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九章 精工集團退出液晶面板業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精工集團擁有的三條液晶面板生產線及其生產技術對夏普、NEC、東芝、日立、松下和三星、LG等日韓液晶面板公司來說,都是淘汰的液晶面板生產線和生產技術,都不會有興趣。

九二年、九三年,南亞塑膠和中華映管分別引進了英國GEC公司和東芝公司的STN-LCD技術,LCD的良品率不高,剛剛進入液晶顯示應用領域,還處於良品率爬坡和虧損階段。

內地由於物價上漲過快,元月一日,央行將一年到三年期的貸款利息從12.24%調到12.96%,市場傳言,要是上半年物價上漲的趨勢得不到遏制,七月份,貸款還會大幅加息一次,經濟調控的步伐沒有停息的跡象,企業貸款的負擔加重,風險增加,投資意願大幅減少。

中G作為全球經濟發展的發動機之一,經濟出現滯漲,半導體和液晶屏的消費疲軟,全球液晶顯示屏和液晶面板的產能超過市場需求,液晶面板大廠開始降價,液晶面板下降週期苗頭開始顯現,實力不強的香江和內地液晶面板公司寄希望能在這在這輪液晶面板下降週期中活下來。

1億3000萬美元的投資,相當於11億多元人民幣,如今對任何一家液晶面板公司都不是小數目。

八九年八月,IBM(日本)與東芝公司聯合成立的DTI建成一條320mm*400mm基板的液晶面板生產線,只花了1億美元。

去年引進國內第一條彩色STN-LCD生產線及其生產技術的WSEC,注冊資本只有3105萬美元。

GPIC(日本)公司總經理邱國棟得到訊息後,第一時間電話稟報孫健。

今年二月,GPN拿到日本網際網路入網證,GPIC在東京成立了分公司,取得營業執照。

-----

王東明和鄒國強等一行15人,前往精工集團液晶顯示公司,花了一週多時間,現場稽核精工集團液晶面板產業的賬目和資產。

孫健指示王東明用1億2000萬美元接盤,有人競爭,可以加到1億3000萬美元。

有撿漏意向的南亞塑膠和中華映管聽說TCG打算接手,立馬放棄了,花費1億3000萬美元沒有得到,好事了精工集團,還得罪華人首富,吃力不討好。

雖然商場如戰場,但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雖然在日韓等液晶面板大公司的眼裡都是淘汰的液晶面板生產線及其生產技術,但對孫健來說,就是花費1億3000萬美元,能得到三套二手液晶面板生產線和142項公司發明專利技術,還有一座液晶顯示研究中心和100多名日本液晶顯示研究人員,就是進入液晶面板產業的鍥機,雖然相差二代技術,但從此有了追趕日韓等液晶顯示大公司的基石。

從九二年六月,滬海曙光通訊技術公司應邀投資1935萬元參加鵬城天馬公司的股份制改造開始,孫健就時刻關注國內外液晶顯示產業發展的新技術和動向,收集國內外液晶面板顯示公司的資料,看書學習,尋找進入的鍥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近三年過去,孫健成了液晶顯示方面的理論專家。

成立BSEC,控股GCA,成立PGG、TCG和GPIC先後上市,在全球軟體、光刻機、晶片製造和通訊領域都有了話語權,現金流充裕,騰出手來的孫健就有了進入液晶面板產業的打算,如今機會降臨,更待何時?

SEIKO的創始人服部金太郎,出身貧寒,是學徒出身的表匠,具有遠見,一八九二年五月,買下一家休業的工廠創立精工社,禮聘製表技師擔任技師長,從模彷研發較簡單的掛鐘做起,在同年7月就成功推出一款美國式的掛鐘銷售,順應維新的時勢潮流,緊緊抓住日本大量吸取西洋科技之利,引進製表工藝,實現他的理想,造就了他的鐘錶王國,贏得了“東洋時計之王”的美譽。

七二年,SEIKO第三任總經理、服部金太郎的次子、服部正次從美國人弗格森手中買下TN-LCD技術,七三年十月生產了世界第一塊數字LCD表。

在美國和香港鍾業界的推動下,電子鐘錶效能步步提高,出現了多功能手錶、電池式電晶體鍾、長時間執行的鐘錶等,新產品層出不窮,價格節節下降,手錶開始變成了普及品,還發展為同兒童玩具相結合的消費品,這對SEIKO的鐘錶業造成巨大的衝擊。

七四年,服部謙太郎出任面臨困境中的SEIKO第四任總經理,在大力保持其石英錶市場上的領先地位的同時,在電子市場上也緊追不捨。

八三年五月,SEIKO在東京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宣佈了一款2英寸微型彩色液晶電視,日本電子產業界大為震驚。

SEIKO作為日本液晶產業的先行者,不得不升級液晶面板生產線,投資研發液晶顯示新技術,耗資巨大。

SEIKO的高階石英手錶被瑞士手錶廠商打壓,低端石英手錶和電子手表的市場份額受到美國和香江電子手表廠家的侵襲,業績不斷滑坡,隨著九零年日本股市和樓市暴跌,SEIKO的股價大跌。

在內外交困之下,服部謙太郎以身體原因辭職,弟弟服部禮次郎出任SEIKO第五任總經理兼董事長。

九二年投資1億多美元建成的一條320mm*400mm基板的液晶面板生產線,由於良品率不高,還揹負鉅額貸款,又遭遇93~94年的液晶面板下跌週期,液晶面板業務虧損嚴重。

服部禮次郎決定退出液晶面板業務,集中精力提高SEIKO在全球鐘錶市場的佔有率,但提議在董事會上沒有透過。

年初的神戶大地震造成日本經濟損失慘重,日本股市和樓市又步入下降通道,SEIKO也是雪上加霜,服部禮次郎退出液晶面板業務的意願更加強烈,再次提交退出液晶面板業務的提議,在董事會上透過。

-----

東京。

九三年,七十五歲的服部禮次郎接替長谷川周重,擔任日本交流協會第三任會長,是個中G通,早將橫空出世的孫健調查清楚,但第一次見面。

白手起家,華人首富、工S聯副領導、管理學大師、書法家和醫生等多重身份,能用英語、日語、德語和法語交流。

一舉手一投足彰顯儒雅和自信,一雙精明的眼睛透著歲月的睿智和從容,偉岸的身軀散發一股與眾不同的氣勢,不愧是當今國際工商業舞臺上冉冉升起的一顆巨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