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無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原來是李貞公之後,是在下失敬了”拓跋慎拱拱手微禮道:“李公為朝廷鎮關中,不幸罹難。本欲前去為貞公禮拜,未想偶遇李娘子。”

李娘子肅拜還禮,道:“小女子代家父謝郎君,未知郎君可是我家世交?”

李娘子見拓跋慎身穿胡服,又是數百人護衛,看起來方才說話的秘書官也以他為尊,現在又口稱朝廷,看起來鼻屎皇族子弟,才想問問拓跋慎是哪一家王公子弟。

“正是,族中姑母為李氏婦多年,一直不得便宜,今日途經趙郡,正要前去拜訪。”

“原來是家中親戚。小女子失禮了”李娘子又行禮道:“今日突遇災厄,幸遇郎君才得免大難,待進城得見家父,定要多多謝過郎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娘子可識得那惡徒?為何白天行劫?”

“這……”李娘子微微低頭,臉色顯得又氣又羞,有些支吾道:“這人是本郡太守次子。小女子數日前帶著家僕去信都探親,前日收到家父來信,說是有貴人上門拜訪……”說到這裡,李娘子恍然過來,面前這位大約就是父親說的貴人了。

本來她還以為是家中長輩在朝中結交的權貴勢要,沒想到會是個比自己還小的郎君。

拓跋慎聽完李娘子前面的話,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也太離譜了吧,太守家的公子跑出來劫李家閨閣娘子。這可不是那些無權無勢,被人搶了女兒除了以頭搶地以外毫無辦法的平民家庭女兒,而是本地豪族啊!鄭道昭,李彪等人也是面面相覷,都覺得不可思議之極。

但看這李家娘子臉色,想來這其中或有隱情不好對外人說。不過這馮太守的次子竟然敢劫李家的娘子,無論如何都是觸犯了王法,還與李家結了大仇,膽子著實不小,難道他就不怕出大事。

“於卿,還是先派人去通知一下李家為好,以免李娘子父母擔憂。至於這個太守家二公子,待進了城之後再執送太守官署好了。”

“是,下官這便遣人去。是否即刻啟程?”

拓跋慎點點頭道:“甚好!”看著李娘子忽又有些為難起來,這李娘子總不能步行吧?他們這邊全都是男性,又沒有多餘的馬車,他倒是有兩輛車存放著行禮和書籍,只是裡面放的東西太多,重新取出來太耗費時間了。

“此地距平棘尚有不少路程,李娘子可先乘我這車乘。我正欲有事請教鄭卿,正好可與鄭卿同乘。”說完也沒等你娘子同意與否,就向著鄭道昭的馬車走去,又對李彪道:“李公也可同乘一車。”

李娘子既然猜測到了拓跋慎的身份不簡單,又見他的馬車規格遠超她所見的那些民間車乘,本欲推辭,卻見拓跋慎已經走開,只好懷揣著幾分小心,幾分好奇,登上了重車。

。。。。。。。

拓跋慎之所以找來李彪和鄭道昭同乘,也是想再理清一下趙郡李氏的家族親疏關係,之前他只是粗略問了李彪一些李家大致情況,眼下馬上就要到平棘,還是多做些瞭解的好。李彪和鄭道昭都是世家大族出身,鄭道昭就不用說了,他們家幾年後在定四海族姓之時,位列漢族四大族姓之一,與代北八姓同等。現在雖然還沒有四大姓的說法,但是崔,盧,鄭,王,包括李氏之間聯姻的事情已經非常頻繁,對這些家族的親疏關係也比一般人知道的多。

李彪呢?出於頓丘,乍聽起來也是一大豪門,不清楚的還以為他是頓丘李氏出身呢,實則沒什麼關係,也沒聽說李彪與頓丘李氏有聯宗的事。李彪雖然不是名門子弟,屬於寒門出身,但是他就在久在朝中,又長期在秘書省任職,知道很多一般人不知道的事,也可以說是消息靈通那一類人。

“鄭卿家乃為趙郡李氏姻親,可知李氏於趙郡之詳情?”

“下官家母便是趙郡李氏所出,是以往來頗多,趙郡也來過多次。”

“卿可試言之!若有遺漏,可與李卿互補。”

“下官外祖父宣城文昭公早於太安三年故去後,留有三子,長舅與二舅多年前並已故去,俱無子女,如今唯有三舅尚在,閒居平棘,有二子一女,人丁寡少。”

“另有從外祖父平棘憲子也故去多年,有三子一女,從舅安世數年前出任相州刺史,姨母出於河間邢氏。”

“餘者尚有李順一系,子孫可謂昌盛。”這句話鄭道昭說的頗有些為難起來

“李順?何許人?”拓跋慎見鄭道昭不同尋常的一語概括,有些奇怪。鄭道昭不說,拓跋慎就轉而問李彪。

“李順為李氏長房,得任於太武之世,受任之重,僅次於崔浩,爵封高平公,後坐受沮渠氏賄,以誤軍國罪受誅。李順有四子,長子敷,次子式,三子奕,四子囧。長子,次子,三子皇興四年並為先帝所誅。四子囧逃覓在外免於一死,現任南部給事。三子式子李憲現任秘書中散。”

聽了李彪的補充,拓跋慎這才明白為何鄭道昭支支吾吾,簡簡單單一句概括了。原因就在於李順第三子李弈身上,李弈為人貌美,因此頗受太皇太后寵愛,坊間傳聞他還是太后的入幕之賓,這件事被先帝知道了,大怒。下旨將李順一門盡誅,最後殺了李敷,李式,李奕,而李囧卻逃走了。據拓跋慎前世所看一些研究文章認為,太后殺死先帝就有一部分原因在此。

看來如今趙郡李氏最得勢的也就是擔任相州刺史的李安世了,其餘兩個在朝任職的,秘書中散是個下等官,南部給事勉強算是中等入門。其家勢遠遠沒有隋唐之時五姓七宗之一的氣勢。

“現任趙郡太守是何人?你們可知曉?”拓跋慎沒有再問李家的情況,因為實在沒什麼好問的了。轉而想起剛剛李娘子說的趙郡太守,待會兒進了城,還要把這個白日劫色的傢伙押送過去,總要知道對方是誰才好。

李彪眼中閃過一絲輕蔑,笑道:“此人,殿下倒是應當聽聞過,便是去歲,在京中風聞,求著與太師公聯宗的馮商。”

“原來是他,卻未想到,他會來這趙郡做太守。”

這個馮商,拓跋慎也聽說過,這個人據說是瀛洲地方豪門出身,進了京城以後自稱家出長樂信都,幾次去馮熙家中,求著與馮氏聯宗。馮熙可能想著馮家人口單薄,族中就他這一支,本來想答應這馮商的請求,進宮去告訴太后之後,太后就召見了這個馮商,前後不過一盞茶的時間不到就被太后打發出來了,據說其間太后所養的一隻鸚鵡高唱“太后千秋!”這個馮商也跟著唱了三次,引得太后左右侍從奴僕嗤笑。太后大為惱怒,礙著馮熙的面子,沒有治馮商的失儀之罪。只叫奴婢帶出太和殿後,又找來馮熙,直說不準和這種諂媚小人聯宗。一個月後,這個馮商就被外放州郡了。沒想到原來到了趙郡。

“聽說馮商諸子都與太師幾位郎君交好,此事當真嗎?”

“馮商長子馮襄現在門下省為一令史。倒是與太師五郎君馮夙交好,頗為投契,據說他們時常來往。馮夙曾數次與馮襄同去瑤光寺遊玩,以此觀之,可見所言非虛。”

“竟有此事麼?”拓跋慎輕拍車壁,自語道。(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