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屯田校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事實上到了此時,所謂的突圍都只是一句玩笑話,因為整個大軍已經完全失去了指揮,李樂、胡才等人能夠控制的軍隊也就他們周圍的一千多老卒,至於那些新加入的士卒,此時早就一鬨而散了。

胡才、李樂二人不敢耽擱,連忙帶著那一千多還能保持陣型的士卒向西北方向突圍。

然而,他們的行動很快就被龐德發現,龐德立即帶著麾下騎兵改變方向,朝這支突圍的白波軍殺來。

他們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勢不可擋的衝入敵軍陣中,很快又將這支敵軍沖垮,整個戰場都陷入一邊倒的屠殺之中。

望著周圍奔逃的士兵,胡才不由得感到絕望,這三萬大軍可是白波軍辛辛苦苦拉起來的主力大軍,郭太等人還指望這支軍隊能夠打下襄陵,劫掠到足夠糧草來供應全軍,如今僅僅半個時辰,這三萬大軍就全部葬送在這裡了。

回想著出兵時他還曾說過段增不足為慮的話,如今的現實卻是如此殘酷,胡才不禁苦笑著嘆道:“兵敗至此,某還有何顏面去見渠帥!”

說完,胡才揮動手中長刀便準備自刎,一旁李樂等人嚇了一跳,連忙慌手慌腳的將他救下,並帶著侍衛們匆匆逃命。

……

襄陵城中。

當段增麾下的漢軍正在不斷追殺潰兵時,城中的守軍將士卻如同在夢幻中一般。

他們簡直不敢相信,局勢居然變化得這麼快。

經過這麼多天的血戰後,守軍將士們傷亡慘重,城中儲備的軍械糧草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尤其是箭矢這種守城最重要的物資,更是即將用完。

而賊軍的攻勢卻絲毫不減,他們如同潮水一般不斷向城頭發起衝擊,那一幕幕場景,讓每個守軍士卒都感到絕望,甚至就連原本對此戰充滿信心的賈習等人,到了此時臉色也極為難看起來。

然而,就在大家都已經絕望之時,卻沒想到局勢突然轉變,漢軍的援兵如同神兵天降一般,突然出現在戰場上,而且轉瞬間就將三萬白波軍打得落花流水。

望著城外戰場上一邊倒的戰局,守軍將士們一個個都難以置信,似乎依舊沉浸在血腥和慘烈的廝殺之中。

就在這時,不知是誰先喊了一句:“援軍來了,我們勝利了!”

頓時,如同幻境被打破了一般,在場所有人都醒悟過來,一個個都激動萬分的歡呼起來,他們高舉著手中兵器,慶賀著突然而來的勝利。

裴茂、柳孚等人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一個個都有些說不出話來。

便是賈習此時也顯得非常興奮,他一把推開賈逵的攙扶,獨自在那裡手舞足蹈,興奮的大喊:“看到了沒?老夫所援軍回來,就一定回來,老夫可沒有騙你們吧?”

而一旁的賈逵著臉色通紅,他家境雖貧寒,從小就立志從軍,對行伍之事非常感興趣;他祖父認為他是個奇才,所以特意教授他兵法。

不過,兵法學得太多,那也只是書上的東西,而在現實中遇到的戰鬥這還是頭一遭。

尤其是眼前戰場上,兩千漢軍騎兵以勢不可擋的氣勢,轉瞬間就沖垮了三萬白波軍,這一幕更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過了許久之後,柳孚才突然醒悟過來,大聲道:“哎呀,縣令大人,段校尉親自率軍來援,又大敗賊軍,咱們可要趕緊去迎接段校尉入城,不能讓他久等了!”

“不錯,不錯!”裴茂一拍額頭,也反應過來。

不過他並未直接下令出城,而是轉身走到賈習身前道:“老先生,我等能堅守到現在,全賴先生之功勞;還請老先生與本官一同去見段校尉如何?”

賈習微笑搖頭道:“這就不必了,老夫一個閒散老頭子,跟著你們去作甚?還是回家休息去嘍!”說著,在賈逵的攙扶下,頭也不回的下了城樓。

裴茂輕聲嘆道:“真是一奇人也!”

……

“果然只是一群烏合之眾!”

漢軍軍陣前,段增等人並肩立在馬上,望著正在土崩瓦解的白波軍,閻忠輕聲評價著。

這不僅是他一個人的感受,同時也是在場所有人的感受,這支白波軍相比於他們曾經激戰過的西涼叛軍,差距實在太大了。

兩千騎兵僅僅用了一刻鍾就徹底沖垮三萬大軍,而此時漢軍從左右兩翼進行包抄的步軍都還沒來得及動手。

至於段增出於謹慎,特意派遣段鉉、徐晃兩人去截斷白波軍後路,如今看來這一步似乎有些多餘了。

當然,現在這麼說或許還為時尚早,不過白波軍的潰敗卻是註定了。

……

時間流逝,戰場上的逐漸沉寂下來,不過戰鬥卻並未完全結束。

三萬大軍的崩潰,數不清的士卒一鬨而散,漢軍想要將他們全部俘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此時,各部將領依舊在奮勇追殺敵軍,而段增等人卻已經在襄城縣令裴等人茂的陪同下登上城樓。

一路上,裴茂還在不停的感謝段增帶兵及時來援,解救了一城的百姓。

看著城牆上斑駁的血跡,段增卻搖頭道:“裴縣令,本將身為統兵之將,卻到此時才率軍趕到,心中甚是愧疚,豈敢當裴縣令之言?倒是裴縣令帶著城中百姓上下一心,奮勇殺敵,這才是真正的功勞啊。”

說到這裡時,段增又問道:“對了,之前裴縣令說,有位姓賈的老先生曾經為守城出謀劃策,出力最多,不知這位老先生如今在何處?本將倒是想要拜訪一下。”

裴茂苦笑道:“這個恐怕要等會兒,賈先生這些天一直在城樓上為我等出謀劃策,不辭辛苦;如今戰局已定,他已經回府中歇息去了。若是將軍有意,不如等戰事結束後,再去拜服不遲。”

段增聽了有些失望,他雖然不記得歷史上有這麼個姓賈的能人,但他也知道,歷史上的能人很多,自己能記住的僅僅是其中很少一部分。

像閻忠,他前世就不知道有這麼個人物,但閻忠的智謀顯然不弱,自從投靠段增後,已經成為他的左膀右臂。

若是這個姓賈的也是這麼個能人,段增當然也要嘗試拉攏一下。

想了想,段增轉身對跟在身旁的典韋道:“立即派人送點禮物到賈先生的府中,代表本將的一點心意;另外送上本將的拜帖,就說本將明日早上會登門拜訪。”

“是!屬下這就去辦!”典韋肅然答道,轉身離去。

這時,閻忠忽然問道:“將軍,這一戰過後,我軍肯定能抓獲大批俘虜,不知對這些俘虜,將軍打算如何安排?”

當初在涼州打仗時,俘虜的叛軍士卒一般都不需要段增來操勞,直接交給地方官府或者朝廷來處置即可。

但是這一次,閻忠忽然這麼詢問,自然是其目的的。

段增顯然聽懂了他的意思,沉聲道:“這些俘虜原本都是些生活無著的窮苦百姓,若是直接放了他們,恐怕日後他們還會再生變亂啊!諸位對此可有什麼良策?”

話音剛落,就聽到有人冷冷道:“這些造反的亂賊,留著做什麼?不如直接殺掉,既能為朝廷節省一大筆安置費,又不用擔心他們再次造反,豈不省事!”

這個時代的漢軍對於造反的民眾是非常殘酷的,遠的不說,就說最近的,當初皇甫嵩就曾在下曲陽坑殺了十萬黃巾降兵,手段之狠辣,簡直令人髮指。

段增聽了頓時神色一沉,冷聲道:“人總是要活下去的,不管造反也好,還是種田也好,這些俘虜所圖的無非就是活下去。數萬人的俘虜,就是數萬條人命,豈能說殺就殺?此言未免太過了!”

閻忠、衛覬、荀攸、裴茂等人也紛紛反對,剛才說話那人頓時臉色通紅,諾諾應承,不敢多言。

段增看向裴茂沉聲道:“裴縣令善長治理地方,不知可有什麼良策?”

裴茂沉吟道:“將軍所言甚是,這麼多俘虜若是不妥善安置,的確容易出現變亂。若是殺了的話,又太過殘暴。不如將他們收編入軍隊如何?如此既能擴充我軍的實力,同時又能讓這些百姓有所約束,不至於再次生亂。”

一旁衛覬搖頭道:“這麼多人全都編入我軍,這恐怕不好吧?別的不說,光是軍糧的供應就會成為巨大難題;如今朝廷府庫空虛,河東郡的錢糧儲備同樣不充裕,要養這麼多大軍同樣不妥。此外,朝廷那邊恐怕也不會答應吧?”

一次性收編兩三萬俘虜,這種事情朝廷當然不可能答應;當然,就算朝廷答應,段增也不會這麼去做。

畢竟這麼多俘虜中,真正的精壯或許也就幾千人,其他的都是些老弱病殘,這些人就算想加入軍中,段增也不會收。

裴茂沉聲道:“在下的意思並非是把他們全部編入軍中,而是將其中部分精壯進行收編,至於其他人,則讓他們屯田。”

讓軍隊屯田,這在三國時期曹操曾經大力倡導過,並且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基礎。

不過這種手段可並非曹操的首創,而是自古就有,像西漢時期趙充國平定湟中地區的羌人後,為了保證在當地駐軍,他就提出了屯田的方案來解決軍糧問題。

到了東漢時期,國家主要以募兵為主,不過在邊疆地區也有小範圍的屯田。

裴茂此時提出的辦法,可以說正好能解決當前難題,既能安置這些俘虜,讓他們不至於再生變亂,同時也能讓他們恢復生產,可謂一舉兩得。

“屯田?這倒是個不錯的辦法!”段增聞言頓時笑了,直接問道:“本將打算上書朝廷,請求設立屯田校尉,專門負責安置這些俘虜。不知裴縣令可願意出任此職位?”

“這……”裴茂顯然沒想到段增會突然這麼提議,頓時愣了一下,隨即遲疑道:“在下乃文官,不擅軍務,突然擔任軍職,恐怕不妥吧?”

段增笑道:“有何不妥?屯田校尉,一般情況下並不需要領兵征戰,只需管理屯丁,負責屯田即可,相信以裴縣令的能力完全能勝任此職務。而且,這麼多的俘虜無依無靠,若是不妥善安置,他們要麼再次為禍,要麼就只能餓死凍死,裴縣令難道忍心如此?”

果然,裴茂聽到這裡,立即答道:“既然如此,那在下應承就是。”

段增微微一笑,與閻忠對視一眼,眼神中流露出笑意。

其實,屯田的辦法段增和閻忠二人早就想到了,甚至連屯田校尉的人選都想好了,就是裴茂。

他如今的官位是一千石的縣令,而且是文官,又出身地方大族,讓他來擔任二千石的屯田校尉是完全足夠的。

而讓裴茂來出任屯田校尉一職,既可以妥善安置此戰的俘虜,以防出現更多變亂,同時又可以向裴茂示好,拉攏河東裴家,可謂一舉兩得。

……

中平五年三月,段增率領漢軍在襄陵城外輕鬆擊潰三萬白波軍,俘虜兩萬七千餘人,自身損失極為輕微。

此戰之後,段增上表朝廷請求設立屯田校尉負責屯田,並且舉薦襄陵令裴茂出任此職,朝廷同意了段增的請求。

在此基礎上,段增從俘虜中挑選出兩千精壯編入麾下,至於其他兩萬五千俘虜則全部編入軍屯,由裴茂出任屯田校尉,成公英擔任軍司馬,協助裴茂處理軍務。

這支屯田軍的中、高層軍官將領,也都從段增麾下派人出任,以什伍制將俘虜編組起來。

如今正逢亂世,各地都有不少閒置的土地,尤其是剛剛遭過戰亂的襄陵、平陽等地更是有著不少荒地,正好可以用來安置這支屯田軍,讓他們平時務農,閒時訓練,若是遇到戰事緊張之時還能支援一下戰場。

如此一來,段增不僅極大擴充了自身的實力,同時也算間接控制了這支屯田軍。

此外,襄陵縣的縣令一職,也由段增舉薦的衛覬來接替,他畢竟出身河東衛家,出任襄陵縣令自然不會有人反對。

至此段增在河東郡總算有了一個落腳之地。(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