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新揚州十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攻自破?”

“正是,不攻自破......”

南明降將李棲鳳肯定回答道。

揚州城都這幅模樣了,還有什麼好守的?

願意拼死的頂多就是那些鐵定殉國的頂層將領,剩下的大半人都抱有降心。

在夏國善待百姓的前提下,百姓如果不是被強迫勞役,就更不會上前線殺敵了。

其實歷史上的情況也差不多如此,這個時候的史可法早就下令不攔降將,一來是知大勢已去,二來是心中不堅定的人留在城中,反而是徒增動盪。

史可法並未刻意宣揚百姓送死,更沒有強留將領,李棲鳳等人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帶兵出來投降的。

並未受到半分阻攔。

“如此甚好!”

烏拉點了點頭,看來這會皇上的預測總算是有些與實際不符合了。

因為就在烏拉進兵揚州的時候,陸舟就連下三道旨意,夏軍在奪取揚州時要格外注意,以免給百姓帶來過多的傷害。

畢竟槍炮是不長眼,要是在城巷戰中湧出一群群百姓,說殺也殺不得,但停是更停不下來......

陸舟是從前世而來,知道有“揚州十日”這個慘劇。

但是他卻不知道更多的細節。

歷史上那“十日”的真實情況,並不是在攻城的過程中發生的。

只不過是舉起屠刀的人太過殘忍,再加上少部分明將的拼死抵抗,給清軍帶來了損失,單純的想要屠戮罷了。

一切與攻城無關。

然全是為了洩憤,屠戮......

史可法甚至都沒有關閉出城的通道,任憑想投降跟逃亡的人出城......

烏拉採用李棲鳳的建議繼續圍城。

第五日。

四川將領胡尚友、韓尚良等人出門歸降,無人阻攔。

揚州城軍心潰散。

第六日。

夏軍於城北試炮,炮彈落入揚州官衙正堂,一時間人心更為動盪。

第七日,又有降將出城。

第八日,第二批百姓從運河出城,夏軍全部接納......

......

第十日,夏軍整頓兵馬,正式往揚州內城進攻。

一時間炮火連天,在揚州北城門的牆頭上依稀可以見著平時抵抗的江北明軍。

此時的揚州城內,總計還是有軍民近二十萬數的,抵抗的人是有,可終究還是少了些許鬥志。

而且夏軍在城郊共計圍了十日時間,與揚州城似乎是形成了一種默契,給了足夠的緩衝餘地。

想要拼命的人在時間與環境的作用,是會消磨掉激情與鬥志的。

特別是在這種孤立無援的情況下。

夏國的火炮部隊中也再次出現了新式武器,是一種炮管更為細長,且炮架靈活的山炮。

這類火炮重量更輕,但威力絲毫不減,為的就是應用在夏軍後續迅速的攻城略地行動中。

“城門開了,編隊入城!”

烏拉指著前方喊道,幾乎沒用什麼戰術,揚州城就破開了。

也不知是降將開門,還是火炮轟開的,反正從開火到進城總計也花不了兩個時辰的時間。

夏軍組織好了編隊入城,前方是刀盾手,後方火槍軍,最前方還有南明叛軍引路,倒也算得上通暢。

史可法的部下在這種情形下,仍率餘部繼續鏖戰,也不知該悲哀還是慶幸,史可法這時竟還有十數位將領追隨。

史可法正在數百親衛的簇擁下,往北街殺去,數百名親衛,裡邊卻還是有著各路總兵、監軍,倒也顯得悲壯。

眾人一路衝殺到了城門邊,可在這裡遇到了夏軍的核心編隊,是再也打不動了。

因為對方都有槍......

“常騰,此路為何不通?”

史可法質問帶路的將領,前方夏軍各個披甲舉槍,明顯是恭候良久......

“史公,慚愧了......我等已是大夏兵馬......”

領頭的小將放下兵器,往夏軍陣營走去。

“你等......前日還與我發過誓!”

史可法氣不過,拔劍自刎。

卻又被身邊的愛將奪下寶劍。

“史公,可是要保重啊!”

身旁的將領好言相勸,隨即又簇擁著來到夏軍陣前。

歸降......

不過大半日,揚州城就為了夏國的城池。

烏拉望著這座南明重鎮,號稱吞併數十萬的揚州城,不由感嘆:“就這?”

......

揚州城的陷落,標誌著整個江北重鎮徹底被夏國拿下。

弘光朝廷的滅亡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金陵近在遲尺......

是夜。

一騎快馬奔入南京城內,手持南明尚書帥印的探信直接趕入剛粉飾一新的皇宮,將揚州陷落的訊息帶到了朱由崧耳邊。

揚州城陷落,史可法生死不知,唯有其手中的帥印被拼死送出了.......其他兵馬再不見一人身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史可法,敗了?”

朱由崧跌坐於龍椅之上,這個他視為眼中釘的人兵敗後,反而給他帶了更大的恐懼。

史可法他是想坑的,但是沒想到揚州城就這麼容易的陷落了?

“皇上,兵敗了,各鎮兵馬皆無援助,史可法兵敗是意料之內,可沒想到,敗得如此之快!”

下方稟報之人,是朱由崧派去的探子,可親眼目睹了揚州城的情況,語氣也是不由有些惋惜。

“敗了,怎麼會敗得如此容易?史可法身邊的悍將如此之多,人人號稱要為我大明效死,就這麼容易的敗了?”

朱由崧依舊是有些不可置信,臉色難看至極。

“皇上,揚州城是真真切切的丟了。

夏軍之殘忍,攻城過程慘烈之至,除了史可法生死不知之外,揚州知府任民育,總兵劉肇基、驍將馬應魁皆殉國而死......

微臣要不是跑得快,怕是連著史可法的信物也送不出來......”

探子驚恐的說道。

而當然的,描述攻城戰爭的過程還是與實際有些出入,主要還是為了讓朱由崧的臉色好看些。

就比如剛才說的殉國的人的確是有那麼幾個,但是除了這些人,其他的投降了。

明眼人都知道跟著朱由崧沒戲!

“罷了,朕知道了,揚州城丟了。

只是沒想到,這麼多的悍將,竟打不過數萬夏軍!”

朱由崧又氣又恨。

他最後一句話說得不假,江北皆是悍將,特別是史可法身邊的明北將領,更令人忌憚。

這些人都是出自行伍的悍勇匹夫,行兵打仗能力了得,更不怕死。

也正是如此,匹夫又不是貴族,朱由崧才讓這批人去前線頂雷,削弱之後才好控制。

可誰能想到,朱由崧遠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機智......

“叫人!再派兵馬封鎖江口,等南面援兵來了,再謀劃奪回江北!”

朱由崧打定主意說道。

“皇上,哪裡還有的兵馬,兵馬都去堵左良玉未歸,黃得功、高傑等人也被派了出去,可以不援揚州,現在是趕不回來了。

就金陵城與揚州至距離,怕是等不了任何援軍......”

下方之人回答。

朱由崧這才意識到,除了那些在江北“傻乎乎”的將領,他已經無兵可用了......

連忙令人取來地圖,只見到這揚州城與金陵近在遲尺。

朱由崧一顆心徹底沉了下去,沉默良久,看著周圍皆是自己的心腹暗探,像是打定了什麼注意,問道:

“揚州城陷落的訊息,朝廷中可還是有其他人知道?”

“今日暫無人所知,臣也是僥倖逃出來,才第一時間回到金陵。

若是等揚州的訊息徹底全入金陵,也是得要到三五日後。

只不過以夏軍的推進速度,怕是訊息傳到之時,亦是兵臨城下之日......”

暗探回答道。

朱由崧點了點頭,說道:“還有三日......”

......

第二日。

金陵城內隱約有江北淪陷的訊息在流傳,不過朱由崧並未公開密談得到的準確訊息,反而是駁斥“謠言”,同時傳令各處官吏各司其職,不得擅自離守......

可這一日的早朝氣氛仍舊沉重,就算大家還不知道揚州城已經淪陷,可當前南明的境況十分不好。

金陵朝廷的各方黨派相互爭吵著抒發政見。

在朱由崧逐漸失去兵權控制,武將都出征在外後,這些士大夫們也逐漸不把皇帝放在眼裡了......

畢竟整日真正的九五之尊,又何須整日拉攏這些士大夫們飲酒作樂,做皇帝過於親切了,為了拉攏這些江南財閥,反而是丟了許多威嚴。

朱由崧也插不上什麼話,不管有什麼怒氣,也只能嚥到肚子裡。

一頓朝堂議事過後,商議不出什麼結果,反而是將朝堂弄得烏煙瘴氣,這些江南的士大夫們,此時竟還計較著百姓稅率之事......

大太監盧九德下了朝堂,卻又痛哭於大殿之外,扶欄痛苦......現在的南明朝廷,與他想象中的差得太遠了。

竟毫無中興之象......

朱由崧親自走過來安慰,盧九德看著朱由崧體態寬胖,毫無憂慮之色,反而哭得更狠了。

其實,現在的南明朝廷比歷史上過得更為艱難,原因是大夏朝廷掐準了左良玉造反的時間,同時南下攻入了江北重鎮。

在這雙重打擊之下,南明朝廷是很難抵抗得住,況且現在朱由崧刻意拉攏豪族的弊端已經顯現出來了。

就如同今日朝堂上的情況所看,皇帝無兵馬之時,就在這些豪族面前毫無尊嚴。

朱由崧已經左右不了這朝政的走向了......

這對世家大族來說,是個好事,可是對於死忠朱明的大臣來講,就是一場災難。

“大伴伴莫哭,這些豪族不把朕放在眼裡,只不過是能得意一時罷了!”

朱由崧出言說道,目中卻多了幾分堅定。

“皇上,可是找到了辦法?”

盧九德眼中忽然一亮,難不成這皇帝還留有後手?

不過想來也是......“太子桉”中,朱由崧能暗中派人做掉疑似朱慈烺的人,那麼說不定還布了什麼局不成?

朱慈烺手中培養了一批暗探,就如前朝的錦衣衛一般,盧九德是知道的。

想到這裡,盧九德心中又多了幾分希望。

“辦法?”

朱由崧欲言又止,可還是說道:“大伴伴放心好了,這些人對朕不尊,妄想操控朝政。

朕一定要讓他們付出代價的!”

盧九德連忙道:“皇上,一切要以大局為重。

不過若有什麼事情,是老奴可以做的,老奴願赴湯蹈火!”

盧九德神情激動,感覺朱由崧怕是終於找到了做中興龍主的感覺。

“不必了,大伴伴,你今日先離開金陵,走得越遠越好!

朕留在這裡......”

朱由崧表情神秘,接下來又緩緩道:“朕定要給他們一個驚喜!”

......

兩個時辰過後,盧九德就離開了金陵,被朱由崧以督軍的名義,送往了馬士英的大營。

而盧九德走時,又帶走了幾名同僚,這下朱由崧身邊真正忠於朱明朝廷的人就更少了......

金陵城的士大夫們彈冠相慶,先是送走了史可法,現在又離去了個盧九德。

這朱由崧還不任由江南財閥們擺佈?

這天下簡直技術江南財閥們的天下!

是夜。

金陵城的煙花柳巷熱鬧不減,前來飲酒尋歡的大官貴族流連忘返。

期間又有些許江北的流言傳於城中,可很快又被朱由崧給派人壓了下去。

沒有人懷疑朱由崧的澹定,因為皇帝自己此時也在宮中享樂。

這一夜。

朱由崧的皇宮燈火通明,還特意召金陵梨園入宮演劇,並大設宴席,享樂到了午夜。

一直到凌晨時分。

朱由崧卻突然來了興致,踉踉蹌蹌騎上一匹駿馬,命人大開宮門,說是要練習騎術。

眾人只覺得皇帝是喝醉了,燈紅酒綠中,有人給朱由崧第上馬鞭,隨即在內官四五十人的護送下,直奔出去。

眾人出了通濟門,一直往郊外的曠野處狂奔。

此時的金陵城百官還不知道,他們的皇帝已經棄都而逃了。

朱由崧決定逃跑......

第二日。

日出時分。

百官熙熙攘攘,入宮上朝,不少人還帶著昨夜未散去的酒意。

英武殿氣派非凡,只是寬大的龍椅上,始終不見弘光皇帝的身影。

“皇上呢?”

“莫不是昨夜飲酒太晚了,還沒睡醒?”

大臣們相互滴咕。

直到有人想要在大殿上尋找傳命太監的身影,這才發現了異常。

今天的早朝未曾擊鼓,就連一個使喚的太監都沒見著,平時裡服侍皇上的秀女也不見了。

“不好啦,皇上棄都而逃啦!”

忽然聽得一聲吶喊。

從後宮的方向湧出一眾的宮女、和優伶雜沓瘋狂逃奔,一路往宮門外逃竄,如此景象,與大殿內穿戴整齊的大臣們形成鮮明對比。

“皇上......逃了?”

眾位大臣面面相覷,臉上竟都是不可置信神色,緊接著又是一陣絕望恐懼。

皇帝逃了?

不可能!

昨天明明還召梨園入宮演戲,明明還在與官紳們痛飲......

可眼前的景象,又讓人不敢不信,若是皇帝在朝,怎能容許這些宮女四處逃竄......現在的宮門都是開啟的,幾乎沒有人把守。

儼然一副國破家亡的景象。

說來也不怪這些大臣們震驚,百官都還在準備上朝議事呢,皇帝就自己跑路了......這樣的情況,古來僅見!

“昏君!”

“真是瞎了我們的眼睛!”

百官終於忍不住破口大罵。

朱由崧留下的這個“驚喜”之大,足以讓百官口吐芬芳,全然沒有了任何君臣之禮。

“壞哉!定是揚州城出事了!”

忽然有人聯想起近日的流言,發覺到了什麼更可怕的事情。

身上的官服一脫,同樣也撒開腳丫子往宮門外跑去。

這夏軍如果要來了,這些大官紳們也得立即轉移好財產才對。

否則躲都沒地方躲的。

頃刻之間。

整個皇宮混亂不堪,嘈雜的身影從城市中心,蔓延到了整座金陵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