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縮影(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裡是T24,飛機出現機械故障,無法減速,請求返回,重複,這裡是T24,飛機出現機械故障……”

隨著摩羯宮號艦橋內滋啦啦的一陣電流聲過後,被標記為T24運輸機F.13的飛行員的聲音很是清晰地傳到了艦橋裡每一個人的耳中。

艦長麥迪遜看了眼站在一旁的航空參謀蕭文,下令道:“準備再次迎風全速前進。”

霍里-齊爾曼(horrie-zillman)畢業於昆士蘭大學數學系,是1911年第一批入學的學生,同樣的也是昆士蘭大學首批畢業生,即1914年畢業。

剛畢業出來的齊爾曼剛剛20出頭,對著澳洲航空Qantas的招新廣告很感興趣,於是便報名開始了他的空中之旅,很快到了8月,一戰就爆發。

戰爭開始後成型剛2年的澳洲皇家空軍RAAF作為終於英王的武裝力量自然要投入戰場,但是根基淺薄人員不足的窘況也很讓RAAF沒面子,那必須嘛,那麼點人怕是去觀光而不是打仗的哦。

於是開始在澳洲各地挖人,RAAF主要把目標放在了各個航空公司個飛行愛好者上,是有點濫竽充數,可當時操控飛機沒那高要求一定要先飛個幾百小時才能上戰場。

當時飛機之間的戰鬥都是騎士決鬥般的,說是戰鬥還不如說是比試,沒有誰會拼死一戰一定要殺死對方,基本都是擊落或者把對面打冒煙就算結束一場戰鬥。

所以當時可以說不管新手老手,能開飛機就能上戰場,參展雙方大家都是半斤八兩老新搭配,沒有誰很有針對性地訓練王牌飛行員。

齊爾曼也很順理成章地加入RAAF投身偉大的扞衛不列顛之戰去了,但是大家都很清楚,一位殖民地自治領的士兵能在大英帝國的戰場中發揮什麼作用,不過是炮灰而已。

對,沒錯。齊爾曼也被投入了那場和土耳其,當時叫奧圖曼奧斯曼(分別是英語土耳其語的譯音)帝國的戰爭,作為炮灰。

齊爾曼永遠無法忘卻那個場面。上萬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士兵被英國司令驅使著衝上那塊還沒完全瓦解土耳其人攻擊力的海灘,遭到了土耳其人的頑強抵抗,澳新軍團死傷慘重。

正駕駛著一家輕型飛機,就是只裝備一挺機槍甚至沒有機槍的破爛飛機在觀測陣地的齊爾曼很想衝下去幫忙一下陸軍的兄弟,但是土耳其人的手搖機砰砰炮讓他打消了念頭,晃了晃翅膀,飛離了戰區,帶著護目鏡的眼睛有些朦朧起來。

事後雖然受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處分,但是也被英國人禁止再次升空,他被打發到了後勤處做一個廚子,一直到德國簽署投降書的那一天,他終於可以脫下那身廚子的裝扮了。

他出生在昆士蘭,從小也生活在昆士蘭,畢業後也在昆士蘭,他對那個遙遠的母國其實是沒什麼感覺的,但他從小就被教育要忠於國王,忠於政府,好吧,牧師也是這麼說的(近代西方的免費初級教育大部分是由教堂的牧師來完成的,牧師就是老師),只不過是在歌詠上帝之後再加上去的。

其實不光是他,大部分RAAF的官兵都對英國軍方的做法非常不滿,雖然被讓去做炮灰的是澳大利亞陸軍,但是他們如果不會開飛機,就憑徵兵廣告上的那句話,“為國家奉獻一切”,是不是他們也要做一次炮灰?

澳大利亞陸軍司令部在戰後稱這是中了所謂狡猾的土耳其人的陰謀,齊爾曼不禁大感失望,具體是什麼情況陸軍的人不知道,他一個有翅膀的在天上飛的能不知道嗎?

回國並退役後,他拒絕了澳洲航空的再次聘請,打算回家種田,沒開玩笑,昆士蘭的男人沒一塊超大的農場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昆士蘭人。

他都計劃好了,回家經營幾年農場,有點小錢後在黃金海岸買了小房子,再買架小飛機,天天開飛機去農場工作,豈不美哉,讓那些英國佬見鬼去吧!

然而兩年後他看到了CAC聯邦飛機公司在報紙頭版上的高薪招聘廣告,而且他還在報紙的頭版超大幅的戰片上清楚的看到了他當時RAAF老長官的身影,老長官雙手比著大拇指,後面CAC的招牌和電話清晰可見。

好奇之下他撥通了那張圖片上的CAC聯系電話,其實文字版面就有相關招聘電話,圖片上的電話只是業務電話,不過在福克斯的嚴格管理下,業務部還是很耐心地幫齊爾曼接通了人事部的電話。

CAC在知曉他的身份後非常高興,馬上安排了他的老長官個齊爾曼通話,齊爾曼最終也是在老長官的極力邀請下上了CAC的船,負責管理和各個合作的歐洲飛機公司的相關事宜和客串培訓飛機教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摩羯宮號正式可以進行甲板起降的時候,福克斯來到CAC要人,對方推薦了齊爾曼,此時的齊爾曼,已經會說一口頗為流利的粵語,而且還被他的華裔學員起了個中文名字“蕭文”。

2011年全澳大利亞人口普查中,來自中國的合法的澳洲移民約58萬人,說普通話的有33萬人,說粵語的有26萬人,聽說是首次被發現華裔普通話人群超出華裔粵語使用人群。

在2016年這個數字變成了60萬和28萬,但是1986年的人口普查,只有20萬左右的華裔,其中有18萬人稱以粵語為第一語音或者會講粵語。

由此推斷,在中國未改革開放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澳大利亞的華裔人群是以粵語為第一語言的,沒辦法,本來下南洋的移民先鋒就是閩粵浙的人居多,帶來的只有閩語,粵語,吳語,客家語,官話甚少。

即便現在福克斯開展了極為龐大的移民計劃,可也短時間內改變不了粵語在澳大利亞作為第一語言的地位。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很多時候不是不能湊在一起,而是實在湊不了,在西澳的華人已經有差不多350萬人,但是這350萬人裡邊識字率只有25%左右,知道這意味這什麼嗎?

意味著剩下4分之3的華裔移民必須依靠其他4分之一的人幫助才能在西澳謀生,難不成這些連漢字都不認識幾個的人要自己找寫滿了英文或者其他國家文字的招聘資訊找工作找房子嗎?他們只能找本地和他們有著母國血統的移民前鋒——以說粵語為主的華裔東南沿海移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