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苑牧改制(求推薦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今天張居正給出的馬政建議,並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他是綜合考慮了隆慶二年,變賣了三萬匹備用馬和六萬匹種馬之後財政上的收效,和民間對民牧制度的怨言之後的建議。

當時,三萬匹備用馬以每匹三十兩銀子,種馬以十兩銀子的價格賣出,太僕寺入庫銀子一百五十萬兩,而且每年可省下種馬草豆銀十二萬兩。

歷史上在萬曆九年,就會應御史的上疏奏請,把剩下的十萬匹種馬全部賣掉。這兩次大規模的變賣種馬,標誌著明代的馬政徹底走向衰敗。不得不說,這是張居正執政期間一次重大的決策失誤。

“皇上,恕臣愚鈍,思慮不周。但茶馬貿易和馬市萬萬不可因此而廢。”

張居正此時很難回答萬曆提出的三個尖銳問題,但他十分擔心,現有的茶馬貿易和馬市政策也會受到影響。

“皇上,臣等認為,馬市萬萬不可廢。”

馬市政策關係到目前北方邊境的局勢,其他人都紛紛表示,馬市的政策應當維持不變。

“張先生無需自責,一人計短,眾人計長。關於馬政、馬市、茶馬貿易,朕有一些想法,大家一起議一議。”

萬曆先安撫了一下張居正,然後慢慢接著說道:

“國事莫大於戎,軍政莫急於馬。但太祖曾說過:國以民為本,如國因馬而疲民,絕非善政。”

“朕認為馬政其實有四:育馬、管馬、養馬、買馬。育馬應該是培育選育各種優良的品種,適應戰馬、馱馬、挽馬等不同的需要。這一點,朕認為現在做得十分不好。”

同樣是馬,不同的品種在不同的用途上是各具優勢的。是可以根據不同的用途進行定向雜交培育合適的馬種。

眾人聽到這裡,都在心中暗自慚愧,根本沒想到皇帝對馬政看得如此透徹。大明馬政實施兩百多年來,基本目標只是追求數量達標。現在連種馬都要全賣了,那更談不上重視育馬了。

“至於管馬,朕認為應設立馬籍管理,馬匹應有統一編號烙印,記錄馬的年齒、毛色特徵等。戰馬、軍馬入役期間,應算軍籍,老損退役後方可除籍轉為官用或者驛用......”

萬曆參考了前世軍馬管理和對機動車輛管理的一些方法,用統一編號設立馬籍的辦法來管馬,這樣可以填塞一些軍馬、官馬、驛馬管理上的漏洞。

張居正此時若有所悟,其他人也是眼前一亮。這就相當於是給馬上了戶貼,統一編號加上體態特徵的記錄相對照,要想作弊那就沒那麼容易了。

“皇上,那養馬呢?”張居正急切的問道,養馬才是他最關心的大問題。

“朕認為,苑牧不僅不能裁撤減少,還應該增加苑牧草場、擴大養馬數量,大明什麼時候都缺馬。”

在機械動力出現之前,馬不僅是重要的作戰工具,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農耕工具、畜力還可以為一些簡單機械提供動力,需要馬的地方多了去了。

“皇上,官牧還要擴大,那養馬的支出......”張居正猶豫的問道。

“把現在的苑牧體制改一改,苑牧不僅可以省錢,還可以賺錢。”萬曆神秘莫測的笑了笑說道。

“啊!”

眾人聽到發出了一片不可思議之聲,雖然他們都已經見識過皇帝各種賺錢的奇思妙想,但那些都是製造工業產品賺錢。官牧養馬一直都是賠錢,就是因為國家財政負擔不了,才想著要減少和裁撤,哪裡還能賺得到錢。

“西番和北虜他們養馬賺不賺錢?”萬曆接著向眾人問道。

眾人都點頭表示肯定,如果不賺錢他們還會養馬來交換茶葉、糧食、鐵鍋等物資。但是他們有大片的草場,根本就是沒有什麼養殖成本。

“他們養馬賣出之後,所得是歸已。而苑牧養成的馬匹是全部上繳,牧卒所得僅僅是裹腹的糧餉,而且還要承擔失馬的賠償。就算是同樣的草場,那誰會樂意去幹呢?”

這是一個制度上的問題,當一個人承擔的責任和所獲得的利益嚴重不對等的時候,除了被強制之外,誰還會有積極性去幹活。

“皇上的意思是苑牧產出的馬匹賣給朝廷?”

張居正雖然聽明白了問題的根源,但是要向苑牧去買馬,覺得還是不可思議。

“既然可以向北虜買馬,同樣的質量、同樣的價格,為何不可以向苑牧買呢?”萬曆很理所當然的問道。

“那朝廷發給了他們糧餉軍餉、還提供了那麼大的草場。”張居正理所當然的說道。

“那把買馬的錢扣除掉他們的糧餉開支,和草場應付的地租稅收不就得了。或者直接停發了他們的糧餉,直接草場稅。”

其他人聽得都雲裡霧裡,但想一想也是這麼回事。官牧馬場為什麼賠錢,成為國家財政負擔。就是產出馬匹數量抵不上軍餉、糧餉、管理開支。

“皇上,如果這樣改,那些苑牧的官員和牧卒們的生活怎麼辦?如果繼續賠錢,那就徹底的逃光了。”這時呂調陽急說道。

呂調陽肯定不會輕易認為改一下制度就能立杆見影的見成效,要是由此引發動盪那就不妙了。

“呂閣老,不要急。如果擔心牧卒們的生活沒有保障,那乾脆把所有的苑牧草場和現存的馬匹折價,內庫出銀子買下來,朕派御馬監的人去經營。”萬曆趁熱打鐵的說道。

此時萬曆心想,如果朝臣們不願意承擔改制風險,那皇家就全盤接手了。在你們手中是垃圾資產,放在我的手上那就可以把他變成優質資產。

“皇上,如果改制之後,那要怎麼經營才能賺錢呢?”張居正問道。

此時張居正多了個心眼,他覺得改制恐怕只是第一步,皇帝後面應該還留有後招,不然不會那麼輕易就要皇家全面接管所有苑牧馬場。如果不搞明白了就讓皇家全面接手了,那苑馬寺就成了第二個上林苑。

上林苑的經營皇家接手之後,聽說最近是大動作不斷,雖然還沒有看到賺錢,但那些種養戶個個笑逐顏開。如果從上林苑賺不到錢,皇家拿什麼去養活這麼多人。

ps:新書期急需推薦票支援,各位看書的讀者大大,請把你們手中的推薦票砸向我吧。書友群(677040317)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