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天作之合”【求訂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自半月前張忠與周忱等人議定了《請治太湖疏》後,周忱與況鍾便將精力放在了賑災事宜上。

而張忠則將注意力轉移到了西山島。

如今短短半月,西山島已經大變樣。

“到了......”

隨著操船綱手的一聲吆喝,沙船穩穩停在了大聖灣的碼頭。

張忠率先下了船,緊緊跟隨他的是西山沈氏的沈愷與徽州商人江風。

“永春伯,你說今日要讓我們見識一下新鮮事物,我們來的路上可是期待已久了。”江風笑著說道。

“不會讓你們失望的。”張忠回頭對江風說道。

“不過沒想到,會在蘇州城遇見你。”張忠對江風道。

“也不奇怪,我家主營的便是紡織業,以前經營的是紗羅綢絹,如今開始發力棉紡業,與伯爺在天津合辦的張氏棉衣坊便是我打通北方商道的一個嘗試。”江風邊走便回答道:

“而蘇州府是紡織業的中心,家紡戶織,遠近流通,不過這裡的人多以絲織為業,有很多熟練的紡織工人,但經營棉紡業的不多,遠遠比不上松江府。”

“憑藉著伯爺提供的新紡車,與蘇州的熟練工人,我想在此辦工坊,將蘇州城變成與松江府一樣的棉紡中心。”

“這倒是個不錯的想法。”張忠聞言笑道“不過松江府號稱’衣被天下’,你要做到你說的,可不容易。”

“我有信心,也有耐心。”江風徐徐說道。

“江兄還與伯爺合夥做過生意?”一旁的沈愷插話道。

沈愷一直以為像張忠這樣出身不凡,又少年得志的人,是不喜經商那套的。

畢竟士農工商,人分四等,歷朝都是重農抑商,商人的地位一向不高,凡是有身份的人大多瞧不起商人。

“伯爺開明,與其他權貴子弟不同。”江風與沈愷多有生意往來,自然清楚沈愷的話外之意。

沈愷聞言眼中精光一閃,隨即微微點頭。

三人經過碼頭便見碼頭上延伸出三道棧橋,兩道運貨,一道供日常使用。

此時棧橋上,停著一輛輛裝滿水泥的板車,工人們將水泥一袋袋卸下,扛在肩上,排隊裝船。

這些工人便是此次水災的受害者。

太湖水災過後,蘇州府多了不少的流民,雖然官府有賑濟,但短時間內失去家園的百姓需要找到養家餬口的活。

而張忠的西山島此時需要大量人力。

不然憑藉著張忠帶來的五百人,就半個月,哪能讓西山島大變樣。

“伯爺這些人裝運的是什麼東西?”江風瞧著從他身邊走過的工人不由好奇問道。

“這不是一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一會你們見到實物,便知道了。”張忠笑道。

江風聞言暫時按下心中的疑慮,繼續跟著張忠向前走去。

三人過了碼頭便來到一處寬大的空地,這裡以前便是漁村,不過在西山島屬於張忠後,便被張忠帶來的五百勇士營的士兵推倒拆毀了。

然後在上面建了如今的水泥廠。

只見水泥場周圍,已經豎起了將近一丈高的圍牆,外圍還挖了壕溝。

張忠見阮安正在水泥廠前等著自己,不由加快了步伐。

“阮公公辛苦你了,這半月以來若不是你一直留在島上督促士兵與工人,這水泥廠也不會這樣快的建好。”張忠來到阮安面前誠懇說道。

“我的興趣便是研究這世間千奇百怪的事物,跟著永春伯,我倒是漲了不少見識,我甘之如飴,不覺得辛苦。”阮安說道。

“有這樣的得力助手,我這是何等幸運呀!”張忠聞言不由在心中嘀咕道。

“你身後的是誰?”張忠見阮安身後有個青年恭敬的侍立,不由好奇問道。

“我收的徒弟。”阮安笑道:

“他叫李天佑,南京格物院招人時,他表現出色,我便動了收徒的心思,此次來蘇州便將他帶來了,這半月來,島上的庶務都是他在處理,替我分擔了不少重擔。”

“草民拜見永春伯。”待阮安介紹完畢後,李天佑連忙躬身道。

“不錯,你既然能得阮公公看重,必然有過人之處,軟公公可是營造天才,你可要好好跟他學。”張忠微微頷首。

“是”

李天佑躬身應道。

張忠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才對阮安道“算上蘇州的格物分院,我們已經建了三座格物院了,你一人也分身乏術,是應該多收些徒弟的。”

阮安微微頷首。

“我讓你準備的東西弄好了嗎?”張忠繼續問道。

“伯爺進了水泥廠便知道了。”阮安說道。

張忠聞言微微頷首,由大門進入了水泥場。

眾人進去後便見一排排灰濛濛的廠房出現在眼前,三根高高的煙囪冒著灰色的濃煙,與周遭的明山秀水形成強烈反差。

“這是工業時代開啟的先兆嗎?”張忠心中嘀咕道,他如今有些恍惚起來。

“他們在幹嘛?”江風見一群赤著上身的漢子,用鐵錘敲碎水泥石灰岩,然後用石碾碾成粉,不由好奇問道。

“制水泥!”

張忠回過神來,微笑解釋道。

話說這西山島堪稱神奇,它盛產高純度的水泥用石灰岩,而且還伴生著相當數量的石膏——這兩樣再加上粘土,就是燒製水泥的三樣主料了。

不過如今島上的水泥廠,沒有用粘土,而是用了島上盛產的高嶺土。

因為煅燒粘土,目的就是得到的就是高嶺土,所以這一步直接省掉,可以大大節約時間。

島上還有足夠的露天煤礦。

用煤炭替代木材,作為煅燒水泥的主要燃料,可以將煅燒時間從七天縮短到兩天。

甚至連水泥的另一種重要配料,鐵粉或鐵礦渣都不缺。

所以有如此多的有利條件,正適合在此島建水泥廠。

“那裡準備了成品,可以讓諸位見識一下水泥的神奇。”不待張忠再解釋,阮安招呼眾人繼續往裡走。

待眾人來到一堵矮牆前,阮安才停了下來,笑道:“這是昨日我吩咐人用水泥混凝土砌的牆,你們可以試一試它的效果。”

張忠自然對水泥混凝土的效果深信不疑,聞言從腰間取出匕首,上前一步,朝著磚縫猛地一劃,刺耳的金屬摩擦聲中,卻只在上頭留下一道淺淺的劃痕。

眾人見狀十分吃驚,江風上前一步用手指使勁按了按牆縫裡凝固的混凝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轉身對一旁的張忠道“居然像石頭一樣堅固,怪不得鋒利的匕首都奈何不了它。”

“以往我們都是用的三合土砂漿,可效果顯然沒有這個水泥強。”沈愷也上前試了試,不由感嘆道“這東西用處極多,若能大量生產,定是個一本萬利的生意。”

張忠聞言暗道“夠精明,不枉我特意帶你上島來參觀一番。”

如今情況是張忠掌握了技術,而沈愷與江風他們有渠道,懂經營,他們乃是“天作之合”。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