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零章 今年夏天會發大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前世從網路上看過幾篇航天專業人士撰寫有關國內航天失敗方面的文章,孫健知道國內的航天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經歷了許多失敗和挫折,鑑於當時國際形勢對國家不利,很多失敗和挫折禁止向外公佈,航天部門的領導和科研工作者只能默默承受。

1969年12月,長征1號第2級火箭故障,“東方紅一號”未能入軌,這是長征1號的首次任務飛行,因為這件事刺激了日本,逼得日本加緊步伐提前將幾個幾公斤的小衛星送上了天去。

如果這次發射成功,我們就會成為全球第4個發射衛星的國家,可惜讓日本搶了先。

1984年1月,長征3號第3級火箭故障,第一顆靜止軌道通訊衛星“東方紅二號”未能入軌。

1984年4月8日,第二顆“東方紅二號”衛星發射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承擔廣播電視任務,但只有4個C波段轉發器,只能轉播兩個頻道的電視節目和承擔30路對外廣播,電話傳輸能力只有1000路,而且衛星設計壽命只有3年。

1994年11月30日,第一顆“東方紅三號”衛星由長徵三號甲火箭首發成功,但在調姿過程中發現衛星燃料洩漏,之後經三次變軌送入準同步軌道。1995年1月6日技術人員確認這顆衛星的燃料全部耗盡,無法定點交付使用,這顆衛星於1月15日脫離地面測控站測控範圍。

1996年2月15日,長征3B大推力火箭發射國際708通信衛星時,起飛後兩秒,火箭飛行姿態出現異常,火箭低頭並偏離發射方向向右傾斜,飛行22秒之後火箭頭部墜地,星箭俱毀,損失慘重。

事故發生後,取消了所有的商業發射。

從同黃德成、王經國、張俊明、王偉績和李國濤等專業衛星人士的談話中,孫健也知道如今國內衛星的真實發展現狀。

在中關村高新園區還有一家國家級專業衛星製造廠、航天集團第529廠(原京城衛星製造廠),建於1958年,幹部職工有900多人,人才濟濟,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都誕生在這裡。

第二顆“東方紅三號”衛星於1997年5月12日成功發射,並於5月20日成功定點至東經125赤道上空,該星的成功研製和發射,實現了國內研製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從自旋穩定型到三軸穩定型的飛躍。

“東方紅三號”衛星相較於“東方紅二號”衛星,C頻段轉發器的數量從4個提升到24個,使用壽命達到8年,雖然實現了質的飛躍,但是也伴隨著設計風險和技術難度的大幅提升,在衛星研製中,得到了聯邦德國MBB公司的技術協助,包括研製和生產通訊天線和機械太陽陣,在系統和姿態軌道控制分系統研製中以給予大量設計支援,在生產和測試活動中也給予支援。

“東方紅三號”衛星受到國產電子元器件的效能和質量的制約,也只能傳輸4路彩色電視訊號,電話傳輸能力只有3000路,同具有24個多頻段轉發器的美國和俄羅斯主流通信衛星相比,還存在巨大的技術差距。

“東方紅三號”衛星作為國內第一顆面向全社會的民用衛星,徹底扭轉了國內長期依賴租借國外衛星轉播國內電視節目和移動通訊的尷尬局面,該星研製的中等容量通信衛星平臺,簡稱“東三平臺”。

第三代大型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東方紅四號”衛星到如今還沒有立項。

不記得前世“東方紅四號”衛星是哪年發射成功的?孫健預感這顆衛星的發射同前世3G在2008年才試運行密切相關。

-----

5月25日,週一。

“媽、三媽!”

傍晚,孫健開車帶劉悅、畢曉雲回家,孫棟聽見汽車的喇叭聲,高興地跑了出來,用遙控器開啟別墅車庫的大門,上前幫媽媽和三媽提包。

每天早晚給爸媽開啟和關上車庫門成了孫棟一天的重要工作,他也知道爸媽的車上也有車庫門的遙控器。

向冬萍挺著大肚子迎了出來,幫孫健接過公文包。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由孫健一人控股的淘寶控股公司拿出120萬美元,購買了一輛定製的賓士S600防彈車,一步到位。

賓士S600防彈車被稱為賓士第七代車,不是你有錢就能買到的,要提前半年預定,還要告知真實身份。

“爸,今年江城的雨水特別多,今年夏天會不會發大水?”

吳晶和張躍幫二個婆婆端上飯菜,孫順和劉鋼將懷裡的小孩放進搖窩,劉悅給父母倒上酒,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飯,其樂融融,沒人知道,今天是孫健重生後的第13個年頭。

去年12月,吳晶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孫良;張躍生了一個女兒,取名劉佳儀,年齡相差20天。

不論孫健是否在家,一般情況下,畢曉雲早餐中餐在單位食堂吃,回孫家吃晚飯,吃完飯,幫忙收拾碗快,然後回到自己的大房子,她同孫健突破了最後一道屏障。

向冬萍的預產期在下月15日,已在江城怡康醫院婦產科預定了貴賓間。

98年的大洪水越來越近,前世7月中旬發生了前所未有的特大暴雨,讓江城三鎮陷於茫茫內澇之中,當時住在江城衛校一樓宿舍內,家裡進水,傢俱被泡水中,停電停水,孫健記憶猶新,這段時間一直關注江城的天氣預報和國家防總的新聞。

4月9日,國家防總召開了1998年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分析了1998年汛期全國旱澇趨勢,同意水利、氣象部門對長江和北方地區兩條多雨帶的預測和長江1998年可能會發生1954年特大洪水的判斷。

去年5月,發生了本世紀最強的厄爾尼諾事件,到年底達到盛期;冬季,青藏高原積雪異常偏多,

今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長江流域降水明顯比常年偏多。

“健健,我們也預感今年夏天會發大水,擔心家裡的地下室和小區的地下車庫被淹?”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孫父和劉父放下酒杯,相視一笑,他倆這段時間也憂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