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if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唉, 作者好窮,作者現在好慘,在天橋要飯給電腦充電  寬敞宮門由御林軍把守, 冷風透過衣衫縫隙, 李煦看到不遠處的馬車, 停了下來,將手上宮燈給她。

“聽說母后和長公主今天又有不合,我若是再走近幾步, 長公主又該說你一通。”

鍾華甄頓了頓,抬頭看他, 李煦長相俊朗, 不同於她是女孩偏女相,他劍眉星目,少年意氣風發, 一雙銳利淺灰眸看向人時, 總能讓人生出畏懼之意, 強勢又霸道。

這是未來手掌大權的皇帝,麾下有識之士無數, 手段狠到戰爭後期敵軍聽他名字就聞風喪膽,不敢踏進一步。

鍾華甄斟酌著開口說:“父親去得早, 母親平日說我, 也是因為我晚歸,倒不是針對殿下。”

“你倒是會為她說話,”他嗤之以鼻,“你以前被我欺負的時候,她可從來沒出現過。”

鍾華甄手裡提著宮燈,宮燈上的流蘇穗子隨風擺動。長公主是她母親, 她自然向著,但李煦也不是好得罪的。

她還在想該怎麼回他合適,李煦就突然抬手彈她額頭。

他力氣不小,收斂了也藏不出力度,鍾華甄捂住微微發疼的額頭,皺眉看他,“做什麼?”

“行了,走吧,”李煦說,“自己回去注意些。”

天色已晚,長公主還在等她,鍾華甄揉了揉額頭,現在也沒什麼話對他說。她不久前才幫了李肇,心中到底還是虛的,只能先和他道別離去。

小孩間的事再怎麼鬧騰都可以歸結於在玩樂,旁人膽子也沒大到真敢去欺負威平候府的世子,偶爾有那麼幾個欠教訓的,吃的苦頭絕對比她多。

鍾華甄上馬車時,回頭看了一眼後,動作一頓。李煦還沒走,他雙手交抱靠著宮牆,看她離開,身軀挺拔。

她收回視線,進了馬車。

長公主跪坐在馬車上,華服金釵,因為喝了酒,有些倦意,她手微撐頭,閉著眼睛問:“李煦送你出來的?”

宮中有宮禁,過了時間就不開宮門。馬伕駕車慢慢駛動,平坦大道上有御林軍把守。

“我們碰巧遇見,順便談了些事,”鍾華甄坐在小幾旁,抬手輕拿起案桌上茶杯,提壺倒杯茶給長公主,“這茶有解酒功效,母親吃齋禮佛多年,已經這麼多年沒喝過酒,今日也不該碰。”

長公主睜開眼,看向鍾華甄,她慢慢接過這杯茶,喝了口後,道:“我是氣的,若非當年陛下點你做東宮伴讀,李煦還得不了侯府這一助力,皇后一派得了便宜還賣乖,竟也敢厚著臉皮敲打於侯府,倒也不愧是張家的人,沒臉沒皮。”

鍾華甄手收回來,放在腿上,有些無奈,道:“我前些日子才和太子吵了一架,鄭夫人來府內一趟確實容易讓人心中生疑,他們可能也是怕我忍不了太子脾氣,這些倒也沒什麼,陛下還是向著您的,我今天被他留下,就是專門說鄴城的事。”

就算現在的鍾家和東宮綁在一起,也有不少人覺得她心思不乾淨。鍾華甄出生之前張家一派就和鍾家不合,威平候手上兵力無人能及,張相覺得他造反只是時間問題,不僅在朝堂上有針對,據說私下還下過絆子。

“陛下政事繁忙,也只會在這些小事上偏向,”長公主心情似乎不大好,“等你年歲到了,我們就回青州,你父親的家業只該由你繼承。”

鍾華甄聽她語氣沒什麼起伏,也明白皇帝今天的話說得不合時宜,讓長公主回想起了往事。

長公主和威平侯鶼鰈情深,感情深厚。她十七歲出嫁,隨威平候去過邊疆,兩人落崖定情,相吸相引,縱使聚少離多,但感情也依舊很好,威平候死後,她一直不願意讓旁人碰他的事,如果不是為了鍾華甄和大局著想,怕是要拼著性命去找張家對質。

鍾華甄思量片刻,道:“太子明日要我去東宮補課業,我太不想去。到時我讓南夫人出府抓幾味傷寒藥,做個樣子。”

長公主喝完茶,放下手中茶杯,她知道李煦沒那麼好學,只道:“我聽說李煦手上有馮侍郎的事,這還沒解決就想著找你玩,心浮氣躁,實在愧對陛下和太傅的栽培。你也不用做得這麼明顯,府內藥房最近才添置了一批新藥材,都是上好的,外邊比不過。”

鍾華甄手輕攥衣衫,笑著應聲好。

侯府藥房是專門為鍾華甄備的,平時就有各種藥材備用,她院子裡還有個小藥房,由南夫人掌管,放一堆珍稀補品,都是日常用來補身子。

去這些地方抓藥要記冊子,每個月都會有老大夫親自稽核。她身子特殊,又是女孩,就算只是變動幾味藥,那些眼尖的神醫也能發現,最後彙報至長公主處。

……

鍾華甄回府的第二天早上,東宮侍衛便來送個信匣,裝抄寫蜂蜜糕的方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南夫人捧著信匣進屋時,室內只有鍾華甄一人,案桌上端硯精緻刻荷紋,她正在寫字,寫的是當下流行的宋鴻體。屋中燒一個火炭盆,木炭燒得熱,現在是晚秋近冬,鍾華甄比別人怕冷,總是會先備上一些取暖的東西。

太子的教習老師之一宋鴻宋太傅是博通經籍的飽學之士,算起來還是假治水來欺騙朝廷的宋之康遠房叔父,性子最為古板嚴苛。鍾華甄作為太子伴讀,天資聰穎,他很看重,雖不會讓她讀帝王策論,但也時常考察她能臣之術。

南夫人把信匣放在紫檀木案几上,走近道:“世子,東宮來了馬車,侍衛說請你入東宮,我說你昨夜在外面呆得太久,偶感輕微風寒,出不了門,他為難之下,便把這信匣遞出來,說是太子專門讓宮內御廚口述的。”

鍾華甄抬頭,看向桌上木匣,道:“那是蜂蜜糕方子,我昨天才嘗了一塊就被母親讓人收走,心中癢癢,專門讓太子送一份過來。”

南夫人昨晚聽她說過,沒覺得奇怪。她只是回頭往屋門看了一眼,見到沒人,又上前一步,小聲道:“今早有個熟悉的更夫回老家探親,老奴說身子不舒服,外面的藥便宜,讓他給我帶味藥,這是我認識十幾年熟人,嘴巴緊,不會亂說話。”

“……辛苦你了,”鍾華甄嘆聲氣,慢慢收筆,“夫人日後若有事需要我,直說就行。”

她腹中這孩子跟李煦一樣折騰人,保不齊什麼時候會出意外,到時誰也瞞不過。時間越拖越傷身子,南夫人不能動府中的藥,那便只能從府外分批次帶,府內有長公主,府外有李煦,一切都只能小心翼翼。

“世子是老奴帶大的,這事哪來什麼辛苦不辛苦,我在侯府這麼多年,也沒什麼大事,剛剛我……”南夫人面帶猶豫,似乎有話要說,她看鍾華甄拿開鎮紙,把寫好的字捲起收進信筒中,不知道怎麼開口。

鍾華甄見她奇奇怪怪,便問:“是有什麼事?”

“老奴方才出去時,聽見幾個掃庭院的小廝在嘀咕討論,叫來一個打聽,才發現昨晚有事發生。”南夫人沒含糊其辭,把聽到的都跟鍾華甄說了一遍,“最近偶有流民出現,說是代郡來告御狀,因為京城守衛森嚴,一直不得入京,御史府的宋大人不知道什麼時候聽說這件事,昨晚在家中自縊以證清白,他留下遺書直指太子構陷忠良,擺上證據說那些流民自北方而來,不可能經歷去年水患,一切都是太子設計。”

鍾華甄收字的手一頓,抬頭看向南夫人,“太子查出什麼?”

南夫人驚訝,不明白鍾華甄怎麼知道太子查出了東西,問道:“有人同你說過了?”

鍾華甄搖頭道:“我看你樣子也不急,想來沒出大事。”

李煦不是拖沓的性子,他素來覺得她礙手礙腳,極少讓她捲入這種事,既然有時間在大清早派人要請她去東宮,那宋之康這件事也該解決得差不多。

南夫人回說:“事情開始好像鬧得挺大的,昨晚重陽,大家相聚,宋大人亡妻早逝,家中只有妾室,住的地方三教九流多,他在民間有名望,小廝嚇得屁|滾尿|流,出府就遇見幾個膽子大的,一同進去,之後把事情傳開了,有人義憤填膺砸了衙門的人,太子直接冷臉下令拘人,讓官衙一一列出宋大人這些年貪汙受賄的證據,貼在告示榜,任何人都能看見,查而有據,無法反駁。”

鍾華甄訝然,“只有這些?”

如果宋之康被這些事牽扯不想連累家人,自盡也罷,怎麼還敢去陷害李煦?李煦的性子旁人不瞭解,他是大司馬的人,難道也不清楚?

“這倒還是小的,”南夫人聲音小了些道,“太子殿下不僅查出宋大人涉嫌包庇妻族,還發現他曾殺害同行官員奪取功勞,衙門的人又連夜在他極其廕庇的京郊私宅地下室翻出幾屋子的兵器弩|箭,老奴聽說其中還有類似突厥文字的文書,據說是有關邊疆佈防的事,我都要被嚇出身汗。”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