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李彪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夜間戌時中,拓跋慎才出了太和殿,身邊除了抱著東西的陸光,還跟隨著幾個張瑁委派的幾個打著燈籠的宮女,宦者。

剛剛出太和殿時還不覺得很冷,這才走了一會兒,就覺得身體冷了不少,雙手也冷颼颼的,拓跋慎將雙手縮排衣服裡。這種動作也就這種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他才會做,大白天他絕不會去做,太不雅了。

仰頭看看黑漆漆的天空,看不到一點星光,再低頭看一下四面遠近的宮牆,除了偶爾有幾個路過的宮人打著燈籠的燈光外,再看不見其他。

冷風的呼呼和著腳步的回聲在宮牆中迴盪著,宮女們手中的燈籠吹的搖曳不止,燈光也不停的抖動著。幾個宮女也明顯被凍得有些發抖,頭上的秀髮也被吹的凌亂不止,又不敢整理。

看來接下來幾天說不定天氣大變啊!說不定明早就可能下雪呢!

有心吩咐宮女們先回去,想想也沒多少路程了,還是不要她們難做了。

回到清瀟院,先去見了曹貴人,曹貴人因為要等著他回來,所以還沒睡下。正在和阿荷遊戲打發時間。

女性的宮廷生活實在太過無趣,整日裡無所事事啊!要不然怎麼那麼多宮鬥劇呢,整日裡沒事做,怎麼能不找點事做,找點小話說。

“二郎,幾時回宮的?張內行遣人說要留下你用膳,怎麼現在才回來,吃飽了嗎?”曹貴人接過阿荷手中的熱手巾,給拓跋慎擦著雙手。因為皇帝現在只吃淡粥,怕他在皇帝那邊吃的不習慣,故而問道。

“嗯,父皇給兒準備了乳虎肉。天色入夜的時候回宮的,父皇問了一些話,用完膳後還問了今日的學業。所以才回的晚了。”

想了想今日去給皇帝和馮潤當信使的事,還是告訴阿姨的好。和曹貴人走到爐邊坐下,說道:“阿姨,今日兒去了瑤光寺。”

“瑤光寺······”曹貴人驚了一下,瑤光寺裡面有誰,她當然知道,以為是拓跋慎少不更事,自己私自去的,轉念想到拓跋慎今日是奉了皇帝的旨意才出去的,把心裡的驚疑放下,低聲問道:“是陛下讓你去的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是的,還有一些送給右昭儀的東西,兒也帶著去了。”

曹貴人低下頭想了一會兒,疑惑道:“陛下是要現在迎回右昭儀嗎?”

“不知道,看起來,父皇可能有這個想法,但是迎不迎,若是迎的話,什麼時候迎,都不好說。不過,現在父皇守制,舉國矚目,現在迎的話未免太招人眼,有傷聖德。”

“這件事,你不要出去說,這幾日就呆在清瀟院中,不要在後宮走動。”

想了想,又道:“若是有皇子皇女們來找你玩耍,你多留留心,不要讓他們探出什麼。”

曹貴人低下頭,看著奴中碳火,感嘆道:“其實。像阿姨這種妃嬪,還有什麼敢想的呢?就算是那些初得陛下寵愛,不自量力,想著一朝得寵直上青天的,縱然一時邀寵得幸,最後也不過是一場美夢,倒不如安安份份,知足為樂,未必不是福啊!”

。。。。。。。。

第二日一早,拓跋慎難得的懶了會床,昨晚聽著外面大風的呼呼聲,一直到了亥時還睡著。因為擔心碳中毒,所以夜裡睡下不久就熄了碳火,早上卯時中陸光才帶著人來生碳火,只是碳火雖然能提升一些寢室的溫度,但是可比不了暖暖的被窩。

挨了一刻鍾,想著今日午時還要去太和殿赴宴的事,這種招待外使的宴會,一般都是由有司負責,只不過這次特殊,皇帝要以孝子孝孫的身份答謝客人,所以才會在太后的寢殿招待南使。這也是南朝能跟本朝勢均力敵之下才得到的待遇,像高麗這些小國,讓主客曹招待就可以了。

咬咬牙,掀開錦被,站在爐邊穿好衣服,叫來陸光,洗漱好了之後在陸光的幫助下結好小辮子。每次看著花這麼多時間在這種事上,拓跋慎就一肚子怨念。好麻煩啊!

推開門,看著寢院外的地上,花壇上已經積了一層薄雪。沒想到昨日天氣還算好的,今日竟然就降起了雪,他前世生活在北方,也沒見過這種古怪天氣。

去暖室和曹姨一起進了早膳,閒聊間聽見太廟方向傳來鼓樂齊鳴和和司儀官的宣號聲,一直持續了一個多時辰才算結束。拓跋慎知道這是南使在進行入吊程式,今日很多朝臣都會一起去太廟朝拜,入吊也是件很耽誤時間很辛苦的事,還好自己年紀小,不需要在這麼寒冷的天氣下去太廟。

等到廟樂聲停了小半個時辰,拓跋慎才站起來說道:“阿姨,兒先去換一下衣裳,待會還要去太和殿。”

“嗯,去吧,今日太和殿長輩勳臣都在,去了記得多聽少說,知道嗎?”

“兒記得了。”拓跋慎心中苦笑,曹姨還不知道他昨日出了風頭,會受到有心人的注意,今日可不是自己念隱身咒別人就看不見的。說不定會有人特別照顧自己呢?

回了寢室側房換好了新衣服,打扮精細了,又去曹姨那裡告辭,才獨自出了清瀟院,今日是去太和殿,不用陸光伺候,就給他放半天假吧。

今日因為是大宴會,宮中顯得很是熱鬧,一路上宦侍宮女來來往往,拓跋慎獨自一人行走,倒顯得乍眼了些。走到太和殿前,今日思賢門外都有不少人來往。

門前不遠處,拓跋慎看見一個熟人——秘書丞李彪。他正在和一個穿著漢服的中年人邊交談。

李彪顯然也在人群中看見了拓跋慎,他與拓跋慎交往多時,一直都很欣賞拓跋慎的少年靈慧。可以說是忘年交,與身邊的中年男子說了幾句話後,向著拓跋慎走來,拓跋慎也迎了上去。

雖然李彪現在年近五十,但是兩個人關係熟絡,拓跋慎也沒跟李彪客氣,說道:“李公,多日未見,前時聽說李公奉命外出,幾時回京的?”

“殿下客氣了,幾月之前,青州奏報,東莞郡外擴城牆時發現了先周古墓,找到了一些失傳典籍竹簡,下官奉命前往青州梳辦此事,若是能有新收穫,也能豐富秘書省所藏。以至於連太後最後一面也不能尊仰。處理好那邊的一些事這才急急返京,天幸昨夜到京,今日才得以參拜太后。”

“有所得否?”

“是春秋莒國君墓,只因年代久遠,竹簡侵於積水太久,字跡已經很難辨認,具體還要再詳加研讀。只是省中諸人都說希望不大。”說完不禁搖頭嘆氣,惋惜不已。

“盡盡人事吧,汲家書可遇不可求,何況春秋之世?”

兩人邊走邊聊。

“方才與李公說話的是誰?我以前從未見過此人。”

“說來也是巧,此人是南朝人,說起來殿下或許也知道他,順陽範氏範縝是也!“(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