

鍾華甄愣了愣,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剛才那個太監叫萬明,是李煦的人,她身體弱,長公主看得緊,不許她吃野食,連膳食都是吩咐御膳房格外備的,不多也不會少,除了李煦吩咐,也沒人敢往她案桌上放東西。

人都沒到,心思倒挺多。

殿內觥籌擺放,五歲大的九公主肉乎乎,捧著花糕要去鍾華甄身邊,繼皇后身邊的嬤嬤趕緊抱起她,小公主有些不高興了,要哭鬧起來,繼皇后安撫兩句,讓嬤嬤抱了下去。

繼皇后同底下人望了眼,突然開口提起前兩天鄭夫人和鄭家小姐去鍾家的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鍾華甄輕咬口蜂蜜糕止住喉中淡淡嘔意,還沒咽下去,就覺得這裡又要吵起來。

長公主抬起頭回:“襄陽為侯爺祈福,離京幾月,鄭夫人有空前來探望,不過是走常禮,皇后娘娘要是真想問談了什麼,大可找鄭夫人聊聊。”

她語氣咄咄逼人,皇帝卻哈哈大笑道:“都多大歲數的人了,怎麼還像以前心直口快?”

“鄭夫人願找誰是她的事,襄陽只是見不得旁人惺惺作態。”

長公主一直覺得威平侯的死同張家有關,對太子都不假辭色,對姓張的更沒有臉色。

繼皇后有些尷尬,沒敢繼續嗆聲,底下幾位官員同樣面面相覷。張相離京未歸,大司馬兒子命在旦夕,兩個都沒來,沒幾個敢張口說話的。

雖說鍾家明確支援太子,但鄭夫人沒道理會跑去鍾家,他們只是想皇后當著皇帝的面敲打鍾家幾番,沒想到長公主剛禮佛回來竟也靜不下心,這般針對。

鍾華甄慢慢放下手中的筷箸,岔開話道:“母親剛回來,要見的人多,太子殿下課業繁忙又得處理馮侍郎的事,現在大抵還什麼都沒吃,也不知趕不趕得及過來。”

繼皇后找到了臺階,笑道:“煦兒說趕不及,還在查馮侍郎的事,陛下說也不聽。”

鍾華甄遺憾道:“今天的清粥香甜,他沒來可惜。”

皇帝平日政務繁忙,不怎麼管小輩,對他們總是溺愛居多。

上一輩的事不是鍾華甄該摻和的,長公主也不許她接觸。皇帝不會降罪任何人,也沒有人傻到真去犯他忌諱。

京城的水很濁,這還只是個開始。

鍾華甄今天不單是要參加重陽宴,她還有事要做,在等機會。

殿內舞姬身姿窈窕,兩場舞過後,皇帝順手封了個才人,他想起鍾華甄今年也有十五了,問了一句:“華甄也快到年紀了,可有看上的人?”

殿內突然安靜下來,不少人都看向鍾華甄,皇帝從前便對鍾家頗有偏愛,有人聽過風聲,說他想把四公主許配給鍾華甄,被長公主回絕了。

鍾華甄的髮帶垂下,青絲烏黑,紗燈下的姿色比宮內妃嬪還要出眾幾分。

威平侯和長公主樣貌都是龍章鳳姿,她生得好看,正常不過,而身細肩瘦,大多人也知道有早產緣故。鍾華甄笑道:“聽母親說青州山水好,以後想先去父親生前的地方瞧瞧,成婚的事尚未考慮。”

皇帝聽她說起威平侯,唏噓一句:“你母親剛懷你時,你父親樂得不行,就差四處敲鑼打鼓,逢人便炫耀,還說要帶你回青州逛逛,你母親都羞死了,回想起來不過是去年的事,沒想到現在已經過去十幾年。”

長公主惱了,“皇兄若是再這麼多話,襄陽日後就不讓華甄進宮了。”

皇帝大笑道:“瞧瞧你母親,一點都沒變,小孩樣。”

鍾華甄沒來得及回,她握拳捂唇咳了兩聲,長公主回頭,旁邊嬤嬤也趕忙端來熱湯。

皇帝也知道她身子,嘆惜一聲:“要是你出生再晚兩個月,現在大概和你父親一樣厲害,朕也最信你們鍾家。”

殿內的人各懷心思,鍾華甄身體雖弱,但鍾家一直得寵,入了鍾世子眼,那便相當於同時在皇帝和太子面前留個名字。

“最近天冷風涼,感了風寒,再養養就好了。青州那邊風也很大,總得習慣。”鍾華甄搖頭,輕輕推開熱湯,說句沒事。

李肇握著酒杯道:“鍾世子要回去,最好先同青州的人問問,新地方總是磨人,要是回去便傷了性命,沒待兩天就去了,總不是好事。”

他的話看著像為鍾華甄著想,連語氣都是普通的,讓人反駁不了,但字句含義全然是針對,皇帝皺眉:“肇兒。”

鍾華甄心想李肇果真是親近馮侍郎,這事竟也能遷怒到她身上。

她只說:“華甄少回去,不太認識人,倒有過好友去過臨近青州的鄴城,聽說水路好走。”

有人出聲道:“陛下前陣子在煩心鄴城的事,恰好兗州離青州近,又是一方水路,現通判貪汙入獄,早已問斬,世子總得回去一趟,不如由世子推舉位熟人,剛好有個幫襯。”

開口的是王長史,是個話多的馬屁精,說話總能說到皇帝心坎裡,多番承上賞賜。

鍾華甄視線瞥一眼李肇,他放下酒杯,什麼都沒說。

兗州坐地不大,靠近青州,但鄴城走水路,四通八達,是必不可少的碼頭之一,隱有皇家水道。

長公主皺眉:“長史老糊塗了?甄兒才十幾歲,出了事擔不起責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