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無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裴昭明和謝竣站在賓館門前的石階下,看著登車遠去的拓跋慎,直到旌旗,兵器互相遮蔽,再也看不見拓跋慎之後,才轉身走上石階。

謝竣嘆了口氣,說道:“裴公,今日之事,雖說是北人相逼,不得不從。但是只怕回朝之後,或有責難。”

“不如此,不能竟功。陛下所付之事至重。陛下不罪我等,他人有何懼?”

“若不出意外,明日我等就可以去吊拜。北主必要設小宴相酬,此次不可再有差池。”裴昭明說完,頓了一下,停下腳步,看著謝竣問道:“謝君觀北朝皇子如何?”

謝竣沒料到裴昭明突然說起剛剛離開的北朝皇子,想了想道:“以下官之見,北朝皇子之慧心,古今少有。所學深博,下官在建康雖然聽說北朝日涉華典,漸通典籍,只是沒想到一童子便有如此見識,今日觀其所言舉止,應當不是受他人指點。此童智慧,便是健康城中,也未曾聽聞能同列者。”

“此小節也!古今幼年大智者不乏其人。項橐,諸葛恪皆是。然項橐之事,載於諸子,不足徵論,諸葛恪世家子,一旦得專吳政,攻伐由己,生殺在心。雖然最後也因此自取滅亡,但是其才具亦可足見。”

“今觀此子,對待下官以禮,不因為自己位尊而驕人,兼且明智善辯,不是諸葛恪之輩能比。如果日後事有萬一,得以登臨人主之位,只怕於國家無福啊!。”

“裴公是否多慮了。北主自有長子,又是由先太后撫養,得到馮太師臂助,儼然便是日後太子,其次子雖然頗有才具,最後也只能封王外任,即便機緣巧合,最多也只是入朝秉政,何至於便得至尊之位?且人主之位,自非智力可求。北主今年二十有四,壽數長久,裴公多慮了。”

“世間之事誰又能知道最終結果?昔日漢文帝以遠庶子封於荒僻之代郡,當日他哪裡敢有為君之心,而機緣至巧,一日以藩屏入繼人君之位。漢宣帝以罪孫之身,隱於民間,怎麼會有入主未央之念,而霍子孟驟行伊尹故事,迎漢宣於民間。事發之前,誰能猜度?天道幽遠難測,正在於此。北朝皇子次居第二,誰敢說他便沒機會窺視尊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待此地事了還國,當奏明至尊,時刻偵刺北國動靜。”

。。。。。。。

再說酈道元本來是拉著裴約來一起勸裴昭明的,哪裡知道最後是二皇子親自說服了裴昭明,裴約等於白跑一趟,也不能算白跑,至少認了個同宗,也算有些收穫

在南齊館門前與拓跋慎辭別以後,酈道元急著回主客曹彙報南使之事。裴約不是主客曹的人,自然不能跟著去,隻身往北海王邸趕去。剛剛他跟著二皇子不告而辭,看看現在還有些時日,王邸中的坐談應該還沒散。

北海王邸的坐談會這時候正在如火如荼之中。此時鄭道昭應北海王之請,正在講述他這些年遠行各地的見聞,談一些當世書法名家的特點。

“數年前家尊還在擔任兗州刺史時,昭於時遠行到琅琊,參見秦相李斯所做嶧山碑文。唉!可惜為曹孟德推擊,失其一角。昭手自拓取。昭雖然不治秦篆,也見之心喜。”

眾人正聽得專心時,從門外走進來一個宦侍,鄭道昭見了也停止講述。

“殿下,王友裴約在外請見。”

堂下眾人訝異,裴約不過是中途出去了一下,回來了自己進來就座就是,何至於通傳。還有,他跟那酈道元一起出去的,難道酈道元沒來?

“請裴君進來說話。”

裴約得了話,走進正堂,禮畢說道:“下官失禮,方才隨二皇子殿下去了南齊國賓館。此刻才得回見殿下。”

眾人聽了裴約的話,才想起二皇子出去到現在都沒回來,難道就是去的國賓館?

“皇子殿下幾時走的?”

“我等竟然不知......”

北海王看見下面眾多人互動說話,場面一時混亂,連忙用手邊鐵如意敲擊一下銅磬,清脆悅耳之聲傳遍正堂,堂下眾人才安靜下來,齊齊看著北海王,看他有何話要說。

“諸君,稍安。小侄確是走了,孤本義恭送車駕,只是小侄見諸君高談闊論,樂在其間,不忍打擾,這才與孤辭別。囑孤在此,以免驚動諸君。”

堂中一時間寂靜無聲,過了一會兒,鄭道昭站起身走到正堂正中道:“二殿下敬賢愛士,仁厚如此,只因為下官等覓於閒談之樂,便屈尊降禮而去,下官等人幸何如之。還請殿下代二皇子受下官等一拜,以示感懷之情。”

“還請殿下代二皇子受下官等一拜。”

眾人齊齊起身,走到正堂中,與鄭道昭一起拜行稽首禮。

北海王看見鄭道昭等人拜行稽首,連忙起身走下來,扶起鄭道昭等人,動情說道:“好,好,祥今日代皇侄受禮,諸君快起來。”

待眾人起身後,看著下面眾人滿懷激動之情,北海王心中也有些牽動起來。

唉!二皇侄至情至性,方能得在場眾多士官感懷。我不如啊!

“裴卿,皇侄如何去了國賓館?”平復一下心情,北海王看著裴約問道

“殿下仁慈,只因看見酈君急著去尋南使,就私下遣人叫了下官與酈君,共乘殿下車駕同去。”

“卿既然已經回來了,皇侄相必回宮了。”邊說邊示意在場眾人各自歸位坐下。

裴約歸為安坐後,說道“下官還有下情稟於殿下。”

“裴卿但說無妨。”北海王回到位置上說道:“南使之事如何?卿歸時尚早啊!難道卿已經說服了那裴昭明?”

“正要稟於殿下,我朝之意南使已經接受了,所以下官才能早早回來。”

“喔!南使倔強難制,三番四次拒絕朝廷美意。沒想到卿去勸說便俯首低頭。”言辭之間頗有輕視之意。

裴約聽出北海王的意思,心中暗笑北海王思路簡單,這是以為裴昭明僅僅因為一個隔代同宗徇私呢!

“非也!此事非下官之力。二皇子殿下得遇南使,以言辭屈服南使。”就把拓跋慎說服裴昭明的前前後後仔細說了一遍。

。。。。。。

“妙!妙!皇侄所言切中厲害,正當此理。裴昭明但知一二禮儀之道,豈能不俯首低頭。”北海王聽罷裴約的話,拿起鐵如意敲擊案面,振奮道:“皇侄今日以言辭挫動南使銳氣,真真大快人心。今日晚膳,諸位便在孤這裡用了,以慶南使順從之喜”。(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