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揚州十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兩位南明重臣相互安慰著,自家君主總會成為一代明君的。

相互寒暄安慰一番,隨即抓緊時間,為朝廷奔走去了。

......

時至六月,左良玉率數十萬兵力,由武昌舉兵東下,勢必要清理南明皇帝身邊的“奸臣”。

同時手拿傳言中的“太子手諭”,一路順江而下,收攏部分立場不堅定的南明官員。

但這其中依舊是有忠於明朝皇室的官員。

就比如原來江西等地的督軍,在一定程度上對南下的左良玉大軍產生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南明朝廷的迅速崩潰。

儘管左良玉軍威正盛,但遺憾的是,他畢竟身處暮年,想著是要‘御駕親征’......可剛登上舟艦就感染了風寒。

左良玉出征沒多久就病了。

“少帥”左夢庚此時伏臥在左良玉床頭,神情悲慼,他想當太子,也更想當皇帝,可說到底,還是對自家老子有深厚感情的。

要是早死了,不一定打得下南明......

“父帥一病不起,便是動搖了全軍將士軍心。

可是大業未成......

還望父帥保證身體,重整威風!”

左夢庚小心翼翼伺候在床頭,身上的衣甲未除,是一副隨時征戰的模樣。

“這病......”

左良玉凝望著自己最得意的兒子,最終還是把話咽了回去。

這病是沒法治了。

新疾加舊痛。

以左良玉半生戎馬的履歷,身體一旦江河日下,就再也無力回天了。

他清楚自己的處境。

不暴卒就已經算好的了。

“罷了!”

左良玉揮手推開身邊的藥湯,目光從左夢庚的身上掠過,望向了後方,幾名心腹重將心頭一顫,各自屏住呼吸。

儘管是臥病在床,左良玉彷佛渾身餘威猶在。

“諸位!”

“末將在!”

諸將領連忙領命。

左良玉沉默了一會,低沉道:

“諸位,江南朝廷的面目,大家都看得清楚,上無明君,下方又盡是亂臣賊子。

如此的朝廷救不回天下,正是我等建功立業好時機。

只可惜......只可惜我身至暮年。”

左良玉先是語氣低沉,隨即話鋒一轉,眼神變得凌厲起來,說道:“不過吾兒自幼聰穎,要比那南明皇帝好多了!”

左良玉當下是果斷把話挑明了說,也不怕什麼造反的罪名了,幾乎就等同於是交代後事。

彌留之際,捧起最疼愛的兒子上位。

而在歷史上的真實情況與現在大體相同。

左良玉的大軍抓住造反時機,可剛打沒多久,自己就因為暴病涼涼了。

否則南下佔據豐裕之地後,還真能有與清軍折騰幾番的實力......

清軍在歷史上能輕易下江南,實在是一系列的巧合,外加人禍因素。

“這......”

再看當下,幾位重臣童孔一縮,可很快也反應了過來。

左夢庚早就被其父培養許久,在軍中是威望不小,眾人沒有異議。

而這也是左良玉勢力的優勢所在,小部分核心將領可是對左家忠心耿耿,他們都是奔著開國立朝而來。

眾人沒有意見!

“參見少帥!”

“以後少帥就是我等共主!”

眾位將領連忙參拜,算是穩固住了核心團隊。

左夢庚此時是又驚又喜,看著臥病床榻的左良玉......也是忍住沒有笑出聲來。

......

而此時的東面,左良玉大軍不足兩百裡之地外。

江北。

混亂的場面仍未停息。

馬士英從金陵城領命之後就去了鳳陽,在這一面大張旗鼓,一副儼然等著左良玉大戰的樣子。

同時馬士英又去書史可法,命其調派部分兵馬,以衛明朝祖陵。

為的是避免匪徒搗亂皇陵的事情再次發生。

要是按照正常的歷史軌跡,史可法悲憤之餘,還真的分兵去了鳳陽周邊,保衛明朝祖陵。

只不過現在的夏軍推進太快,以區區數萬兵馬就奪取了徐州,並大破史可法二十餘萬大軍。

現在的揚州城可謂是及及可危,不向朝廷求援就算不錯了,哪還分得出兵馬?

江北本是一副大好局面,現在卻變得四分五裂,各自為營......

揚州城。

史可法收到馬士英的出兵請求時驚訝不已,再看金陵城傳回的態度也是這般。

沒有人在乎揚州城的防守。

“金陵朝廷,怎會有如此決策......”

期盼救援中的史可法,呢喃不已。

外邊的眾位將領同樣神情嚴肅,知道現在的情況,朝廷是不會對揚州城派出一兵一卒。

自家大帥都已經恍忽好幾天了,似乎對金陵朝廷已經十分失望。

“或許是左良玉大軍的聲勢更為浩大,朝廷的各位重臣已然心懼了......”

下方的探馬小聲稟報。

揚州城距離金陵極近,且入後方江南也很容易,史可法這短短幾日時間裡派出探哨,很快就收到各地的真實情況。

“聲勢浩大,人多又如何?倘若人多有用,李自成也不會被夏軍一朝擊破!”

史可法冷笑道。

他心中看得清楚,在沒有與夏軍正面較量前本就忌憚,再經過徐州城的一戰,自然能更清楚夏軍實力。

周圍的將領聽言心情更為低沉,整個帥府上下彷佛籠罩著一層陰雲。

雖然早就做好了戰死的準備,可是在背後被自家人玩弄拋棄,心裡的感覺又是另外一回事......

“除此以外,卻是還有一事......就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探馬又是小聲道:“揚州城後方的高傑與黃得功兩位督軍已經不打了......皇上下了調令後就立馬平靜,糾集人馬去往鳳陽地界佈置防守。

準備阻擊左良玉大軍......”

“哦?黃得功與高傑不打了?”

史可法顯得意外,心情稍喜之餘,總感覺有些不大對勁。

就算黃得功與高傑不相爭鬥,也應該立馬派部分人馬來防守夏軍才對。

而當然的,史可法絕對想不到,黃得功等人的混亂局面,本就是由朱由崧刻意為之。

想要援兵?

毛都沒有!

此時的朱由崧最為擔心的就是內部不穩,危急皇位,西北邊手拿“太子手諭”的左良玉,與布兵在江北的史可法,同樣都是他的眼中釘。

南明朝廷的做法是極為荒誕的,這也因此,南明在歷史上的高光時刻轉瞬即逝......

哪怕真的有百萬重兵,有花不完的軍餉,也不夠自己內部折騰的。

“督帥!”

“朝廷這是何意?”

眾將悲憤問道。

“黃得功與高傑竟直接援兵鳳陽,那面明明有馬士英......也罷了,諸位還是把希望寄在自己身上。

寧為我大明玉碎,就如劉澤清,劉兄一般,是我等楷模!”

史可法搬出先前劉澤清的事蹟,供眾人打氣,否則就朱由崧的行為,不多弄幾名重將逃叛才怪。

而好在的是,在揚州城的將領都是身經百戰,若不是為了給大明朝獻身赴死,也不會留在這裡。

“督帥放心,就算南明朝廷再不義,上主再荒唐,我等也不會棄城而去。

我等與揚州城同生共死!”

下方的將領信誓旦旦,沒有人選擇退卻。

史可法心頭稍慰,這江南的人口不缺,麾下又收攏起來了二十萬人馬,只要是眾人有死戰的決心,夏軍就算能攻下揚州城,起碼也得掉一層皮下來。

更何況,從北方的情報與這段時間的交戰來看,夏軍的嫡系兵馬其實不多,想要一口吞下江北,或許也沒有這麼快的速度。

“嗯,不錯,只要大家齊心一力,再威勐的火炮,也如紙片彈身!

至於夏軍的人馬,短時間怕是到不了揚州,我等還有踹息的機會.....”

史可法難得說出一句瞎話,剛想遣散眾人,卻又見外邊傳來了腳步聲。

一名傳令兵急急忙忙跑進堂前稟報道:“不好啦,大事不好了!

夏軍已到了城下,正在外邊招降......”

“......”

眾將領駭然。

“招降?如何招降?夏軍怎麼會如此快到揚州地界!”

史可法不敢相信,周圍的部眾也不相信,前方不是還有個淮安府呼應嗎?

就算是南明的軍隊再假,這夏軍突進的速度也太快了點,要知道對方也不過數萬兵馬,孤軍深入顯然是為大忌。

不過也許有一種可能,夏軍只是一支先鋒部隊,突進過來擾亂軍心的,就如同清軍的戰術一般。

若是這樣,也是可以迎戰一二。

“上城頭!”

史可法披上衣甲,就要往揚州城去,卻只聽後方的傳令兵又急忙哀嚎著:

“督帥不用看了,確實是夏軍來了,劉澤清不戰而降,淮安府全軍歸降北夏。

夏軍無後顧之憂,直奔江北來了......”

“劉澤清降了?”

史可法有些沒有反應過來。

“降了,在徐州城內就降了,一仗沒打......”

史可法一個踉蹌,又口吐一口鮮血。

.......

江北混亂。

此時的北京城內卻顯得安寧。

紫禁城。

皇后冊封大典在前些時日完成,東宮的太子位也隨著陸彰的入京穩定下來,現在大夏國的內部可以說是最為穩固。

皇家禮制完備,皇主又正值壯年,國家疆土遼闊,明北百廢待興,可開拓耕耘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皇城內。

一間被粉刷得潔白的寬大辦公室,明亮的落地窗下,有一張巨大的木質長桌。

十數名大臣匯聚在辦公桌周圍,奮筆疾書,辦公室的周邊還有著一排排書籍,不斷有人從書架上取來資料查閱,又或者是相互爭辯論證,只為了爭取一個最佳方桉。

相比於南明的混亂局面,現在的大夏朝廷已經開始制定全國的發展計劃了。

儘管中華的疆土還未完全收復,農民軍、清廷餘孽等威脅猶在,可基於國體龐大,民眾種族眾多,關係到萬千民生的事情,大夏國朝廷是一絲也不得鬆懈。

更何況大夏皇帝的志向遠大,所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這一生的時間有限......

就在眾人喧鬧的時刻,忽然一陣傳喝聲響起,陸舟隨之走入了辦公室。

這是一棟獨立被開拓出來的辦公樓,專為皇帝的心腹大臣辦公使用,按照最新的說法,這裡可稱為國務大樓。

而相同的建築在紫禁城內都有出現。

由於後宮改制,宮廷人手減少的緣故,原本屬於紫禁城的許多地方,都被改成了辦公區域,成為了國家中樞系統中的一環。

於此同時的,原本大夏朝廷的一些行政機構也在不斷演變中。

“皇上來了......”

“吾皇萬歲!”

見到陸舟過來,眾位大臣連忙參拜。

還有些人因為先前爭論得過於投入,沒有及時行禮,可陸舟也沒有責怪,徑直走到了桌桉上,望著上邊書寫的一筐筐條例與規劃。

這段時間,國務署的大臣們正在擬定大夏未來的五年發展規劃,其間的細則之多,包涵著軍事,基建,教育,科技,人口民生等領域......這可不是一時半會能到結果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不妨礙著陸舟心中關切......

“皇上,目前完全擬定好的規劃,一年推平南明,兩年兵至南海,同時憑藉火器,控制難纏的高麗等地.....

三年蕩平前朝餘孽......五年火器改革,增兵百萬,可吞倭國......”

一位滿頭白發的大臣,遞上一本厚厚的冊子。

陸舟細細看了一遍,心中滿意,想來這些古人也是有野心的,還知道東邊的倭國,可也不忘提醒道:

“沉愛卿,朕說過國家規劃需一切從實際出發,切不可假大空,對於規劃上的事情,寫到就必須做到,切莫空談......”

“皇上且放心,都是與軍務部的人商議後得到的結論,雖然目前南明尚存,可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等漠北援兵一到,定可蕩平一切。

還有,我朝擁有蒸汽戰船,過幾年技術成熟後,完全是可以從海上開拓疆土,汲取資源!

還有就是鐵路的鋪設,能夠加快控制疆土......”

沉姓大臣說得頭頭是道,可以看出,這些規劃可不是胡言亂語,完全都是按照目前國情,以及未來的發展情況制定的。

陸舟聽言便不再多問,點了點頭,心中是愈發滿意。

只要實事求是就好,大體的規劃還是正常的,沒有假大空......

接下來又看了國家基建,教育,等領域的計劃,發現鐵路建設,大學建設,土地改制等事情皆是放在了國家發展的層面上來做,大的方向沒有偏離,這才完全放心下來。

“嗯,目前做的不錯,再加把勁,過段時日朕再來查閱!”

陸舟又繼續督促道。

不是他過於心急,而是對於目前的夏國來說,的確需要一個明確且實際的發展規劃,才能又好又快發展。

“等到規劃定下,迎來新的發展,舊的東西也該拋棄了......”

陸舟暗自低語。

說到底,目前的社會背景還是處在封建時期,許多根深蒂固的東西還需要不斷改進。

這時許三從一側走來,聽見主上這句低語,卻也是目光一閃,說道:“皇上,有些舊的東西的確是該拋棄了,烏拉已經越過了徐州地界......淮安府皆降,前些日子裡鬧得喧騰的士子與各地士紳,現在該是有好戲看了......”

許三說著,手裡遞出了一份名單,上邊皆是前段時日裡鬧事的前朝監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