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赴約【求訂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話說張忠一行人下了樓船,在東水關碼頭換乘馬車後便進入了南京城。

“伯爺這南京城可真是繁華熱鬧呀!”馬車之內蓉兒掀起垂下的車窗帷幕,睜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看著南京街頭的熱鬧景象語氣略帶興奮說道。

張忠聞言也看了過去,只見街道兩側店肆林立,彩旗盈棟金匾連楹,紅男綠女川流不息。

將南京這處江南膏腴富饒之地,文華藻渥之鄉的繁華富庶彰顯得琳琳精緻。

“南京山川靈秀,氣象宏偉,自然是不同凡響的,等我們安頓好,我再帶你好好在此城中遊玩一番。”張忠看著眼前難得露出俏皮之態的蓉兒笑道。

“嗯!”

蓉兒聞言好看的眼眸彎成了月牙,看著張忠含情脈脈的點了下頭。

馬車一路行駛,過了復成橋,西轉過秦淮河之後,便迎面見到一棟五彩花牌樓,正中上書“忠武開平”四字。

牌樓乃是洪武爺頒旨建的,“忠武”是一代名將常遇春的諡號,“開平王”是其死後追封的爵位。

經過此處牌樓便到了常府街。

因為開平王常遇春的府邸在此街上故有此名。

在永樂遷都之前,許多武勳之家都曾將府邸建在此街,而英國公府的老宅也在這條街上。

張忠細細打量那棟五彩花牌樓,不由想起之前在東水關碼頭上見過的徐承宗。

話說古之名將漢有衛霍明有徐常。

這徐常講的便是明朝開國名將徐達與常遇春。

雖然兩人都為開國功臣可他們二人後代的境遇卻是大相徑庭。

徐達之後的徐家如今依舊是大明響噹噹的家族,一門兩國公,分居南北兩京。

而常遇春之後的常家則已衰落。

常遇春長子常茂蔭父功,繼承鄭國公爵位後獲罪貶龍州,洪武二十四年去世。

常遇春次子常升,改封開國公,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藍玉案爆發,常升被認定為藍玉黨,誅死。

常升的兒子常繼祖,永樂元年遷雲南之臨安衛,常家便在雲南邊陲之地繁衍生息,常家再次發達還得等到嘉靖十一年常玄振被封懷遠侯時。

張忠想到此處心中感慨不已,命運之無常實在是讓人無措。

“籲”

馬車穿過牌樓沿著常府街一路行駛,直到車伕的一聲吆喝,馬車在英國公府老宅前停了下來。

這是一棟寬闊的大宅子,佔地許有一二裡,高牆深宅,馬頭牆層層疊落,依稀可見一片淡黑色坡頂,屋脊兩頭的正吻為吞口鰲魚,垂脊還有二郎真君與哮天犬。

當張忠掀開車簾下了馬車,便見留守老宅的錢管家領著丫鬟僕童正恭敬的在大門前候立。

“恭迎伯爺回府。”錢管家見張忠下了馬車連忙帶領眾人俯身行禮。

“不必多禮。”張忠見狀擺了擺手。

隨即張忠細細打量起眼前的錢管家。

其人年過四十,寬額長臉,他身穿一件青色道袍,腳上穿了一雙皮金襯裡的淺幫布鞋,頭上戴著一頂天青色的堂帽,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子精明之氣。

“看來是個可用之人。”張忠心中嘀咕道。

“我已經讓人將府邸收拾了一遍,伯爺所住的房屋都是按照你在京師絳雲院的模樣佈置的,伯爺不會覺得不適。”錢管家見張忠沒言語便上前笑道。

“你做得很好。”張忠聞言誇讚道。

“當不得伯爺誇獎,這都是我該做的。”錢管家見張忠滿意心中暗喜,笑著回答道。

“嗯!”

張忠微微頷首,隨即便大踏步進入了府邸。

老宅分前後院,前院為宴飲會友之地,後院為眷屬住所。

隔開前後兩院的,是一個花園,亭臺樓閣,不失為居家勝景。

張忠與蓉兒經過垂花門來到凝翠院,此處是他們在南京的住所。

“伯爺,院裡種植了桃樹。”蓉兒看著滿院桃花笑盈盈道。

此刻桃花盛開,暗香陣陣直是沁人心脾。

張忠看著桃樹下捧著桃花的蓉兒,不由想起那句“人面桃花相映紅”。

張忠發現靠裡院右角,用石條砌得整整齊齊的八角形圍欄裡生長著一棵盤龍虯枝的古藤,藤架下,擺了一張八仙桌、幾把四出頭的官帽椅。

正房是前廊後廈,後有罩房,東西廂房南邊的花牆子中間有一座垂花門,門內是四扇木屏風,東西廂房都有抄手遊廊,與垂花門相通。

正房與廂房之間,有圓月亮門兒,可以穿行。

“這處院落如何?”張忠好好檢視了一番凝翠院後對蓉兒笑道。

“我很滿意,比京師的絳雲院還美。”蓉兒笑嘻嘻道“一會我再重新佈置一下,伯爺便可以住得舒心了。”

“都由你安排。”張忠笑道。

.......

夜幕降臨,南京城比起白日更加的熱鬧。

“你可知道富樂院在何處?”張忠一邊欣賞南京夜景,一邊問跟在他身後的錢林道。

錢林今年十六,人長得瘦小,但是一雙眼睛特別明亮,讓人瞧著便知道他一個機靈的人。

錢林是錢管家的小兒子,錢管家得知張忠今晚要來赴襄城伯的宴,便讓錢林過來給張忠帶路。

張忠自然知道錢管家也是有著私心,想趁著張忠在南京的日子,錢林能夠入張忠的眼,日後等張忠回京了,也能將錢林帶到英國公府。

畢竟南京雖好,但是老宅沒主人,比不上去京師英國公府有前途。

張忠見錢林人機靈便同意了,讓他作自己的貼身小廝。

“伯爺,富樂院我是知道的。”錢林聞言連忙回答道。

“你給我說一說。”張忠問道。

“富樂院就在武寧橋旁邊,背靠鈔庫街,側臨秦淮河,距離江南貢院只有一水之隔,最是繁華不過。”錢林也想在張忠面前表現一番,於是繼續說道:

“富樂院在南京,算得上是一處特別的存在,南京教坊司一共有十四樓,這是最老的一間,早在洪武年間便有了。”

張忠聞言微微頷首。

“富樂院乃是一處奢靡浮綺的官妓勾欄,歌舞勝處,夜夜煙花不斷,人稱“欲界之仙都,昇平之樂國。”錢林見張忠聽得認真不由笑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你年歲不大,懂得倒是挺多的。”張忠聞言打趣道。

“我都是聽別人說的......”錢林尷尬笑道。

兩人很快便來到了富樂院,此時已入夜,正是南京城的老少爺們尋歡作樂之時。

富樂院大門前,書生公子,富商巨賈進進出出,煞是熱鬧。

張忠的注意力卻便大門前的楹聯吸引。

只見對聯書寫的是“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風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話;世間多痴男痴女,痴心痴夢,況復多痴情痴意,是幾輩痴人。”

一旁的錢林見張忠盯著對聯發呆,不由笑道“伯爺,你可能不知道,這可是洪武爺留下的御筆對聯。”

張忠聞言失笑不已,正準備與錢林辮一辯此事的真假。

突然聽聞身後有男子說道“永春伯來的巧,我們進去吧!”

張忠轉身看去,便見襄城伯李隆站在自己面前,一臉笑意的看著自己。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